斯人已逝,餘音在耳,再道一句:小平,您好!

2020-12-13 浙江在線

2019-02-19 11:46 |青春寧波

  終於等到你!我的青~

  小團很愛你~

  點擊上方「青春寧波」→點擊右上角「…」→點選「設為星標★」

  這樣就不會找不到小團啦~

  他是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

  他提出「一國兩制」的構想

  他恢復了高考

  他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命運

  也改變了世界歷史的進程

  22年前的今天

  1997年2月19日

  他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1997年3月2日上午

  一架銀色專機離開北京西郊機場

  飛向祖國的遼闊大海……

  捐獻角膜、解剖遺體,

  不留骨灰、撒入大海

  ——這是鄧小平的遺願

  「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

  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

  他用行動踐行了他的誓言

  今天

  是鄧小平逝世22周年

  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這位老人最操心的三件事

  如今辦得怎麼樣!

  改革開放:你們自己去搞,

  殺出一條血路來

  1979年4月,廣東省委提出,希望中央能根據廣東緊靠港澳,華僑眾多的特點,給予特殊政策,在深圳、珠海、汕頭建立出口加工區。這一設想得到了鄧小平的大力支持。

  鄧小平說:「可以劃出一塊地方,就叫做特區。陝甘寧就是特區嘛!中央沒有錢,可以給些政策,你們自己去搞,殺出一條血路來。」

  如同施展了法術,在40年的時間裡,從一個默默無聞的邊陲小鎮到擁有2000萬人的現代化國際都市,深圳奇蹟般崛起於中國南方,綻放奪目光彩。

  圖為福田中心區遠眺。深圳特區報記者 李偉文 攝

  1979年,深圳GDP僅1.97億元(人民幣,下同),人均GDP606元;2017年,深圳GDP2.24萬億元,人均GDP18.31萬元,GDP年均增速達23%,創造了世界罕見的「深圳速度」。

  香港回歸:主權問題

  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

  1982年9月24日,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柴契爾夫人一上來就要求在1997年後繼續維持英國對整個香港地區的管轄不變,甚至以威脅的口氣說:「要保持香港的繁榮,就必須由英國來管治。如果中國宣布收回香港,就會給香港帶來災難性的影響和後果。」

  鄧小平強調,主權問題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中國在這個問題上沒有迴旋的餘地。「如果不收回香港就意味著中國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國領導人都是李鴻章!」

  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福建廳會見柴契爾夫人

  「我們等待了33年,再加上15年,就是48年,我們是在人民充分信賴的基礎上才能如此長期等待的。如果15年後還不收回,人民就沒有理由信任我們,任何中國政府都應該下野,自動退出政治舞臺,沒有別的選擇。」

  經過中英兩國政府的共同努力。1984年9月17日,雙方代表團全部談判達成協議。

  1997年7月1日零點之後,香港政權交接儀式結束,中國國旗和香港特區區旗在會場上空高高飄揚。李振盛/攝

  如今,香港這座絕美的紫荊城

  已回到祖國的懷抱二十餘載!

  今天的香港

  更加繁榮、昌盛!

  2005年9月12日,香港迪士尼樂園正式開幕。這是全球第五座迪士尼樂園,宣告著香港始終走在時髦和國際化的前列。

  2017年,香港回歸20周年。6月27日,香港維多利亞港周邊建築上打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的標語。

  恢復高考:

  今年就要下決心!

  1977年冬天,關閉了11年之久的高考大門重新向莘莘學子敞開大門,570萬來自各方的考生參加了當年的高考。而作出恢復高考決定的,就是剛恢復工作的鄧小平。

  文革結束後,中國百廢待興,其中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高科技人才嚴重不足。鄧小平不無憂心地指出:「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科學技術和教育整整落後了20年。科研人員美國有120萬,蘇聯90萬,我們只有20多萬,還包括老弱病殘。」

  1977年8月,鄧小平主持召開了科學與教育工作座談會。此次會議實現了對1966年取消高考的否定之否定,變「十六字招生辦法」為「文革」前的「統一考試,擇優錄取」。廢止了11年的統一高考,就這樣在全國人民的歡聲雷動和奔走相告中恢復了它應有的地位。

  這是1978年春,北京大學迎來恢復高考後錄取的第一批新生(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無數曾在迷茫與困頓中苦苦求索的青年,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一個通過公平競爭改變自己命運的時代到來了!

  1977年,關閉十餘年之久的高考大門,重新打開。570萬出身不同、年齡懸殊、身份迥異的人,湧進考場……

  正在地質隊擔任物探操作員的黃大年白天上班,晚上在營營蚊雷中、昏昏油燈下刻苦攻讀……最終,成為27萬「幸運兒」中的一員,通過高考叩開了大學的校門,後來成為戰略科學家,人生命運就此改變。

  1982年1月15日,黃大年在給同學的畢業贈言中寫道:「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新華社發

  高考制度恢復這42年,是中國教育事業取得顯著進展的42年,也是人才隊伍不斷壯大的42年:

  42年來,以高考為入口的高等教育碩果纍纍。「十二五」期間,普通本科高校5年累計輸送近2000萬專業人才,為高科技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邯鄲市邯山區第一中學的學生向天空拋撒彩粉減壓。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改革開放、香港回歸、恢復高考

  小平同志的每一步都對當今的中國

  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難以想像,如果沒有這個老人

  中國的崛起之路會平添多少坎坷與困難

  對中國發展產生了巨大助推的他

  工作上是一絲不苟的開國功勳

  在生活中

  卻是個勤儉節約、平易近人的普通爺爺

  鄧小平的工作餐

  據統計,從1951年到1994年,因到全國各地出公差,鄧小平共乘過專列78次,乘車796天,視察了24個省、市、自治區。這些數字表明,累計起來,相當於在這43年中有兩年多的時間鄧小平是在專列上度過的。

  鄧小平的火車工作餐給當年的列車員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據時任專列列車長的齊文明回憶:工作餐都是一些家常便飯,吃得特別簡單,沒有特殊的要求。經常是炒青菜、西紅柿炒雞蛋、砂鍋豆腐等下飯菜。有時吃剩下的菜,鄧小平還叮囑工作人員不要倒掉,下頓熱熱再吃。

  和孩子們玩得很開心

  鄧小平有四個孫輩,在孩子們的心中,鄧小平是個樸素和善的好爺爺,沒什麼脾氣,可以在他的身上爬來爬去。和孫輩在一起,鄧小平也快樂得像個孩子。

  卓琳特意給鄧小平備了個舊餅乾盒,裡面放上巧克力、餅乾、山楂片什麼的,擺在他的辦公室。孩子們來玩的時候,鄧小平會把糖果分給他們吃。拿到糖果,孩子們高興,爺爺也很高興。鄧小平會又得意又有點「可憐」地說,「爺爺就這麼點權力。」

  圖為鄧小平和孫子玩頂頭

  在鄧小平生命最後的時刻,病情惡化,

  卓琳日夜期盼著、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全體醫護人員日夜期盼著

  全國人民都日夜期盼著

  盼著奇蹟能發生,盼著小平能挺過這一關

  能看到自己最想看到的香港回歸!

  但奇蹟沒有發生

  1997年2月19日晚上9點零8分

  他的心臟停止了跳動

  勞累的一生已經終止

  戰鬥的日子已成往事

  當晚,京城皓月當空

  世紀偉人鄧小平溘然離去

  噩耗傳出,神州震驚,世界震撼

  「不管白貓黑貓,會捉老鼠就是好貓。」

  「尊重知識,尊重人才。」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什麼叫領導?領導就是服務。」

  ......

  斯人已逝,餘音在耳

  一晃22年過去

  這個名字在我們心中

  依舊沒有絲毫褪色

  願我們能從心底

  不忘過去崢嶸歲月

  向偉人再道一句:

  小平,您好!

  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共青團網」(ID:gqtweb)、「共青團中央」(ID:gqtzy2014)

1550547966000

相關焦點

  • 通過郵票,再道一聲「小平,您好」
    ▲2004-9《中國經濟開發區二十周年》郵票「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小平,你在春天播種下的希望,今天正長出豐碩的果實——隨著「兩個一百年」的中國夢逐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我們從未如此之近!▲2014-17《鄧小平同志誕生一百一十周年》郵票猶記得,1979年,也是在一個春天,當春輝暖透了大江兩岸,小平,您在祖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展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一卷。
  • 【方志四川•特稿】今天,再道一聲:小平,您好!
    2020年8月22日是鄧小平同志誕辰116周年紀念日鄧小平 鄧小平(1904年8月22日~1997年2月19日),四川廣安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勳之一,中國共產黨第二代領導核心,馬克思主義者,同時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 黑貓白貓 小平您好
    貓有靈性,目光敏銳,活力充足,外柔內剛,這一點跟小平很相像。  坊間流傳一種說法,貓有九命,所以鄧小平三落三起,每次下落後,都反彈得更高。  黨內爭論與一句民諺  1992年春天,88歲的鄧小平南巡武昌、深圳和珠海。
  • 大型電影文獻紀錄片《小平您好》全國公映
    新華社北京8月9日電(記者萬一)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百年之際,一部真實、全面、風格化地展示一代偉人鄧小平一生豐功偉績和表現他與人民血肉相連的大型電影文獻紀錄片《小平您好》,9日起陸續在全國各地公映。
  • 國慶盛典的一個「意外」竟成經典,「小平您好」背後發生了什麼?
    這個橫幅上寫的四個字是:「小平您好」! 照片中有一個戴眼鏡的青年,他叫張誌,當時是北京大學生物系學生。這條橫幅,是他和同學們的創意。
  • 斯人已逝,生者如斯(紀念爸爸離開一個月)
    離開的人已經離開,繼續留下的人要堅強勇敢的繼續生活著,這便是人生。希望爸爸去的那個世界裡,一切都已經適應,如果真的有來生,希望他可以有一個好的生活,可以安享晚年,不留遺憾。有的時候會突然的心痛,心裡的畫面永遠是爸爸笑著的臉,然後自己的眼角就會有淚輕輕滑落。
  • 斯人已逝,風範長存——記著名社會學家鄭杭生
    原標題:斯人已逝,風範長存——記著名社會學家鄭杭生 事實上,鄭杭生的貢獻又何止這些,為青年一代、後輩學人幫扶提攜,堪稱楷模。
  • 小平,你好!杭州多種形式紀念小平
    小平,你好!杭州多種形式紀念小平 www.zjol.com.cn 2004年08月19日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 【訃文】斯人已逝 風範長存:沉痛悼念陳炎先生
    (陳炎教授蒞臨國學大學堂指導工作)    斯人已逝,風範長存。今特載一篇陳炎教授關於生死命運的文章,以此文緬懷陳炎教授。 再不然就問問生辰八字什麼的?說實話,這玩意兒雖不精通,可也不能說是一點兒不會,糊弄個女孩什麼的,還是綽綽有餘的。可眼前是一位長者,一臉虔誠的樣子,實在不好意思拿人家開涮,便以「不會」相推託。可哪知那長者死活不信,倒好像我是在「拿一把」似的:「您可別謙虛,我是看了您的大作才慕名而來的。不會?不會哪兒能寫研究《易經》的文章呢?」
  • 斯人已逝,生者如斯!今夜的斯臺普斯充滿溫情,科比快來上場啦!
    今夜的斯臺普斯陷入了黃色的海洋,湖人全隊用不同的方式緬懷科比。在布置球場的時候,球隊為每一個座位都鋪上8號或者24號球衣,用以表達對科比的哀思。披上8/24號球衣,科比在紫金王朝徵戰了20個賽季,鮮衣怒馬,如今逝去,無盡念想。
  • 斯人已逝,音容宛在——深切緬懷遠東聯邦大學奧莉加·巴甫洛夫娜教授
    斯人已逝,精神長存時間回到2020年的1月份,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冬季研學活動。龍媒學子滿懷著對知識的嚮往踏入了白雪皚皚的遠東聯邦大學,開始了充實、快樂的研學之旅。
  • 唐鶴德用真心守護張國榮,斯人已逝,生者卻難以忘懷
    唐鶴德用真心守護張國榮,斯人已逝,生者卻難以忘懷文章:曉雨 圖片:網絡正文人生在世,生離死別是永遠難以避免的考驗,「死」在古代是被避諱的存在,人們總是迴避這個話題,仿佛迴避便可以不被傷害。有的人選擇了遺忘,擦乾眼淚開始新的生活,開始迎接新的人;也有的人,忘不掉,就帶著記憶獨過餘生。唐鶴德就是後者。張國榮是我們都很熟悉的演員,儘管已經逝去很久,卻也一直被人們思念著、緬懷著。他的作品都很經典,十幾年過去了,依然被人們喜愛著。
  • 李詠離開第二個春節,哈文染了紅髮,斯人已逝願生者重新啟航
    但是,斯人已逝,生者還需堅強。杭洲保姆縱火案獨活下來的林爸爸,妻子和三個子女一起喪生在保姆的火海,面對如此殘忍方式離去的四位親人,林爸爸幾度崩潰,他把名字改成了」老婆孩子在天堂。「三年後,林爸爸以孩妻子和女兒的名字創立了「潼臻一生」童裝品牌。
  • 小平,你好!
    ——習近平鄧小平(1904~1997)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理論的創立者,四川廣安人,1904年8月22日生,原名鄧先聖,學名鄧希賢,5歲入學,高小畢業後考入廣安縣中學,1919年秋考入重慶勤工儉學留法預備學校,1920年夏赴法國勤工儉學
  • 斯人已逝生者如斯|席世明,跨越千裡兩個家庭共同的親人
    斯人已逝生者如斯|席世明,跨越千裡兩個家庭共同的親人 2019-09-03 17: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追憶李鵬同志丨斯人已逝 以承為祭
    在李鵬同志的直接領導下,通過集資辦電、利用外資辦電、徵收每千瓦時2分錢電力建設資金交由地方政府辦電等措施,激發了「大家辦電」的積極性,電力裝機規模迅速增長,每年新增裝機容量由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300多萬千瓦,增加到中期的600多萬千瓦,再到後期的1000多萬千瓦。
  • 13年後他還記得我的趣言 桂林一導遊追憶小平同志
    近日,賴桂玉捧出厚厚的一摞相冊,指著一張張略顯發黃的照片,動情地向記者講述了小平同志兩次遊覽桂林的動人故事。那是1973年10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小平同志陪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夫婦一行到桂林參觀訪問。當時才18歲的賴桂玉在桂林七星公園當講解員,這是她第一次為國家領導人做導遊,開始心中不免有些緊張。但當她看到小平同志那和藹可親的笑容時,很快就放鬆下來。
  • 斯人已逝,而偉大的比賽永垂不朽
    (比賽)最後的英雄是芝加哥人濃眉,他罰中了制勝一球。但是真正的勝利者則是科比曼巴精神的完美體現。不管這賽季NBA遭遇了多少艱難險阻,這場比賽會讓人們將NBA籃球的偉大銘記於心。
  • 「小平,我們想對您說」――新改革浪潮中的中國青年寄語鄧小平
    小平南巡時說的這句話鼓勵了無數平凡的中國人。祖籍福建的施科昇依然記得,小時候,父親和他的朋友們一個個離開小城,奔赴全國各地下海創業。當時的施科昇並不知道,父輩們之所以有勇氣憑藉個人能力和智慧創造財富,得益於一個老人的洞見和睿智。畢業後選擇自主創業的施科昇慶幸自己再次「身逢」改革。從擺攤到成立公司,和許許多多中國年輕人一樣,他大膽探尋青春的價值。
  • 斯人已逝,懿範永存——悼念剛剛去世的歡中校長姜敦興
    姜敦興校長,在豐縣歡口中學任教期間,是一位深受學生愛戴,同事敬佩、家長讚譽以及社會各界廣泛尊敬、讚揚的人。他用語簡練乾脆,又不失風趣幽默,那不時跳出的幾句啟人深思的語句,總是讓人眼前一亮,如沐春風,上他的課,總有一種餘興未盡的感覺。 開學後第一天中午,我在陳祖亮老師那裡問了姜校長家的地址,沒想到卻找到了他隔壁張義方校長家裡,當我局促不安的回走時,忽然看到從辦公室剛回去吃飯的姜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