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來自於high-tech的誤譯,應該翻譯為「高技術」。科學沒有「高低」,科學只有正確與錯誤的分別。技術有高低的區分。比如IT技術有高低之分,但是計算機科學只能說對錯,不能高低。
一般認為,高科技是一種人才密集、知識密集、技術密集、資金密集、風險密集、信息密集、產業密集、競爭性和滲透性強,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具有重大影響的前沿科學技術。
通俗的理解,就是高科技必須進行產業化,才能形成產業規模效益。並且高科技無國界。需要全球高科技產業聯合應對人類共同的命運問題。
從世界各國高科技的發展來看,高科技不是一個單項技術,而是科學、技術、工程最前沿的新技術群。這個群體的各種成分,互相影響,互相補充,互相促進。同時,由於高科技是與高技術產業連結在一起的,因此它又是科學、技術、生產一體化的生產體系,並且受到市場的大力推動。
一、核燃料加工
二、信息化學品製造
三、醫藥製造業化學藥品製造中成藥製造生物、生化製品的製造
四、航空太空飛行器製造
1.飛機製造及修理
2.太空飛行器製造3.其他飛行器製造
五、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
1.通信設備製造其中:通信傳輸設備製造通信交換設備製造通信終端設備製造移動通信及終端設備製造
2.雷達及配套設備製造
3.廣播電視設備製造
4.電子器件製造電子真空器件製造半導體分立器件製造集成電路製造光電子器件及其他電子器件製造
5.電子元件製造
6.家用視聽設備製造7.其他電子設備製造
六、電子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
1.電子計算機整機製造
2.計算機網絡設備製造
3.電子計算機外部設備製造
4.辦公設備製造
七、醫療設備及儀器儀表製造業
八、公共軟體服務
亞馬遜公司(Amazon,簡稱亞馬遜;NASDAQ:AMZN),是美國最大的一家網絡電子商務公司,位於華盛頓州的西雅圖。是網絡上最早開始經營電子商務的公司之一,亞馬遜成立於1995年,一開始只經營網絡的書籍銷售業務,現在則擴及了範圍相當廣的其他產品,已成為全球商品品種最多的網上零售商和全球第二大網際網路企業,在公司名下,也包括了AlexaInternet、a9、lab126、和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nternet Movie Database,IMDB)等子公司。
亞馬遜及其它銷售商為客戶提供數百萬種獨特的全新、翻新及二手商品,如圖書、影視、音樂和遊戲、數碼下載、電子和電腦、家居園藝用品、玩具、嬰幼兒用品、食品、服飾、鞋類和珠寶、健康和個人護理用品、體育及戶外用品、玩具、汽車及工業產品等。是全美最大的電子商務企業,最近因市場總值超越沃爾瑪,而成為全美價值最高的零售業者。
微軟,是一家美國跨國科技公司,也是世界PC(Personal Computer,個人計算機)軟體開發的先導,由比爾·蓋茨與保羅·艾倫創辦於1975年,公司總部設立在華盛頓州的雷德蒙德(Redmond,鄰近西雅圖)。以研發、製造、授權和提供廣泛的電腦軟體服務業務為主。
產品優點
PC硬體上運行的程序在技術上並不一定比其所取代的大型程序要好,但它有兩項無法超越的優點:它為終端 用戶提供了更大的自由,而且價格更低廉。微軟的成功也是個人電腦發展的序幕。
微軟產品的主要優點是它的普遍性,讓用戶從所謂的網絡效應中得益。例如,Microsoft Office的廣泛使用使得微軟Office文件成為文檔處理格式的標準,這樣幾乎所有的商業用戶都離不開Microsoft Office。
微軟的軟體也被設計成容易設置,允許企業僱傭低廉、水準並不太高的系統管理員。微軟的支持者認為這樣做的結果是下降了的「擁有總成本」。
微軟的軟體對IT經理們在採購軟體系統時也代表了「安全」的選擇,因為微軟軟體的普遍性讓他們能夠說他們跟隨的是被廣泛接受的選擇。這對那些專業知識不足的IT經理來說是一個特別吸引人的好處。
缺點
微軟的產品十分依賴軟體的重用。雖然這樣做對快速軟體開發是十分有效的,它卻導致了不同軟體包之間的複雜倚賴關係。這可能導致的後果是,舉個例子,當微軟的瀏覽器程序崩潰時,會導致作業系統的GUI同樣崩潰。
同樣的倚賴關係也意味著大多數微軟軟體的資源能夠在其他微軟的產品上使用。也就是說,大多數程序可以運行其他程序,即使是在不應當發生類似情況時也是如此。例如,嵌入在電子郵件的文檔和HTML中的宏可以運行程序,允許攻擊者控制用戶的電腦。微軟在安全問題上的立場就是「不是禁止就是允許」(permitted unless forbidden)。
蘋果公司(Apple Inc. )是美國的一家高科技公司。由史蒂夫·賈伯斯、斯蒂夫·沃茲尼亞克和羅·韋恩(Ron Wayne)等人於1976年4月1日創立,並命名為美國蘋果電腦公司(Apple Computer Inc. ),2007年1月9日更名為蘋果公司,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庫比蒂諾。
蘋果公司創立之初,主要開發和銷售的個人電腦,截至2014年致力於設計、開發和銷售消費電子、計算機軟體、在線服務和個人計算機。蘋果的Apple II於1970年代開啟了個人電腦革命,其後的Macintosh接力於1980年代持續發展。該公司硬體產品主要是Mac電腦系列、iPod媒體播放器、iPhone智慧型手機和iPad平板電腦;在線服務包括iCloud、iTunes Store和App Store;消費軟體包括OS X和iOS作業系統、iTunes多媒體瀏覽器、Safari網絡瀏覽器,還有iLife和iWork創意和生產套件。蘋果公司在高科技企業中以創新而聞名世界。
谷歌公司(Google Inc.)成立於1998年9月4日,由拉裡·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共同創建,被公認為全球最大的搜尋引擎。
谷歌是一家位於美國的跨國科技企業,業務包括網際網路搜索、雲計算、廣告技術等,同時開發並提供大量基於網際網路的產品與服務,其主要利潤來自於AdWords等廣告服務。
英特爾 是美國一家主要以研製CPU處理器的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個人計算機零件和CPU製造商,它成立於1968年,具有48年產品創新和市場領導的歷史。
1971年,英特爾推出了全球第一個微處理器。微處理器所帶來的計算機和網際網路革命,改變了整個世界。在2016年世界五百強中排在第51位。[2] 2014年2月19日,英特爾推出處理器至強E7 v2系列採用了多達15個處理器核心,成為英特爾核心數最多的處理器。[3] 2014年3月5日,Intel收購智能手錶Basis Health Tracker Watch的製造商Basis Science。[4] 2014年8月14日,英特爾6.5億美元收購Avago旗下公司網絡業務。2015年12月斥資167億美元收購了Altera公司。2016年4月底,英特爾公司發言人證實,原定在2016年推出的移動處理器凌動產品線的兩個新版本將會取消發布,換言之,英特爾將會退出智慧型手機晶片市場。
NVIDIA是(NVIDIA Corporation,NASDAQ:NVDA,官方中文名稱英偉達)的簡稱,是一家以設計智核晶片組為主的無晶圓(Fabless)IC半導體公司,公司創立於1993年1月,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克拉拉市。
Nvidia 是全球圖形技術和數字媒體處理器行業領導廠商,NVIDIA的總部設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聖克拉拉市,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約5700名員工。公司在可編程圖形處理器方面擁有先進的專業技術,在並行處理方面實現了諸多突破。
NVIDIA公司專門打造面向計算機、消費電子和移動終端,能夠改變整個行業的創新產品。這些產品家族正在改變視覺豐富和運算密集型應用例如視頻遊戲、電影產業、廣播、工業設計、財政模型、空間探索以及醫療成像。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