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自己喜歡的教師行業,就是種下幸福的種子,在種子拔節生長的過程中,一定能聽見花開的聲音」。二十餘年的教育生涯,沂南縣依汶鎮朱家裡莊中心小學教師於明彩時刻以一名優秀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努力著,在奉獻裡成長著,同時搭起了幫助孩子向上的階梯。
勤奮向上 鋪就自身成長之路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為了讓自己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於明彩老師積極參加進修和繼續教育培訓學習,利用一切機會給自己「充電」,珍惜每次外出學習的機會,並不斷在自己的教學中嘗試新理念、新方法,努力提高業務素質。同時虛心向富有經驗的老教師學習,取長補短,精益求精,因而在業務上迅速成長起來。
課堂上,於明彩要求自己務必做到盡善盡美。因為她深知一節準備充分的課,會令學生和老師都獲益匪淺。因此,她每天都會花大量的時間用在備課上,認認真真鑽研教材和教法,精心製作課件。
有時,為了讀準一個單詞,她會反覆聽錄音、看視頻、對著鏡子糾正口型,一遍遍地練讀,直到發音標準才罷休。晚上,家人都睡下了,她會悄悄抱著厚厚的教案坐在書房裡,寫到很晚很晚。課下,於明彩同樣不鬆懈,抓住每分每秒,讓學生的學習得以紮實鞏固。對發音不準的同學,她會犧牲自己的午休時間,在辦公室手把手地輔導。每天清晨,她都會早早來到學校,進校園第一件事便是到教室安排學生的早讀任務,讓學生一天之中最美好的時光從晨讀開始。
於明彩的勤勉、努力得到了豐碩的回報。每次考試,她班的成績都是名列前茅。「其實幸福就是這麼簡單,用心付出,終能聽到幸福花開的聲音!」於明彩告訴沂蒙晚報記者。
付出愛心 全力幫助困難學生
於明彩一直覺得教育是愛的事業。作為一名教師,在平時的工作中,她把對學生的愛,對事業的執著,化為自覺的行動,時時撒播給每一個需要關愛的孩子。
2013年,於明彩教過一個叫燕子的學生,最初執教燕子所在的班級時,於老師發現她不大愛說話,身上穿得破破爛爛的,學習成績也不理想,每次課間也是孤零零的一個人。經了解,得知她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爸爸常年外出打工養家,她只能和年邁的奶奶在家裡生活。這樣的家庭狀況,使這個孩子幼小的心靈承受著難言的重創,自卑心理日益嚴重,看著這個從小缺少母愛的孩子,於明彩很心疼。
之後,於老師經常利用課餘時間跟燕子談心,並給她補落下的功課,鼓勵她好好學習。漸漸地,燕子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學習成績也越來越好。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這就是愛的力量。畢業之際,這個懂事的孩子抱著於明彩大哭不止,不忍分離。「有時,學生渴望的只是一陣春風,但我卻願意奉獻整個春天。」於明彩說。
鑽研教學 只為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現在,於明彩作為一名英語教研員,承擔著朱家裡莊中心小學的英語教研任務,同時由於教學成績優秀,她還承擔著沂南縣的英語教研任務。
每次外出學習,她都把學到的新知識及時傳達給學校裡的每位英語教師。並率先垂範,舉行精彩的示範課,切實讓學校老師的教學水平得到提升,真正發揮自己「領頭羊」的作用。為幫助新教師更好更快地適應英語教學,於明彩每周抽出半天時間對朱家裡莊中心小學下的各聯小新教師進行送教指導。經過「一對一」的培訓形式,新教師對英語課型有了初步的把握並迅速成長起來。
在她的精心指導下,朱家裡莊中心小學校幾位英語教師全部獲得過沂南縣優質課評比或縣英語技能大賽一等獎。在2010年臨沂市小學英語教研員培訓會議上,於明彩代表沂南縣作了以「一顆實心為教研,多項活動促發展」為題的典型發言。
為了提高農村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於明彩更是開動腦筋,結合各年級特點,研究了英語單元創新特色作業,這項作業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並得到了沂南縣教研室的認可,在兄弟學校得以推廣使用。同時,為了提高課堂效率,結合現在的先進教學設備以及英語教師年輕化的特點,探討出了「單元1+1案例重構式」集體備課模式。朱家裡莊中心小學的英語集體備課模式在全沂南縣推廣。由於出色的教學成績以及教研水平,於明彩先後被評為「沂南縣優秀教研員」「臨沂市優秀教研員」。
兩不誤 照顧患病婆婆還要支教
從教以來,於明彩全心全力、盡職盡責地完成教學任務。在學校有困難時她總會義無反顧地衝在最前面,勇挑重擔。
2003年朱家裡莊中心小學剛開設英語課程,急缺英語教師,學校領導讓她從數學學科轉到英語學科。當時四個學區只有她和另外一名老師任教英語,領導動員於明彩帶中心小學五個班英語和學區三個班英語。
「說實話,這是一項艱巨而辛苦的工作,不僅課時多,而且每天必須騎著自行車來回奔波十幾裡路。同事們都勸我不要接,但是想想大家都不接,學生該怎麼辦呢?最後,我毅然答應了學校領導的安排,開始了長達三年的走教生活。」於明彩告訴沂蒙晚報記者,「有人說我傻,我總是置之一笑,為了孩子們,我就甘願做一個『傻瓜』!」
夏天,她頂著烈日,戴著草帽,奮力地蹬著自行車奔波在去聯小的路上;冬天,她迎著寒風,凍僵手腳,奮力地蹬著自行車奔波在返回中小的路上。那時的鄉村公路還沒修好,坑窪不平,特別是雨雪天,路上泥濘難行,不記得自己在路上摔倒過多少次。一年四季,風雨無阻,她沒耽誤學區孩子一節課。那段時間,天天忙得腳不停歇,體質一向很好的她累得嗓子時常發炎,頻繁感冒。
同事們笑她每天像打了雞血一樣鬥志昂揚,於明彩堅定地說:「沒錯!我就是打不倒的小強!」現在回想那段忙碌充實的日子於老師仍熱血沸騰。2018年6月,於明彩積極參加山東省薄弱學科培訓項目,和兄弟學校的兩位英語老師一起無償去費縣支教三個月。每到周六支教的日子,她都要天不亮就趕去車站,周日支教完趕回家時,家人早已進入夢鄉。
天有不測風雲,那段時間於老師的婆婆又突發腦血管瘤破裂,經過緊急搶救挽回了生命,但需住院治療。那段日子,晚上她去醫院陪床照顧婆婆,早上匆匆趕回學校給學生上課。好不容易熬到周末,又得去進行支教工作。她甚至產生退出支教團隊的念頭,但想到既然加入了這個團隊,就要嚴格要求自己。最終堅持了下來,用奉獻與堅守踐行了志願者的精神。
夢想的花朵,唯有以汗水澆灌才能絢麗開放。「感謝教師這個神聖的職業。因為自己是在工作中變得更堅定,更優秀,更有韌勁,所以,自己甘願做一株堅韌向上的格桑花,綻放在我熱愛的教育這片熱土上。我要用自己的愛與汗水澆灌祖國的花朵。」於明彩說。
(臨報融媒記者王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