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援藏教師王青松用愛澆灌「格桑花」

2020-12-25 央視網

謝謝你:援藏教師王青松用愛澆灌「格桑花」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王青松把幾本新買的書塞進已經裝得滿滿的行囊裡,因為再過幾天他將再一次踏上援藏的徵程。兩年前,王青松曾響應組織的號召,來到位於四川省西部的甘孜州九龍縣,成了一名援藏教師。不久前,他的援藏服務期到了。得知王老師要離開,孩子們紛紛使出各種「軟磨硬纏」的功夫進行挽留。孩子們捨不得王青松,同樣,王青松也非常愛這些孩子,他很理解這些藏區孩子們求學之艱辛。

  「80後」的王青松,從小家境貧寒,父母都是老老實實的農民,家裡供他讀書很不容易。當他讀到初中時,因為學校離家太遠,所以他只能一個星期回家一次。每次回學校,他都會背著一個小背篼,裡面裝著各種換洗的衣服,蒸飯用的大米,還有各種學習資料走上兩個多小時。一趟下來,肩膀被勒得生疼。正是因為王青松曾體會過這種求學的艱辛,所以他更理解這些藏區孩子們求學的不易。

  原本以為自己已經做好各種準備的王青松,沒想到剛到九龍縣就出現了嚴重的「水土不服」。高原缺氧成了他當時最大的挑戰,耳鳴、頭暈、胸悶……短短幾天下來,他就瘦了好幾斤。新的生活環境還沒適應,他就接到了新的教學任務。他被分配到九龍高級中學擔任校長助理,承擔3個班的歷史教學工作。高中教育對王青松來說是一個全新挑戰。因為他以前一直從事的是初中階段的教學工作。為了儘快進入角色,他熟讀教學大綱,積極鑽研教材,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就做完了30多套近年來的高考題。除了教學工作外,王青松還負責課堂教學全覆蓋的巡查。為了應對這一難題,王青松堅持自己做好表率,並對所有老師「一把標尺」量到底,決不徇私。慢慢地,老師們也理解了他。

  在這兩年的援藏時間裡,王青松帶頭建立了「九龍高級中學教育教學管理平臺」,並以此為載體組建的「九龍高級中學校本資源庫」已具雛形;並且創辦了「教情學情簡報」;他還利用寒暑假期跑遍全縣18所鄉鎮中小學,寫出的調研報告《九龍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現狀及思考》榮獲甘孜州一等獎。

  「何時可見真本性,雪域高原憑欄處。」正如王青松在援藏工作總結裡面寫的那樣,雖然援藏之路很艱辛,但是這條路上充滿了希望和夢想。又到一年格桑花盛放的季節,那肆意綻放的花朵,不僅見證了王青松在三尺講臺上的辛勤付出,還見證了他對學生們那深深的愛。讓我們對這位可敬可愛的援藏教師說一聲:謝謝你!

相關焦點

  • 「築夢教育·蒲江教師風採」⑧丨援藏教師李高強——讓雪域高原的「格桑花」傲然綻放
    格桑花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朵「格桑花」——李高強「援藏是我無怨無悔的選擇,願我的執著與真情,澆灌出大渡河峽谷裡最美麗的格桑花,願民族團結之花永遠綻放在雪域高原!」2018年,李高強作為蒲江縣初中物理中心組成員、物理學科帶頭人的援藏教師,主動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發揮自身特長,同家人商量後毅然報名深入到藏區瀘定開展援藏支教工作,自此,開始了與瀘定一中的不解之緣。
  • 湖南教育援藏:讓格桑花與芙蓉花競相綻放
    一年多的時間,湖南援藏教師克服高原反應,堅守高原講臺,堅持送經與取經、線上與線下、融入與引領相結合,將湖南的好資源好經驗好做法帶到山南,架起了湘藏交流、民族團結的「連心橋」,以初心、情懷、熱血和擔當,逐夢在格桑花綻放的地方,湧現出了許多動人的故事。
  • 一名援藏教師的故事【最絢爛的格桑花--汕尾中學英語教師陳素貞】
    來到林芝市第一中學,成為一名光榮的援藏教師,為當地的孩子帶來希望和愛。廣東省第九批組團式援藏教師 林芝一中英語教研組組長 陳素貞:  我現在身體狀況還好,我現在不來,10年後孩子大了,我還能不能來?我還有沒有這個機會了?我馬上下定決心要報名,因為我不能確定10年後我還有身體能素質這麼好,能來做這個工作。  與每一個初次入藏的人一樣,高原反應是陳素貞所要面對的第一難關。
  • 在「人類生理極限試驗場」澆灌教育格桑花
    2016年,梁楠鬱作為第13任中國石油援藏幹部,任職西藏那曲市委副秘書長、雙湖縣委副書記,投入到雙湖縣的扶貧事業。 雙湖縣平均海拔5000米,是全國海拔最高的縣,空氣含氧量僅為內地的40%,被稱為「人類生理極限試驗場」。在當地人眼裡,雙湖只有兩個季節——「冬季」和「大約在冬季」。
  • 援藏二十載,格桑花在日光城悄悄綻放
    受訪者供圖掃一掃 看視頻「呂老師,教師節快樂!」2020年9月10日,呂淑霞迎來任教以來的第20個教師節。她不斷地回復手機裡彈出的祝福和感恩消息,在你一言我一語中,她和學生們打開了話匣子。「我今年就要去成都讀博士,學成歸來繼續做一名人民教師!」「呂老師,一直記得那個您陪我去醫院治療腎結石的午後,謝謝您!」「親愛的霞霞,9月我就去北京讀書了,要想我哦!」呂淑霞援藏20年的時光像碎片一樣在腦海中一一閃現,有淚點,也有笑點;有欣慰,也有虧欠;有失去,更有得到。
  • 棲霞援藏醫生刁言青用大愛培育出「最美格桑花」
    水母網1月15日訊 (YMG全媒體記者 趙巍巍 通訊員 衣倩倩 隋鵬娜 攝影報導)2020年3月,按照煙臺市關於「組團式」醫療援藏工作要求,棲霞市人民醫院經過層層篩選,選派思想和技術都過硬的三名醫生前往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聶拉木縣人民醫院任職,開展為期一年的醫療援助工作,普外科骨幹醫師刁言青被選入隊伍,並擔任當地醫院外科主任。
  • 靈璧援藏教師葉繼紅的事跡被報導了,好感人!
    我佩服葉老師過硬的專業素養,也感動她有一顆愛學生的心,更值得點讚的是她有一顆不可動搖的責任心。」1月28日,記者有幸見到剛從教育援藏返鄉休假的葉繼紅老師,在她的微信中看到山南市第二高級中學副校長巴珠給她寫的點讚,令人感慨!
  • 最美故事|山東援藏教師張志強:心理健康教育事業的「拓荒人」
    他,是目前全國唯一一位長期進藏支教的特級教師。他,是2000多名藏族學生信賴有加的「人生導師」。他,就是山東援藏特級教師、日喀則市第一高級中學德育主任、心理健康教師張志強。原來,當時中組部開始選派第二批「組團式」援藏教師,山東省對口支援日喀則市,需要選派50名優秀教師進藏支教。得知消息的張志強坐不住了。早前,他就聽參加第一批「組團式」教育援藏的一名熟悉的同行說起過日喀則市教育事業的種種。
  • 心手相連一家親 格桑茉莉共芬芳
    「寧」智規劃多年來,南京援藏充分發揮規劃優勢,用科學規劃引領精準扶貧,做好特色文章,為墨竹工卡縣發展制定藍圖。「寧」升教育在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不斷完善教育軟硬體條件,加快補齊教育事業短板工作中,南京援藏助力墨竹工卡縣更好地打贏脫貧攻堅戰。25年來,累計投入援藏資金1.3億元,援建南京實驗小學、扎西崗鄉南京希望小學、浦口幼兒園、波朗村幼兒園、電子圖書館、鄉村教師發展中心等33個項目。
  • 支教團走進藏區 雪域高原盛開「格桑花」
    金九銀十的就業季,湖北文理學院美術學院大四女生黃亞鸝本該和同學一樣,奔波於各大招聘會之間,然而開學前,她卻再次加入學校第五批「格桑花」支教團隊,奔赴西藏自治區山南市瓊結縣中學,進行為期半年的支教。
  • 汗水澆灌民族教育之花
    原標題:汗水澆灌民族教育之花  文·丁雅誦   ■第二看臺   近日,西藏職業技術學院的達瓦卓瑪收到了學生送來的禮物——一束怒放的格桑花。達瓦卓瑪很開心,她最大的希望就是讓每個學生都能像格桑花的花語一樣,幸福快樂。
  • 中山援藏教師在雪域高原澆灌祖國花朵
    今天是教師節,一早,記者給遠在西藏工布江達支教的劉俊傑老師發去了微信祝福,祝他教師節快樂。劉老師回復,此刻他們已行駛在去仲莎鄉送教的路上。在教師節前後幾天裡,中山第二批「萬人支教計劃」援藏教師,在援藏工作隊的組織下,參與送教下鄉。
  • 臨沂小學教師於明彩用愛與汗水澆灌祖國花朵
    「選擇自己喜歡的教師行業,就是種下幸福的種子,在種子拔節生長的過程中,一定能聽見花開的聲音」。二十餘年的教育生涯,沂南縣依汶鎮朱家裡莊中心小學教師於明彩時刻以一名優秀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努力著,在奉獻裡成長著,同時搭起了幫助孩子向上的階梯。
  • 讓高原「格桑花」開得更燦爛!北京6年來累計選派援藏教師234人次
    從北京到拉薩,援藏教師苗苗最喜歡看漫山遍野的格桑花,在她心裡,每位藏族學生就像是格桑花的種子,在老師的培養灌溉下,可以綻放出絢麗的花朵。多年來,一批批援藏教師在高原上揮灑汗水,只為讓祖國的花朵開得更燦爛。
  • 最美人物丨張大中:雪域四年守護格桑花開
    四年前,他的身份是江蘇省鹽城市城南新區伍佑初級中學教師。現在,他的身份是援藏教師。四年的援藏支教生活也讓他對人生、對教育有了新的認識……2015年7月經江蘇鹽城市委組織部選派,作為江蘇省第二批「組團式」教育援藏人才,張大中赴拉薩江蘇實驗中學擔任初中數學老師。
  • 打動人心的師恩故事,迎接2020教師節:謝謝您,我的老師
    2020年教師節臨近,上海教育電視臺在全城熱搜師恩故事,在即將推出的五個來自滬上全城的師恩故事裡, 無論什麼年齡,無論什麼身份,說起和老師的故事,大家都有著共同的感動。雖然先天的遺憾暫時無法改變,但好在老師的愛如陽光普照般陪伴他們成長,幫助他們和普通孩子一樣長知識,學本領,感受到融融的暖意。「老師,我愛你!」簡單的一句話,這些孩子說得格外用力。當疫情突如其來,無數大愛擔當的故事中,同樣有許多的師生情誼在閃閃發光。黃歡與趙雷,一對畢業後15年未見的醫學院師生,在從上海逆行武漢的最前線隔空重逢。
  • 「謝謝您,我的老師」上海教育電視臺推出教師節主題活動
    9月10日,上海教育電視臺將推出「謝謝您,我的老師—2020年上海教育電視臺教師節主題活動」,講述五個各具代表性的師恩故事,首播時間為9月10日18:20,並在當天深夜檔進行重播。雖然先天的遺憾暫時無法改變,但好在老師的愛如陽光普照般陪伴他們成長,幫助他們和普通孩子一樣長知識,學本領,感受到融融的暖意。「老師,我愛你!」簡單的一句話,這些孩子說得格外用力。
  • 彩色鉛筆手繪,陽光下的格桑花,簡單又好看~
    油性彩色鉛筆手繪,陽光下的格桑花~一起來看看完成的作品,是不是簡單又好看~繪畫工具與材料準備:鉛筆、橡皮、油性彩色鉛筆、素描紙,圓規或圓形的物件~(畫圓框時使用~)>1、起稿~這幅格桑花比較簡單(參考了一張網上的格桑花攝影圖片),可以選擇先用鉛筆起稿,也可以用彩色鉛筆直接繪製底稿~(用鉛筆起稿的話,畫好後把鉛筆畫的線條擦到自己看得見即可~如下圖片)底稿繪製~2、因為光照較強,陽光透過纖薄的花瓣,顏色變淺,有一種透明感,所以先用肉色給花朵打底~
  • 十八年堅守,靜候格桑花綻放
    常州西藏民族中學是江蘇為落實國務院「智力援藏」精神所成立的首批內地西藏班(校),每年都有約150名學生從西藏自治區拉薩、山南、日喀則、林芝等地,跨越4000多公裡來校就讀,三年後再回到西藏參加當地的統一中考。「為學生們站好最後一班崗,上好最後一堂課,是責任也是義務。」該校副校長姚奕介紹,由於路途遙遠,學生們在常州入學後三年才回去一次。
  • 湖南教育援藏:在雪域高原傾聽花開的聲音
    一年多的時間,湖南援藏教師克服高原反應,堅守高原講臺,堅持送經與取經、線上與線下、融入與引領相結合,將湖南的好資源好經驗好做法帶到山南,架起了湘藏交流、民族團結的「連心橋」,以初心、情懷、熱血和擔當,逐夢在格桑花綻放的地方,湧現出了許多動人的故事。山南市三小援藏教師周志:孩子們的笑臉,是我幸福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