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中山援藏教師在雪域高原澆灌祖國花朵

2020-09-10 文棚

今天是教師節,一早,記者給遠在西藏工布江達支教的劉俊傑老師發去了微信祝福,祝他教師節快樂。劉老師回復,此刻他們已行駛在去仲莎鄉送教的路上。在教師節前後幾天裡,中山第二批「萬人支教計劃」援藏教師,在援藏工作隊的組織下,參與送教下鄉。

中山援藏教師劉俊傑(左一) 、蔡建宇(左二)、彭芸芳(右二)。

9月8日,援藏教師們就來到了工布江達縣高海拔的娘浦鄉綽朗村幼兒園。幼兒園位於海拔近4900米的夏季牧場裡,離縣城100餘裡,一半是土路,現有15名學生,2名鄉村臨聘教師。「一座簡易鐵皮房,就是一所幼兒園。」作支教隊隊長的劉俊傑感嘆,這樣簡陋的環境下,還有農村教師堅守幼兒園教育,「這是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他們用奉獻和堅守為偏遠地區的孩子點亮了夢想。

除了送教下鄉,劉俊傑還經常會去家訪。他說,中山的援藏教師特別重視家校聯繫工作,把提高牧區家庭對教育的重視作為德育工作的中心工作,深入學生家庭,指導學生家長的家庭教育。每到有假期,他都會入戶家訪或慰問困難學生。迄今為止,劉俊傑的足跡已遍布全縣所有鄉鎮,家訪率高達85.3%(含慰問困難學生家庭2戶),累計行程達7300公裡。

中山市援藏支教隊走進高海拔的村級幼兒園。

今天與劉俊傑一起下鄉送教的還有彭芸芳和蔡建宇兩位老師。彭芸芳和劉俊傑都是上一批支教後,繼續留守的教師。彭芸芳說,最初選擇留下來是因為捨不得自己班的孩子。「當時我教的班初三了,還有半年就要畢業,我就想要把這半年堅持完,於是就留下來了。畢業典禮那天,孩子們給每一個老師獻哈達,我脖子上都掛滿了,感動到哭得稀裡譁啦。」除了捨不得孩子,彭芸芳說自己還在很多想做的事情。如現在正負責縣中學的教研工作,希望能以此更好發揮出當地教師的潛力。9月9日晚上,一個班的學生提前邀請老師們來慶祝,還準備了蛋糕。「這裡的孩子和家長讓我們感受到和中山一樣,重視教育、尊重教師。」

有著18年教齡的蔡建宇老師,今年則第一次在高原上過教師節。蔡建宇說,今年4月自己第一次走進高課室時,看著四十多張純真的面孔十分激動的。有些學生漢語不好,聽課有困難。蔡建宇就想出了在班裡培養「小老師」。利用每周星期六早讀時間,讓班裡的「小老師」給同學講課、給個別學生開小灶。在送教的路上,她還拍下了許多牧區農戶與孩子們的笑臉。「因為喜歡西藏這片淨土,也熱愛這邊人的純樸。與每個陌生人碰面,他們都會熱情微笑。」

中山援藏教師閆枵宇(左一)。

在西藏工布江達支教的幾位老師,都因工作出色而獲好評。如本報昨天就報導了剛剛獲得廣東省最美教師稱號的馬國慶老師。而閆枵宇老師,則在這個教師節獲得了縣裡頒發的2020年優秀援藏教師稱號。

閆枵宇在進藏前,就因肝上腫瘤做過腫瘤和膽囊切除手術。但他仍毅然進藏,默默克服了身體上的不適,積極工作。他說自己缺氧不缺精神,要用行動踐行援藏使命與擔當。兩地教育情況的差距較大,他認為支教教師帶去的不僅是中山的優質教育資源、先進教學理念和管理措施等,「我們還要用中山教師認真負責、敢於挑戰和勇於拼搏的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當地教師,幫助他們尋找到職業價值。我深深體會到與藏族師生共同作戰、學習的快樂與幸福,我感覺我與他們是分不開的,我們彼此都幸福地需要著對方。」

◆中山日報報業集團新媒體中心

◆文+/記者 陳慧

◆圖/受訪者提供

◆編輯:唐益

◆二審:曾淑花

◆三審:嶽才瑛

◆素材來源:中山日報

相關焦點

  • 「築夢教育·蒲江教師風採」⑧丨援藏教師李高強——讓雪域高原的「格桑花」傲然綻放
    ,願我的執著與真情,澆灌出大渡河峽谷裡最美麗的格桑花,願民族團結之花永遠綻放在雪域高原!」2018年,李高強作為蒲江縣初中物理中心組成員、物理學科帶頭人的援藏教師,主動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發揮自身特長,同家人商量後毅然報名深入到藏區瀘定開展援藏支教工作,自此,開始了與瀘定一中的不解之緣。
  • 謝謝你:援藏教師王青松用愛澆灌「格桑花」
    謝謝你:援藏教師王青松用愛澆灌「格桑花」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王青松把幾本新買的書塞進已經裝得滿滿的行囊裡,因為再過幾天他將再一次踏上援藏的徵程。兩年前,王青松曾響應組織的號召,來到位於四川省西部的甘孜州九龍縣,成了一名援藏教師。
  • 點亮藏娃希望之光,中山援藏老師4900米牧區送教
    來源:中山日報欄目:新聞 9月8日,中山援藏支教隊隊長、中山市石岐中學教師劉俊傑一大早起床,腦海裡還在琢磨當天要講的內容。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中山市第二批「萬人支教計劃」援藏教師全體成員,在中山赴工布江達縣援藏工作組的組織下,到海拔近4900米的娘浦鄉綽朗村幼兒園開展送教下鄉活動。做了17年教師的劉俊傑,連續在工布江達度過了三個教師節。
  • 陝西「組團式」教育援藏讓優質教育資源在雪域高原生根
    圖為援藏教師楊倩(紅衣女)正在給阿里中學學生上音樂課(資料圖)。受訪者 供圖中新網拉薩6月5日電 題:陝西「組團式」教育援藏讓優質教育資源在雪域高原生根作者 王莉 唐曉光記者6月5日獲悉,自2019年7月進藏以來,陝西省第二批「組團式」教育援藏團隊(簡稱「陝西援藏團隊」)堅持「發揮組團援藏優勢,促進學校內涵發展」,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紮實開展素質教育,讓優質教育資源在雪域高原生根。
  • 讓高原「格桑花」開得更燦爛!北京6年來累計選派援藏教師234人次
    從北京到拉薩,援藏教師苗苗最喜歡看漫山遍野的格桑花,在她心裡,每位藏族學生就像是格桑花的種子,在老師的培養灌溉下,可以綻放出絢麗的花朵。多年來,一批批援藏教師在高原上揮灑汗水,只為讓祖國的花朵開得更燦爛。
  • 援藏幫扶 雪域高原上的株洲「安吉拉」
    2017年5月,株洲市中心醫院的易新民、李立新、劉偉、符孝磊、紀青等5名黨員告別親友,踏上了雪域高原。為了按時參加組織生活,他們在扎囊縣人員醫院成立了臨時黨支部,並在6月29日召開了第一次學習討論會。如何將援藏與黨建有機結合?成為他們討論的主題。很快,這群人用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
  • 教師節:致敬綻放在高原上的汕尾「格桑花」——陳素貞
    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從廣東汕尾到西藏林芝,跨越了半個中國,2019年8月9日,汕尾中學英語教師陳素貞來到林芝市第一中學,成為一名光榮的援藏教師,為當地的孩子帶來希望和愛。廣東省第九批組團式援藏教師 林芝一中校長 黃夢華:對於陳素貞老師我比較在意她肯上進,願意聽取老師們對她提出的想法和建議。我們也期待她在三年援藏過程中能成長成為骨幹教師。
  • 雞澤教師肖云云:綻放在雪域高原的「椒鄉花」
    別人眼中的祖國邊陲,在雞澤縣實驗中學教師肖云云眼中是實現青春價值、奉獻自我的夢想之地。「選擇了援藏就選擇了吃苦,選擇了援藏就選擇了奉獻。這3年來,我付出很多,但收穫更多。」9月4日,援藏支教結束的肖云云說。不忘初心,尋夢邊陲2017年暑假,雞澤縣實驗中學傳達了河北省教育廳關於選派教師對口援藏的文件,黨員肖云云第一個報了名。
  • 張婕:在雪域高原播撒「美」的種子
    2011年8月,留下一封遺書,包河區美術教師張婕毅然踏上了前往新疆支教的旅途,開始了為期一年的援疆支教工作;2018年8月,張婕再次出發,作為安徽首批「萬人援藏計劃」25名教師之一,赴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支教一年。
  • 湖南教育援藏:在雪域高原傾聽花開的聲音
    2019年7月,湖南省選派「組團式」援藏教師15人對口支援山南市第三小學,「援藏援疆萬名教師支教計劃」教師31人對口支援貢嘎、扎囊、桑日、隆子四縣5所初中。一年多的時間,湖南援藏教師克服高原反應,堅守高原講臺,堅持送經與取經、線上與線下、融入與引領相結合,將湖南的好資源好經驗好做法帶到山南,架起了湘藏交流、民族團結的「連心橋」,以初心、情懷、熱血和擔當,逐夢在格桑花綻放的地方,湧現出了許多動人的故事。山南市三小援藏教師周志:孩子們的笑臉,是我幸福的源泉
  • 沈懿:青春之花綻放高原丨援藏心聲【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沈懿:青春之花綻放高原丨援藏心聲【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2020-07-20 13: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邯鄲雞澤縣肖云云綻放在雪域高原的「椒鄉花」
    在別人眼中,那裡是祖國的邊陲,但在雞澤縣實驗中學教師肖云云的眼中,那裡是實現青春價值、奉獻自我的夢想之地。9月4日,援藏支教剛結束的肖云云對記者說。 不忘初心,尋夢邊陲2017年暑假,雞澤縣實驗中學傳達了省教育廳關於選派教師對口援藏的文件,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肖云云第一個報了名。「高海拔條件艱苦,異客他鄉的思念,都是對一個人的考驗,但我是一名人民教師,更是一名黨員,應該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 海拔6000米的雪域高原!為祖國戍邊,為人民站崗!他叫李家成,來自...
    海拔6000米的雪域高原!為祖國戍邊,為人民站崗!他叫李家成,來自四川閬中!5名官兵,在海拔6000米的高原發出「請祖國和人民放心,我們絕不把領土守小了」的聲音振聾發聵,也激蕩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
  • 【優秀教師事跡展播】皮玉傑:讓湖南精神綻放在雪域高原
    皮玉傑是一名95後援藏教師,湖南師範大學畢業後,她前往西藏隆子縣中學對口支教一年半,讓湖南精神在雪域高原開出了美麗的「格桑花」。支教完成後,她回到家鄉,繼續在教師崗位上發光發熱。從教以來,皮玉傑不斷學習,充實自身,在援藏過程中榮獲「最美援藏教師」「師德標兵」「優秀援藏幹部」「民族團結先進個人」「湖南援藏」勳章和「湖南省援藏榮譽獎狀」等多項殊榮。回到家鄉後,又多次被評為市、縣「優秀教師」。
  • 陝西省第二批援藏教育人才團隊:「組團式」奮飛在雪域高原
    此外,阿里高中利用暑期舉辦的拉薩科技夏令營、「心向黨 愛祖國」上海西安兩地研學旅行、南京大學「雲夏令營」等活動,正在幫助學生們勾勒出心中的世界……拉薩阿里中學屬於異地辦學,1456名來自阿里地區的學生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不遠千裡來到拉薩,住校求學。因此,每一名學生的心理健康,成了不容忽視的問題。針對藏區學生的實際情況,學校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 高原上的格桑花——遂昌援藏教師五上高原
    8月19日凌晨2點,在夾著沙塵的冷風裡,有著整整兩年援藏曆程的遂昌援藏教師潘琳琳,第五次抵達了熱愛的校園——西藏自治區拉薩那曲高級中學。自2018年8月入藏以來,眨眼之間已是兩年有餘,這已經是她第五次來到高原。
  • 塗一抹絢麗的色彩在雪域高原——陝西省第二批援藏教育人才李輝彩
    圖為2019年教師節李輝彩老師和學生合影西藏是一方神奇的土地,高原的神秘與聖潔,曾經無數次撞擊過我的心扉有一天能踏上高原,走進西藏,去叩問悠久的歷史,感受古老的文化,體驗淳厚的民風,去看那湛藍湛藍的天,去追那潔白潔白的雲;這是許多人的真切期盼。我曾對自己說,若是讓我做一個志願者,我會首先選擇西藏;作為一名教師,用我的知識和智慧,去為那些在藍天白雲下自由奔跑的孩子插上了知識的翅膀,讓他們飛得更高、更遠,進而煥發出無窮的力量。
  • 無悔西行 電力鐵軍追夢雪域高原
    無悔西行 電力鐵軍追夢雪域高原 有一次,沈添福過泥路、攀巖石到現場勘查,不慎從半山腰跌落,摔出去十幾米遠,休養了一周多又繼續投入工作。 「踏足雪域使,青春能幾時?結束656天的援藏生涯,沈添福寫下了這樣一首詩,題為《憶尼池》。 這個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的男青年,有一顆「文藝」的心,喜歡閱讀,喜歡宗教和歷史。西藏,那片遙遠而神秘的土地,一直是他的心之所向。「能夠帶著使命來到雪域高原,我覺得特別幸運,特別感謝組織的信任。」
  • 綻放在雪域高原的青青之花
    、黨委副書記胡望明看望慰問武鋼集團青青教育的5名支教老師時,充分肯定了援藏支教工作——綻放在雪域高原的青青之花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如往年一樣,依然是精心挑選的園長、副園長、優秀教師以及年輕骨幹教師5人組成的青青教育第四批赴西藏丁青支教團隊,經過體檢、核酸檢測,克服高原反應以及長途跋涉的各種艱險,於8月4日抵達西藏自治區昌都市丁青縣,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培訓交流工作。丁青縣高度重視 細緻部署對接工作丁青縣教育局熱烈歡迎青青教育第四批支教團隊的到來。
  • 讓愛的格桑花在高原上綻放!——汕尾中學援藏教師陳素貞事跡簡介
    陳素貞,女,漢族,1981 年2月出生,廣東省汕尾市人,2005年 9 月參加工作,西安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畢業,中學英語一級教師。在汕尾中學工作期間,她積極配合學校安排,主動完成各項工作,所教學生在全國英語競賽中多次獲獎。2019年5月自願申請參加廣東省第九批支援西藏教育工作,同年8月正式開啟第九批援藏工作,現任林芝市第一中學英語教研組長,兼任林芝市英語特約教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