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印發《全國專業學位水平評估實施方案》。
《方案》顯示評估範圍為金融、應用統計、稅務、國際商務、保險、資產評估、審計、社會工作、體育、漢語國際教育、應用心理、翻譯、新聞與傳播、出版、文物與博物館、建築學、城市規劃、農業、獸醫、風景園林、林業、公共衛生、護理、藥學、中藥學、中醫、旅遊管理、圖書情報、工程管理、藝術(戲劇、戲曲、電影、廣播電視、舞蹈、美術、藝術設計領域)等30個專業學位類別。
《方案》提出工作目標為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
以下為方案內容:
全國專業學位水平評估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關於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等文件要求,加強過程監督診斷、發揮督導評估作用,引導培養單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專業學位教育發展規律,加快推進新時代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在總結專業學位水平評估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制定此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四為」方針,遵循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要求,堅決克服「五唯」頑疾,以「質量、成效、特色、貢獻」為導向,引導培養單位進一步明確定位、發揮特色、內涵發展,促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主動適應國家發展重大戰略、行業產業轉型升級、當前及未來人才重大需求,培養德才兼備的高層次、應用型、複合型專門人才。
(二)工作目標
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突出人才培養質量評價,以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和職業勝任能力為核心,推動專業學位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強化行業需求導向,重視用人單位反饋評價,推動人才培養與行業發展交融互促;發揮評估診斷、改進、督導作用,促進培養單位找差距、補不足,推動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高質量、內涵式發展;推進評價改革,構建和完善符合專業學位發展規律、具有時代特徵、彰顯中國特色的專業學位水平評估體系。
(三)基本原則
一是聚焦立德樹人,突出職業道德。強調思政教育成效,突出體現職業道德和職業倫理教育,推動構建一體化育人體系,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地、落細、落實。
二是聚焦培養質量,強化特色定位。突出專業學位高層次、應用型、複合型專門人才培養要求,強化分類評價,引導培養單位明確定位、發揮特色、內涵發展,促進專業學位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三是聚焦行業需求,強調職業勝任。重視考察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契合度、學生的職業勝任能力和用人單位的滿意度,檢驗人才培養與行業需求的銜接情況,推動進一步健全專業學位產教融合培養機制。
二、評估重點內容
以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圍繞「教、學、做」三個層面,構建教學質量、學習質量、職業發展質量三維度評價體系。指標體系共包括3項一級指標、9項二級指標、15-16項三級指標,重點考察以下內容。
(一)教學質量
1. 思政教育特色與成效。堅持把思政教育放在人才培養首位,加強思政教育成效評價,重點考察「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情況,展現培養單位在課程思政改革、意識形態陣地管理、基層黨組織建設、思政隊伍建設及實踐育人等方面的特色做法及成效。強調職業道德與職業倫理教育評價,考察學生職業精神與社會責任感培養成效。
2. 課程與實踐教學質量。強調課程教學與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有機融合,重點考察課程體系建設、校外資源參與教學、案例教學應用與開發建設等方面的情況,以及對學生應用能力和職業能力培養的支撐成效。強調專業實踐質量評價,重點考察實踐基地實際使用及支撐專業學位人才培養的實效。強調師資隊伍質量評價,重點考察師德師風機制與成效、校內外師資總體充裕性和結構合理性、代表性導師的實踐教學能力以及指導學生投入度和效果等。
3. 學生滿意度。通過問卷調查,考察學生對思政教育、課程與實踐教學、導師指導的整體滿意度。
4. 培養方案與特色。強調特色定位與發展優勢,重點考察各培養單位目標定位與社會需求的銜接情況、高水平研究成果與校外資源等培養資源對培養目標的支撐情況、培養方案與行業企業的協同情況。
(二)學習質量
5. 在學成果。強調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在學成果的實踐創新性,重點考察學生在學期間取得的案例分析、創新創業成果、設計、技能展示等應用性成果,強調專業學位論文的應用性和行業應用價值。針對體育、藝術、漢語國際教育等不同專業學位類別特點,在應用性成果、學位論文等方面分類設置考察內容。
6. 學生獲得感。強調學生的實際獲得感和成長度,通過問卷調查,考察學生在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綜合素質提升和知識體系構建等方面的獲得感和成長情況,特別考察畢業生的職業能力提升情況。
(三)職業發展質量
7. 畢業生質量。強調畢業生職業發展質量,關注總體就業質量,考察畢業生就業創業率、就業結構、整體職業吻合情況、職業能力發展和崗位提升等情況。注重代表性畢業生情況評價,考察其職業發展情況、主要成就、貢獻與影響。
8. 用人單位滿意度。強調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銜接度和適應度,通過用人單位問卷調查,重點考察用人單位對畢業生職業能力、職業道德與職業倫理等方面的滿意度。
9. 服務貢獻與社會聲譽。強調服務貢獻評價,重點考察培養單位在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區域經濟發展、行業創新發展等方面的主要貢獻和典型案例,多角度呈現人才培養等方面的辦學特色與亮點。強調社會聲譽評價,考察培養單位人才培養的社會認知度和美譽度。
三、評估範圍和要求
金融、應用統計、稅務、國際商務、保險、資產評估、審計、社會工作、體育、漢語國際教育、應用心理、翻譯、新聞與傳播、出版、文物與博物館、建築學、城市規劃、農業、獸醫、風景園林、林業、公共衛生、護理、藥學、中藥學、中醫、旅遊管理、圖書情報、工程管理、藝術(戲劇、戲曲、電影、廣播電視、舞蹈、美術、藝術設計領域)等30個專業學位類別。
各學位授予單位在2015年12月31日前獲得上述專業學位授權,且通過專項評估或合格評估的專業學位授權點須參評。
四、評估程序
評估程序包括參評確認、信息採集、信息核查、專家評價、問卷調查、權重確定、結果形成與發布、持續改進等八個環節。
(一)參評確認
各學位授予單位登錄「全國專業學位水平評估系統」,對評估範圍內的專業學位授權點參評情況進行確認。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以下簡稱「教育部學位中心」)對各學位授予單位確認後的參評資格進行審核。
(二)信息採集
採用公共數據獲取與各參評單位審核補充相結合的信息採集模式,如補充思政教育、服務貢獻案例等必要材料,減少填報材料數量。各參評單位應積極配合採集工作,保證填報信息真實、可靠。
(三)信息核查
通過形式審查、邏輯檢查、公共數據比對、證明材料核查、重複數據篩查、重點數據抽查、信息公示等方式,對參評單位填報信息進行核查。在確保國家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在參評單位範圍內公示相關數據。核查結果與公示異議將反饋參評單位進行核實、處置和再次確認。
(四)專家評價
按照「隨機、保密、迴避」原則,遴選思政教育專家、各專業學位專家、行業專家等對定性評價部分進行分項評價;建立專業學位專家庫、擴展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資源,制定專家評價標準和指南;採用基於定量數據、證據的專家「融合評價」,提高專家評議質量。
(五)問卷調查
通過網絡平臺,面向在校生、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進行問卷調查,獲取相關評估數據。邀請同行專家和部分行業專家結合培養方案與特色成效,對專業學位進行綜合聲譽評價。
(六)權重確定
廣泛聽取各教指委等專家對指標體系權重的意見,通過匯總統計,確定各專業學位類別指標體系的最終權重。
(七)結果形成與發布
根據定量和定性指標評價結果及指標權重,形成評估結果。按照專業學位類別及領域呈現總體評估結果,並根據需要提供多種形式的分類評估結果。
(八)持續改進
為更好發揮評估體檢和診斷作用,按需為各相關單位提供分析服務報告,各學位授予單位依據評估結果或分析服務報告,排查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薄弱環節和存在問題,提出針對性持續改進舉措,促進研究生培養質量不斷提升。
五、組織實施
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負責制定全國專業學位水平評估政策文件、實施方案,並對評估工作進行監督指導。積極構建「管辦評」分離、多方參與的評估模式,委託教育部學位中心負責具體實施全國專業學位水平評估。有關省(區、市)教育行政部門按照評估工作安排,指導本行政區域內的評估工作(不含軍隊院校)。各學位授予單位負責做好本單位符合參評條件的專業學位授權點確認、評估材料報送等工作,並對評估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軍隊院校評估工作由中央軍委訓練管理部職業教育局另行組織實施。
六、評估紀律
評估工作實行信息公開制度,嚴肅評估紀律,開展「陽光評估」,廣泛接受培養單位、教師、學生和社會的監督,確保公平公正。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聯繫人和電話:賀文杰,010—66097825;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聯繫人和電話:韓婷婷,010—82375512。
附:全國專業學位水平評估指標體系框架
近日,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公布了《全國專業學位水平評估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啟動全國專業學位水平評估。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有關負責人就評估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一、請簡要介紹開展全國專業學位水平評估的背景和意義。
答: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指出,研究生教育在培養創新人才、提高創新能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是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的主渠道,是研究生教育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自1991年開展以來,經過近30年的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已設置專業學位類別47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5996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78個,專業學位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完善人才培養體系,服務教育強國戰略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關於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教研〔2020〕9號)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指出發展專業學位是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重點。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進入更高質量、更大規模、更高層次、更多類別、更優布局的大發展時期。專業學位具有相對獨立的教育模式,以產教融合培養為鮮明特徵,是職業性與學術性的高度統一。
對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進行全面的水平性整體考察和診斷,對於推動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專業學位教育發展規律,促進人才培養與行業需求銜接,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健全專業學位評價體系,提升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水平和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二、請簡要介紹《實施方案》的研製思路和過程。
答:專業學位水平評估是按專業學位類別開展的水平性評估。2016年4月,專業學位水平評估在法律等8個專業學位類別試點開展,全國符合條件的293個單位、650個專業學位授權點全部參評。評估結果作為高校改進專業學位人才培養的重要參考依據,獲得了戰線高度認可和社會廣泛認同。試點工作在體系設計、專家評價、聲譽調查和結果公布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為全面開展評估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
2019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明確要求「開展研究生專業學位水平評估」,並將其作為完善高等教育質量標準和監測評價體系的重要舉措。根據《教育部2020年工作要點》和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2020年工作安排,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會同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成立工作專班,開展《實施方案》研製工作。
《實施方案》研製過程堅持調查為先、研究為重、凝聚共識。歷時一年半,在評估理念、指標體系、評估方法等方面,廣泛聽取意見,深入調研論證。面向全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和相關高校專家召開多場線上線下研討會,徵求四輪意見,就評估理念和指標體系達成共識,對重要觀測點、問卷調查、評議方法等開展專題研究,破解重點難點問題,形成65份專項研究報告,最終研製出體現專業學位特色的36套評估指標體系。
三、請簡要介紹全國專業學位水平評估的核心理念。
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四為」方針,堅決破除「五唯」頑瘴痼疾,以「質量、成效、特色、貢獻」為導向,以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以評估「體檢」「診斷」為目標,堅持「三個聚焦」的評估理念,著力構建和完善符合專業學位發展規律、具有時代特徵、彰顯中國特色的專業學位水平評估體系。
一是聚焦立德樹人,突出職業道德。強調思政教育成效,突出體現職業道德和職業倫理教育,推動構建一體化育人體系,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地、落細、落實。
二是聚焦培養質量,強化特色定位。突出專業學位高層次、應用型、複合型專門人才培養要求,強化分類評價,引導培養單位明確定位、發揮特色、內涵發展,促進專業學位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三是聚焦行業需求,強調職業勝任。重視考察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契合度、學生的職業勝任能力和用人單位的滿意度,檢驗人才培養與行業需求的銜接情況,推動進一步健全專業學位產教融合培養機制。
四、全國專業學位水平評估在推動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
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立德樹人成效是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全面考察高校將立德樹人落實到實踐創新人才培養各個環節的情況,主要提出四個方面的舉措。
一是圍繞體現人才培養全過程的「教、學、做」三個層面,構建了教學質量、學習質量、職業發展質量三維度評價體系框架,全面檢驗立德樹人整體成效。
二是把思政教育放在人才培養首位,重點考察「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情況、思政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建設,將思政課納入代表性課程重點考察內容之一,促使各類課程、資源、力量與思想政治理論課融合貫通。
三是檢驗導師作為立德樹人第一責任人的職責落實情況,重點考察師德師風建設,強調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成效,推進高校師德師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
四是強化體現專業學位培養要求的職業道德與職業倫理教育,重點考察高校對學生個人品德、職業價值觀、職業操守、行業規範等方面培養的主要做法及成效,推動專業學位研究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五、全國專業學位水平評估在推動產教融合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
答:遵循專業學位教育特點,從培養機制、培養能力、培養導向等三個方面,突出專業學位人才實踐能力培養,促進高校加快培養模式改革,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
一是突出協同育人機制建設。重點考察培養目標與行業需求的結合度,推動高校聯合行業企業共同制定培養方案,深化校企合作,讓行業企業參與到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辦學中來。
二是突出實踐教學支撐能力。重點考察「案例教學」「實踐基地」等對人才培養的支撐作用,以及高水平研究工作轉化為人才培養資源的能力情況,促進專業學位實踐創新能力培養體系建設。
三是突出培養成效應用導向。重點考察「應用性成果」「職(執)業資格證書」,突出專業學位論文的應用導向,強調運用理論解決行業企業實踐中的問題,推動形成以職業需求、行業產業發展需要為導向的專業學位人才培養體系。
六、全國專業學位水平評估在助力高校特色發展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
答:分類設置指標體系,在統一指標體系框架下,根據每個專業學位類別或領域的培養特點,分別設置36套指標體系,如藝術專業學位類別按照舞蹈、電影等領域分設7套指標體系。採用代表性成果、典型案例和開放性「留白」,由高校自選、自述,充分體現特色與貢獻,最大程度展現不同高校的辦學優勢與亮點。
七、全國專業學位水平評估在促進多元主體參與專業學位人才培養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
答:通過開展大規模的在校生、畢業生、用人單位、行業專家等多元主體問卷調查,從四個維度看人才培養實績。
一是從在校生角度看滿意度。通過考察在校生對思政教育、課程與實踐教學、導師指導的整體滿意度,檢驗教學實效,推動高校關注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效果。
二是從畢業生角度看成長度。通過考察畢業生在知識體系構建和職業素養、綜合素質提升等方面的獲得感,檢驗畢業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職業勝任力的成長度。
三是從用人單位角度看匹配度。通過用人單位對畢業生職業勝任力、職業道德與職業倫理等方面的評價,檢驗專業學位人才培養與行業實際崗位需求的匹配度,提升專業學位人才培養對行業產業發展需求的快速響應能力。
四是從行業專家角度看聲譽度。通過同行與行業專家對專業學位培養單位的綜合聲譽評價,充分展現培養單位人才培養的社會認知度和聲譽度。
八、全國專業學位水平評估是如何具體實施的?
答:實施「全程無紙化」報送,所有材料均通過評估系統提交電子文件,不再報送任何紙質材料。評估程序共包括參評確認、信息採集、信息核查、專家評價、問卷調查、權重確定、結果形成與發布、持續改進等八個環節,從信息採集、信息核查、專家評議等三個關鍵過程環節綜合施策,進一步提高評估質量。
一是信息採集方面,採用公共數據獲取與各參評單位審核補充相結合的信息採集模式,如補充思政教育、服務貢獻案例等必要材料,保證數據採集全面客觀。
二是信息核查方面,採用形式核查、邏輯檢查、公共數據比對、證明材料核查、重複數據篩查、重點數據抽查、信息公示等七項措施,建立全方位的交叉核查機制,保證評估信息真實準確。
三是專家評議方面,採取加強專家資源建設、科學遴選評審專家、探索融合評價方法、完善專家評價指南等舉措,提高專家評價的公平性、公正性和科學性,著力提升專家評價質量。
全國專業學位水平評估委託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具體實施,將於近期啟動。將深入開展信息挖掘分析服務,發揮評估監測、診斷作用,推動實現專業學位內涵式特色發展,切實做到以評促建,提高辦學質量。
編輯|宗華
排版|華園
合作事宜:market@stimes.cn
投稿事宜:tougao@stimes.cn
喜歡本文?點讚 + 在看 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