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第二民族中學: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文化

2020-08-29 湘潭大學社實三下鄉


(通訊員:袁博)中華紅色文化是柔軟的,是堅硬的。它是日月星辰,揮灑光芒而不與螢火爭輝,它亦是堅實鐵胚,經得起烈火灼燒,千錘百鍊,是誓死不屈的龍脊柱。中華文明的韌性成就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延續至今。中華文明的韌性支撐著這座華夏大廈屹立不倒,在未來強盛之路上破浪前行。

雲海蒼蒼,江水泱泱,文化之風,山高水長。紅色文化是一條浩浩湯湯的長河,從遠古奔流而來,翻越崇山峻岭,穿過柳林繁花,容納人生代代,沉澱滄海桑田。湘西自治州第二民族中學歷經紅色文化洗滌,自當以此為根基,發展傳承,助水長流。


(圖為湘西州民族第二中學大禮堂)

湘西自治州第二民族中學,唯一一所由中師改制而來的州直屬示範性高級中學,學校師資雄厚,布局合理,設施齊全,環境優雅。前身為湖南省永順民族師範學校,創建於1938年。2001年,永順民師改制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二民族中學。改制以來,學校秉承「面向全體學生,提高整體素質,著眼未來社會,培養優秀人才」的教育理念,在開放、民主、和諧的教育中培養創新、自主、健康的人才。作為州級紅色教育基地的百年老校,有著歷史悠久的和平樓與古色古香的蘇式建築大禮堂、以及為了紀念革命烈士龍思奇且被譽為紅色教育基地的紅園,具有極其濃鬱的紅色氣息。


(圖為湘西州第二民族中學紅色教育基地——紅園)

紅色印記,歷久彌新

湘西自治州第二民族中學曾榮獲由國務院頒發的周恩來總理親自題寫的「教育革命先進單位」錦旗;得到了原紅二方面軍副總指揮、全國政協原副主席、國防部原副部長蕭克上將、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國防部原副部長廖漢生中將、中紀委原書記李昌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關懷與親筆題詞。

而這文化濃鬱的學校坐落在位於世界文化遺址永順縣老司城區域,民國十一年,道制廢,永順直屬湖南省。民國二十三年,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六軍團攻克永順縣城,中共湘鄂川黔邊區省委、省革命委員會、省軍區設境內塔臥,並成立了永保、郭亮縣蘇維埃政權。1949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永順,隸湖南省永順專區。湘西自治州第二民族中學的這些紅色印記,博大精深,歷久彌新。

該校團委楊書記特別指出「我們的美好生活是建立在革命先烈的血汗之上,所以作為教育者,應該以教育為本,將革命先烈的優秀精神傳承下去,鼓勵學生向革命老一輩學習,初心不改,傳承文化。」黨建辦也指出,每年以黨政+的主題進行了很多策劃,舉辦了很多活動。在教學方面,學校開展十九大精神特色課等一系列革命傳統教育;在自身黨建方面,舉行了清明節掃墓與入黨志願宣誓等活動。以紅園龍思奇革命先烈背後的歷史文化為基點,將紅色文化比為炬火,堅定地傳承著紅色文化。


(圖為龍思奇烈士傳略)


(圖為龍思奇烈士紀念園)


紅色研習,多元賦能

湘西自治州第二民族中學全校師生十分注重紅色文化的學習與發揚。學校不僅積極開展愛國主義思政教育,更有前往塔臥和毛澤東故居等紅色基地的研學旅行。每年定期舉辦紅色活動,將紅色文化貫徹落實於日常學習生活之中。學生活動方面,舉辦我和我的祖國主題徵文活動,與國旗同框演講活動,美麗中國,我的中國夢等主題紀念活動,以多樣的形式讓學生真正願意學、學進去;學校特設國旗班與護旗隊,定期舉行升旗儀式及國旗下的演講活動,並舉行紅色為主題的徵文活動,美麗中國、我的中國夢主題紀念活動、傳唱紅歌活動與書寫黑板報,弘揚紅色文化活動。

此外,學校十分注重紅色文化的傳承,大力組織學生前往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瞻仰紅軍革命烈士。學校也加強對紅色文化的宣傳,不僅每周召開主題班會,書寫主題板報,學校內部還設有愛國教育宣傳欄,弘揚紅色文化,加強愛國主義思政教育,調動學生對紅色文化的運用,使得紅色文化真正有作用、有活力。紅色文化看上去無形無色,卻決定了我們的社會從何處來,往哪裡去。最好的傳承方式應是巧借創新活水,為其賦能,才能為紅色文化拂去歷史塵埃,重新「活」起來。


(圖為湘西州第二民族中學宣傳欄)

(圖為校園文化藝術節活動剪影)

紅色傳承,亙古不息

文化需要表達,唯有表達才可流傳,唯有流傳才可談創新。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文化傳承亙古不變。傳承是創新的前提,周國平先生曾有言:「文化是生命的花束,離開生命本源,文化不過是人造花束。」誠如斯言。紅色文化不是空中閣樓,它需要我們傳承,就猶如土壤滋養著幼苗。湘西自治州第二民族中學為此舉辦了豐富多樣的主題活動,讓學生更加樂於接受與理解紅色文化的意義與價值。潛移默化地接受紅色革命文化,由衷地對革命烈士感到尊敬,自發地傳承紅色文化,從入眼,再入腦最後入心,讓學生充分體驗到紅色文化的意義。此外,豐富的活動也更能傳承好當地紅色文化,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紅色文化是一面晶瑩剔透的明鏡,照亮心靈的面容,倒映歷史的影子,既有慷慨高歌,亦有細語婉轉;既有吟風弄月,亦有躬身沉思。紅色文化雖不能即時果腹,卻是精神的生命源泉。吾輩青年當傳承紅色文化,引領徵程,切莫讓紅色文化漸漸遠去,切莫讓文明聖火逐漸暗淡。


(圖為湘西州第二民族中學道德講堂現場圖)

相關焦點

  • 愛心追尋紅色足跡 紅色基因培育新苗
    為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深入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及愛國主義教育,把紅色文化引進校園,引導教師與幼兒更深入銘記紅色歷史、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來賓市興賓區第一幼兒園精心策劃持續開展《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活動。
  • 弘揚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河南師範大學實踐調研團開展線下宣講活動紀念場館裡追尋先輩足跡,革命舊址前傳承紅色精神。8月3日至5日,河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追尋紅色坐標,踏尋黃河足跡」實踐調研團成員路宇、張婉月分別深入鄭州、舞鋼等地,與當地輔導機構對接,開展紅色精神宣講活動,帶領孩子們追尋紅色足跡,感受紅色精神。
  • 駐馬店市第四中學開展「追尋紅色足跡 感受紅色情懷 傳承紅色基因...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見習記者 馬景閣 通訊員 王嵐)2020年12月5日,正是初冬勝春朝,研學好時節,為「追尋紅色足跡,感受紅色情懷,傳承紅色基因」,駐馬店市第四中學七八九年級四百五十餘名師生赴焦竹園和老樂山研學基地開展以「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的研學社會實踐活動。
  • 追尋歷史足跡,致敬紅色傳奇——廣西扶綏縣民族小學開展"紅色足跡"研學實踐活動
    近日,廣西崇左市扶綏縣民族小學尚美187班開展了《紅色傳奇》進校園之「全民閱讀、傳承紅色基因」研學實踐活動。追尋紅色足跡 活動當天上午9時,同學們在家長的陪同下來到張報故居誦讀紅色經典用朗誦抒發對黨的忠誠熱愛、對祖國的赤子深情、對傳承文化的強烈願望。通過誦讀紅色經典,重溫黨的歷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傳承紅色基因,陶冶愛國情操。
  • 廣西南寧:傳承紅色基因 培養愛國情懷
    (學校供圖)   自2020年《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活動啟動後,連日來,南寧市各中小學將此次活動作為學校黨建的重要載體和德育教育的一項重點工作,陸續開展了各種活動,引導廣大師生積極參與,讓他們在活動中接受紅色教育、讀懂紅色故事、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 聆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8月10日,我縣組織開展 「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活動,來自我縣部分中小學的學生們在縣新華書店聆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活動通過黨建帶團建帶隊建,進一步引導加強廣大師生銘記紅色歷史、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為建黨100周年提前營造濃厚氛圍。我縣響應號召,舉辦了這次主題為「誦讀紅色書籍,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的「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活動。活動邀請了零錫耿和藍慶軍兩位老師前來講課,他們結合我縣實際,生動地向學生們描述著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
  • 《紅色傳奇》進校園 紅色基因永傳承
    》進校園經典誦讀活動,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活動以「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為主題,工作人員給同學和家長們講述革命故事,組織觀看《紅色傳奇》影片,同學們也表演了詩朗誦、歌曲大合唱,還穿插進行有獎問答,引導同學們觀看書籍,通過閱讀了解廣西紅色歷史、重溫紅色經典中的名篇名段
  • 【紅色傳奇進校園】傳承紅色基因 培育時代新人
    回首今朝,革命兒女薪火相傳,銘記歷史,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為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興寧區各學校積極開展「紅色傳奇」進校園活動。通過組織召開主題班隊會、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基地、小手拉大手傳遞紅色力量等活動,緬懷革命先烈,弘揚紅色精神,傳承愛國主義。
  • 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
    紅色文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由中國共產黨人、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共同創造並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8月6日,河南師範大學物理學院暑假實踐隊舉辦了紅色文化宣傳活動,活動有物理學院實踐部主辦,參與成員包括在家的初高中生及其家長。本次活動的成功舉辦提高了在家的初高中生對紅色文化的認可,產生了十分積極地影響。
  • 開發區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開展「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文化...
    為使學生了解中原土地上「最紅」的故事,體驗紅色文化的輝煌,增強學生對國家和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12月4日,開發區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組織區內關王廟鄉何莊小學和楊橋小學153名學生赴鄂豫邊省委革命紀念館和老樂山研學基地開展「追尋紅色足跡 傳承紅色文化」研學實踐教育活動。
  • 研學日記 | 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八一精神
    關注我們銘記光輝歷史弘揚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為銘記和傳承人民軍隊的光輝歷史、光榮傳統繼承和弘揚「八一」精神7月30日上午中心組織實驗小學二(5)班40餘名學生>走進陽城縣暖辿村開展「重溫紅色記憶 追尋紅色足跡」研學主題活動進一步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文化教育
  • 傳承紅色基因 培育時代新人——我校組織青年學生到鄧穎超紀念館開展「紅色足跡」研學實踐活動
    傳承紅色基因 培育時代新人——我校組織青年學生到鄧穎超紀念館開展「紅色足跡」研學實踐活動 為了引導青年學生銘記紅色歷史、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進一步激發青年學生的愛國情懷,增強青年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 商城縣:弘揚紅色文化 傳承紅色基因
    12月14日,新整修落成的商城縣金剛臺鎮南樓村烈士墓群莊嚴肅穆,該鎮「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暨南樓烈士墓園緬懷先烈」活動正在這裡舉行。據了解,位於鄂豫皖三省交界、大別山北麓的河南省商城縣,是一片紅色的土地,1929年5月6日在這裡爆發了震驚全國的「商城起義」,開創了河南省第一塊革命根據地——豫東南革命根據地,成為鄂豫皖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 大別山紅色文化的弘揚與傳承
    回想過去的烽火歲月,金寨人民以大無畏的犧牲精神,為中國革命事業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勳,我們要沿著革命前輩的足跡繼續前行,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大別山紅色文化作為一種意識形態載體,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文化的源頭之一,具有強大的教育價值和精神教化功能,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我們要緬懷先烈、賡續精神,矢志不渝傳承紅色基因。
  • 駐馬店市回族小學開展「少年傳承中華美德 尋訪紅色足跡」活動
    武會娜 楊志昂 文/圖為傳承中華美德,弘揚紅色精神,貫徹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活動要求,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社會主義接班人,9月11日,駐馬店市回族小學開展了「少年傳承中華美德——尋訪紅色足跡」主題教育活動。
  • 傳承紅色基因,開學典禮氛圍「紅」 ——港南區各中小學校舉行《紅色傳奇》為主題的開學典禮
    為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從紅色傳奇中汲取營養、明理啟智,揚帆起航,9月3日,在開學第一天,港南區各中小學校舉行以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的開學典禮儀式。港南中學開展以「新起點,新徵程,我們一起奔跑吧」為主題開學典禮,全體師生4500多人,滿懷信心,向著夢想的遠方奔跑,去書寫人生新篇章,續寫港中新傳奇。
  • 堅定紅色文化自信 推進紅色基因傳承
    堅定紅色文化自信有什麼重要意義?  紅色文化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紅色文化就是革命文化,廣義的紅色文化指的是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領導中國人民在長期革命戰爭、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實踐中逐漸形成的理想信念、倫理道德、人生價值,以及傳承、記載黨領導人民追求民族復興、人民幸福這一歷史過程的文化形態(本文論述的是廣義紅色文化)。
  • 傳承紅色基因 培育時代新人——靖西市舉辦2020年校園藝術展演
    ;更進一步引導和加強廣大師生銘記紅色歷史、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12月14日-15日,以「傳承紅色基因 培育時代新人」為主題的校園藝術展演在靖西市第七小學舉行。舞蹈《晨光曲》靖西中學舞蹈《蔭中鳥語》第二中學舞蹈《紅》民族高中舞蹈《銀塑》職業技術學校朗誦《千古國魂耀山河》第七小學展演節目精彩絕倫
  • 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象州縣水晶中心校開展《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活動
    為了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優良傳統,象州縣水晶中心校2020年秋學期開展了以「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為主題的系列活動,不斷加強師生隊伍的革命傳統教育,激發廣大師生的愛國情懷,引導廣大師生銘記紅色歷史、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使紅色基因滲入血液、浸入心扉。
  • 少年傳承中華美德!駐馬店市回小開展尋訪紅色足跡主題教育活動
    為傳承中華美德,弘揚紅色精神,貫徹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活動要求,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社會主義接班人,9月11日,駐馬店市回族小學開展了「少年傳承中華美德——尋訪紅色足跡」主題教育活動。,尋訪紅色足跡」主題隊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