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紅色文化自信 推進紅色基因傳承

2020-12-22 大江時評

  紅色是血與火的顏色,象徵著光明與熱情,是中華文化獨特鮮明的標識,是中國特色文化的魅力所在。伴隨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曆程,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紅色文化熱」方興未艾。歷史走進新時代,各種以「紅色」為主題的活動更是深深嵌入了社會生活:紅色經典亮閃螢屏,紅色歌曲唱響神州,紅色收藏持續升溫,紅色展陳豐富多彩,紅色旅遊成為時尚,紅色激情處處洋溢……「紅色」日漸成為主流文化的重塑、英雄主義的再造、家國情懷的復歸,紅色文化作為當代中國的主流文化,放射出璀璨奪目的光芒,煥發出朝氣蓬勃的生命力。

  紅色文化的內涵和價值是什麼?堅定紅色文化自信有什麼重要意義?

  紅色文化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紅色文化就是革命文化,廣義的紅色文化指的是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領導中國人民在長期革命戰爭、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實踐中逐漸形成的理想信念、倫理道德、人生價值,以及傳承、記載黨領導人民追求民族復興、人民幸福這一歷史過程的文化形態(本文論述的是廣義紅色文化)。紅色文化的獨特內涵,主要可以概括為堅定執著的理想信念、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人民至上的宗旨意識、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敢為人先的創新品格、迎難而上的鬥爭精神六個方面。新時代紅色文化的價值,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二是錘鍊黨性修養、推進黨的建設,三是培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四是傳播中華文化、促進人類社會發展。紅色文化的獨特內涵是堅定紅色文化自信的理論根由,而紅色文化的時代價值則是堅定紅色文化自信的實踐依據。在文化多元化的時代背景下,強調主流文化的引領作用,是體現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指導地位、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方向的需要。在未來中國特色文化的構建中,紅色文化將始終以與時俱進的狀態,不斷豐富完善自身內涵,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堅定紅色文化自信面臨什麼樣的挑戰?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實現了經濟快速發展、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綜合國力得到極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市場經濟的開放性使人們的價值觀念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紅色文化面臨著一系列挑戰,這些挑戰會消解紅色文化的崇高性,造成紅色文化話語權的缺失,最終導致紅色文化價值認同危機,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警醒。

  第一個挑戰是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紅色文化的精髓——優良革命傳統、革命精神被世俗功利需求所消解,感召力遭到削弱。部分紅色文化產業主體片面追求「賣點」、捏造紅色故事、隨意演繹歷史、亂建紅色景區,致使嚴肅的革命歷史走向庸俗、媚俗,嚴重曲解了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涵。紅色資源也因為缺乏文化保護意識而遭到損毀、破壞,多頭管理、職能分割、各行其是,工作推進往往站位不高、視野狹窄、單打獨鬥,沒有形成合力。

  第二個挑戰是歷史虛無主義思潮蔓延。有的虛無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輝煌成就,肆意誇大其中的一些錯誤、失誤和問題,否定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合理性,否定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否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否定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有的大做「翻案文章」,對重要歷史人物進行所謂「重新評價」,對我們黨和國家領導人、英雄模範人物進行戲說、抹黑,對歷史上已經定案的歷史罪人進行美化和洗白。有的打著「科學研究」的旗號,刻意導演和假設歷史,追求所謂的「價值中立」和「純客觀」,用「現代化史觀」取代「革命史觀」,人為地把革命和現代化對立起來,把一切曲折和問題都歸結為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的錯誤,抹黑、甩鍋中國共產黨。

  第三個挑戰是西方意識形態滲透。西方敵對勢力企圖用西方話語體系瓦解中華文化,衝擊紅色文化自信,達到「和平演變」目的。在經濟上主張全面自由化、完全私有化、絕對市場化,在政治上鼓吹否定公有制,否定社會主義,否定國家幹預,宣揚私有制才是唯一合理的制度。還散布形形色色的中國崩潰論、中國威脅論、中國不負責任論,造成極端個人主義泛濫、理想信念淡化、社會思想混亂。

  第四個挑戰是網絡不良文化衝擊。網際網路是一把雙刃劍,為紅色文化帶來發展良機的同時也造成巨大的衝擊。網際網路已經日益成為意識形態鬥爭的主戰場,網絡的傳播特點為不良思潮的迅速擴散和發酵提供了土壤,在不熟悉紅色文化發展歷程、不懂得革命精神真正含義的情況下,受眾很容易斷章取義,曲解紅色文化。網際網路一些「娛樂至死」的信息產品也使得嚴肅話語喪失、理性人格消弭。

  堅定紅色文化自信、推進紅色基因傳承,應該遵循什麼樣的路徑?

  第一,堅持「四個注重」,加強紅色文化研究宣傳。一是注重拓寬視野,深化紅色文化研究。應突破當前一定程度存在的地域和時段局限,把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徵精神、延安精神等放到整個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系中去找定位、作研究,避免不必要的爭端。二是注重挖掘、保護、利用紅色資源,傳承紅色文化。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和「合理利用、大力弘揚」原則,對急需搶救維護的立即開展搶救保護,對可集中搬遷的依法進行搬遷復原、統一管理。建立紅色資源保護和利用重點督查機制,將紅色資源保護等相關內容納入村規民約,營造全民保護的良好氛圍。三是注重緊貼實踐要求,發揮紅色文化的時代價值。應加強頂層設計,將紅色文化工程列入「十四五」規劃;制定地區紅色資源保護利用條例,為紅色資源保護利用提供法治保障;加強紅色教育培訓,把傳承紅色基因融入基層黨建工作,納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貫徹執行。四是注重管理體系建設,激發紅色文化服務市場活力。特別是要運用大數據、雲計算構建紅色文化共享平臺,整合區域紅色文化資源,開發利用具有時代性的紅色文化資源。

  第二,堅持「四個要」,積極開展意識形態領域鬥爭。一要敢於亮劍。對於受歷史虛無主義影響的人,幫助他們澄清模糊認識,站穩立場。對鼓吹歷史虛無主義的「骨幹分子」,敢於亮劍,堅決鬥爭,「絕不允許吃共產黨的飯、砸共產黨的鍋」。二要依法鬥爭。應充分利用法律法規,對醜化、詆毀、抹黑革命英烈的行為「零容忍」,在全社會弘揚英烈精神,形成英烈不可辱的社會共識,堅決杜絕英雄流血又流淚的現象發生。三要保持鬥爭韌性。對意識形態領域鬥爭的長期性、艱巨性、複雜性有足夠清醒的認識,做好長期鬥爭的心理準備。四要增強鬥爭本領。要站在意識形態領域鬥爭的前沿,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學思用貫通,知信行合一,旗幟鮮明反對和抵制各種錯誤觀點。

  第三,堅持「三個推動」,積極發展紅色文化產業。一是推動紅色文藝產業發展。把好思想和藝術關,正本清源,守正創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與時代同步伐,發時代之先聲,為時代畫像、立傳、明德,以精品引領風尚。二是推動紅色旅遊產業發展。通過寓教於樂的形式,讓人們感悟紅色文化的深厚底蘊和承載於其上的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補足精神之「鈣」。三是推動優秀紅色文化人才隊伍建設。應當研究紅色人才發展規律,制定培養方案,提供優渥的鼓勵政策,完善遴選與淘汰機制,打造一支政治堅定、本領高強的隊伍。

  第四,創新六種形式,開展「七進」活動。「七進」活動是指推動紅色文化進機關、進軍營、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進網絡。六種形式,主要是紅色故事會、紅色文化展、贈送黨史書籍、創新黨課思政課、發揮融媒體作用、巡演紅色經典劇目。江西紅色文化進農村、進網絡有幾個典型例子:1.按照中央組織部的文件精神,今年江西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委黨史研究室、省農業農村廳聯合主辦了200個紅色名村建設活動;2. 2019年江西省委組織部與江西省委黨史研究室聯合策劃發布了《百名部長讀初心》微視頻,在縣(市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中起到了良好的引導作用;3.2020年9月由中央黨史文獻研究院指導,江西省委黨史研究室、浙江省委黨史和文獻研究室、浙江日報報業集團、紅旗出版社共同主辦的《追尋——迎接建黨百年紅色故事會》啟動儀式走進江西弋陽,融媒體直播峰值觀看人數達871萬。需要特別提出的是,我國網民數字已經超過9億,隨著5G技術、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的發展,紅色文化的研究、宣傳已經進入到了一個新的時期,以VR虛擬實境為代表的浸潤式體驗將深刻地影響現代文化傳播,將來的紅色文化傳播是數字+紅色文化、數據+紅色文化,這些對紅色文化的發展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今明兩年,在我們黨和國家的歷史上,都是極為特殊、極其重要的一年。特別是明年,我們即將迎來建黨100周年。千秋偉業,百年恰是風華正茂。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間節點,我們一定要牢記總書記囑託,更加堅定紅色文化自信,忠誠履職、求真務實、擔當創新,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把紅色魅力彰顯好,用紅色文化聚合起堅定「四個自信」的磅礴偉力,為實現偉大夢想凝神聚氣、鑄魂固本,讓紅色江山代代傳!

  (作者彭勃系中共江西省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

相關焦點

  • 傳承紅色基因 堅定教育初心
    傳承紅色基因 堅定教育初心——區實驗中學開展參觀陝州區南川紅色教育基地主題教育活動為進一步堅定全體教職工教育初心,激發教書育人熱情,積極履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高質量開展新學期教育教學工作,8月26日,區實驗中學組織全體教職工前往陝州區店子鄉小南川紅色教育基地開展主題教育活動,追尋紅色記憶,涵養教育情懷。
  • 傳承紅色基因 培養時代新人 堅定託起民族未來的希望
    慶安縣第二小學「弘揚抗聯文化傳承紅色基因」教育基地  「不忘初心,立德樹人,傳承紅色基因,培養時代新人,堅定託起民族未來的希望。」學校領導班子緊密結合教育教學實踐,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弘揚革命老區精神,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等一系列重要論述和指示精神,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紅色基因、紅色理念、紅色精神、紅色文化、紅色新人」為主旋律,堅持以培育時代新人的大目標引領頂層大設計、以創新教育發展的大格局構築工作大思路、以創建一流品牌學校的大氣魄推進學校大發展,將「傳承紅色基因示範學校」創建活動納入了學校的建設發展之中
  • 【學習筆記】講好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而且這種誓言,我們一直傳承下來了。正是這樣,老百姓才把共產黨看成是自家的黨、老百姓的黨。今天,我們更要堅定道路自信,兌現黨的誓言和諾言,同人民群眾風雨同舟、血肉相連、命運與共,繼續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當前,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雖然在每一個時期面臨的具體環境和具體任務不同,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事業本身是一以貫之的。過去在戰爭年代,我們奪取政權,為人民打江山,為人民謀利。在和平建設時期,我們推進改革開放,實際上也都是為人民謀利益。既然事業是一以貫之的,當然這種精神就要一直傳承下去。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對年青一代來講有很重要的意義。
  • 傳承紅色基因,繁榮文藝創作
    傳承紅色基因,繁榮文藝創作——市文聯圍繞「傳承紅色基因、牢記初心使命」召開專題研討
  • 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
    紅色文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由中國共產黨人、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共同創造並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8月6日,河南師範大學物理學院暑假實踐隊舉辦了紅色文化宣傳活動,活動有物理學院實踐部主辦,參與成員包括在家的初高中生及其家長。本次活動的成功舉辦提高了在家的初高中生對紅色文化的認可,產生了十分積極地影響。
  • 蘇科大機械院實踐團開展「探尋紅色基因,傳承紅色文化」系列活動
    特值建黨九十九周年之際,為號召當代青年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信仰、堅定理想信念,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範踐行者,蘇州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積極參與「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並組建了「紅色基因追夢人」團隊。
  • 學習紅色文化 傳承紅色基因 石棉縣城北中學開展主題研學活動
    本報訊 近日,石棉縣城北中學攜手新華文軒雅安市公司石棉分公司,開展以「尋訪紅色革命足跡 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的研學活動,組織該校48名學生走進安順場,實地參觀並感悟紅軍長徵精神。在為期一天的活動中,由3名文軒工作人員、3名教師、1名教官組成的領導小組,帶領學生們參觀了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了解紅軍強渡大渡河的英雄事跡和黨的歷史,學習紅色文化和傳承紅色基因。同學們還現場宣讀了誓言,確定了此次研學隊伍的番號,繪製了隊伍旗幟,並聆聽了「翼王悲劇地、紅軍勝利場」的故事由來。
  • 玉溪師院青年小分隊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
    來源:玉溪網暑假期間,玉溪師範學院文學院紅色築夢之旅「傳承紅色基因 記錄紅色故事」主題活動如期舉行,28個青年小分隊組成玉溪師範學院文學院「雲南紅色文化資源調研團」,深入全省16州(市)尋紅色足跡、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 傳承紅色基因!文山州將從五方面振興發展革命老區
    近日,中共文山州委辦公室印發《中共文山州委關於傳承紅色基因助推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意見》指出,要以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為主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引領,大力傳承紅色基因,創新創優紅色文化品牌,做新做精經濟發展亮點,努力把文山打造成全國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示範州,全國具有影響力的理想信念教育基地
  • ...集團舉辦「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 革命傳統教育專題培訓班
    專題活動 | 廣智集團舉辦「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 革命傳統教育專題培訓班 2020-12-10 18: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弘揚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河南師範大學實踐調研團開展線下宣講活動紀念場館裡追尋先輩足跡,革命舊址前傳承紅色精神。8月3日至5日,河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追尋紅色坐標,踏尋黃河足跡」實踐調研團成員路宇、張婉月分別深入鄭州、舞鋼等地,與當地輔導機構對接,開展紅色精神宣講活動,帶領孩子們追尋紅色足跡,感受紅色精神。
  • 傳承紅色基因 永州紅色教育公開課複賽激情上演
    00:0000:00紅網時刻永州8月26日訊(通訊員 譚偉興 唐妍)8月25日上午,「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紅色文化」永州紅色教育公開課大比武活動暨講解員技能大賽複賽在永州市廣播電視臺演播大廳舉行來自各縣區和市直系統的18支隊伍攜帶18堂生動的紅色教育公開課,角逐8個決賽席位。今年6月,永州市啟動「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紅色文化」紅色教育公開課大比武活動暨講解員技能大賽,參賽者圍繞紅軍長徵在永州、湘江戰役、斷腸明志——陳樹湘、永州紅色人物故事等四個方面的主題進行公開授課。各縣區和市直系統各單位廣泛發動,認真組織,通過層層選拔,從296支參賽隊伍裡選拔出18支隊伍參加全市的複賽。
  • 傳承紅色基因 培養時代新人——茂名啟動「紅色主題閱讀 傳承紅色...
    時代周報記者:潘展虹 2021年1月15日,「紅色主題閱讀、傳承紅色基因」教育活動暨「陽光未來計劃」在廣東省茂名市正式啟動。該活動將把紅色文化帶進茂名市的校園和課堂,營造紅色育人氛圍,培養健康人格、哺育時代新人。
  • 大別山紅色文化的弘揚與傳承
    在血與火的鬥爭中,大別山人民以堅定的革命信念和不屈的革命精神開創了鄂豫皖革命老區28年紅旗不倒、22年武裝鬥爭不斷的光輝歷史,凝成了內涵豐富、底蘊深厚的大別山紅色文化。  大別山紅色文化是革命先輩留給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其主要內涵有:第一,理想堅定、事業必勝。
  • 彭湃故裡廣東海豐:傳承紅色基因 激發文化自信
    海陸豐是大革命時期的紅土地,在革命戰爭年代,僅海豐縣就有60個紅色村莊被反動派焚燒毀壞,受害革命群眾達四五萬人,佔當時全縣人口的十分之一,犧牲三萬餘人,其中土地革命時期犧牲者達90%以上,有姓名查考被評為烈士的三千多人。  「傳承是最好的紀念。儘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腳踏實地做好每件有益於國家和人民的實事。『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
  • 商城縣:弘揚紅色文化 傳承紅色基因
    12月14日,新整修落成的商城縣金剛臺鎮南樓村烈士墓群莊嚴肅穆,該鎮「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暨南樓烈士墓園緬懷先烈」活動正在這裡舉行。據了解,位於鄂豫皖三省交界、大別山北麓的河南省商城縣,是一片紅色的土地,1929年5月6日在這裡爆發了震驚全國的「商城起義」,開創了河南省第一塊革命根據地——豫東南革命根據地,成為鄂豫皖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 「大別山精神」弘揚大別山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
    走好新時代長徵路,我們必須始終「堅守信念」,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一心為民、永跟黨走;必須始終堅持「胸懷全局」,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保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落地生根;必須始終堅持「團結奮進」,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持續增強黨的組織力、凝聚力、戰鬥力;必須始終堅持「勇當前鋒」,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
  • 「寫」好紅色旅遊文章 傳承紅色基因
    (記者 李嘉斌 攝) 近年來,湛江市充分挖掘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講好紅色故事,讓先輩的革命精神代代相傳,讓紅色火炬生生不息。同時,我市不斷加大對紅色旅遊的宣傳和推廣,開發出多條紅色旅遊線路產品,打造紅色旅遊景點,努力把紅色資源優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發展優勢,更大程度推動鄉村振興,紅色引領與綠色崛起的同頻共振、互促共進。
  • 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
    為弘揚蘇區精神,傳承革命文化,講好紅色故事,夯實黨建基礎,引導師生黨員從「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中汲取砥礪前行的力量,2020年8月1日,應用外語學院黨總支師生黨員一行人先後前往梅州市五華「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紅色體驗館、紅色教育主題公園獅山公園參觀學習。
  • 聆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8月10日,我縣組織開展 「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活動,來自我縣部分中小學的學生們在縣新華書店聆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活動通過黨建帶團建帶隊建,進一步引導加強廣大師生銘記紅色歷史、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為建黨100周年提前營造濃厚氛圍。我縣響應號召,舉辦了這次主題為「誦讀紅色書籍,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的「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活動。活動邀請了零錫耿和藍慶軍兩位老師前來講課,他們結合我縣實際,生動地向學生們描述著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