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紅色旅遊文章 傳承紅色基因

2020-12-12 人民網

由市委宣傳部和市直屬機關工委聯合主辦的「七一重溫入黨誓詞」主題日活動在雷州青年運河紅色教育基地舉行。(記者 殷翊展 攝)

老同志參觀雷州青年運河紅色教育基地,重溫當年青春歲月。(記者 李波 攝)

共青團「青春心向黨 建功新時代」特別主題黨團日活動在雷州青年運河紅色教育基地舉行。(記者 劉冀城 攝)

修葺一新的黃學增故居。(記者 李嘉斌 攝)

近年來,湛江市充分挖掘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講好紅色故事,讓先輩的革命精神代代相傳,讓紅色火炬生生不息。同時,我市不斷加大對紅色旅遊的宣傳和推廣,開發出多條紅色旅遊線路產品,打造紅色旅遊景點,努力把紅色資源優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發展優勢,更大程度推動鄉村振興,紅色引領與綠色崛起的同頻共振、互促共進。

青年運河紅色教育基地接待近300萬人次

雷州青年運河的建設,是一段傳奇,是一部史詩,更是一堂黨課。近年來,湛江市雷州青年運河管理局充分挖掘和利用雷州青年運河獨特的紅色文化資源,大力推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發揮紅色文化教育人民、凝聚人心、振奮精神、推動發展的作用,掀起主題教育學習高潮。2015年5月雷州青年運河紅色教育基地開放至今,共接待來自全國各地黨員、幹部、官兵、學生、群眾近300萬人次。

在建庫開河紀念館裡,一張泛黃的老照片每每被講解員提及。照片中,時任湛江雷北縣委第一書記趙立本雙手握著車把手,拉著一個滿載泥土的雙輪木車,奮力前行。

縱覽雷州青年運河修建過程,黨員領導幹部無不發揮了主心骨、先鋒隊的作用,他們堅持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他們既身先士卒,又注重發動群眾。

共產黨員莫瑚就是工地上的「紅旗手」。工地掀起工具改革浪潮,他帶領的「北京營」突擊隊決心率先實現全營車子化。沒錢、沒木料,怎麼辦?群眾看黨員。莫瑚二話不說,捐出14元,緊接著大家都積極捐款,解決了資金問題。在他的帶領下,大家又沒日沒夜地趕製了72部拉車。搶險時,莫瑚堅守大堤,三天三夜不合眼,困了就滴眼藥水。在他的帶動下,「北京營」屢立新功。莫瑚曾說:「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旗幟能倒嗎?必須衝在最前面!」

從縣委書記到大隊幹部都戰鬥在第一線,邊指揮、邊勞動。他們中2820人參加搞「試驗田」,佔幹部總數的90%以上,帶領著群眾發明創造,進行技術革新;黨員、團員帶頭組建突擊隊,掀起轟轟烈烈的勞動競賽。到1960年運河主河全線通水時,工地上有5071人光榮入黨,9940人入團。

雷州青年運河建設是一部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史書,雷州青年運河精神是一面旗幟,一座豐碑,在一代代地傳承著,吸引了每一代人前往運河參觀、緬懷先輩。

為挖掘保護弘揚好雷州青年運河精神,在市委宣傳部的大力支持下,雷州青年運河管理局積極推動「六個一」(塑造一座群英雕像、實施一批文化項目、創作一批文化精品、搶救一批運河文物、建設一批水文化場館、撰寫一本運河志)活動,建成雷州青年運河紅色教育基地。

目前青年運河紅色教育基地的教育設施有建庫開河紀念館、運河群英雕像、群英萬壽牆、鶴舞地靈雕塑、全國護水文化長廊、名人題字石碑、運河群英故事廳、黨史教育展廳、勞模紀念館、建庫開河優秀黨員風採宣傳長廊、時事政治系列宣傳欄等。保護原狀有1958年興建鶴地水庫存留下位於第一溢洪道旁邊的工程指揮部舊址,1960年鄧小平題詞「雷州青年運河」巨型壁畫,1961年郭沫若題名「青年亭」的青年亭公園,1963年陳毅植樹「元帥杉」,鶴地水庫渠首樞紐工程,水庫第一、二溢洪道等宏偉工程建築物。

黃學增紅色教育基地掀起旅遊熱潮

黃學增1900年出生於遂溪縣墩文村,是中共南路和深圳地區黨組織創始人之一,廣東農民運動四大領袖之一,廣東西江武裝起義的傑出領導者,瓊崖紅軍和蘇維埃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

走進黃學增的家鄉遂溪縣樂民鎮墩文村,村中重要地標皆以黃學增名字命名,村中建有黃學增文化科技大樓,該村小學已更名為「學增紀念小學」,同時,黃學增紀念中學也於2016年正式揭牌。在黃學增故居紀念亭大門口處,醒目的「革命烈士黃學增同志之故居」幾個大字,就是時任地委書記孟憲德所題。

1957年,墩文村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列為「紅色革命老區」。如今,黃學增的革命事跡得到了越來越多的社會關注,黃學增故居成為富有內涵的紅色教育基地。黃學增紅色教育基地主要包括黃學增紀念亭、黃學增陳列館、黃學增紀念廣場等,旨在繼承先烈遺志,傳承紅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將革命老區、烈士故裡建設得更加美好,助力建設美麗鄉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黃學增烈士故居佔地面積1140平方米,建築面積374平方米。黃學增紀念廣場在2019年6月開始動工,佔地面積約1.14萬平方米,分為「南路革命」主題群雕展覽區、紅色文化學習遊園區、「紅星」主題雕塑觀展區、濱水休憩區四大功能區。

黃學增紅色教育基地旨在更好保護革命遺址和充分發揮其作用,這既是革命傳統的教育基地,又是休閒學習的旅遊好去處,還有利於革命老區群眾增收,因此受到廣大遊客的青睞和歡迎。這裡是湛江市黨史教育基地,是全市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紅色教育基地,遂溪縣廉政教育基地。

2012年以來,黃學增故居每年接待數萬人、200多個單位。社會各界人士、學生、黨員幹部等積極參與,緬懷先烈,弘揚革命精神。今年國慶期間,前往黃學增紅色教育基地參觀和遊覽的遊客絡繹不絕,其中光是各單位組織前來的集體活動就達25批次、1210人,同比增長12.3%。

推進「紅色村」建設 發展紅色鄉村旅遊

2018年起,廣東省啟動「紅色村」黨建示範工程。湛江遂溪縣河頭鎮河頭村和徐聞縣下洋鎮墩尾村入選第一批「紅色村」建設名單。我市搶抓機遇,推進「紅色村」建設,發展紅色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下洋鎮墩尾村位於徐聞縣東部,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近幾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該村幹群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精神,掀起了新農村建設熱潮,農村環境日新月異。走進下洋鎮墩尾村,村內花木錯落、村道整潔、環境優美、鄉風文明,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傳統美德、講文明樹新風等內容隨處可見。

為充分挖掘保護利用好紅色資源,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徐聞縣委等多次深入墩尾村調研,研究規劃「紅色村」黨建示範工程建設,致力把墩尾村建設成為紅色資源豐富、時代特色鮮明、社會影響廣泛的基層黨建示範點,打造成為集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黨風廉政教育為一體的紅色生態旅遊區。

為科學規劃,徐聞縣聘請專業設計團隊,對墩尾村「紅色村」黨建示範工程進行統籌規劃建設。示範工程主要是重建舊縣委辦公場所,修建革命事跡大型浮雕牆,建設紅色故事展示廳、紅色文物展覽館、黨性教育培訓廳、紅色黨建文化紀念園,推出一批紅色文化作品等。

「我們將藉助省委組織部把墩尾村確定為『紅色村』黨建示範點的契機,把新農村建設基礎較好、紅色資源較豐富的墩尾、桐挖、上園、藤廠、弄坡等5條自然村,以及市級紅色黨建示範點地塘村,進行串聯建設新農村片區,帶動鄉村旅遊發展。」下洋鎮鎮長劉學表示。

遂溪縣河頭鎮在開展河頭村「紅色村」黨建示範工程建設的同時,強化紅色引領,正規劃逐步把河頭鎮打造成「紅色小鎮」。目前,河頭村「紅色村」建設工程預計可投入資金500多萬元,河頭鎮已作出了比較完善的「紅色村」黨建示範工程的規劃方案,充分挖掘保護利用河頭村的紅色資源,從建設「紅色古街」到建設「紅色村」,再擴大影響,創建一個「紅色小鎮」。既把建設「紅色村」、「紅色小鎮」打造成建設美麗新農村、發展紅色旅遊的一大亮點,也在傳承紅色基因的過程中,帶動提升基層黨支部陣地建設和黨員教育管理服務,並從中吸取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等前進的動力。

來源:湛江日報

(責編:趙亮、王燕華)

相關焦點

  • 聆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8月10日,我縣組織開展 「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活動,來自我縣部分中小學的學生們在縣新華書店聆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活動通過黨建帶團建帶隊建,進一步引導加強廣大師生銘記紅色歷史、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為建黨100周年提前營造濃厚氛圍。我縣響應號召,舉辦了這次主題為「誦讀紅色書籍,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的「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活動。活動邀請了零錫耿和藍慶軍兩位老師前來講課,他們結合我縣實際,生動地向學生們描述著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
  • 【學習筆記】講好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當前,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雖然在每一個時期面臨的具體環境和具體任務不同,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事業本身是一以貫之的。過去在戰爭年代,我們奪取政權,為人民打江山,為人民謀利。在和平建設時期,我們推進改革開放,實際上也都是為人民謀利益。既然事業是一以貫之的,當然這種精神就要一直傳承下去。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對年青一代來講有很重要的意義。
  • 玉泉區:講好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玉泉區:講好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2020-12-23 14: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愛國需要傳承紅色基因
    愛國需要傳承紅色基因 發表時間:2014-09-26   來源:紹興文明網這些英模是時代的楷模,他們身上有著共產黨人特有的紅色基因,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所展現的中國精神都寫在了共和國的旗幟上。  紅色基因,要世代相傳。一個國家和民族在長期生存發展的實踐中,要把全社會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來,實現偉大夢想,就必須有一個具有自身特色、與經濟基礎和政治制度相適應的共同精神家園。
  • ...丨追尋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基因 ——28個中國熱門紅色旅遊景點推薦
    在踏上新的徵程之際,一起回望來時路,走進中國紅色旅遊景區,追尋紅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回顧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懈奮鬥的光輝歷程與成就,閱讀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不能忘卻、不容否定的壯麗篇章,感知改革開放的時代進取精神。目前全國已形成12個「重點紅色旅遊景區」、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3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以及434個重點愛國教育基地的全國紅色旅遊發展大格局。
  • 堅定紅色文化自信 推進紅色基因傳承
    堅定紅色文化自信、推進紅色基因傳承,應該遵循什麼樣的路徑?  第一,堅持「四個注重」,加強紅色文化研究宣傳。一是注重拓寬視野,深化紅色文化研究。應加強頂層設計,將紅色文化工程列入「十四五」規劃;制定地區紅色資源保護利用條例,為紅色資源保護利用提供法治保障;加強紅色教育培訓,把傳承紅色基因融入基層黨建工作,納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貫徹執行。四是注重管理體系建設,激發紅色文化服務市場活力。特別是要運用大數據、雲計算構建紅色文化共享平臺,整合區域紅色文化資源,開發利用具有時代性的紅色文化資源。
  • 傳承紅色基因領略蘭江風雲 蘭溪紅色旅遊線路重磅發布
    蘭溪有著豐富的的紅色旅遊資源,既要講好蘭溪的紅色故事,推動蘭溪紅色旅遊資源走向市場,更要傳承好紅色基因,將先輩的革命精神代代相傳,讓紅色火炬生生不息,永放光芒,真正把蘭溪的紅色資源優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發展優勢,更大程度推動鄉村振興,紅色引領與綠色崛起的同頻共振、互促共進。
  • 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
    紅色文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由中國共產黨人、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共同創造並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8月6日,河南師範大學物理學院暑假實踐隊舉辦了紅色文化宣傳活動,活動有物理學院實踐部主辦,參與成員包括在家的初高中生及其家長。本次活動的成功舉辦提高了在家的初高中生對紅色文化的認可,產生了十分積極地影響。
  • 《紅色傳奇》進校園 紅色基因永傳承
    》進校園經典誦讀活動,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活動以「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為主題,工作人員給同學和家長們講述革命故事,組織觀看《紅色傳奇》影片,同學們也表演了詩朗誦、歌曲大合唱,還穿插進行有獎問答,引導同學們觀看書籍,通過閱讀了解廣西紅色歷史、重溫紅色經典中的名篇名段
  • 傳承紅色基因血脈
    曾出版著作多部,獲中國報紙副刊好作品一等獎、全國魯藜詩歌獎、泰山文學獎、劉勰文藝評論獎、泉城文藝獎等。●挖掘濟南戰役的歷史價值是時代的需要  濟南戰役是最豐富、最有濟南特質的紅色基因。目前有關濟南戰役的研究,大多都集中於對戰役史實的考證、戰略戰術的分析、戰役意義與價值的闡述,缺少對紅色文化資源價值的深究與探討,與當下城市文化塑造與建設的現實需求結合不甚緊密。
  • 弘揚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河南師範大學實踐調研團開展線下宣講活動紀念場館裡追尋先輩足跡,革命舊址前傳承紅色精神。8月3日至5日,河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追尋紅色坐標,踏尋黃河足跡」實踐調研團成員路宇、張婉月分別深入鄭州、舞鋼等地,與當地輔導機構對接,開展紅色精神宣講活動,帶領孩子們追尋紅色足跡,感受紅色精神。
  • 紅色小鎮湯家匯因地制宜全力做好紅色旅遊「大文章」
    紅色小鎮湯家匯因地制宜全力做好紅色旅遊「大文章」 2020-09-07 15:48:00來源:北國網
  • 【紅色傳奇進校園】傳承紅色基因 培育時代新人
    回首今朝,革命兒女薪火相傳,銘記歷史,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為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興寧區各學校積極開展「紅色傳奇」進校園活動。通過組織召開主題班隊會、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基地、小手拉大手傳遞紅色力量等活動,緬懷革命先烈,弘揚紅色精神,傳承愛國主義。
  • ...涇陽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徵文...
    「講好涇陽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徵文啟事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為隆重慶祝黨的100周年華誕,總結回顧中國共產黨從誕生到發展壯大的光輝歷程和寶貴經驗,堅守初心使命,傳承紅色基因,現就開展「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徵文通告如下。
  • 鹽城鹽都傳承紅色基因激勵擔當作為
    原標題:鹽都傳承紅色基因激勵擔當作為 紅,是金秋鹽都大地最絢麗的色彩。 「我們把傳承紅色基因作為建強基層戰鬥堡壘的有力抓手,以『基層黨建示範帶』和『都來匯』城市黨建聯盟兩大行動為抓手,把紅色基因根植到黨建陣地建設、黨員教育管理、基層帶頭人選優配強等重點工作中。」
  • 傳承紅色基因,繁榮文藝創作
    傳承紅色基因,繁榮文藝創作——市文聯圍繞「傳承紅色基因、牢記初心使命」召開專題研討
  • 紅旗渠 |「傳承紅色基因 講好紅色故事」——小小講解員培訓班
    2020年紅旗渠風景區「傳承紅色基因 講好紅色故事」——小小講解員培訓班第一期圓滿收官,20名「小小講解員●紅色小小講解員成長之路●傳承紅色基因感悟紅旗渠精神紅旗渠風景區是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常學常新的生動課堂。
  • 傳承紅色基因!文山州將從五方面振興發展革命老區
    近日,中共文山州委辦公室印發《中共文山州委關於傳承紅色基因助推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意見》指出,要以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為主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引領,大力傳承紅色基因,創新創優紅色文化品牌,做新做精經濟發展亮點,努力把文山打造成全國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示範州,全國具有影響力的理想信念教育基地
  • 黃陵縣「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新人」紅色夏令營紀錄片
    黃陵縣「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新人」紅色夏令營紀錄片 為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重要講話精神。7月29日,由黃陵縣教科體局主辦,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承辦,隆坊紅軍小學協辦的「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新人」主題紅色夏令營圓滿進行,隆坊鎮紅軍小學師生代表(部分建檔立卡學生)共計60餘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 吳世儒:打造紅色基因庫 傳承大別山精神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的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擔當起弘揚踐行大別山精神的政治責任,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信陽市做了大量工作,並取得初步成效。信陽在開展紅色基因庫建設方面具體做了哪些工作?在傳承大別山精神方面有何進展?近日,新華網專訪了長徵國家文化公園規劃建設特聘專家、鄂豫皖革命紀念館負責人吳世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