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3 日,廣州市人大代表教科文衛專業小組到荔灣區集中視察幼兒園,了解荔灣區、廣州學前教育工作推進情況。
截至今年 6 月,全市幼兒園在園幼兒約 53.61 萬人,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約 22.70 萬人,佔比約 42.33%;普惠性幼兒園(含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約 44.78 萬人,佔比約 83.53%。
對於增加公辦幼兒園學位,廣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要多渠道增加公辦幼兒園資源供給,鼓勵各區創新模式舉辦新型公辦幼兒園,
走訪:一幼兒園入園人數多 今年首次搖號招生
7 月 23 日,多名人大代表來到位於荔灣區龍溪大道的芳村花園厚永幼兒園,該幼兒園處於住宅區中心,園內設置有多功能音體室、閱覽室、美工室、科常室、綜合遊戲室等功能室。戶外活動場地鋪有安全防滑塑膠地墊,戶外配有玩沙池、玩水區、種植區。據悉,該幼兒園是荔灣區一級幼兒園,在今年由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轉為新型公辦幼兒園。
" 本小區適齡兒童超出了學位數,今年第一次採取搖號招生。" 芳村花園厚永幼兒園教學科王主任告訴記者,目前在園幼兒有 303 人,作為小區配套園,入讀首先滿足小區適齡兒童,以前每年都有外面小區的小孩入園。
不過今年新生小班學位擴為 90 個,可小區內符合條件的小孩就有 109 人," 今明年是二孩入園潮,學位不夠只能採取搖號。" 王主任表示,隨著適齡幼兒生的增加,場地不足以支持小區的每一個孩子得到充分的戶外運動," 場地成為一個最大的問題。"
此外,新建小區配套幼兒園存在著沒有能夠同小區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的問題。據花語水岸業主反映,該小區配套的幼兒園工程竣工驗收合格日期為 2019 年 6 月 26 日,但目前仍未開園。
為此,人大代表還前往花語水岸配套幼兒園,了解該配套園為何至今未開園,現場看到仍在施工," 預計 9、10 月完成相關的施工之後,還會空置一段時間,在通過驗收之後再開園。" 該園相關負責人表示。
鼓勵多元辦園 增加公辦幼兒園學位
目前,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約 42.33%,未達到 50% 的目標任務,如何推動公辦幼兒園學位的擴增?
據悉,廣州教育局鼓勵多元辦園,開展微小型幼兒園試點,出臺《廣州市教育局關於鼓勵高校等事業單位和鎮(街)村舉辦幼兒園的通知》,鼓勵國有企事業單位、鎮(村)舉辦幼兒園,2019 年至 2020 年 6 月共增加公辦幼兒園學位約 8.6 萬個。
在座談會上,廣州市教育局副局長陳敏生說,全市建有 1 所以上公辦中心幼兒園鎮的比例達到 100%,有公辦幼兒園街的比例達到 90.65%,要多渠道增加公辦幼兒園資源供給,鼓勵各區創新模式舉辦新型公辦幼兒園,其中黃埔區探索通過政府招投標將小區配套園辦成公辦園,花都區探索 " 政府主導、資產國有、委託管理 " 的公辦幼兒園運行模式,由區屬事業單位作為公辦幼兒園的舉辦單位。
此外,近年來,市財政不斷加大對學前教育的投入力度。2018、2019 年,全市學前教育一般公共預算分別投入 21.63 億元、27.99 億元,同比增長 29.4%。2020 年全市學前教育一般公共預算支出 29.9 億元,同比增長 28.05%。
" 目前,離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 50% 的目標仍有差距。" 陳敏生說,部分區反饋由於疫情對復工復產的影響,可能出現增加公辦學位卻無足夠孩子入園的情況。同時,公辦園編制少、師資隊伍素質有待提高也是問題之一,除教育部門辦園有少量編制外,其他類型公辦園基本沒有編制。
在座談會上,陳敏生表態稱,下一步將會進一步加大力度,推動市各相關部門在學前教育的規劃布局、建設管理、財政投入、體制改革等方面給予重點保障,並且繼續完善保教費成本分擔機制,協調市發改委,爭取擴大保育教育費試點改革區。
各區制定倒排工期表 推進配套園治理整改
記者獲悉,此次調研的重點之一在於調研居住區配套幼兒園歷史遺留問題,這一問題也是影響學前教育普惠優質健康發展的因素。
陳敏生提到,要加快推進解決居住區配套幼兒園歷史問題。全市需治理小區配套園 221 所,其中 165 所幼兒園屬於居住區配套教育設施建設遺留問題,其餘 56 所幼兒園屬於需改變辦園性質等治理問題。
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納入全市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任務的幼兒園共 178 所,已完成 103 所,完成率為 57.87%,未完成的有 75 所,其中補建類 5 所,移交類 44 所,開辦類 26 所。
" 各區制定倒排工期時間表,確保按時完成國家和省的任務。" 陳敏生說,要紮實推進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整改任務,加大對治理工作的統籌力度,積極推進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
據悉,廣州市教育局與廣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對城鎮小區配套園專項治理進行督導通報,並召開專題會議,對完成率低,剩餘治理任務多的增城、黃埔、天河等區進行約談,上門指導服務。
對於居住區配套幼兒園歷史問題,荔灣區教育局局長扶元泳在發言時也明確表示,要切實解決居住區配套幼兒園歷史問題。根據廣州市公建配套教育設施未建設未移交治理標準,荔灣區共有 8 所幼兒園需治理,目前已完成 6 所幼兒園治理工作,接下來將繼續推進怡芳苑小區配套幼兒園、觀湖雅軒小區配套幼兒園等 2 所幼兒園的治理工作。
扶元泳說,將因地制宜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針對原芳村區範圍內的幼兒園因 " 三證合一 " 問題未能解決、無法辦理登記和備案等情況,下一步將以新型公辦園建設工作為契機,組織編辦、人力社保等部門召開協調會議,結合區情、逐步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來源:新快報·ZAKER廣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