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目前共724所幼兒園普惠性佔八成多 但「入公辦園難、入民辦園...

2020-12-12 廈門網

  市人大代表對我市學前教育發展情況進行專題視察。

  ▲核心提示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學前教育雖然不屬於義務教育,但越來越受到政府的重視和各界的關注,今年人代會期間,許多市人大代表提出與學前教育相關的議案和建議。市人大常委會將我市學前教育發展列入今年的工作要點,多次開展專題視察、調研、座談,並在前不久召開的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上,聽取並審議相關報告。

  廈門網訊 (文/廈門日報 記者 詹文 圖/市人大常委會研究室提供)市人大常委會建議,要把推動學前教育發展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項目,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民辦並舉」,加快補齊短板,努力構建覆蓋城鄉、布局合理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推動學前教育健康可持續發展。

  【現狀】

  全市724所幼兒園 普惠性佔八成多

  今年5月,市人大常委會組織部分常委會組成人員和市人大代表,對我市學前教育發展情況進行專題視察,實地察看了8所幼兒園,涵蓋公辦園、民辦普惠園、非普惠園及待批辦園,了解收費標準、師資隊伍、學生數量、教學內容和經費支出等情況。針對我市學前教育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召開了由市、區政府及教育部門、幼兒園管理者、辦園者、幼兒教師等多方參加的座談會,聽取意見建議。

  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分組審議了我市學前教育發展情況。組成人員一致認為,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學前教育工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取得一定成效。市、區政府圍繞公益性、普惠性、規範化發展目標,持續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政策制度不斷完善,財政投入持續加大,努力構建了「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目前,全市共有幼兒園724所,其中:公辦性質園334所,民辦園390所(其中普惠性園307所),在園幼兒數15.97萬人,普惠性幼兒園佔了八成多。本市戶籍學前三年幼兒毛入園率達98.33%,基本形成以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為基礎的辦園格局。

  【困境】

  公辦園入學難,不少班級人數超標

  近年來,我市刻不容緩地加速幼兒園建設。2011年以來,全市共開工建設121所,同時通過各種政策鼓勵社會力量辦園,全市現有民辦園390所,比2011年增加了100所。在學前教育的投入上,我市一點都不手軟,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投入從2011年的2.87億元逐步提高到2017年的12.69億元,年均增幅28%。

  不少市民納悶,幼兒園也新建了不少,為啥還是感覺入公辦園難。市教育局有關人士直言:我市幼兒的增長速度實在太快,遠遠超過了建園速度。

  近年來,我市在園幼兒以平均每年近6000人的速度增長,據測算,到2020年,全市符合入園條件兒童將達6.9萬人,比2016年增長43.4%,需要在三年內新增新建175所12班的幼兒園才能滿足入園需求。

  不少公辦園一個班多達40人,大大超出教育部所規定的:「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混合班30人」,這給管理也帶來不少問題和困難。

  民辦園收費高,還有不少無證園存在

  一位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說,市民對民辦園抱怨最多的是貴,同等辦學條件下,民辦園的收費要遠高於公辦園。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市這些年一直在支持非公辦普惠性幼兒園發展。即財政給補助,讓民辦園降費、限價。不過,視察組發現新問題:一些質量較好的民辦園不想參與限價,一些參與限價的幼兒園想退出。一位民辦園園長道出實情:房子租金、物價、老師工資等辦園成本一直在漲,政府補助的錢又很有限。

  上述問題,教育部門也發現了,今年我市已進一步提高補助標準,並將補助的月份數從9個月提高到12個月。但因補助有限,一些民辦園仍不願參加限價,稱要走特色路線,其實就是「高端、高收費」。

  另一個令人關注的問題:目前,我市仍有403所無證幼兒園在運營,在園幼兒3.5萬人。這些無證園大多數規模很小,多使用或租用城中村的自建房改造辦園,教師持證率低,存在安全隱患。

  【建議】

  加大投入,實現普惠性幼兒園廣覆蓋

  建園速度趕不上人口增長速度,對此,市人大常委會建議把學前教育發展規劃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和整體工作部署,充分考慮人口政策調整和城市化進程的需要,合理確定幼兒園發展數量和區域布局,努力實現普惠性幼兒園廣覆蓋。

  加大投入,加快推進市委民生補短板決定中提出的「建設幼兒園項目120個,新增幼兒園學位4.3萬個」的學前教育工程的落實,不斷提高公辦園比例。嚴格落實幼兒園與住宅建設首期項目「三同時」制度,保障住宅小區規範建設普惠性幼兒園。積極採取新增劃撥用地辦園、改造社會閒置房產資源辦園、與工業園區合作辦園等方式,增加普惠性幼兒園學位供給。

  今年,我市特意出臺政策,適當降低準入門檻,對達到消防技術標準的幼兒園,允許暫不改變房產性質直接依法申辦消防相關手續。市人大常委會建議,還要儘快出臺綜合性措施,有效推動用地用房問題的解決。

  公民辦並舉,完善多元化辦園機制

  社會力量辦園是解決入園難的重要途徑,市人大常委會建議,在大力扶持的同時,還要加強指導和監督,進一步完善多元化辦園的體制機制。

  鼓勵多元主體舉辦普惠性幼兒園,參照公辦園財政投入標準和教職工管理政策,加大對集體園、國企辦園、民辦普惠園的支持力度。同時,加強對民辦幼兒園保教費標準的指導,探索設定市場最高價,防止價格過高,相互攀比逐利。縮小同等級民辦普惠園與公辦園的收費差距,最終實現同質同價。

  要規範社會力量辦園的管理,督促他們健全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強化安全保障,不斷提高辦園水平。對於目前存在的300多所無證園,要全面開展調查,分類施策。對於有一定規模和質量、各方條件都不錯,僅因沒房產證或用地性質等問題無法辦理許可證的無證園,要專題研究,破解難題;對於有部分欠缺的,要加強監管,明確責任,幫助整改;對於實在不符合條件的,堅決取締。

  提高幼師待遇,加強幼師隊伍建設

  教師隊伍建設,是推進學前教育工作的重點。目前,全市在園幼兒15.97萬名,專任教師1萬多名,師生比1:15,低於教育部的規定,同時,幼師收入總體水平不高。

  市人大常委會建議,要落實省政府關於幼兒園教職工配備標準,對公辦幼兒園要及時配齊配足教職工;對民辦園要將師生比配置情況納入辦學許可範圍,及時建檔管理,定期組織核查。要切實把好各類幼兒園專任教師和保育人員質量關。

  提高教職工工資待遇很重要,市人大常委會建議設定民辦普惠性幼兒園教師平均工資最低水平,切實把財政補助資金用於提高民辦普惠性幼兒園教師待遇,穩定師資隊伍。同時,落實民辦幼兒園教師在職稱評定、評優晉級等方面享受公辦幼兒園教師同等待遇。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入公辦園難」「入民辦園貴」 民辦幼兒園佔據「半壁江山」
    調查顯示,我省自2011年開始統一實施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使學前教育由量向質再向普惠性發展。截至2017年年底,第一期、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已順利完成,第三期行動計劃已全面展開,全省適齡兒童毛入園率達到98%以上,實現了到鄉鎮一級的全省學前教育全覆蓋。
  • 入公辦園難、入民辦園貴、教師配備不足……子女入園,這些問題成困擾
    由此進入光明日報有聲報|聽AI主播為你讀新聞   「入公辦園難」「
  • 2018廈門提高非公辦普惠性幼兒園財政補助標準
    從今年9月起,廈門市將提高對非公辦普惠性幼兒園的財政補助標準,根據不同等級,提高幅度最大的達一倍。昨天,市教育局召開新聞通氣會,解答了有關提高非公辦普惠性幼兒園財政補助標準的相關問題。  所謂「非公辦普惠性幼兒園」就是收費相對平價的民辦幼兒園,這些民辦幼兒園自願參加政府的分級收費管理,按照級別實行最高限價收費,政府依據入讀的符合條件的幼兒人數,補貼幼兒園一部分費用,相當於政府為這些符合條件的幼兒上幼兒園買了一部分單。
  • 廣州幼兒園中公辦園佔比僅四成多
    截至今年 6 月,全市幼兒園在園幼兒約 53.61 萬人,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約 22.70 萬人,佔比約 42.33%;普惠性幼兒園(含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約 44.78 萬人,佔比約 83.53%。
  • 答記者問丨目前山東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5% 公辦園在園幼兒佔...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解決好群眾的教育方面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必然要求。一、加強政策引領。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於加快學前教育發展的意見》後,省直有關部門配套制定了10餘份文件,圍繞實現普及普惠目標,建立起幼兒園建設、教師編制、生均經費等較為完善的政策體系。二、解決「入公辦園難」。
  • 少花錢就近入讀普惠性幼兒園,國家出招了,株洲先人一步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的通知》,指出了問題,開出了藥方,排出了時間表,有望改善這一問題。2017年全國學前教育資源狀況調研顯示,一些地方城鎮小區有的沒有配建幼兒園,有的雖然建了但沒有辦成公辦園或委託辦成普惠性民辦園,造成城鎮「入公辦園難」「入普惠性民辦園難」「就近入園難」。
  • 幼兒園小班新生周日現場報名 廈門島內41所公辦園生源爆滿
    公辦園生源爆滿 設額外招生「門檻」今年,幼兒園小班招生對象是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出生的孩子。各區都在強調幼兒園不得招收未足齡幼兒入讀,當然,民辦託兒班除外。廈門公辦園的招生對象,必須符合戶口所在地、實際居住地「兩一致」原則,也就是孩子與父母或者父母之一戶口一致,實際居住地與戶口所在地一致,即孩子及其家長戶口所在地的住房是實際住所。片區招生對象落戶的截止日期為2020年8月9日。今年,由於「全面二孩」實施後的第一波二胎入園高峰到來,廈門多區幼兒園生源嚴重爆棚,島內今年小班戶籍適齡兒童比去年多出6314人。
  • 北京朝陽65所民辦幼兒園轉普惠園
    辦園質量較高的公辦幼兒園收費長期偏低,辦園質量參差不齊的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收費又相對較高,這種情況不解決,很難真正解決「入園難」、主要是「入公辦園難」的問題,也不能真正體現教育公平。
  • 佛山今年新增20所公辦幼兒園,目前普惠園佔比達76%以上
    2019年,佛山根據國務院和省政府關於推進學前教育普惠發展的要求定下「5080」目標,打響普惠園建設攻堅戰。目前,佛山公辦幼兒園佔比達37%,普惠園佔比達76%,越來越多適齡幼兒在家門口就能上普惠園。為進一步破解「入園難」中「入公辦幼兒園難」的問題,增加普惠性學前教育學位供給,今年佛山定下了「5080」目標,明確提出到2020年實現公辦園在幼兒園數量佔比50%、普惠性幼兒園佔比及其在園幼兒佔比均達80%,並印發了《佛山市促進學前教育普惠健康發展行動方案》,打響普惠性幼兒園(含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建設「攻堅戰」。
  • 教育優先|昌樂縣8所普惠性幼兒園改擴建完成
    為保障適齡幼兒就近接受普惠、優質的學前教育,昌樂縣將改擴建8所普惠性幼兒園列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充分利用城區公共資源,努力解決「入公辦園難」「入民辦園貴」的現實問題,更好地滿足幼兒入園需求。經過半年多時間的施工,寶都街道利用原計生委辦公大樓改建的新昌幼兒園建設完成,每天都會吸引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前來參觀諮詢,報名入園。據了解,新昌幼兒園設有9個教學班,可容納幼兒270餘名,計劃於9月上旬開園。
  • ...化解「入園兩難題」 符合條件普惠性民辦幼兒園適當提高補助標準
    在此次發布會記者提問環節,針對記者提出的關於「近年來,入公辦園難、入民辦園貴問題如何解決」,省教育廳副廳長關延平表示,山東將通過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扶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發展、抑制幼兒園過高收費等三個方面解決,制定出臺不低於710元的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生均補助標準,要求在2020年以前全部落實到位。一是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
  • 山東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5%
    11月17日上午,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獲悉,就解決「入公辦園難」問題,山東主要從三個方面著力:一是擴資源。實施城鎮幼兒園建設工程和農村幼兒園建設與提升工程,僅2018年以來,山東省新建改擴建9654所,新增幼兒學位130萬個。二是抓整治。在全國率先開展城鎮居住區配套幼兒園整治,將配套園優先舉辦為公辦幼兒園,新增公辦園532個。三是提質量。
  • 高明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82.2%
    高明區高童幼兒園是一所小區配套幼兒園,2019年,該園按照普惠性幼兒園建設,實行普惠性收費,並由此駛入優質、惠民發展快車道。像高童幼兒園一樣,高明區越來越多民辦普惠性幼兒園正應運而生、快速發展。
  • 視頻|乳山市發展普惠性公辦幼兒園,破解「入公辦園難」問題
    為切實解決市區學前教育資源緊張問題,規範住宅區配套建設幼兒園的管理使用,乳山市聚焦群眾關注熱點,大力推進主城區幼兒園普惠化發展工作,讓更多家庭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優質教育,讓政府的「民心工程」真正惠及百姓。
  • 幼兒園數量五年增幅五成 公辦園仍是痛點
    公辦普惠園比例偏低,部分西部農村地區的非普惠性民辦園比例高達67%。《綱要》提出的「公辦民辦並舉」格局尚未形成。   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在發布會上介紹,2009年初,教育部就《綱要》徵求意見時,「入園難」「入園貴」等問題最受關注。據統計,在2009年,全國平均學前教育的三年毛入園率僅為50.9%。
  • 合肥廬陽區公辦幼兒園佔比超五成
    記者日前從合肥市廬陽區教體局獲悉,該區於2018年創新提出的學前教育「三園兩覆蓋」(轄區適齡幼兒全部入「就近園」「放心園」「優質園」,實現老城區公辦園全覆蓋、區域內普惠園全覆蓋)的目標如期實現。目前,全區有各類幼兒園97所,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85.60%,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為53.10%。
  • 機幼、銶幼、綠田3間幼兒園轉成公辦!
    近年來,國家、省、市關於學前教育健康發展的文件密集出臺,惠民的特點非常鮮明,明確提出了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不低於50%、普惠性幼兒園及在園幼兒佔比不低於80%的工作目標。順德區政府認真落實上級文件精神,把促進學前教育健康快速發展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紮實推進,作為區政府民生實事加以落實,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普惠為主、質量較高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 無法入讀公辦園?棠下的民辦幼兒園了解一下!
    幫孩子選擇一所合適的幼兒園便成了寶爸寶媽們的頭等大事。公辦幼兒園質優價美,但十分搶手。無法入讀公辦園,那身邊的民辦幼兒園就要趕緊了解起來啦!小e梳理《2019年天河區民辦幼兒園對外信息表》發現,據不完全統計,棠下街轄內共有15所民辦幼兒園,其中13所為普惠性幼兒園
  • 引入國企辦園!煙臺這裡明年將新添8所公辦幼兒園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鍾建軍 通訊員 泉江 加強 嘉偉為擴增優質學前教育資源,改善辦園條件,著力解決「入公辦園難」問題,煙臺開發區有大動作!11月12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煙臺開發區區屬國企業達城發集團獲悉,煙臺業達城發教育管理有限公司已成立,國有企業辦園模式已正式開啟。據了解,煙臺開發區學前三年毛入園率為100%,省級一類園以上幼兒園佔比為65%,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為93%已超過指標要求,但公辦資源尚有不足。
  • 東莞首批484所民辦園認定普惠性 收費與同級公辦園相當
    東莞首批484所民辦園認定普惠性 收費與同級公辦園相當 2014年11月27日 07:41   首批484所民辦園認定「普惠性」  收費標準與同等級公辦園相當,有效期至明年3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