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園質量較高的公辦幼兒園收費長期偏低,辦園質量參差不齊的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收費又相對較高,這種情況不解決,很難真正解決「入園難」、主要是「入公辦園難」的問題,也不能真正體現教育公平。
2019年11月6日,北京門頭溝區妙峰山民族學校附屬幼兒園的孩子們到種植園採摘大白菜。(資料圖/圖)
(2019年11月4日—11月10日)
1.全國中小學啟動圖書審查清理
2019年11月5日至11月6日,全國中小學圖書館圖書審查清理專項行動啟動工作會在合肥召開。
會議強調,各地中小學對圖書館現有圖書進行清理審查,對非法圖書、不適宜圖書及外觀差、無保存價值的圖書進行分類處理;將《全國中小學圖書館(室)推薦書目》作為館藏建設的主要參考依據。
此前的10月21日,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官網發布通知,宣布開展此項行動。
此外,針對中小學圖書館管理,教育部網站於2018年6月發布了新版《中小學圖書館(室)規程》,該規程自2018年6月1日起施行,2003年5月1日發布的規程同時廢止。
規程提出,中小學圖書館應當建立和完善館藏資源採購、配備辦法,不斷提高資源質量和適宜性;定期開展清理審查,嚴禁盜版圖書等非法出版物及不適合中小學生閱讀的出版物進入圖書館。
山東師範大學圖書館老師郭枚:
當前我們中小學圖書館的建設中,還存在著一些亟待改進與提高的問題,如:對圖書館在中小學教育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到位;館藏圖書資料數量少且結構質量差;圖書資源利用率不高等。這些問題一方面制約著圖書館職能的發揮,也不利於我國中小學校教育教學事業的發展。
並且,當前中小學對圖書館的宣傳介紹常被忽視。致使我國中小學生對圖書館的認識有限,對書刊資源的利用方法陌生,踏入圖書館查找利用資料、借閱圖書文獻的更是少之又少。
因此,圖書館應通過各種形式使學生能夠了解圖書館,開始走進圖書館,學會利用圖書館。特別是在每個新的學年開學之初,圖書館應根據高、初、小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實際需要和學習接受能力,以講座等形式組織新生進行圖書文獻的檢索與使用的培訓,使每個學生培養起文獻資料的利用意識,提高學生的文獻信息檢索、整理和使用能力,從而為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
2.北京朝陽新增1.8萬學前普惠學位
2019年11月8日,據北京市朝陽區教委透露,今年該區共有65所民辦幼兒園提交轉普惠申請,新增普惠學位近1.8萬個。此外,通過建收擴租、以租代建等多途徑新增學位8100個。
隨著二孩政策放開,學前教育學位緊張情況日益突顯。為解決「入園難」問題,朝陽區通過「建收擴租」,努力增加學前教育供給。其中新接收配套幼兒園9所,新增學位2850個;高校、事業單位等恢復辦園,增加學位2220個;動員鼓勵社會力量辦園,新審批民辦幼兒園8所,增加3030個學位。
在解決「入園貴」難題方面,朝陽區制定了工作方案,按照「配套資源必須辦、國有資源推動辦、社會資源鼓勵辦、騰退資源恢復辦、現有資源擴充辦、挖掘資源創新辦、平衡結構統籌辦」的工作思路,擴大普惠性學位供給。目前,由區教委所屬事業單位舉辦的普惠性幼兒園已有41所。
此外還加大財政投入力度,該區研究制定《朝陽區學前教育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試行)》,明確了補貼標準和使用範圍。同時新增民辦園普惠班補貼,在局部入園緊張地區開設普惠班,參照市區補助標準進行學位補貼、租金補貼、生均定額補貼。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劉焱:
普惠性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核心問題是滿足人民群眾對於普惠性學前教育的需要,根本問題是解決供給與需求相匹配的問題。要解決普惠性學前教育公共服務供給與需求相匹配的問題,必須大力發展普惠性幼兒園。
在學前教育領域,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主要應當體現在辦好每一所普惠性幼兒園,讓大部分幼兒能夠就近在家門口、交相同的費用,享受安全有質量的學前教育。
辦園質量較高的公辦幼兒園收費長期偏低,辦園質量參差不齊的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收費又相對較高,這種情況不解決,很難真正解決「入園難」、主要是「入公辦園難」的問題,也不能真正體現教育公平。
北京市學前教育發展規劃明確把「普惠」作為學前教育發展的基本方向,提出未來所有普惠性幼兒園都將逐漸實現「四同」,即質量相同、價格相同、補助相同、教師待遇相同。不同辦園體制普惠性幼兒園在我國普惠性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框架內一體化發展,應當成為我國普惠性學前教育發展的基本方向。
(來源:北京日報、新京報、央廣網)
南方周末記者 賀佳雯 南方周末實習生 戴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