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網絡全媒體廈門行 感受優化營商環境「廈門經驗」

2020-12-20 央廣網

央廣網廈門11月18日消息(記者盧海寧)由廈門市委網信辦舉辦、新浪廈門承辦的網絡全媒體廈門行近日舉行。記者實地探訪多家企業,感受廈門市營商環境溫度,體驗熱火朝天的創新創業氛圍。

廈門創新創業「向心力」足

廈門島東岸,海峽西岸,觀音山商務營運中心高樓林立,安踏、特步、匹克、九牧王等行業龍頭企業的運營「心臟」紮根於此。

「眾多太陽鏡品牌誕生在廈門,我們對太陽鏡情有獨鍾,希望能把太陽鏡做成一張城市的名片……」廈門雅瑞光學有限公司董事長特別助理周斌向前來了解情況的客戶做著介紹。

位於觀音山商務營運中心的廈門雅瑞光學有限公司,是廈門眼鏡製造業中的龍頭企業,旗下不僅擁有國內第一眼鏡品牌「暴龍」,還同時擁有一眾潮流品牌「陌森」「保聖」和「QINA」等。

記者走訪廈門雅瑞光學有限公司(央廣記者 盧海寧 攝)

春江水暖鴨先知,營商環境的改善,身在其中的企業感受最深。周斌介紹到,當地政府對招商項目特別重視,第一時間與集團管理層就引資項目進行會晤,這讓集團法國高層決心追加投資、擴大生產。得益於廈門市寬鬆的營商環境與太陽鏡品類市場前景,周斌對公司明年的效益充滿了信心。

「政策好」「服務好」「配套好」是記者聽到的高頻詞。「廈門是我們的福地」,周斌表示,「北上廣紛紛向我們拋出了橄欖枝,希望我們去投資辦廠,但我們一直堅定植根廈門發展。」

 「暖心」人才政策足,企業專心做研發

企業的良性發展離不開當地營商環境沃土,在新一輪優化營商環境改革的今天,廈門市精細化、精準化的人才引進政策,更為當地企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記者走訪安踏集團(央廣記者 盧海寧 攝)

安踏集團運營總部設立在廈門市觀音山商務營運中心,安踏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廈門區位優勢好、人文好、環境好、政策好,許多外省、外籍員工以成為「新廈門人」自豪,市政府協助集團進行高端人才落地,包括讀書就業、安居樂業,讓更多的人才有了廣闊的施展平臺。

廈門市人才政策「軟環境」,不僅吸引著「高精尖缺」拔尖人才,有「一技之長」的能工巧匠們同樣備受歡迎。

記者來到坐落於湖裡創新園區的趣遊(廈門)科技有限公司,一批風華正茂的「90後」設計師正坐在電腦前聚精會神的「打遊戲」。

得益於廈門市對「三高」企業的優厚扶持,趣遊科技吸納了一大批遊戲設計領域的良工巧匠。「我們很多遊戲設計人員,只要擁有一技之長,許多專科學歷的技術骨幹同樣可以享受廈門市人才落戶政策的實惠。」趣遊廈門科技副總肖明感慨。廈門市對軟體和信息服務業從業者「不拘一格降人才」,讓企業真正放下包袱,「輕裝上陣」搞研發。

 政府信息化「全流程」服務,企業少費心、零跑腿

從築巢引鳳到集鳳築巢,廈門市致力於搭建創新創業平臺,為企業做知冷知熱的保姆,做企業發展的堅強後盾。

廈門軟體園二期展廳(央廣記者 盧海寧 攝)

記者在廈門軟體園二期展廳了解到,從廈門島東南角一塊總建築面積7.5萬平方米的「彈丸之地」,發展到如今十幾平方公裡的軟體園二、三期,廈門軟體園經歷了一個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

廈門軟體園二期講解員郭琦威表示,廈門軟體園企業結構不斷優化,產業集聚不斷加速,源自園區持續為「雙創」活力保駕護航。郭琦威說:「依託於工商國地稅等政府辦公集中的優勢,軟體園建立了『一站式』『保姆式』服務模式,為企業進行線上、無紙化的全流程服務。」

數據顯示,2018年,廈門軟體園實現營收達1001億元,成為福建省首個千億級軟體園區,已吸引5030家企業入駐。郭琦威對記者說:「現在很多企業『抱怨』道,園區『一條龍』服務太周到,自己企業的行政人員都快要裁掉了。」集服務性、專業性、成長性為一體的軟體產業集群,正在吸引越來越多企業和人才紮根於此。

相關焦點

  • 2019網絡全媒體廈門行舉辦 全國知名網絡媒體代表點讚廈門營商環境...
    ▲參加廈門行的知名網絡全媒體代表參觀兩岸區域性金融中心片區指揮部。(白懿彬攝)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楊佳音 見習記者楊啟翔)「廈門真是個好地方!」11月7日至9日,來自全國多家知名網絡全媒體的代表相聚廈門,通過兩條主題線路體驗「創新創業之城」的火熱,感受「生態花園之城」的清新,由衷地發出了這樣的讚嘆。  主題為「廈門是個好地方」的2019網絡全媒體廈門行由廈門市委宣傳部指導、廈門市委網信辦主辦,活動邀請了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中新社等全國19家知名網絡全媒體和本省市8家網絡全媒體的代表走訪廈門。
  • 2019網絡全媒體廈門行 城市的科技力量
    位於福建東南端的廈門這座海濱城市,是柔軟而富有內涵的。廈門,別稱鷺島,已成為兩岸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合作示範區、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和兩岸貿易中心。如今的廈門,不僅有清新文藝的鼓浪嶼,還在不斷吸引不少高科技企業入駐,成為一座高素質高顏值的現代化城市。11月7日~9日,由廈門市委網信辦舉辦、新浪廈門承辦的網絡全媒體廈門行活動舉行。
  • 廈門緊扣優化營商環境主線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勇於探索先行先試做成做好廈門緊扣優化營商環境主線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廈門市委依法治市辦負責人對《法治日報》記者說,自2019年7月中央依法治國辦開展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創建活動以來,廈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緊扣優化營商環境這個主線,抓好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這個關鍵,精心打造特區版「楓橋經驗」,法治政府建設不斷向縱深推進。
  •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廈門探索:「經濟特區必須在營商環境上走前頭」
    來源:新華網作者:康淼、顏之宏近兩年來,在全國城市營商環境評價中,廈門市始終名列前茅。近年來,廈門在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上,已經形成獨樹一幟的探索。廈門市市場監管局營商環境促進處工作人員葉旭告訴記者,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後,廈門企業開辦時限從2018年的3.5天壓縮到現在的1天,大大提升了企業主們的辦事體驗。自2019年9月1日廈門引入商事登記全流程電子化服務至今,全市新增企業5.9萬戶,其中約3萬戶的營業執照通過「一網通平臺」辦理,實現了「今日線上提交,明日家裡領照」的便捷辦照體驗。
  • 建立15年義務教育制度,提高廈門營商環境的思路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筆者認為廈門營商環境中:硬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基礎設施環境已經非常完善,軟環境:技術創新、金融、人才、文化和生活環境有極大的提升空間。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按照世界銀行的營商環境11個一級指標評比中名列亞太地區前三名。
  • 海運貨櫃口岸營商環境 廈門全國第一
    12月11日,在江蘇無錫舉行的「中國關務發展大會暨太湖關務節」活動上,「2020年中國十大海運貨櫃口岸營商環境測評」正式發布,廈門口岸繼去年奪魁之後,今年再次斬獲第一名。  據悉,在國務院「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中國整體營商環境得到顯著改善的大背景下,中國報關協會、北京睿庫貿易安全及便利化研究中心對2020年中國十大海運貨櫃口岸營商環境聯合開展測評活動。測評結果顯示,廈門口岸綜合得分位列第一,青島、寧波分列第二、第三。
  • 優化營商環境 福建廈門有了用地分類「雙語詞典」
    福建廈門有了用地分類「雙語詞典」!近日,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起草的《土地利用現狀分類與城鄉規劃用地分類對應表》(後簡稱《對應表》)正式出臺。   《對應表》將原規劃、國土部門使用的地類標準進行對應轉換,不僅有利於機構改革後規劃國土部門職能整合得以進一步加強、一體化謀劃,促進城鄉規劃和土地利用管理工作有序銜接使用,還將實現「一套標準對外」,方便企業進行審批流程辦理,切實優化營商環境,助力廈門抓招商促發展大局。   為什麼編制?
  • 營商環境之跨境貿易:中國海關優化營商環境改革
    世行選擇上海、北京兩個城市進行營商環境便利度評價,權重分別為55%與45%。其中由於北京市為內陸城市,世行則通過北京企業在天津海港的進出時間和成本對其進行評價,具體考察上海市與北京市在進行跨境貿易時單證合規與邊界合規的進出口時間與成本。
  • 廈門大學考察組印尼調研「一帶一路」營商環境(圖)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以廈門大學中國投資決策研究中心主任唐禮智教授為組長的廈門大學「一帶一路」印尼項目考察組,11日下午抵印尼首都雅加達,開始對「一帶一路」沿線重要節點印尼的營商環境進行考察調研
  • 市政府採購中心優化營商環境經驗做法材料
    2019年以來,市政府採購中心認真貫徹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和貫徹落實自治區、北海市關於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重要部署,圍繞深化和加強我市政府採購管理工作目標,以破解政府採購工作和優化營商環境中出現的重點難點問題為導向
  • 廈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與廈門國際航運中心平臺協同發力...
    這兩個平臺,不僅是改革創新平臺,更是廈門積極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著力招商引資促發展的重要平臺——近幾年,廈門連續獲得「中國城市營商環境評價」第二名、「中國十大海運貨櫃口岸營商環境評測」第一名,廈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和廈門國際航運中心平臺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長沙優化營商環境經驗成中部標杆
    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和21世紀經濟研究院,曾經在多個一二線城市承擔了營商環境評價的課題,通過在線監測數據、企業滿意度調查和實地調研結合的方式,創立了營商環境測評時間短、數據真、測評準的立體多維方法。本次營商環境總水平涉及6個一級指標,其中軟環境指數權重最大,佔25%,市場容量和生態各佔20%,基礎設施佔15%的權重,社會服務、商務成本各佔10%的權重。報告建議,各個城市應該學習上海、成都、深圳、廣州、長沙等地多年來的經驗,將營商環境作為工作的頭等大事來抓,設立指標長,對標先進指標,持續年年改進。
  • 優化營商環境的嶽西經驗
    招商引資助推高質量發展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嶽西縣積極應對疫情防控影響,主動適應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精心謀劃、積極應對,以目標和責任為導向,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通過招商引資、「四送一服」、優化營商環境等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廣州優化營商環境怎麼做?
    近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廣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並將於近期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據了解,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廣州連續實施優化營商環境三輪改革,積極構建優化營商環境的常態長效機制,在國家營商環境評價中名列前茅。
  • 「改革舉措千萬條,企業感受第一條!」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上海各部委...
    10月24日,世界銀行公布了《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我國營商環境全球排名成功實現高位提升,由去年第46位上升至第31位,並連續兩年被世行評選為營商環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全球10個經濟體之一。上海作為樣本城市之一,正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促進了經濟發展。企業投資信心在增強,外商投資更加看好上海,新的市場主體不斷湧現。
  • 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只說不做,行嗎?
    拖欠巨額工程款、環保任性「一刀切」,近日,多家媒體聚焦寧夏營商環境問題,12月5日,人民網報導了銀川市一企業負責人7年奔波上百趟討要千萬工程款,而銀川市住建局卻一直以各種理由拖欠,導致該公司經營困難,瀕臨倒閉。11月28日和12月18日,央視財經分別報導了隆德環保「一刀切」問題和永寧縣重點道路工程,政府拖欠數億工程款。
  • 優化營商環境需關注的十大關鍵詞
    【環球網 記者 田剛】營商環境好,則人才進、資金聚、企業興、產業旺,因此營商環境是地方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今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明確指出,「國家鼓勵和支持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情況,在法治框架內積極探索原創性、差異化的優化營商環境具體措施」。11月26日,2020環球趨勢大會在北京舉辦。
  •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解讀三
    《條例》從完善體制機制的層面作出相應規定,進一步推進「放管服」改革的系統集成、高效協同,有利於加快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三是鞏固改革成果。總結近年來我國優化營商環境的經驗和做法,把解決體制性障礙、機制性梗阻、政策性創新取得的改革成果,把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改革舉措,用法規制度固定下來,有利於為深化改革提供法治支撐和保障。
  • 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市稅務局發布2019年度《優化首都稅收營商環境...
    來源:千龍網1月20日,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市稅務局正式發布2019年度《優化首都稅收營商環境改革備忘錄》,同步在官網、官微等渠道發布電子閱讀版。《備忘錄》通過改革措施、經典案例、媒體報導等多角度視野,匯總並梳理了北京市稅務局2019年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的主要行動舉措,全面總結了北京市稅務局優化稅收營商環境工作的重要成果。同時,也為進一步優化北京稅收營商環境提供了探索和努力的方向。2019年,北京市先後兩次發布了優化營商環境2.0版、3.0版系列改革,政策內容涵蓋了企業和群眾的多方位訴求。
  • 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市稅務局發布 2019年度《優化首都稅收營商環境...
    千龍網訊 1月20日,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市稅務局正式發布2019年度《優化首都稅收營商環境改革備忘錄》,同步在官網、官微等渠道發布電子閱讀版。《備忘錄》通過改革措施、經典案例、媒體報導等多角度視野,匯總並梳理了北京市稅務局2019年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的主要行動舉措,全面總結了北京市稅務局優化稅收營商環境工作的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