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廈門11月18日消息(記者盧海寧)由廈門市委網信辦舉辦、新浪廈門承辦的網絡全媒體廈門行近日舉行。記者實地探訪多家企業,感受廈門市營商環境溫度,體驗熱火朝天的創新創業氛圍。
廈門創新創業「向心力」足
廈門島東岸,海峽西岸,觀音山商務營運中心高樓林立,安踏、特步、匹克、九牧王等行業龍頭企業的運營「心臟」紮根於此。
「眾多太陽鏡品牌誕生在廈門,我們對太陽鏡情有獨鍾,希望能把太陽鏡做成一張城市的名片……」廈門雅瑞光學有限公司董事長特別助理周斌向前來了解情況的客戶做著介紹。
位於觀音山商務營運中心的廈門雅瑞光學有限公司,是廈門眼鏡製造業中的龍頭企業,旗下不僅擁有國內第一眼鏡品牌「暴龍」,還同時擁有一眾潮流品牌「陌森」「保聖」和「QINA」等。
記者走訪廈門雅瑞光學有限公司(央廣記者 盧海寧 攝)
春江水暖鴨先知,營商環境的改善,身在其中的企業感受最深。周斌介紹到,當地政府對招商項目特別重視,第一時間與集團管理層就引資項目進行會晤,這讓集團法國高層決心追加投資、擴大生產。得益於廈門市寬鬆的營商環境與太陽鏡品類市場前景,周斌對公司明年的效益充滿了信心。
「政策好」「服務好」「配套好」是記者聽到的高頻詞。「廈門是我們的福地」,周斌表示,「北上廣紛紛向我們拋出了橄欖枝,希望我們去投資辦廠,但我們一直堅定植根廈門發展。」
「暖心」人才政策足,企業專心做研發
企業的良性發展離不開當地營商環境沃土,在新一輪優化營商環境改革的今天,廈門市精細化、精準化的人才引進政策,更為當地企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記者走訪安踏集團(央廣記者 盧海寧 攝)
安踏集團運營總部設立在廈門市觀音山商務營運中心,安踏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廈門區位優勢好、人文好、環境好、政策好,許多外省、外籍員工以成為「新廈門人」自豪,市政府協助集團進行高端人才落地,包括讀書就業、安居樂業,讓更多的人才有了廣闊的施展平臺。
廈門市人才政策「軟環境」,不僅吸引著「高精尖缺」拔尖人才,有「一技之長」的能工巧匠們同樣備受歡迎。
記者來到坐落於湖裡創新園區的趣遊(廈門)科技有限公司,一批風華正茂的「90後」設計師正坐在電腦前聚精會神的「打遊戲」。
得益於廈門市對「三高」企業的優厚扶持,趣遊科技吸納了一大批遊戲設計領域的良工巧匠。「我們很多遊戲設計人員,只要擁有一技之長,許多專科學歷的技術骨幹同樣可以享受廈門市人才落戶政策的實惠。」趣遊廈門科技副總肖明感慨。廈門市對軟體和信息服務業從業者「不拘一格降人才」,讓企業真正放下包袱,「輕裝上陣」搞研發。
政府信息化「全流程」服務,企業少費心、零跑腿
從築巢引鳳到集鳳築巢,廈門市致力於搭建創新創業平臺,為企業做知冷知熱的保姆,做企業發展的堅強後盾。
廈門軟體園二期展廳(央廣記者 盧海寧 攝)
記者在廈門軟體園二期展廳了解到,從廈門島東南角一塊總建築面積7.5萬平方米的「彈丸之地」,發展到如今十幾平方公裡的軟體園二、三期,廈門軟體園經歷了一個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
廈門軟體園二期講解員郭琦威表示,廈門軟體園企業結構不斷優化,產業集聚不斷加速,源自園區持續為「雙創」活力保駕護航。郭琦威說:「依託於工商國地稅等政府辦公集中的優勢,軟體園建立了『一站式』『保姆式』服務模式,為企業進行線上、無紙化的全流程服務。」
數據顯示,2018年,廈門軟體園實現營收達1001億元,成為福建省首個千億級軟體園區,已吸引5030家企業入駐。郭琦威對記者說:「現在很多企業『抱怨』道,園區『一條龍』服務太周到,自己企業的行政人員都快要裁掉了。」集服務性、專業性、成長性為一體的軟體產業集群,正在吸引越來越多企業和人才紮根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