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藝及景觀治療的宗旨是讓人們的生活更人性化、更接近我們身處的大自然。自然環境提供的各種條件對人體的身心健康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是促進疾病康復的良方。
園藝景觀在醫療上的應用將是未來景觀的發展方向之一。HDD將從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調理出發,展示世界各地的醫療機構、環境工作室為人們的健康作出過哪些巧妙的設計。
康復花園(Healing garden)又稱康養景觀(Healthy Landscape),是景觀與康復醫學相結合的產物,70年代興起於美國,在國內尚未全面普及。
通過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讓使用者的身心健康獲得幫助的戶外空間,是一種很適合推廣在學校、復健中心、精神病院、療養院、監獄與公共場所的活動方式。
在康復花園裡,人們可以通過休息、觀景、冥想、呼吸芳香空氣來刺激感官、舒緩壓力,擺脫麻木疲憊的狀態,使紊亂的生理機能得到調節。許多人對藥物具有一定的牴觸心理,往往也樂於選擇這種方式來放鬆身心。目前,在北美地區約有20%的醫院建有康復花園,為人們進行調理。
圖片: 荷蘭Zonnehuis養老院花園景觀富水庭院花園
康復花園無法治療斷腿或癌症,但它至少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發揮作用:
1)花園景觀設計的構圖和線條幫助患者減輕壓力,使身體達到良好的平衡狀態;
2)花園景觀設計的花草植物能夠病人增強自我康復能力
3)幫助病人獲得常規醫療不能達到的療效
4)創造一種良好的環境,方便醫生給病人理療和園藝治療
5)為醫院工作人員提供減緩工作壓力的場所
6)在醫院內部,為病人和訪客提供安靜平和的互動環境
對於康復花園,還可以使用其他術語如治療、恢復、治癒等描述。
例如,1.8—3.6m,圓形圈椅圍成的內向型小空間,可以增強非正式社交機會,營造交流和談話的氛圍,提供親密交往機會,產生面對面的群體感受,人與人之間疏密間距的相關數據:親密交往間距15~30cm,個人空間間距15—120cm,社交間距1.2—3.6m,公共間距3.6m以上。
促使人們聚會交流,通過社交活動,增進身心健康;經驗證明,體育鍛鍊、自我調節、社交活動和親近自然,都能有效地減輕壓力,有利於身體自我恢復和自我治療。
圖片: 荷蘭Zonnehuis養老院花園景觀富水庭院花園
植物具有廣泛的象徵意義,並不經意地表現出來。樹木象徵堅強、力量和永久:多年生植物象徵延續和更新;一年生植物象徵生長、發芽、開花、結實、腐爛、死亡和再生。我們在花園中找到自然、認識自然。
在康復花園,植物都被貼上了標籤,標明品種,觀者興趣盎然,豐富多彩的植物常常是患者和訪客之間進行交流的話題。有些醫院在康復花園中種植藥用植物,而病人吃的藥就是從這些植物中提取出來的。還沒有明顯的證據表明這樣做有什麼積極的影響,有些不成文的口頭傳說表明,患者希望在花園中淡忘醫院病房裡的經歷。
圖片: 荷蘭Zonnehuis養老院花園景觀富水庭院花園
在康復花園裡,要看到蔚藍的天空,看雲捲雲舒,在池邊觀水,水中有月色雲霞倒映。樹林池水吸引野生動物棲息,暗示患者生活還在繼續:隨步移景異觀流水潺潺,通過巧妙的設計,將園外景色借入,擴大景觀感受空間。
步行和坐輪椅的患者經過花園,能感受到空間開合有致,依次進入大小不同的空間,不斷驚喜地看到帶有夢幻色彩的小景。建築師和風景園林師密切配合,強化花園景觀視線滲透性,從病房、候診區、醫院辦公區和走廊,儘可能多地看到花園內外的佳景,減輕在陌生地帶找路引起的焦慮。
有些醫院沒有空間造花園,或因氣候原因,一年當中能夠使用的時間有限。在室內設置花園,為人們提供親近自然的機會,這一做法也非常成功。
圖片: 荷蘭Zonnehuis養老院花園景觀富水庭院花園
園藝治療的對象很廣泛,除了老年人、有身體或精神障礙的朋友們有需求外,通過活動方案與空間的搭配設計,即使是兒童、青少年、一般城市居民或是成癮者復健都可以選擇利用園藝治療活動來改善個人狀態。
搭配園藝治療與療愈花園所發展的園藝治療活動通常可有五種類型,分別有:
強調手作的工藝活動:製作植物飾品、植物染、手作庭園步道等
能群體進行的團體活動:與植物相關的益智遊戲、說故事、電影或音樂欣賞
遠足踏青:寧謐、愜意的步道景致總能喚起老人們來到花園散步的興致。
圖片:日本保土谷橫濱太陽城老年公寓
室內/戶外進行的動手栽培、栽植活動:花藝設計、種植花卉蔬果、庭園環境維護等
戶外教學:在戶外進行昆蟲、動植物、土壤等知識學習
療愈花園的設計方法:
療愈花園作為提供園藝療養活動的特殊空間,在場地設計上非常注重
(1)容易用五官感受的庭院空間(senory garden);
(2)能讓參與者動手照顧植物的園藝空間(learning garden);
(3)對行動不便者的友善環境。
因此,在空間構成上有一些必要注意的設計原則,可以供環境設計者參考,包含:
水:水或水池皆可,能增加空氣中的陰離子,讓自律神經協調、精神放鬆
植物:選擇原則包含易栽活、色彩鮮豔、無毒性、繁殖或取材容易、結果時間快、容易開花或結果、具有一定長度的欣賞期、維護管理容易等原則
無障礙空間:步道空間應在150-210cm之間,便利輪椅行進
高花臺或垂直的綠化牆面:提供老人或行動不便者進行園藝工作,節省體力
邊緣可座式的花壇:約60cm高度較適合
設施材質:使用的材料不要過冷或過熱
建議木材質的使用較佳
遮蔭設施:防曬功能
角落座椅:便利行動不便的人能隨時休息
防滑設計:在潮溼容易滑倒的地方設置止滑、扶手
可移動的盆器花壇
私密空間
【設計案例】
芝加哥兒童醫院皇冠空中花園景觀設計
皇冠天空花園(CrownSkyGarden)坐落於芝加哥市中心的23層的Ann&RobertH.Lurie兒童醫院,該花園面向全院的職工、病人和他們的家庭。
這座空中花園是建立在科研成果之上的,經過分析研究,能夠更好地獲取光線和思考的空間,縮短了患者的治療恢復時間。該項目為醫療保健園林提供了一個新的示範。
在花園中,光、水、聲、色交織,多種顏色的光牆蜿蜒而過,包圍著園中的竹林,花園的中心有安全樹脂牆壁和當地再生木質雕塑玩具,小病人們在這個夢幻的空間中,可以放心的接觸大自然。
埃文斯克利夫蘭植物園
康復花園位於美國俄亥俄州,是由美國紐約Dirtworks,PC 景觀設計公司設計而成。
當設計師將注意力轉向「特殊需求」人群時,他們往往只關注那些特殊的、個別行動受制的人,其實這一群體並不局限於此。
健康和非健康是一組連續體。一些人行動嚴重受制(如患大腦性麻痺的人被束縛於輪椅上),另一些人受到輕微的限制(如嬰兒被束縛在童車裡),有暫時性的問題(如腿部骨折)或在逐步地衰竭(如患有Alzheimer症或逐漸衰老)。
因此在設計的同時不僅要考慮到殘疾人士,還要考慮到其他人,包括我們自己。克利夫蘭植物園中的伊莉莎白與諾娜埃文斯康健園正是這樣一個地方。
形狀紋理各異的本土石塊堆砌的石牆,其上攀爬著芬芳茂盛的植物,猶如一道瀑布宣洩而下。
眺望臺方便了遊人駐足觀賞周圍美景,特別設計的欄杆扶手適用於關節炎患者。
可移動的座位為多樣的私人及集體聚會提供了一個舒適的空間。
一面擋土牆將靜思園與演示園分隔開來。石牆高六英尺,並點綴以錯落有致的山石、水景和植栽。
牆邊栽種的柔軟的植栽和流著水流的青苔石壁構成了一處奇妙的景致。盲人遊客可以通過水牆感受到空氣中溫度和溼度的變化。
水流、植栽和牆壁構成了園內一處獨特的風景,落入淺水池的水流發出歡快的聲音,擋住了周圍喧鬧的車流聲。
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遺贈醫療系統的俄勒岡燒傷中心花園
隸屬於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遺贈醫療系統的俄勒岡燒傷中心花園(Oregon Burn Center Garden)是一座將「以人為本」理念體現得淋漓盡致的康復花園。在季節分明的地區,應注重植物的輪替的布局,保證患者在一年四季都能欣賞到各具特色、錯落有致的景觀,在保證療養作用的前提下,充分滿足人們感官體驗的需要。
俄勒岡燒傷中心花園選用星花木蘭、垂枝紅杉、日本櫸等樹種,使落葉和常綠喬木相互穿插,營造景觀的季節變化。這些茂盛的喬木和涼棚一起,為患者提供遮蔽,花格式構築物則供蔓生植物攀爬,營造出獨立而私密的花園戶外空間,供患者充分放鬆。
除薰衣草、茉莉等少數植物外,許多具有保健效果的芳香植物觀賞價值不高;園藝作物外形優美,但多數缺乏良好的療愈效果;康復花園中植物品種的選用與搭配餘地比較有限,需要在建設前針對實地條件和患者身心狀況制定出詳細可行的規劃。花園針對不同的患者需要,設計了幾類花卉配置方案。
如「陽光花園」中栽培月落紫菀和風鈴草等花卉,製造明媚的色彩和香味;而「庭蔭花園」中的花卉意在渲染寧靜祥和的氛圍,主要有粉蝶花和酢漿草等。花園的各個部分還栽培灌木以豐富景色,引導喬木、灌木、花卉、陽光和風等元素相輔相成,製造宜人的環境。
除了作物的選用,結構布局與景觀內的人造物設計也是康復花園建設中的一大重點。在結構規劃上,一座優秀的康復花園應設置視野寬廣、便於通行的路徑,讓進入花園的人減少不安感從而充分放鬆,同時照顧行動不便者的需要。
Parkorman森林花園
美國DROR工作室為土耳其伊斯坦堡設計的Parkorman森林花園坐落於城市郊區,內部除部分階梯路段外,全部採用無障礙通道,花園平緩的坡度和全程用紅漆標記的平地步道方便人們出入觀光。
花園入口的「廣場」引導人們走進自然,並提供開放的公共社交區域;「和弦區」通過兩條彼此盤繞的懸空步道通向樹頂巨大的蹦床,引導人們登上高處觀賞不同尋常的景觀。寬闊的視野和無障礙設計使得登高几乎沒有難度。
由於伊斯坦堡樹木很少,工作室遵循城市的規定,花園道路是按每一棵樹原本所在的位置進行設計的,巧妙地利用了空間,優雅的造型也堪稱設計經典。
康復花園作為一種醫療保健設施,營造出與大型醫療機構截然不同的輕鬆氛圍,並儘量照顧他們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人們身處其中時,往往意識不到他們實際上正在接受景觀的治療。康復花園遠離城市的喧囂汙染,也不像傳統醫療機構那樣冰冷晦暗。白天黑夜,春夏秋冬,風景各擅其美,儼然一片親切優美的世外桃源。
Dina的療愈花園
花園的女主人Dina年輕時不幸被燒傷,她和先生買下一處土地建了座花園,打算從此不再見人。20年過去了,療愈後的她伴隨著美麗的花園一起重生了。
Dina不僅勇敢打開大門歡迎世界各地的花園愛好者,還成為比利時最頂級的花園設計師。
花園有一種魔力,讓燒傷後萬念俱灰的Dina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方向。
瑪吉癌症關懷中心花園
瑪吉治療中心位於英國的曼徹斯特,其設計理念源於患有癌症的園藝師瑪吉詹克斯,她提倡打造一個如「家」般溫馨宜人的治療環境,為癌症患者提供一個庇護場所。在這裡人們可以找到身體和心理上的慰藉,幫助患者抗擊病魔。
該建築設計專注於自然陽光、綠色植物和療愈花園,其用意在於美化庭院景觀和打造寬敞的陽臺。屋面出簷深遠,使建築免受日曬雨淋。
建築室內空間和花園庭院通過滑動玻璃門進行有效連接和分隔。治療室和諮詢室均位於建築的東部,並擁有私密花園。
黎巴嫩社區醫院花園
這個項目其實位於美國俄勒岡州,花園面積有一千多平。
花園建造時借鑑了日本的造園的手法,從室內看花園時具有景深感。
治療室外連接鯉魚池,患者與自然花園的美景之間僅隔一層通透的落地玻璃窗,室內外空間宛如一個互相聯結的整體。
瑪姬療養中心花園
瑪姬療養中心花園位於英國。這個項目位於英國的奧爾德姆市。BBC的園藝世界節目S50E17集對於這個花園做過一個節目。整個療養花園是由一個木製盒子狀的建築和中庭組成的,嚴格來說更像一個建築作品。
療愈花園充滿了對於需求人群的關懷,設計者希望打造一個能夠自我感受、積極參與且和諧友善的庭院空間,讓身處其中的人能夠獲得身體上的放鬆、心靈上的平靜。在發達國家,園藝療法和康復醫療等理論已經趨於成熟,並且已經開始推廣實施。而中國目前的發展尚處在理論研究階段,主要集中在書籍、期刊論文及部分碩士論文,有待進一步研究和實踐展開。
來源:產業觀察員
編輯:雲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