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教育部最新數據顯示:
2020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將達到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
2014——2020年高校畢業生數量
在當前世界的疫情不容樂觀時,面對如此龐大的畢業生數量,讓這一屆畢業生成為2020年最尷尬的一群人。
其實如此大的待就業人群數量原因在於學生在增多,大學在擴招,家長越來越重視教育,一直以來大學也是嚴進寬出,追求畢業率保持在100%。
而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卻在於教育與現實社會有所脫節,大學在校生要多組織實踐活動。很多大學生眼高手低,不願意吃苦,不願從事體力勞動,不願從基層做起,以至於有很多辛苦的職業崗位的空缺,所以現在國家越來越重視職業教育。
每個人的就業方向、興趣愛好、追求價值,甚至是求職平臺都有所差異,但是從國家層面也是眾口難調。因此教育部從以下來進一步進行宏觀調控就業難的問題。
下面小淵帶你一起了解一下,自疫情以來至今教育部為廣大畢業生從求學、就業、乃至待就業提出系列措施:
2月28日,教育部發布通知:畢業還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高校畢業生可以按規定在學校留檔兩年,兩年內落實單位,高校統一按應屆生身份幫助其辦理就業手續。
為進一步緩解就業壓力,教育部再次提出專升本、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將同比增加51.1萬。
具體將擴大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同比增加18.9萬,普通高校專升本規模,同比增加32.2萬人。
教育部《通知》明確,第二學士學位教育作為大學本科後教育,是培養複合型人才的重要渠道。有利於進一步優化人才培養結構,為高校畢業生創造更多再學習機會,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
第二學士學位主要招收當年普通高校本科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的應屆畢業生,以及近三年普通高校本科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目前未就業的往屆生。第二學士學位學制為兩年,全日制學習,納入高校學籍管理系統。
相信三大政策的實施,短時間會有不少人不滿,長時間來看對於畢業生求職增強其競爭力和自身實力是有效的。特別是對於暫時未找到合適崗位的同學,這是有效的保留應屆生身份下又可以提高自身能力的有效措施。
歡迎點讚、關注、收藏、轉發、評論,共同探討高校教育當下難題,讓更多的人看到社會需求。
往期精彩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