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巴士單機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
隨著今年E3展會的開啟,質量效應4(質量效應:仙女座)在第一天就跟觀眾見面,和之前不同,新作故事發展於銀河系之外,三部曲中的幕後黑手已經不復存在,玩家們將要面臨一群全新的考驗。
從之前爆出的資料可以知道,質量效應4在探索環境上是前作的四倍甚至還要更大,加之龐大的劇情本應被大多數人所期待,但因為核心製作人Hudson的離職,相比於前三作的優秀,粉絲們還是更擔心第四部的崩壞。今天巴士單機就帶大家來回顧下BioWare所打造出的ME三部曲。
2007年11月20日質量效應1
故事性:質量效應第一部,BioWare運用自己一貫擅長的劇本創作,給玩家帶來了一套完整的遊戲世界觀,主線劇情基本上都是不可跳過的關卡,而支線劇情更多則是為後兩部作品埋下伏筆。
代入感:首次嘗試TPS與RPG相融合,雖然在一代的RPG色彩更為濃厚,但遊戲還是很好的避免了一味刷刷刷或是突突突這種情況,再加上可供選擇的NPC對話也使得玩家在遊戲中擁有更好的代入感。
亮點:豐富的支線故事、對未知領域探索的宏大場景。
缺點:繁瑣的裝備搭配、支線任務
2010年1月26日質量效應2
故事性:相比於前作,質量效應2的主線劇情一直被人們詬病,並稱為「斜坡復活找隊友」,但薛帕徳的個人魅力卻是毫無保留的展現出來。
代入感:遊戲在二代中加強了這種電影式鏡頭的運用,並簡化了在一代中較為繁瑣的裝備搭配,使戰鬥隨劇情觸發,使得劇情代入感更強。
亮點:個人覺得二代是最出色的一部,無論是場景、人物還是載具的紋理都比前作要細緻很多。近乎完美的系統也被三代完全繼承。
缺點:沒有
2012年3月6日質量效應3
故事性:因為三代編劇換人的關係,也導致上部作品的多處鋪墊被砍掉,也可能是因為製作時間短,使得遊戲在最後不算很完美的畫上句號,直到後續發布的DLC才導致遊戲沒有爛尾。
代入感:最後一作很好的完善了薛帕徳的個人形象,並將遊戲中的世界立體化,讓導致玩家更容易將自己的情感帶入到遊戲中,相信肯定有不少為ME3劇情落淚的人吧。
亮點:不同於第一代的RPG和第二代的槍槍槍,第三代做到了將RPG與TPS完美融合。
缺點:製作商在遊戲結局上憑空大翻轉弄出悲情結局,導致大部分玩家不滿,直到後續的DLC出現才使遊戲得以完結。
縱觀三部曲,Shepard的故事已經完結,至於其系列新作到底會如粉絲所擔憂的那樣崩壞還是繼續發揚這個IP的輝煌,還是到年末遊戲發售時,一起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