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磁力儀測量磁場矢量最終理論精度極限找到

2020-12-14 光明網

  記者7月14日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項國勇研究組與合作者合作,在量子磁力儀同時測量磁場矢量三個分量的平行糾纏方案中,找到了平衡不同參數測量精度間的最小制衡方法,首次給出同時測量磁場矢量三分量的最終理論精度極限。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量子磁力儀研究磁場測量的最高精度,是量子精密測量的一個重要應用。在數十年研究中,人們已經能夠通過採用糾纏等量子資源在磁場單個分量測量中達到最高精度。但是磁場是一個矢量,有三個分量,不同磁場分量的最優量子測量方案一般不同,在同時測量磁場矢量的三個分量時,不同參數的測量精度之間會有制衡。如何平衡不同磁場分量之間的精度制衡,磁場矢量測量的最終精度極限在哪裡,是否能達到,如何達到,這些都是量子精密測量理論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項國勇等人發現這種精度制衡源於最優探針態之間的不兼容性,並且巧妙的將磁場三個分量的測量精度與探針態的不兼容性建立聯繫。最終他們找到了一種平衡不同磁場分量精度制衡的方法,得到了磁場矢量測量的最終理論精度極限。此外,研究團隊進一步證明了這個精度極限可以達到,並且構造出了所需的最優量子探針態和最優量子測量。

  相比於之前量子磁力儀集中研究測量單個磁場分量,該研究回答了磁場矢量三個分量同時測量的最終精度極限,並且發現了不同磁場分量精度制衡的底層物理是源自於量子探針態的不兼容性。

  該成果不僅解決了磁場矢量測量的最終精度極限問題,也提供了一套解決其他多參數量子精密測量問題的新方法。(記者吳長鋒)

[ 責編:趙宇豪 ]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揭示了多參數量子磁力計的磁場矢量最終精度極限
    量子磁學是量子計量學中最重要的應用之一,旨在以最高的精度測量磁場。量子計量學是利用量子理論描述物理系統來對物理參數進行高解析度和高靈敏度測量的研究,特別是利用量子糾纏和量子擠壓。該領域有望開發出比經典框架中執行的測量技術更精確的測量技術。
  • 【中國科學報】中國科大等實現多參數同時最優量子精密測量
    【中國科學報】中國科大等實現多參數同時最優量子精密測量 本報訊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團隊的李傳鋒、項國勇研究組與香港中文大學教授袁海東合作
  • 中科大通過分布式量子精密測量推進高精度量子傳感技術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及其同事陳宇翱、徐飛虎等利用多光子量子糾纏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分布式量子相位估計的實驗驗證,這為將來構建基於量子網絡的高精度量子傳感奠定基礎。該成果於11月30日在國際學術知名期刊《自然·光子學》上在線發表。分布式傳感是一種可用於同時執行遠程空間多個節點上精密測量任務的重要手段,在日常生活、科學研究和工程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
  • 量子測量用什麼「量」?
    隨著物聯網、車聯網、遠程醫療等新興技術研究的持續升溫,超高精度低成本的傳感器、生物探針、導航器件等關鍵器件的需求量迅速增長。量子測量基於量子特性,具有超高的測量精度,甚至可以突破經典測量的極限,其中某些領域有望進一步集成化、晶片化,受到學術界以及產業界的廣泛關注。
  • 航磁三分量矢量勘查技術研發實現突破
    由中國地調局航遙中心承擔的國家863計劃主題項目課題「航磁三分量矢量勘查系統與航磁全張量技術研究」近日通過課題自驗收。  該課題攻克了航磁三分量測量補償/校準技術、航磁三分量測量系統集成及飛機改裝技術等關鍵技術,研發了多參數高精度改正處理和反演解釋方法及軟體系統,研製了以航磁三分量測量系統為代表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儀器系統,包括航磁三分量磁力儀、航磁三分量補償儀及數據收錄系統、航空超導全張量磁梯度測量樣機、適合航磁測量的高靈敏度雙共振暗態新型原子磁力儀樣機等。
  • 信息學院電子學系郭弘教授團隊在原子共磁力儀系統研製及自旋-引力...
    ,通過對磁場的高精度調控,實現對角加速度、引力場以及新奇異物理場的高精度測量,具有重要的基礎科研價值及實際應用價值。共磁力儀通常利用處於同一個原子氣室中不同種類的原子來實現對磁場微小變化的共模感知和抑制。由於不同原子在空間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分離,磁場梯度會影響共磁力儀的測量結果,是共磁力儀主要的系統誤差來源。
  • 「科學·航天」地磁場,我們地球家園的保護傘
    如果地球磁場消失,許多依賴羅盤導航的動物可能會遇到嚴重的麻煩。海龜真的可能在海上迷路;候鳥可能會飛向錯誤的方向,威脅著他們的生存;蜜蜂可能會迷路,無法找到它們的蜂巢,這也將影響花和其他植物的授粉。由於它們的導航能力嚴重受損,許多生物可能會面臨滅絕。
  • 量子計算 | 量子測量理論基礎介紹
    ,是一篇非常經典的跨學科領域科技文章,通過本文我們可以看到量子計算這一頗具劃時代意義的技術在複雜系統的計算方面表現出的優越性,由於本文涉及內容較多,篇幅很長,所以將分成幾次連載,本篇是連載的第二篇,介紹了量子加強在量子信息處理的重要應用上期回顧:量子計算 | 量子理論計算基礎知識介紹
  •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楊宇翔:量子精密測量
    報告內容:量子精密測量(Quantummetrology)是量子信息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利用糾纏等效應,量子精密測量可以大大提高參數測量的精度,從而使得一些極端情況下的參數測量成為可能。本次報告從量子精密測量的背景介紹出發,結合自身工作探討了它的多個發展方向,包括量子傳感器網絡、對於測量過程中噪聲的控制、以及測量數據的壓縮處理等。
  • 霍爾效應傳感器可測量磁場和檢測位置
    測量霍爾電壓對於與霍爾片正交的磁通量矢量來說,最大霍爾電壓VH就是霍爾片磁場靈敏度γB 與磁場通量密度B的乘積,即:VH = γBB這是在霍爾片上可以測得的最大霍爾電壓。當霍爾片表面與磁通量矢量不是正交而是呈一個角度θ時,霍爾電壓VH等於:VH = γBB × sinθ電流I流經長度為l的霍爾片。
  • 一種依賴矢量磁特性的電工鋼片應力測量方法
    傳統電工鋼片磁特性測量方法如愛潑斯坦方圈法、單片測量法和環樣法只能獲取標量磁特性。而電工裝備實際運行時鐵心內磁化環境十分複雜,在設計和分析階段如果只考慮其標量磁特性往往無法得到準確的結果。電工鋼片矢量磁特性測量方法一直以來都是計算電磁學領域的研究熱點,到目前為止,世界各國研究人員提出了諸如平面式、立體式、圓形結構、Halbach結構等多種矢量磁特性測量裝置。
  • 突破性進展:突破量子限制的解析度障礙
    德國帕德博恩大學(Paderbor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為GPS全球定位等系統開發了一種新的距離精確測量方法,這種方法可實現比以往更為精確得多的結果。通過量子物理學,由萊布尼茲獎獲得者克裡斯汀·西爾伯霍恩教授帶領的研究小組成功地克服了所謂的解析度極限,例如,這會導致我們在照片中看到的「噪音」模糊。他們的發現,題為:「實現最終的量子定時解析度」,剛剛發表在《 物理評論X量子》(《 Physical Review X Quantum》,PRX Quantum)學術期刊上。
  • 磁阻角度測量
    ,可在180°範圍內具有1°角度精度。電流(I)流過導體,受到外部磁場(HY)影響。導體電阻的變化與磁化矢量(M)和電流矢量(I)之間的角度(Ø)成函數關係。磁化矢量是內部磁場(HX)與施加的外部磁場(HY)的淨求和結果。當磁化矢量(M)與電流矢量(I)平行時,具有最大電阻。當磁化矢量(M)與電流矢量(I)垂直時,具有最小電阻。有效利用AMR效應要求導體自身必須對機械應力材料不敏感,但對磁約束敏感。
  • 手持式三軸高斯計助力交直流空間磁場測量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核磁共振,這個是醫院裡的檢查設備,而這個設備的磁場強度大小也是設備商所要確定的,那就需要專業的測量儀器進行測量,而手持式三軸高斯計TM5340B就可以進行測量,下面松本機電就介紹這款手持式三軸高斯計的基本信息及用途。
  • 測量磁場強度的九大方法
    磁場強度的測量方法有哪些?磁感應強度概述磁感應強度描述磁場強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常用符號B表示,國際通用單位為特斯拉(符號為T)。磁感應強度也被稱為磁通量密度或磁通密度。5、磁偏轉法帶電粒子以垂直於磁場方向的速度垂直射入勻強磁場時,會發生偏轉而做勻速圓周運動,通過對軌跡的研究利用相關規律,便可求出磁感應強度6、霍爾效應法利用霍爾效應原理方便快捷地測量磁場的磁感應強度。
  • 進行量子測量真的會破壞信息嗎?如果真是如此,我們有解決辦法嗎
    根據量子力學理論,由於放射性的鐳處於衰變和沒有衰變兩種狀態的疊加,貓就理應處於死貓和活貓的疊加狀態。這隻既死又活的貓就是所謂的「薛丁格貓」。但是,不可能存在既死又活的貓,則必須在打開容器後才知道結果。我們通常認為量子測量會通過使您從不確定的狀態轉變為確定的狀態來影響結果,例如在量子物理學中將狀態「坍塌」為單個本徵態的疊加。但是,人們不太了解的事物也同樣重要:量子信息也可以被測量破壞。
  • 早期量子理論:從黑體輻射到薛丁格方程,見證量子理論的發展
    量子物理是研究微觀粒子(線度為10^-10m)運動規律及微觀結構的一門學科,是近代和現代物理學的理論支柱。本文將介紹早期量子理論的相關知識。因為專業性複雜,不再列出具體公式。高溫下鐵絲bian'hong為了找到黑體輻射的規律,1900年瑞利和金斯根據經典電磁理論和線性諧振子能量按自由度均分的思想
  • 140億年內誤差不超過1/10秒原子鐘讓計時精度走向極限
    原標題:140億年內誤差不超過1/10秒原子鐘讓計時精度走向極限根據原子物理學的基本原理,當原子從一個能量態躍遷至低的能量態時,它便會釋放電磁波。同一種原子的電磁波特徵頻率是一定的,可用作一種節拍器來保持高度精確的時間。原子鐘就是利用保持與原子的電磁波特徵頻率同步作為產生時間脈衝的節拍器。
  • 強磁場下ZrTe5的反常熱電效應研究獲進展
    除了豐富的拓撲態,ZrTe5的量子極限相對較低,只需要較小的磁場就可以使其達到量子臨界。近年來ZrTe5在強磁場下所表現出的新奇物理現象也受到學術界廣泛關注。  在該項工作中,研究人員對ZrTe5單晶樣品在強磁場下的熱電效應(塞貝克效應和能斯特效應)進行了深入研究。實驗觀察到在低溫下由狄拉克費米子導致的反常能斯特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