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在孩子的生長過程中,家長總是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需要父母去教育,去指正。
尤其是當孩子執著地堅持一個不好的行為時,家長們更要注意。因為如果孩子養成習慣,那麼就會對孩子未來生活造成不良的影響。就比如很多孩子都有的壞習慣:咬指甲。
說到咬指甲,其實它並不只是會發生在孩子身上,大人們之間也有咬指甲的行為。就像我一個男性朋友,據我所知,從小到大的指甲,他都是用咬的,從來沒用過指甲刀。
很多人都覺得咬指甲沒什麼,根本不當回事,但如果咬上癮,甚至把指甲咬出血,咬到肉卻還依然在咬,那就是心理疾病的問題。
孩子為什麼喜歡咬指甲?
大人不難發現,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有一段時間偏愛咬指甲,而且是自學成才,根本沒人教,就像到了一定的年紀,自己就「無師自通」了一樣。
在很多年前,專家們認為孩子喜歡咬指甲是因為體內缺乏維生素,後來這個說法被推翻。因為沒有可靠的證據能證明缺乏維生素和孩子咬指甲有什麼必然的聯繫。
對於孩子有咬指甲的偏好,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原因。
一歲之內:這個時候的孩子處於口腔敏感期,孩子喜歡把所有能拿到的東西都放到嘴裡。
一歲到二歲之間:這個時候孩子咬指甲只是習慣問題,家長稍加糾正,就能阻止。
三歲到四歲:這個階段的孩子咬指甲,只是為了在心理上尋求嬰兒時期的安全感。
四歲之後:四歲之後的孩子再咬指甲,一般都是當孩子處於焦慮狀態,內心嚴重缺乏安全感的時候,就會下意識地去咬指甲。
說白了,就是孩子通過咬指甲來釋放壓力。
孩子習慣咬指甲有哪些危害?
(1)指甲變形;
如果孩子把咬指甲當成一種生活習慣,只要有機會,就會把指甲放到嘴裡面去咬,甚至都咬到肉、咬出血還樂此不疲,那麼就會破壞甲床,影響以後的指甲的正常生長。
而且咬指甲的習慣不糾正,孩子長大後這個習慣也一直都是伴隨,這麼多年對指甲的破壞,不難想像指甲會變成什麼樣子。
(2)不衛生;
對於孩子來說,都喜歡東摸一把,西抓一下,手部本就是有很多細菌的部位。
尤其是指甲縫裡,沾滿了各種灰塵和細菌,如果孩子再把指甲放在嘴裡咬,那些細菌就會進入到寶寶體內,導致孩子腹瀉、消化道感染等。
而且,如果孩子長期啃咬指甲,甲床被破壞,再去接觸帶有細菌的東西,也很容易造成指甲的感染,甚至還會得甲溝炎。
(3)牙齒損傷,甚至畸形;
咬指甲不僅對指甲有損傷,而且對牙齒的損傷也是不小。
牙齒看似很堅硬,但遇到同樣堅硬的指甲,會讓寶寶的牙齒發生變形,影響面部骨骼的整體輪廓,使得孩子越長越「醜」。
暴力毆打、嚴格監視都不是解決孩子咬指甲的辦法。
孩子咬指甲本來就是心理焦慮,如果父母再去打孩子,就會加劇這一心理問題。而嚴格監視除非是一天24小時看著,否則孩子總有忌諱咬指甲。
面對孩子咬指甲,家長要對症下藥,了解孩子咬指甲的根本原因,採取相應的措施。
家長可以適當地在指甲上畫上孩子喜歡的東西,孩子喜歡自然不忍心破壞,或者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在做其他事情的過程中孩子就能忘記咬指甲。
護芽媽媽寄語:
面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問題,家長只要肯花時間,花精力去了解孩子,並採用科學的方法解決,一定可以處理好。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還在咬指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