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被小寶寶的這些表現嚇到?斜視、手腳抖動

2020-12-20 鴿子醫生育兒

剛出生的寶寶惹人疼愛,抱著捨不得放下。仔細一看,咦,寶寶眼睛看的方向怎麼不對稱,連眼白都變得紅紅的?頭皮怎麼有一塊黃痂?怎麼手腳脫皮的好嚴重,甚至還會抖動!寶寶是不是生病了?為什麼會出現這些症狀?

新生兒常見表現1:乳房變大

外在表現:胸部膨脹變大

發生時間:出生一周內

發生原因:媽媽體內女性激素或泌乳激素影響

需要留意的情況:勿擠壓寶寶乳頭以免發炎

乳房變大的症狀多半發生在女寶寶身上,只有少數男寶寶會出現這種現象。寶寶乳房增大主要是受媽媽體內女性激素或泌乳激素影響,滿月以後通常就會自動消失,不需要特別處理,除非滿月後乳房變大的情形仍未改善,才需要帶寶寶就醫檢查。此時不要刻意擠壓寶寶的乳頭,以免造成發炎或感染。

新生兒常見表現2:假性月經

外在表現:女嬰陰道流出帶血分泌物

發生時間:出生一周內

發生原因:媽媽體內女性激素影響

女寶寶出生1周內陰道會流出少量黏液及帶血的分泌物,稱為新生兒月經,也就是俗稱的假性月經,這是因為寶寶的子宮受到媽媽體內女性激素影響,使得子宮內膜剝落,因此流出帶血的分泌物。此時將分泌物擦拭乾淨並持續保持清潔,這種情況通常幾天以後就會消失。

新生兒常見表現3:打噴嚏

外在表現:常常打噴嚏

發生時間:出生一周內

發生原因:寶寶鼻黏膜較敏感、身體自我保護機制

需要留意的情況:避免讓孩子接觸二手菸或灰塵等

新生兒鼻黏膜較敏感,常常會打噴嚏,特別是在吸到冷空氣的時候,這是人體排除異物的自我保護機制,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平常只要留意家中空氣品質,避免二手菸、灰塵或塵蟎,就能降低寶寶打噴嚏的次數。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寶寶在打噴嚏之外還出現咳嗽、流鼻涕、食慾變差、活動力不佳的症狀,有可能是感冒,應就醫治療。

新生兒常見表現4:手腳抖動

外在表現:手腳或身體其他部位不由自主明顯抖動

發生時間:出生一周內

發生原因:大腦中樞發育不成熟

需要留意的情況:若握住抖動部位寶寶仍沒有停止,有可能是癲癇。

新生兒大腦中樞發育尚未成熟,但運動神經已經成熟,因此身體會有不自主抖動的生理現象。如果擔心寶寶是癲癇,可以將寶寶手腳握住。若寶寶手腳停止抖動,代表是正常的生理現象,若寶寶手腳仍持續抖動,就要懷疑是癲癇,要立即就醫檢查。

新生兒常見表現5:眼白出血

外在表現:眼白部位出現血絲

發生時間:出生一周內

發生原因:產道擠壓、寶寶用力哭泣

需要留意的情況:避免寶寶再度使力

寶寶出生時由於產道擠壓、使勁哭泣或嘔吐,眼結膜和網膜(眼白部分)會少量出血,這種出血症狀並不會影響到視力,幾天後就會慢慢被身體吸收而消失,此時只要避免讓寶寶用力哭泣或嘔吐即可。但如果出血症狀越來越嚴重,從眼白擴散到眼睛甚至臉部其他部位,就應該儘快帶寶寶就醫治療。

新生兒常見表現6:頭皮乳痂

外在表現:頭皮表面有黃色黏性物質

發生時間:出生兩周後

發生原因:媽媽體內激素刺激寶寶皮脂腺

需要留意的情況:勿用手摳以免造成感染、紅腫或發炎

新生兒出生兩周後,常會在局部頭皮出現黃黃黏黏的大塊乳痂,這是因為寶寶在妊娠期間受到媽媽體內激素刺激,導致皮脂腺分泌較多的皮脂、皮屑。頭皮乳痂若處理不當,有可能引發感染、紅腫、發炎等問題,處理時應該先在寶寶頭皮上塗抹凡士林或嬰兒油,按摩使乳痂軟化,再用嬰兒專用洗護產品搭配溫水輕輕將乳痂洗掉。

新生兒常見表現7:身體脫皮

外在表現:手指腳趾脫皮

發生時間:出生10~20天內

發生原因:正常生理現象

寶寶出生後10~20天左右身體會開始掉落軟軟薄薄的小皮屑,較常見的部位是手指、腳趾,有時甚至全身都會脫皮,這是因為寶寶原本泡在潮溼溫暖的羊水裡,出生後接觸的環境相對較乾燥寒冷,因此皮膚才會出現收縮、脫皮等反應。可以在洗完澡後塗抹具有保溼成分的乳液,讓寶寶的皮膚維持溼潤。

新生兒常見表現8:斜視&鬥雞眼

外在表現:眼睛斜視或眼球往內斜

發生時間:出生後6個月內

發生原因:眼部肌肉發育不成熟

需要留意的情況:若持續到1歲,有可能為先天性斜視

新生兒因為眼部肌肉尚未發育成熟,會產生短暫性斜視,1歲後仍未改善就需要就醫檢查是否為先天性斜視或腦部傷害。另外,新生兒普遍鼻梁較塌,導致眼球往內斜,如此一來就會產生鬥雞眼,這種現象等寶寶鼻梁長高以後就會自動消失。

新生兒常見表現9:呼吸短而急促

外在表現:呼吸聲音大、肚子起伏明顯

發生時間:出生後5、6個月內

發生原因:新生兒胸廓和聲門較軟

需要留意的情況:臉色發青

新生兒1分鐘呼吸頻率大約是40~60次,加上新生兒胸廓較軟、肚子鼓起,呼吸時胸腹的起伏就會比較明顯,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5、6個月的寶寶常會出現喉頭軟化症,症狀是呼吸時很費力、呼吸聲音大,這是因為寶寶聲門較軟的緣故,這種情況一般會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改善,不需要太擔心。

相關焦點

  • 小寶寶手腳抖動就是「癲癇」嗎?如何區分正常表現和病理表現?
    作者:寶寶知道 孕育加油站0—3個月的寶寶,在洗澡、換衣服、換尿片、尤其是聽到響聲或睡覺時,不知道為什麼好像受到了驚嚇一樣,小手小腳常常會不自主地抖動,有時候還跟便秘似的憋得滿臉通紅。每當出現這種情況時,新生爸媽常常擔心這是不是有什麼病?寶寶是不是很痛苦?
  • 小寶寶有時候抖動是什麼原因?
    最近經常遇到家長諮詢小寶寶抖動的現象,今天科普下關於小月齡寶寶抖動。這種經常發生在小月齡寶寶身上的「抖動」,通常是這樣的情景,比如:寶寶在睡覺時,或者剛剛入睡不久,突然聽到響聲、還有定寶在吃奶的時候等。出現全身一抖,兩手也猛的一抖,抖動頭和手臂、有時睡覺都能嚇哭,這是怎麼了?這時有的家長不了解就會各種猜測,是不是寶寶缺鈣啊,是不是寶寶嚇著了,膽子小等,就會很焦慮,其實不用擔心,這是很正常的。
  • 五個月寶寶偶爾抖動像打冷戰怎麼回事?正常,但不要低估這些情況
    可也有著讓宮宮擔心的地方,因為會偶爾發現寶寶有抖動的情況,特別是手腳會非常的明顯,有時是在寶寶玩耍時,雙手比劃比劃就會有抖動的情況,像是打寒戰一樣,而有時則是在寶寶睡覺的情況下,明明睡得非常的安穩,突然的抖動一下,好幾次把睡得極為香甜的寶寶給嚇醒,哇哇大哭。
  • 寶寶的手腳抖動是新生兒顫動?還是抽筋?
    爸爸媽媽一進入診室,就連珠砲的說出心中的擔憂,還拿出手機滑呀滑,滑到錄到寶寶手腳抖動的畫面。是不是出生的時候傷到腦部?」爸爸媽媽的眼珠變得更大了,語氣也不自覺地提高了起來。新生兒顫動是因為寶寶大腦神經構造還沒有成熟,雙手雙腳不自主地抖動反應,漸漸長大,神經成熟就改善了!爸爸媽媽嘆了一口氣,似乎放下心中巨擔。
  • 寶寶睡覺手腳抖動是小兒癲癇嗎?
    最近有家長向我諮詢:寶寶睡覺手腳抖動是怎麼回事?是不是生病了?不會是癲癇吧!相信不少家長都會有此疑問,那麼事實真是這樣嗎?寶寶睡覺手腳抖動是小兒癲癇嗎?其實,很多寶寶晚上睡覺都會不自覺地出現「抽搐」、手腳抖動的現象,這些不自主、無意識的手腳抖動通常是新生嬰兒普遍存在的現象。
  • 新生兒的這些奇怪現象可能會嚇到你
    讓我們和你一起了解這個小寶寶帶給你的最大驚喜。文章來源於英國育兒雜誌Parents Magazine,從實踐的角度再一次證明了科學是無國界的。希望每一個即將生產或已生產的新手媽媽們,看過這篇文章後,不會再被新生寶寶的這些奇怪現象嚇到。
  • 半歲的小寶寶居然斜視了?媽媽驚慌之餘,先看看自己有沒有這樣做
    驚慌之餘,第一時間想到我,想讓我先幫忙看看,如果真的是斜視,可是要趕緊去治療啊!我抱過可愛的小寶寶仔細看,小寶寶也同樣盯著我笑的甚為燦爛,不過還真是有些斜視。一般情況下,這麼大的寶寶有些「對眼兒」倒是沒有太大的問題,長著長著就好了,可是斜視就表示寶寶的眼睛有些問題了。不過好在鄰居家的小寶寶的眼睛看起來依舊很有神,也很有靈氣,所以我的直覺是問題不會太大。
  • 新生寶寶有這些反常表現,家長別被嚇著了
    但是有時候寶寶出現的一些情況,卻讓新手爸媽感到迷茫和害怕,他們會擔心寶寶是不是生病了。其實,新生寶寶有些反常的情況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下面就讓小編帶領新手爸媽,看看寶寶可能出現的幾種異常表現,為新手爸媽們答疑解惑吧!
  • 嬰兒睡夢中全身抖動 真的是嚇到了?3位媽媽的遭遇告訴你真相
    作者:寶寶知道 董筱語同學@珠珠媽媽:寶寶每次睡得好好的,總是突然抖一下,然後就醒了,兩隻小手在空中亂抓,好像嚇到了一樣,接著慢慢睡著,過不了多久又抖一下,又醒了,不知道怎麼回事。@蘇蘇媽媽:孩子目前一個月了,總是睡夢中容易驚嚇,身體抖動一下,雙手舉過頭頂,睡覺時要不要把孩子的雙手用被子按住,這樣他手動不了會降低驚嚇程度,試問可以嗎?@樂樂媽媽:寶寶晚上睡覺經常是放床上了就時不時的突然那種驚恐一樣伸手顫抖,有時還會在睡夢中手舞足蹈,停了幾分鐘後又會重複,直到抱起才好,這是怎麼回事呢?三位媽媽有代表性的問題一直備受關注!
  • 嬰兒睡夢中全身抖動 真的是嚇到了?3位媽媽的遭 遇告訴你真 相
    @珠珠媽媽:寶寶每次睡得好好的,總是突然抖一下,然後就醒了,兩隻小手在空中亂抓,好像嚇到了一樣,接著慢慢睡著,過不了多久又抖一下,又醒了,不知道怎麼回事。@蘇蘇媽媽:孩子目前一個月了,總是睡夢中容易驚嚇,身體抖動一下,雙手舉過頭頂,睡覺時要不要把孩子的雙手用被子按住,這樣他手動不了會降低驚嚇程度,試問可以嗎?@樂樂媽媽:寶寶晚上睡覺經常是放床上了就時不時的突然那種驚恐一樣伸手顫抖,有時還會在睡夢中手舞足蹈,停了幾分鐘後又會重複,直到抱起才好,這是怎麼回事呢?三位媽媽有代表性的問題一直備受關注!
  • 寶寶睡覺的時候,手腳突然抖動了幾下,這種情況正常嗎?
    有一些媽媽也可能會仔細的觀察一下子家的寶寶,一方面是因為喜歡她,而另一方面則是想要觀察一下寶寶的身體是否存在異常,有一些媽媽看到寶寶在睡覺的時候總是會不自覺的抖動一下,這時候他們就非常的擔心。因此今天小編就要給大家講解一下,有關於寶寶剛剛出生的時候的一些問題,其中就包括寶寶睡覺的時候手腳突然抖動了幾下,這屬不屬於正常的情況呢?
  • 新生兒抖動的主要表現
    作者:寶寶知道 球球麻麻&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出生不久的嬰兒,手、腳常常發生不自主的抖動,尤其在突然看到明亮的光線或聽到響亮的聲音以及換衣服,洗澡時更容易發生。這種現象一般為新生兒抖動。新生兒抖動的原因由於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受刺激引起的興奮容易「泛化」,表現為在打開新生兒包被或是大聲、強光、震動以及改變他的體位都會使小兒抖動起來,出現粗大震顫樣自發動作,或緩慢的、不規則的、抽搐樣的手足動作,甚至有時可見踝部、膝部和下頦的抖動等這些無意識、不協調的動作,通常被稱做驚跳。
  • 月嫂科普:新生兒睡覺抖動、愛用勁、哼唧,原來是這麼回事
    手腳也不由自主的伸展,好像剛做了一個很大的惡夢受驚了。那寶寶這樣是不是被」驚「到了?加上小寶寶腦神經系統還不夠完善,所以需要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在適應的過程中,某些成人不會在乎的細微聲音,比如窗外的呼呼風聲、樓下貓咪的叫聲、地板的輕微震動……這些在小寶寶的感知世界裡,都會被放大,並對他們造成影響。
  • 寶寶睡覺被自己抖動嚇醒,不正常的驚嚇反射媽媽要警覺
    爸媽一定都看過寶寶睡覺時,驚嚇反射的可愛畫面,這種類似嚇到的動作,其實是寶寶的自我保護本能。但需留意,若超過6個月症狀還沒消失,就可能是不正常狀況!寶寶睡覺時被自己抖動嚇醒,為什麼呢?寶寶睡覺時,手部與身體會突然抖動寶寶自己的小手會驚觸或打到自己,而有像是自己嚇到自己的反應出現對於外在環境的突然改變,如光源、聲音等刺激,而產生類似驚嚇的動作,像是四肢突然的伸展以及向外
  • 寶寶睡覺突然抖動,手腳亂晃,怎麼回事兒呢?新手寶媽最好都看看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新生兒可能有這些怪異行為,寶媽們別擔心,這是寶寶正常生理反應帶娃的寶媽,可能在平日裡,會發現寶寶有一些「怪異」行為,如睡覺時突然抖動,手腳亂晃,尤其是6個月以內的寶寶,尤為明顯,這是為什麼呢?是不是寶寶身體發育出了問題呢?
  • 小寶寶愛歪頭斜視•對眼怎麼辦?必須手術嗎?
    這可能是斜視惹的禍哦!斜視不僅影響孩子的容貌和心理髮育,如果不及時治療,還會導致弱視等視力問題。對此,來自上海百匯醫療新瑞醫療中心的眼科專家周鵬醫師就兒童斜視問題進行了專業解答。周醫師:該異常我們稱為「內斜視」。●為何寶寶會得內斜視?內斜視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鬥眼」或「對眼」,在小朋友中很常見。
  • 寶寶睡覺時總會抖一下,是嚇到了麼?
    提問者您好,姚醫生,我寶寶 3 個半月,睡覺時候手有時會不自覺地抖動,還會把自己抖醒? 是不是被嚇到了啊?我需要帶寶寶去醫院嗎?姚躍兒內 主治醫師深圳卓正醫療「家長朋友您好!非常感謝您的信任。這個和寶寶是不是被嚇到無關。
  • 武漢兒保中心:新生寶寶的這些「異常表現」,爸媽別擔心
    新生寶寶的這些「異常表現」,爸媽別擔心女兒出生後,先生很開心,但也有些神經兮兮:她怎麼總打嗝;她呼吸怎麼這麼急促,為什麼時快時慢;她喉嚨裡怎麼會有痰的聲音……她不會有什麼問題吧。我也曾看到網上有媽媽詢問為什麼寶寶總是下巴抖動,下面的回答讓我哭笑不得:是缺鈣吧,趕緊補葡萄糖酸鈣;是缺氧吧,趕緊做頭部掃描;是不是天氣冷,凍著了?
  • 小寶寶照鏡子被自己嚇到,接下來寶寶的反應,爸媽差點笑岔氣
    小寶寶照鏡子被自己嚇到,接下來寶寶的反應,爸媽差點笑岔氣兒。很多夫妻在結婚之後都希望能夠擁有一個自己的寶寶,而寶寶更是能夠為一個家庭帶來很多的歡聲笑語,這也是因為他們總是會做一些非常搞笑的事情這不就為寶寶被自己給嚇到了,並且他的反應更是讓父母差點笑岔氣兒,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新生兒睡覺突然手腳亂蹬咋回事,啥情況表明不正常?家長要多學習
    然而最讓她頭疼的是新生兒表現出來一些症狀,她不知道是正常還是異常。最近幾天她家寶寶睡覺老愛一驚一乍的,然後突然哇哇大哭,弄得六神無主。不少細心的父母跟嘉欣就樣,發現小寶寶睡著睡著愛突然抽動,手腳亂蹬,好像被什麼嚇到了一樣。部分寶寶因此而受驚大聲哭起來。其實這是驚跳反射(也叫莫羅反射)的表現,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是正常的生理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