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宮的寶寶已經五個月大了,長得白白嫩嫩,很是活潑可愛,簡直是家裡的開心果,只要看到寶寶的微笑,啥煩惱都會立馬不見,極其的療愈。
可也有著讓宮宮擔心的地方,因為會偶爾發現寶寶有抖動的情況,特別是手腳會非常的明顯,有時是在寶寶玩耍時,雙手比劃比劃就會有抖動的情況,像是打寒戰一樣,而有時則是在寶寶睡覺的情況下,明明睡得非常的安穩,突然的抖動一下,好幾次把睡得極為香甜的寶寶給嚇醒,哇哇大哭。
剛開始宮宮還不是很在意,但看多了幾次這樣的情況後,就擔心寶寶的發育是不是出現了問題,和老公一商量就帶著寶寶去了醫院檢查,原來寶寶發育沒問題,這都是小寶寶正常的現象,等稍大身體發育完善這樣的現象就會漸漸消失,這才讓宮宮和老公放心下來。

小寶寶偶爾抖動像打寒戰,正常的
第一次當爸爸媽媽的新手家長們,總會對寶寶出現的一些「異常」情況特別擔心,擔心是不是寶寶身體出現了什麼問題,生病了,會顯得極為焦慮和緊張,像大部分小寶寶都會出現的偶爾抖動情況,由於新手爸媽不了解,發現寶寶有這樣的情況後,會特別的操心,火急火燎的帶著寶寶上醫院查看。
其實寶寶偶爾的抖動一般都是正常的,這在一歲以內的小寶寶中是非常常見的現象,常在寶寶睡眠中出現,這是因為寶寶的大腦組織還未完全的發育成熟,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中樞神經細胞興奮性較高,當受到刺激後,如燈光、說話、走動,就會容易引起部分神經細胞興奮,且寶寶神經對肌肉的運動控制還不健全,也就會出現爸爸媽媽看到的手腳不自主、無目的的抖動情況,這也是寶寶睡眠中自我保護意識的一種體現,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一般寶寶這樣的抖動幅度都不大,且時間不長,爸爸媽媽可以通過輕拍、撫摸或抱起寶寶進行安撫,或者使用嬰兒睡袋、襁褓來給寶寶增加安全感。同時注意睡前不要讓寶寶吃得過飽,不要逗弄寶寶讓其過於的興奮,且睡時要穿、蓋合適,特別重要的是要給寶寶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讓寶寶睡得安穩。
注意:若寶寶是早產寶寶,有腦損傷或足月兒窒息、高膽紅素症造成的腦損傷病史,可能在寶寶出生的前幾個月會有睡眠不安穩,常半夜哭鬧,也會經常出現抖動或驚跳反射的情況,這是由於腦損傷對寶寶前期的一定影響,媽媽可以抱著寶寶給予寶寶足夠安全感,能很好的讓寶寶再次入睡,睡得安穩。

寶寶出現抖動,爸爸媽媽要警惕這些情況
小寶寶出現抖動的情況,大多數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爸爸媽媽不用特別的擔心,但也不能過於的輕視,當寶寶抖動伴隨這些症狀出現時,則可能是身體出現了異常的情況,需平時多加的觀察和留意,以免影響到寶寶的正常發育。
寶寶抖動出現這些症狀,要及時的就醫查看
1、寶寶手腳抖動時幅度很大,且持續的時間很長,抖動的次數較多。
2、寶寶抖動時,還伴有神情痛苦,哭鬧不安,發熱的情況。
3、輕拍、撫摸,抱起安慰,使用嬰兒睡袋等等方法,仍沒有停止。

對於寶寶出現這樣的情況,則可能是身體病理因素導致,如遺傳性疾病,導致大腦異常性放電,即常見的癲癇,腦部炎症或腦部疾病,缺鈣、腸道寄生蟲,循環系統病變導致肢體缺氧等等,都會讓寶寶身體有抖動的現象出現。
所以爸爸媽媽要及時帶寶寶就醫查看,及時了解病因,儘早的治療,才能防止病情加重影響到寶寶的成長。

溫馨小貼士:每個寶寶都是爸爸媽媽的小天使,牽連著全家的幸福,所以寶寶一出生會受到爸爸媽媽格外的照看,而很多爸爸媽媽由於是新手,對於寶寶出現的一些「異常」現象總會感到驚恐和害怕,生怕嬌嫩柔弱的小寶寶身體出現了狀況,其實大多數都是寶寶正常的生理現象,爸爸媽媽不用每天神經緊繃,焦慮擔心,但也不能過於輕視,當寶寶出現自己不能判斷的情況時最好就醫查看,以免影響到了身體的健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