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專家、廣西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主任藥師 陳文貴
針對煎服中藥中長期存在的一些缺點,有中醫藥專家提出了「三三三制」科學煎服中藥新法。簡單地說:「三三三制」煎服中藥新法就是一劑藥煎三遍,每遍煎煮過程取藥液三次,每日服三次。
一劑藥煎三遍
先用冷水將藥物浸泡半小時左右(切勿用開水浸泡),然後煎煮。每遍水開後煎煮30分鐘,三遍共計90分鐘,這樣可以充分將藥物的有效成分煎出。當然,麻黃、薄荷、藿香等不宜久煎的中藥要後下。
每遍煎煮過程中取藥液三次
在煎煮時,水開後每隔10分鐘適量取藥液1次,每遍共提取3次,此乃煎中藥的關鍵所在。
因為中藥方劑是由多味藥組成,而各種藥的質地不同,性味各異,故在相同的溫度下,不同的時間內,不同藥物的有效成分煎出的速度不一樣。因此,若用傳統的方法進行煎煮,就會喪失部分藥物的有效成分,而採用此法可避免這一缺點,減少損失。
每日服用三次
把一劑藥經過上法三遍煎煮九次,收集後得到的藥液混合在一起,分早、中、晚三次溫服。這種方法比傳統的早、晚兩次服,縮短了每次服藥間隔時間,能使藥力均勻,同時也可以持續地保證藥物在血液中的有效濃度,從而提高療效。
另外,建議隔夜藥不宜服用。因為湯藥放置時間過長,其中沉澱物過多,有效成分亦隨之減少,藥物的療效會降低。
【來源:健康杏林】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