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31 10:47:17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按照國家劃分:有中國童謠和外國童謠。 按照年代劃分:傳統童謠和新童謠。傳統的童謠是靠口頭傳誦。新童謠是新文化運動稱之為「童謠」。有人把它譜曲,用它編操,以它作畫成為一種能誦能唱,能舞能練的作品,並且可以通過廣播、電視、網際網路傳播。 按照地域劃分:有方言童謠和普通話童謠。 按照童謠的藝術形式劃分:我國童謠在千百年的歷史傳承中,經過一代又一代人自覺或不自覺的潤色加工,已經形成了十幾種倍受兒童喜愛的特殊的傳統藝術形式。如搖籃曲、遊戲歌、數數歌、問答歌、連鎖調、拗口令、顛倒歌、字頭歌和謎語歌。 搖籃曲 搖籃曲也稱搖籃歌、催眠曲,屬「母歌」。這是一種主要由母親或其他親人吟唱給嬰幼兒聽的,用於催眠、教話、認物的簡短童謠。 遊戲歌 遊戲歌是兒童遊戲時伴隨著一定的遊戲動作而吟唱的童謠。遊戲歌是兒童遊戲時伴隨著一定的遊戲動作而吟唱的童謠。像《找朋友》、《丟手絹》、《拍手歌》等, 數數歌 數數歌是以適合兒童審美心理的形象描寫來巧妙地訓練兒童數數能力的童謠。如:傳統童謠《一二三》:「一二三,爬上山,四五六,翻跟頭,七八九,拍皮球,張開兩隻手,十個手指頭。」有的數數歌除能用來進行知識教育外,還滲透了一定的思想教育的內容。數數歌的特點是:變數字為形象,化抽象為具體。 問答歌 問答歌,指採取一問一答或連問連答的形式來敘述事物、反映生活的童謠。例如,朱晉傑的《什麼好》:「什麼好?公雞好,公雞喔喔起得早。/什麼好?小鴨好,小鴨呷呷愛洗澡。/什麼好?小羊好,小羊細細吃青草。/什麼好?小兔好,小兔玩耍不吵鬧。」問答歌的特點就在問答。既然要回答問題,總得動點腦筋,所以問答歌能啟迪兒童的心智,喚起兒童對各種事物的注意,幫助兒童認識理解周圍的世界。 連鎖調 連鎖調,即連珠體童謠。它以「頂針」的修辭手法結構全歌,即將前句的結尾詞語作為後句的開頭,或前後句隨韻粘合,逐句相連。如金波的《野牽牛》:「野牽牛,爬高樓;高樓高,爬樹梢;樹梢長,爬東牆;東牆滑,爬籬笆;籬笆細,不敢爬;躺在地上吹喇叭;嘀嘀嗒!嘀嘀嗒!」連鎖調的特點是「隨韻接合,易唱易記。連鎖調對培養幼兒的思維和語言能力十分有益。 拗口令 拗口令,也稱繞口令或急口令。它是把一些發音容易混淆的字聯綴成有一定意義的童謠,是專門用來訓練兒童發音的。 如錢德慈的《誇駱駝》:「駱駝馱著貨,貨用駱駝馱。伯伯牽駱駝,一個跟一個。穿過大沙漠,不怕渴和熱。伯伯誇駱駝,幹活真不錯。」總之,拗口令繞彎、咬嘴,又要求讀得快,重在聲母、韻母和聲調的訓練。 顛倒歌 顛倒歌,也稱滑稽歌、古怪歌或倒唱歌,指故意把事物的本來面目顛倒過來敘述,使其具有幽默和諷刺意味的童謠。如河南的童謠《小槐樹》:「小槐樹,結櫻桃,楊柳樹上結辣椒,吹著鼓,打著號,抬著大車拉著轎。蚊子踢死驢,螞蟻踩塌橋,木頭沉了底,石頭水上漂……」 它的特點是:正話反說,內容機智,聯想豐富。 字頭歌 字頭歌是指每句尾字幾乎完全相同,多以「子」、「頭」、「兒」作為每句結尾的童謠形式。如:「小珍子,捲袖子,幫助媽媽掃屋子。擦桌子,擦椅子,拖得地板像鏡子,照出一個好孩子。」字頭歌以其獨特的句尾區別於其他類型童謠,受到兒童的歡迎。 謎語歌 謎語歌採用寓意的手法,抓住謎底與謎面間的某種聯繫,以歌謠形式敘說現象或事物的特徵。謎語歌是一種有文學趣味的、有益的智力遊戲,它可以對兒童進行知識教育;同時,歌中準確生動的語言,形象有趣的描述,又有利於兒童語言的發展;謎語歌還可以促進兒童分析、綜合、推理、判斷能力的發展,促進兒童記憶、想像、聯想能力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