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謠:童謠介紹

2020-12-17 太平洋親子網

童謠:童謠介紹

2014-12-31 10:47:17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按照國家劃分:有中國童謠和外國童謠。

  按照年代劃分:傳統童謠和新童謠。傳統的童謠是靠口頭傳誦。新童謠是新文化運動稱之為「童謠」。有人把它譜曲,用它編操,以它作畫成為一種能誦能唱,能舞能練的作品,並且可以通過廣播、電視、網際網路傳播。

  按照地域劃分:有方言童謠和普通話童謠。

  按照童謠的藝術形式劃分:我國童謠在千百年的歷史傳承中,經過一代又一代人自覺或不自覺的潤色加工,已經形成了十幾種倍受兒童喜愛的特殊的傳統藝術形式。如搖籃曲、遊戲歌、數數歌、問答歌、連鎖調、拗口令、顛倒歌、字頭歌和謎語歌。

  搖籃曲

  搖籃曲也稱搖籃歌、催眠曲,屬「母歌」。這是一種主要由母親或其他親人吟唱給嬰幼兒聽的,用於催眠、教話、認物的簡短童謠。

  遊戲歌

  遊戲歌是兒童遊戲時伴隨著一定的遊戲動作而吟唱的童謠。遊戲歌是兒童遊戲時伴隨著一定的遊戲動作而吟唱的童謠。像《找朋友》、《丟手絹》、《拍手歌》等,

  數數歌

  數數歌是以適合兒童審美心理的形象描寫來巧妙地訓練兒童數數能力的童謠。如:傳統童謠《一二三》:「一二三,爬上山,四五六,翻跟頭,七八九,拍皮球,張開兩隻手,十個手指頭。」有的數數歌除能用來進行知識教育外,還滲透了一定的思想教育的內容。數數歌的特點是:變數字為形象,化抽象為具體。

  問答歌

  問答歌,指採取一問一答或連問連答的形式來敘述事物、反映生活的童謠。例如,朱晉傑的《什麼好》:「什麼好?公雞好,公雞喔喔起得早。/什麼好?小鴨好,小鴨呷呷愛洗澡。/什麼好?小羊好,小羊細細吃青草。/什麼好?小兔好,小兔玩耍不吵鬧。」問答歌的特點就在問答。既然要回答問題,總得動點腦筋,所以問答歌能啟迪兒童的心智,喚起兒童對各種事物的注意,幫助兒童認識理解周圍的世界。

  連鎖調

  連鎖調,即連珠體童謠。它以「頂針」的修辭手法結構全歌,即將前句的結尾詞語作為後句的開頭,或前後句隨韻粘合,逐句相連。如金波的《野牽牛》:「野牽牛,爬高樓;高樓高,爬樹梢;樹梢長,爬東牆;東牆滑,爬籬笆;籬笆細,不敢爬;躺在地上吹喇叭;嘀嘀嗒!嘀嘀嗒!」連鎖調的特點是「隨韻接合,易唱易記。連鎖調對培養幼兒的思維和語言能力十分有益。

  拗口令

  拗口令,也稱繞口令或急口令。它是把一些發音容易混淆的字聯綴成有一定意義的童謠,是專門用來訓練兒童發音的。

  如錢德慈的《誇駱駝》:「駱駝馱著貨,貨用駱駝馱。伯伯牽駱駝,一個跟一個。穿過大沙漠,不怕渴和熱。伯伯誇駱駝,幹活真不錯。」總之,拗口令繞彎、咬嘴,又要求讀得快,重在聲母、韻母和聲調的訓練。

  顛倒歌

  顛倒歌,也稱滑稽歌、古怪歌或倒唱歌,指故意把事物的本來面目顛倒過來敘述,使其具有幽默和諷刺意味的童謠。如河南的童謠《小槐樹》:「小槐樹,結櫻桃,楊柳樹上結辣椒,吹著鼓,打著號,抬著大車拉著轎。蚊子踢死驢,螞蟻踩塌橋,木頭沉了底,石頭水上漂……」 它的特點是:正話反說,內容機智,聯想豐富。

  字頭歌

  字頭歌是指每句尾字幾乎完全相同,多以「子」、「頭」、「兒」作為每句結尾的童謠形式。如:「小珍子,捲袖子,幫助媽媽掃屋子。擦桌子,擦椅子,拖得地板像鏡子,照出一個好孩子。」字頭歌以其獨特的句尾區別於其他類型童謠,受到兒童的歡迎。

  謎語歌

  謎語歌採用寓意的手法,抓住謎底與謎面間的某種聯繫,以歌謠形式敘說現象或事物的特徵。謎語歌是一種有文學趣味的、有益的智力遊戲,它可以對兒童進行知識教育;同時,歌中準確生動的語言,形象有趣的描述,又有利於兒童語言的發展;謎語歌還可以促進兒童分析、綜合、推理、判斷能力的發展,促進兒童記憶、想像、聯想能力的提高。

相關焦點

  • 《Fate Grand Order》童謠介紹
    導 讀 Fate Grand Order童謠介紹由九遊小編為大家帶來,命運冠位指定中,童謠是即將到來的聖誕活動新增加的英靈
  • 小學生自編童謠抵制"灰色童謠"
    為了抵制這種「灰色童謠」對學生思想的侵襲,二七區劉樓小學在學生中開展了以自編童謠拒絕「灰色童謠」的活動。   「灰色童謠」在校園悄然流行   近日來,在中小學校園開始流行一種「童謠」。這種童謠十分順口,很容易就能記住。
  • 童謠:童謠的定義
    >童謠:童謠的定義2015-01-05 15:40:34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古人說:「童「童子歌曰童謠,以其出自胸臆,不由人教也。」(楊慎《丹鉛總錄》卷二五)。  大體說來,「童謠」是指傳唱於兒童之口的、沒有樂譜、音節和諧簡短的歌謠。它的叫法很多,如清人杜文瀾在《古謠諺·凡例》中,把「兒謠、女謠、小兒謠、嬰兒謠」等都歸入「童謠」一類。此外,其他古籍中還有稱「孺子歌」、「童兒歌」、「兒童謠」、「孺歌」、「小兒語」、「女童謠」等的。名稱雖不同,內容都是一樣的。
  • 童謠(北京童謠、閩南童謠)——孩童的詩意棲居
    1.童謠簡介童謠,一種沒有樂譜、沒有音節的歌謠,在孩童之間傳唱,它是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的、幽默風趣的、簡單上口的、音韻和諧的藝術。北京童謠展現了北京各個時期的城市風貌,包括社會習氣和人的思想感情,承載了帝都悠悠千年的歷史,簡單世俗中透露的點點不可言說的古樸之意,具有超凡的感染力,是可供挖掘和借鑑的珍貴的教育資源。閩南童謠的閩南風味格外突出,流行於閩南、臺灣和東南亞的華僑華裔居住地一帶,穿過閩南方言獨特的韻語和平仄,閩南童謠不斷豐富也更具音樂的氣息,成為民間口口相傳的文學。
  • 童謠:聖野的童謠《布娃娃》
    童謠:聖野的童謠《布娃娃》2016-03-22 10:26:32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童謠的內容取材貼近生活和自然、內容淺顯、思想單純,容易好記,讓孩子們容易記住。  童謠是在乳兒的搖籃旁伴著母親的吟唱而進入兒童生活中的。
  • 「灰色童謠」悄然流行校園 學生自編童謠抵制
    說起童謠,大家都會想到一些熟悉的旋律,比如「小呀小兒郎,背著書包上學堂……」然而不知從何時開始,在小學生中竟然開始流行這樣的順口溜:「上學苦,上學累,上學還得交學費……」甚至在上學、放學路上,有的同學都以會唱這些「童謠」而自得。為了抵制這種「灰色童謠」對學生思想的侵襲,二七區劉樓小學在學生中開展了以自編童謠拒絕「灰色童謠」的活動。
  • 唱響童謠 翔安區致力於引導更多孩子學習閩南童謠
    為了讓孩子們能進一步深切感受閩南童謠的藝術魅力,弘揚民族精神,近年來,在翔安區政府部門的倡議、支持下,在翔安區,有不少像馬巷中心小學這樣的學校一直致力於引導更多的孩子學習閩南童謠,讓閩南童謠在校園中唱響。  不僅如此,閩南語童謠大賽、閩南語童謠專場演出等在翔安區時常舉辦。
  • 勞動人民智慧的傳唱——閩南童謠介紹
    童謠為民間口傳文學,它是歷代勞動人民以口耳相授方式流傳並繼承下來的。閩南話童謠的起源、沿革沒有詳細的文字記載,但從福建地方典籍中記載著唐代福建觀察使常兗州曾看到閩地民間流行著《月光光》的童謠。這首《月光光》童謠與今天閩南各地流傳的《月光光》童謠,雖然文字或多或少做了改動,但主題和結構十分相似。由此可見,閩南童謠的歷史源遠流長。
  • 「幼兒枕邊新童謠」成果介紹
    2、《幼兒枕邊新童謠》系列有聲讀物,按年齡段分為1-2歲、2-3歲、3-4歲、4-5歲和5-6歲共5張CD光碟,每盤中含50首作者創作的新童謠,並根據不同童謠的意境配有相應的背景音樂,音韻和諧。由安徽出版集團、安徽電子音像出版社出版。
  • 童謠唱文明 2019年四川省德陽市優秀童謠開始徵集
    四川新聞網 甘麗 攝  5月17日下午,「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之德陽市優秀童謠傳唱作品展演暨2019年德陽市優秀童謠徵集活動啟動儀式在四川省德陽市實驗小學淮河路校區隆重舉行。2019年德陽市優秀童謠徵集活動的正式啟動,旨在進一步豐富廣大少年兒童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導未成年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小白船》是恐怖童謠?中國古代童謠,才是真·細思極恐
    這些童謠有的是事後的牽強附會,有的則是別有用心之人的精心設計,更多則早已無法考證其確切起源。無論如何,童謠文化是中國古代一種獨特的"神秘力量",在中國古代的政治生態中確實佔有一席之地,不少著名的歷史事件中有著童謠的影子。最早的童謠,三十六計之"假道伐虢"童謠這個詞最早見於《左傳》。
  • 「變味」的童謠
    「排排坐,吃果果」等二三十年前內地廣為流傳的童謠,而今已經很少從孩童的口中聽到,倒是「橫眉冷對考卷,眼睛直對筆尖;英雄何懼打零蛋,挺直胸脯交白卷」等灰色童謠廣為流傳。據知情者表示,灰色童謠在內地一些城市的幼兒園、中小學流傳,學校的不少老師都不知情。灰色童謠竟成了孩子們競技的項目,不會灰色童謠更是會被同學看扁。  每當不想學習的時候,陳女士在福州鼓樓區一小學讀三年級的兒子小華就會唱起一首灰色童謠,「上學苦,上學累,上學還得交學費……」小華說,這首新上學歌是他們學校最受歡迎的一首童謠,很多同學都會唱。
  • 童謠資源領取|英語童謠居然如此重要?
    比如童謠、動畫片和分級讀物。買一套童謠回來,一唱孩子就困。看到這個景象,難免在心中想:童謠哄睡覺的功能是real強大!我們來看一個 Era 繪本童謠。就是因為這是大家反覆在唱的童謠。童謠裡的詞句會在孩子腦海中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 另類童謠的"脫口秀"
    一拉弦,趕快跑,轟隆一聲,學校炸飛了」,當女兒將校園童謠傳唱給我聽的時候實在令我驚詫不已,現今的學生簡直成了「另類童謠」的「脫口秀」!    校園「另類童謠」的流行,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擔心,一些家長希望學校讓孩子接觸一些健康的新式童謠,不要讓他們在「另類童謠」的陰影中度過美好的童年。一些老師則在班級裡禁止學生傳唱童謠。他們擔憂,學生傳唱這樣的童謠,會加劇老師和孩子之間的緊張關係。
  • 童謠:搖籃曲
    >童謠:搖籃曲2015-12-03 10:15:35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摺疊1、搖籃曲這是一種主要由母親或其他親人吟唱給嬰幼兒聽的,用於催眠、教話、認物的簡短童謠。摺疊2、遊戲歌  遊戲歌是兒童遊戲時伴隨著一定的遊戲動作而吟唱的童謠。遊戲歌是兒童遊戲時伴隨著一定的遊戲動作而吟唱的童謠。像《找朋友》、《丟手絹》、《拍手歌》、《數數歌》等。摺疊3、數數歌  數數歌是以適合兒童審美心理的形象描寫來巧妙地訓練兒童數數能力的童謠。
  • 童謠:禮儀童謠兒歌
    >童謠:禮儀童謠兒歌2015-12-29 09:46:56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待客歌
  • 童謠: 爛漫無邪蘊真知
    童謠自古有之,發展至今仍不斷增加新鮮語素,錘鍊藝術形式,提升審美能力,塑造藝術品格。它以求真求善的理想信念、深入淺出的知識內涵、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與自然和諧的藝術魅力,傳遞出質樸而雋永的生命智慧。  1、涵養品德 塑造人格  童謠涉及精神層面的各個領域,勤儉、善良、友愛、誠信、知禮都是童謠永恆不變的追求。
  • 穿越歲月的童謠-童謠-中安在線-安徽新聞
    那些響徹兒時天空、帶著泥土氣息的童謠,一次次地把我拽回到童年的原野,讓我徜徉其中,享受著天真,品嘗著無邪,體味著快樂。  小時候,童謠是播種快樂的犁鏵。我和村裡的小夥伴們,唱著樸素的童謠,打量著眼裡的世界,又以明快的韻律,傾訴著對生活的理解和眷戀。
  • 童謠裡的兩岸記憶
    童謠裡的兩岸記憶 2011年01月12日 10:22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我的小兒子皮皮哥,3歲半,超級童謠發燒友。前幾日,有朋友從臺灣帶來禮物,剛好是兒子的最愛——童謠精選。他十分歡喜,立刻要試聽。
  • 唱童謠學禮儀 常熟首屆「文明禮儀」原創童謠大賽
    唱童謠學禮儀 常熟首屆「文明禮儀」原創童謠大賽 2014-06-03 09:24:00 導讀:5月 28日,「中國夢,我的夢——文明禮儀伴我成長」常熟市首屆原創童謠大賽童謠表演總決賽暨頒獎典禮在市廣電總臺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