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是多少歲?

2020-12-09 瀟湘晨報

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6月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 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由2018年的77.0歲提高到2019年的77.3歲,孕產婦死亡率從18.3/10萬下降到17.8/10萬,嬰兒死亡率從6.1‰下降到5.6‰。

資料圖:民眾在醫院參加體檢。中新社記者 張暢 攝

醫療衛生資源總量逐步增加,衛生人力構成進一步優化。《公報》顯示,2019年末,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數達1007545個。與上年相比,醫院增加1345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增加10751個。全國醫療衛生機構床位880.7萬張。醫院中,公立醫院床位佔72.5%,民營醫院床位佔27.5%。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由2018年6.03張增加到2019年6.30張。《公報》指出,2019年末,全國衛生人員總數達1292.8萬人,比上年增加62.8萬人,增長5.1%。2019年,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2.77人,每千人口註冊護士3.18人;每萬人口全科醫生2.61人,每萬人口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人員6.41人。

衛生籌資總量增長、結構優化,居民醫療衛生費用的個人負擔相對減輕。《公報》顯示,2019年全國衛生總費用預計達65195.9億元。其中,政府衛生支出17428.5億元,佔26.7%;社會衛生支出29278.0億元,佔44.9%;個人衛生支出18489.5億元,佔28.4%。人均衛生總費用4656.7元,衛生總費用佔GDP百分比為6.6%。根據初步推算結果顯示,2019年衛生總費用中個人衛生支出佔比較上年下降0.25個百分點,衛生總費用佔GDP的比重較2018年增長0.15個百分點。另外,2019年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財政補助標準從2018年55元提高至69元。

居民醫療服務利用增加,公立醫院床位使用率上升。2019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達87.2億人次,比上年增加4.1億人次,增長4.9%。居民到醫療衛生機構平均就診6.2次,比2018年增加0.2次。與上年比較,醫院診療人次增加2.6億人次,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人次增加1.2億人次。2019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入院人數26596萬人,比上年增加1143萬人,增長4.5%,年住院率為19.0%。公立醫院入院人數17487萬人,佔醫院總數的82.6%;民營醫院3696萬人,佔醫院總數的17.4%。

《公報》特別指出,2019年,全國醫院病床使用率83.6%,其中:公立醫院91.2%。與上年比較,醫院病床使用率下降0.6個百分點,但是公立醫院上升0.1個百分點。2019年醫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為9.1日,醫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比上年略有下降。2019年,醫院醫師日均擔負診療7.1人次和住院2.5床日,與上年相比基本持平。

公立醫院醫療費用增長幅度保持穩定,次均費用漲幅連續4年控制在4%以內。按可比價格計算,2019年公立醫院次均門診費用和人均住院費用分別上漲2.7%和2.1%,漲幅較去年分別下降1.0個百分點和0.1個百分點,低於醫院平均漲幅0.4個百分點和0.9個百分點。

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員總數有所增加,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穩步提高。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門診服務量達20.3億人次,比上年增加1.1億人次,增長5.7%,高於全國總診療量增長水平(4.1%),佔全國門診總量的23.3%,所佔比重逐年提高,2019年比上年上升0.2個百分點。

《公報》顯示,2019年,每千農村人口鄉鎮衛生院床位達1.48張,2018年為1.43張;每千農村人口鄉鎮衛生院人員達1.56人,2018年為1.49人。2019年底,全國53.3萬個行政村共設61.6萬個村衛生室,人員達144.6萬人,與上年比較,村衛生室數減少0.6萬個,人員總數有所減少。另外,全國已設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501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人員數比上年增加2.7萬人,增長4.7%。

【來源:大眾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增加近1歲 人均預期壽命是什麼意思
    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於學軍介紹到,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力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推動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 從2015年到2019年底,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從76.3歲提高到77.3歲,也就是說4年提高了1歲。
  • 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增加近1歲
    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增加近1歲時間:2020-10-28 18:0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增加近1歲 【我國人均壽命4年提高1歲】記者從10月28日國新辦舉行的十三五衛生健康事業改革發展情況發布會上獲悉,我國人均壽命4年提高了1歲。
  • 湖南2019年人均預期壽命77.1歲
    受益於此,到2019年,全省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1歲,比2018年的全省人均預期壽命76.7歲,增長了4個月,居民健康水平穩步提升。  「十三五」以來,湖南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成效明顯。公立醫院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全面落實,185家醫院開展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在101家醫院開展了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全省公立醫院人員支出佔業務支出比重達38.36%。
  • 2018年大連市居民人均預期壽命80.55歲
    全市衛生健康工作會議召開 大連人健康指標位於全國、全省前列去年我市居民人均預期壽命80.55歲  全市衛生健康工作會議昨日召開,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國和全省衛生健康工作會議、全省和全市「兩會」精神,總結2018年全市衛生健康各項工作
  • 我省2019年人均預期壽命達73.92歲
    2009年以來,全省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與嬰兒死亡率穩步下降,至2019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4.50‰,嬰兒死亡率3.37‰,明顯低於10‰和8‰的《規劃》目標。 自2014年起,甘肅省孕產婦死亡率均低於20/10萬,2019年孕產婦死亡率為12.88/10萬,為近年最低值。 近年來,人民健康水平也在不斷提升。
  • 2020年廣東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8歲
    (原標題:2020年廣東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8歲)
  • 中國人均壽命出爐,一年提高0.3歲,未來人均壽命或突破100歲
    伴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人類的壽命也相應的在不斷的變化之中,比方說在清朝時期,我國的人均壽命大約為33歲,而到了20世紀初的時候,則提升到了35歲,那麼,目前我國的人均壽命是多少呢?
  • 雲南人均預期壽命75.1歲 成為全國壽命進步幅度最大省份
    11月13日,中國雲南省委召開《中共雲南省委 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雲南省人均預期壽命75.1歲,是全國壽命進步幅度最大的省份。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有4所三級綜合醫院進入全國100強,2所專科醫院進入全國同類別前10名,三級公立醫院整體績效排在全國第18位;縣級公立綜合醫院達到縣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準的數量從0所增加到106所,位列全國第8位;縣域內就診率提高至89.45%;全省孕產婦死亡率14.47/10萬,嬰兒死亡率5.07‰,優於全國平均水平;人均預期壽命
  • 法媒: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可能將超過美國
    法國Atlantico新聞網1月6日文章,原題:中國人均預期壽命或將超過美國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負責人羅伯特·安德森的假設,2020年因為暴發新冠疫情,美國的人均預期壽命會下降2至3歲,可能被中國超越(2019年人均預期壽命,美國為78.8歲,中國為77.3歲——編者注)。
  • 人均預期壽命77.3歲:我國主要健康指標居中高收入國家前列
    新華社北京10月14日電 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統計公報,2019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3歲,比2015年提高0.96歲,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居於中高收入國家前列。人均預期壽命的延長見證了「十三五」時期我國醫療衛生體系的不斷提升。人均預期壽命,指某年某地區新出生的嬰兒預期存活的平均年數。
  • 每日一詞∣人均預期壽命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統計公報,2019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3歲,比2015年提高0.96歲。人均預期壽命的延長見證了「十三五」時期我國醫療衛生體系的不斷提升。2020年8月19日,老年人在北京天壇公園練習太極扇。(圖片來源:新華社)【知識點】人均預期壽命,指某年某地區新出生的嬰兒預期存活的平均年數。它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的綜合指標。
  • ...委發布甘肅醫療健康10年大數據:人均預期壽命達73.92歲 出生率...
    原標題:省衛健委發布我省醫療健康10年大數據人均預期壽命達73.92歲 出生率下降 老齡化加快12月21日,甘肅省衛生健康委發布了醫療健康大數據,充分展現了2009-2019年甘肅衛生事業在發展中取得的顯著成效
  • 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升至77.3歲 嬰兒死亡率從6.1‰下降到5.6‰
    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升至77.3歲 嬰兒死亡率從6.1‰下降到5.6‰ 2020-06-08 19:21:16 來源:人民網  |  作者:熊建《公報》顯示,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由2018年的77.0歲提高到2019年的77.3歲,孕產婦死亡率從18.3/10萬下降到17.8/10萬,嬰兒死亡率從6.1‰下降到5.6‰。《公報》顯示,2019年末,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數達1007545個。與上年相比,醫院增加1345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增加10751個。全國醫療衛生機構床位880.7萬張。
  • 甘肅省2019年人均預期壽命達73.92歲 從醫療健康大數據看甘肅衛生...
    我省2019年人均預期壽命達73.92歲從醫療健康大數據看甘肅衛生事業發展2009年以來,全省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與嬰兒死亡率穩步下降,至2019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4.50‰,嬰兒死亡率3.37‰,明顯低於10‰和8‰的《規劃》目標。  自2014年起,甘肅省孕產婦死亡率均低於20/10萬,2019年孕產婦死亡率為12.88/10萬,為近年最低值。  近年來,人民健康水平也在不斷提升。
  • 華盛頓大學:預計2040年中國人均壽命超過80歲
    如果人類病情快速發展,按照「最有可能」的預測,2040年全球居民出現過早死亡的八種原因是:缺血性心臟病、中風、下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一種阻礙氣流的肺病)、慢性腎病、阿爾茨海默症、糖尿病和道路傷害。研究人員指出,在這種情形下,2040年美國居民平均壽命為79.8歲,僅比2016年平均壽命增加1.1年。
  • 中國這9個地區人均預期壽命邁入80歲,其中最高的是……
    到2030年,人均期望壽命邁入80歲梯隊的地區將從2015年的3個增加到9個,分別是上海、北京、天津、遼寧、吉林、江蘇、海南、福建、重慶。其中上海最高,其徵求意見稿提出不低於84歲。公布了這一指標的其它16個地區,2030年人均預期壽命則都超過了75歲,而且僅青海和甘肅低於79歲。人均期望壽命在人口統計學上通常用來反映一個地區社會生活質量的高低。
  • 2017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為76.7歲,那美日印等其他國家人均壽命呢
    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2017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大陸人均預期壽命由2016年的76.5歲提高到76.7歲,提高了0.2歲。這個水平怎麼樣呢?一起看看其他主要國家的!
  • 無錫2019年人均期望壽命達83歲,死亡83%因慢性病!
    今天,無錫市衛健委發布了2019年無錫市人均期望壽命、無錫市戶籍居民的前五位死因、無錫市居民慢性病患病情況、無錫市居民慢性病危險因素流行情況。今天,市疾控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無錫市2019年人均期望壽命已達83.00歲,較2011年增長1.71歲;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逐漸下降,2019年為8.96%。
  • 2019年溫州市人均預期壽命81.71歲 2030年健康指標可達高收入國家...
    2030年健康產業超1800億元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陳繼忠介紹,2019年,我市人均預期壽命達到81.71歲,仍存在居民健康知識知曉率偏低、出生缺陷、兒童早期發展問題、中小學生近視和肥胖等問題亟待解決等現狀。為此在今年年初,市衛健委專門成立了工作專班,會同20多個部門單位共同研究,起草制定《關於推進健康溫州行動的實施意見》。
  • 日本人均壽命創新高怎麼回事 人口平均預期壽命計算方法
    報告顯示,日本女性人均預期壽命2018年相比前一年延長0.05歲,男性延長0.16歲,均創 紀錄。在全球各國和地區中,日本女性2018年人均預期壽命連續4年排名第二,僅次於中國香港(87.56歲);日本男性排名不變,連續兩年保持第三,在中國香港(82.17歲)和瑞士(81.4歲)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