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課文《觀潮》《走月亮》《現代詩二首》《繁星》後,我們來到了四年級上冊的第一個《語文園地》,在《語文園地》中我們將走進「交流平臺」「語句段運用」「書寫提示」「日積月累」,其中日積月累將會學習唐代詩人王維寫的五言絕句《鹿柴(zhài)》。#語文學習#
交流平臺
先回顧一下這單元學習的四篇文章《觀潮》《走月亮》《現代詩二首》《繁星》,其中《觀潮》,描寫潮來時的畫面,先是「一條白線」,接著「橫貫江面」,再近些就是「千萬匹白色戰馬起頭並進」……我們仿佛就跟隨作者一同看見了那壯闊的畫面一樣,文章生動可感。在這一單元,我們要學會根據作者的描寫,去想像畫面。由文字,到畫面,再由畫面聯繫文字。
作者在行文時,不僅僅只利用文字來描繪畫面,也會用文字描繪聲音。用畫面、聲音、乃至氣味,為我們描繪出一個溫馨的畫面。如《走月亮》中「溝水汩汩很滿意地響著」、「秋蟲唱著」、「魚兒躍出水面,潑剌聲裡銀光一閃」,讀這些句子時仿佛聽到溝水的響聲、秋蟲的鳴叫、月兒躍出水面的清脆響聲。
除了視覺、聽覺帶來的感受,還能「聞到」味道:細細的溪水,流著善草和野花的香味……又如沈從文在《邊城》中這樣寫道:空氣中有泥土的氣味,有草木氣味,還有各種甲蟲類氣味。這些都是從嗅覺方面去描述的。同學們在作文時也可以用到這些方法,將視覺、聽覺、嗅覺甚至觸覺等都可以融入其中,從多方面去描述畫面,從而是文章更生動。
語句段運用
在語句段運用中的詞語都是成語,而且都是描寫聲音的詞,它們大致上可以歸為兩類,一類是描寫熱鬧、歡快的場面的,特點是聲音很大,如:人聲鼎沸、鑼鼓喧天、震耳欲聾、響徹雲霄。類似的詞語還有:熱鬧非凡、鼓樂齊鳴、鼓樂喧天、人歡馬叫、門庭若市……
另一類則是描寫安靜場面的成語,特點是聲音很小或者完全沒有聲音,如:低聲細語、竊竊私語、鴉雀無聲、悄無聲息。類似的詞語還有:夜深人靜、無聲無息、噤若寒蟬、萬籟俱寂、風平浪靜……
易錯字提示:「鼎」第六筆是「豎折折」,第九筆是「豎」,第十筆是「橫」,第十一筆是「豎」;「震」是雨字頭;「雲霄」的「霄」字也是容易出錯的一個字;「竊」第七筆是「豎提」,不要分開寫;「鴉雀無聲」的「雀」不要錯寫成「鵲」;「悄無聲息」中的「悄」為多音字,這裡的讀音是「qiǎo」,不要錯讀成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