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創新成為國家戰略,企業開始紛紛搶佔科技制高點,以布局未來市場、提升競爭力。但科技創新不是一日之功,究竟哪些企業在實幹、哪些企業只是說說而已?看看這個榜單就知道了。
12月11日,36氪牽頭評選出了「2020年度最具開放式創新力領軍企業」,阿里雲、寶馬、華潤等在內的9家頭部企業上榜,其中海爾HOPE平臺憑藉「以戰略轉型倒逼科技創新」順利登榜,成為物聯網行業唯一上榜企業。
數據不會說謊,海爾智家科技實力領先
數據不會撒謊。一家企業的創新實力,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專利技術、專利質量、標準制修訂等方面。就拿海爾智家來說,在海爾HOPE平臺的創新支撐下,他的專利及標準成果均處於行業領先。
先從專利技術來看。截止2019年,海爾智家獲得國家專利金獎9項,佔行業近半數,也是唯一在冰、洗、空、熱、廚產線全面獲獎的企業;同時,海爾智家累計獲得15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獲獎總量佔行業一半以上。
從標準制修訂方面來看,海爾智家目前累計主導或參與68項國際標準和550項國家/行業標準修訂工作,同樣是行業最多。
顛覆傳統思維:以用戶需求為創新方向
領先的技術實力背後,源於海爾智家創新思維的顛覆:技術創新不是單純為升級產品,而是升級用戶的生活體驗。
MSA控氧保鮮技術的誕生就是很好的例子。以前,市面上的冰箱每年都有新爆款,卻沒有一家能解決蔬菜瓜果儲存失水、失鮮的問題。
針對這一用戶痛點,海爾HOPE平臺通過整合行業內多家一流資源方以及社群創新專家,根據用戶需求持續交互,確定了「調節碳氧比」的創新方向。經過50多版方案迭代,最終誕生了能延長保鮮效果8倍的MSA控氧保鮮冰箱。
除了技術創新,海爾HOPE平臺也在賦能海爾智家場景方案落地入戶。例如在海爾洗衣機從製造滾筒到雙滾筒、再到定製智慧陽臺場景過程中,海爾HOPE平臺提供了人工智慧、生態資源等支持,實現了覆蓋用戶洗、護、存、搭、購全流程的場景化服務。
搭建創新生態:用戶與平臺相互賦能
探索創新轉型的企業不在少數,海爾HOPE平臺緣何能夠率先「出圈」?關鍵在於其超前的思維和布局。
首先,海爾HOPE平臺從未偏離「以用戶需求為中心」的創新路徑。依託全球10+N研發布局,海爾HOPE平臺搭建了遍布全球的用戶社群,能夠準確獲悉用戶需求變化趨勢,實現大規模定製化創新。
其次,海爾HOPE是一個開放式生態創新平臺。在堅持自主可控、掌握核心科技的基礎上,通過連結全球優質研發資源、不斷升級海創匯等內部資源,海爾HOPE平臺的創新生態規模不斷擴充,支撐起高強度的創新研發。目前,平臺上的智慧家庭創新生態方達到9000+,創新範圍覆蓋100+技術領域、15+行業。
承接集團生態品牌戰略,海爾HOPE平臺對內支撐智慧家庭持續引領、對外賦能中小企業生態創新。與此同時,用戶需求為生態創新提供方向、生態創新又為用戶體驗提供保障,實現相互賦能、共創共贏的正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