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為兩類科研人員分類定製職稱評價標準

2020-12-11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來源標題:兩類科研人員評職稱有了標準

昨天(12月8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會同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等單位聯合發布《北京市深化自然科學研究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辦法》和《北京市深化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辦法》,按照「幹什麼、評什麼」,分層、分類為兩類科研人員量身定製了清晰的職稱評價標準。

自然科學研究系列、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系列是職稱系列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改革將破除體制外科研人員職稱申報「玻璃門」,打通體制內外科研人員的評價渠道,實行分類管理模式。本市高校、科研機構等職稱自主評聘單位的科研人員,通過單位職稱評審即聘任到崗位。對於企業、智庫等非公單位的科研人員,可按照「個人自主申報、行業統一評價、單位擇優使用、政府指導監管」的社會化方式,參加市科委或市社科院分別組織的兩個研究系列職稱評價,科研人員取得職稱資格後,企業、智庫等用人單位可根據需要自主擇優聘任。

本次改革將自然科學研究人員分為基礎研究型、應用研究與技術開發推廣型、科技諮詢與科技管理服務型3類,將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人員分為基礎研究型、應用研究和決策諮詢研究型2類,以品德、能力、業績為導向,按照「幹什麼、評什麼」,分別制定評價標準條件。

在職稱評審時,科研人員可自主選擇將論文專著、發明專利、項目成果、軟體著作、技術標準規範、理論文章等最能代表能力水平的成果提交職稱評審。

昨天(12月8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會同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等單位聯合發布《北京市深化自然科學研究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辦法》和《北京市深化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辦法》,按照「幹什麼、評什麼」,分層、分類為兩類科研人員量身定製了清晰的職稱評價標準。

自然科學研究系列、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系列是職稱系列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改革將破除體制外科研人員職稱申報「玻璃門」,打通體制內外科研人員的評價渠道,實行分類管理模式。本市高校、科研機構等職稱自主評聘單位的科研人員,通過單位職稱評審即聘任到崗位。對於企業、智庫等非公單位的科研人員,可按照「個人自主申報、行業統一評價、單位擇優使用、政府指導監管」的社會化方式,參加市科委或市社科院分別組織的兩個研究系列職稱評價,科研人員取得職稱資格後,企業、智庫等用人單位可根據需要自主擇優聘任。

本次改革將自然科學研究人員分為基礎研究型、應用研究與技術開發推廣型、科技諮詢與科技管理服務型3類,將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人員分為基礎研究型、應用研究和決策諮詢研究型2類,以品德、能力、業績為導向,按照「幹什麼、評什麼」,分別制定評價標準條件。

在職稱評審時,科研人員可自主選擇將論文專著、發明專利、項目成果、軟體著作、技術標準規範、理論文章等最能代表能力水平的成果提交職稱評審。

相關焦點

  • 北京為兩類科研人員量身定製職稱評價標準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斌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會同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等單位近日聯合發布《北京市深化自然科學研究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辦法》和《北京市深化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辦法》,按照「幹什麼、評什麼」,分層、分類為兩類科研人員量身定製清晰的職稱評價標準,提出職稱評審代表作清單
  • ...暢通科研人員職業發展通道 本市為兩類科研人員分類定製職稱...
    12月8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會同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等單位聯合發布《北京市深化自然科學研究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辦法》和《北京市深化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辦法》,按照「幹什麼、評什麼」,分層、分類為兩類科研人員量身定製了清晰的職稱評價標準,提出了職稱評審代表作清單
  • 北京量身定製職稱標準,首次實行科研人員社會化評價
    、哲學社會兩類科研人員分層、分類制定職稱評價標準,並針對體制內外的科研人員建立自主評價和社會化評價的分類管理模式。在層級上,兩個研究系列職稱均設置正高級、副高級、中級和初級4個層級,名稱依次為研究員、副研究員、助理研究員和研究實習員,滿足各梯次科研人員的職業發展需要。
  • 新規|兩類科研人員評職稱有了標準
    日前,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會同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等單位聯合發布《北京市深化自然科學研究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辦法》和《北京市深化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辦法》,按照「幹什麼、評什麼」,分層、分類為兩類科研人員量身定製了清晰的職稱評價標準。
  • 新規| 兩類科研人員評職稱有了標準
    》和《北京市深化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辦法》,按照「幹什麼、評什麼」,分層、分類為兩類科研人員量身定製了清晰的職稱評價標準。自然科學研究系列、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系列是職稱系列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改革將破除體制外科研人員職稱申報「玻璃門」,打通體制內外科研人員的評價渠道,實行分類管理模式。本市高校、科研機構等職稱自主評聘單位的科研人員,通過單位職稱評審即聘任到崗位。
  • 北京科研人員職稱改革了,首次實行社會化評價該怎麼評?|政解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為)12月8日,北京市人社局會同北京市科委等單位聯合發文,改革自然科學研究人員和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人員職稱制度。該制度首次將兩個研究系列納入社會化評價,並首次實行科研人員分類評價。12月8日,北京市人社局會同北京市科委等單位聯合發布《北京市深化自然科學研究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辦法》和《北京市深化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辦法》,按照「幹什麼、評什麼」,分層、分類為兩類科研人員量身定製了清晰的職稱評價標準,提出了職稱評審代表作清單,完善了研究員「直通車」評價機制,建立了自主評價和社會化評價的分類管理模式。
  • 北京市科研人員職稱改革:非公單位科研人員可參加社會化評審
    》,為兩類科研人員量身定製清晰的職稱評價標準,提出了職稱評審代表作清單,完善了研究員「直通車」評價機制,建立了自主評價和社會化評價的分類管理模式,自今年12月1日起實施。一是首次將兩個研究系列納入社會化評價,打通體制內外科研人員的評價渠道,實行分類管理模式。
  • 科研人員社會評價 破格申報高級職稱評審
    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8日發布消息,首次將自然科學研究和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兩個職稱系列納入社會化評價,破除體制外科研人員職稱申報「玻璃門」,企業、智庫的科研人員可通過「個人自主申報、行業統一評價、單位擇優聘用、政府監管指導」的方式,申報職稱評審。
  • 突出貢獻科研人員可破格優先評價!北京暢通科研人員職業發展通道
    12月8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會同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等單位聯合發布《北京市深化自然科學研究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辦法》和《北京市深化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辦法》,為兩類科研人員量身定製清晰的職稱評價標準,提出了職稱評審代表作清單,完善了研究員「直通車」評價機制
  • 科研人員「重大創新」可破格申報高級職稱
    《實施辦法》按照「幹什麼、評什麼」,分層、分類為兩類科研人員量身定製了清晰的職稱評價標準,提出了職稱評審代表作清單,完善了研究員「直通車」評價服務型3類,將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人員分為基礎研究型、應用研究和決策諮詢研究型2類,以品德、能力、業績為導向,按照「幹什麼、評什麼」,分別制定評價標準。
  • 北京提出職稱評審代表作清單 完善研究員「直通車」評價機制
    北京提出職稱評審代表作清單 完善研究員「直通車」評價機制 北京青年報 | 2020-12-09 14:42:45 北京市人保局會同北京市科委等單位昨天聯合發布《北京市深化自然科學研究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辦法》和《北京市深化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辦法
  • 湖北省首次發布快遞工程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價標準
    這是我省首次發布快遞工程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審標準,也是我省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於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國家郵政局關於提升快遞從業人員素質的指導意見》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我省快遞業年增速位居全國前列,2019年全省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16.9億件,同比增長24.5%,快遞業務收入累計173.9億元,同比增長21.0%,排名全國第11位。
  • 人社部:完善高技能人才職稱評價標準 淡化學歷要求
    適應技術技能人才融合發展趨勢,以高技能人才為重點,打破專業技術職稱評審與職業技能評價界限,創新技術技能導向的評價機制,拓寬技術技能人才發展通道,促進兩類人才融合發展。2.堅持問題導向。聚焦人才職業發展中「獨木橋」、「天花板」問題,推進職稱制度與職業資格、職業技能等級制度有效銜接,支持高技能人才參加職稱評審和職業資格考試,鼓勵專業技術人才參加職業技能評價,搭建兩類人才成長立交橋。
  • 【湖南省科技廳】湖南修訂自然科學研究系列職稱評價標準
    記者近日從湖南省科技廳獲悉,湖南省人社廳和湖南省科技廳日前聯合印發了《湖南省自然科學研究系列(含科研機構實驗系列)職稱申報評價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對自然科學研究系列專業評審條件進行了修訂。新的評價辦法突出分類導向、實績導向、一線導向,為服務我省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 北京中職教師增設正高級職稱
    11月10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北京市教育委員會聯合發布《北京市深化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辦法》,在全市中等職業學校啟動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在健全制度體系、完善分類評價標準、暢通晉升渠道、創新評價機制等方面進行了安排。
  • 讓幹得好的評得上 湖南省修訂自然科學研究系列職稱評價標準
    紅網時刻9月11日訊(記者 何青 實習生 陳宇麗 通訊員 任彬彬)近日,湖南省人社廳和湖南省科技廳聯合印發了《湖南省自然科學研究系列(含科研機構實驗系列)職稱申報評價辦法(試行)》,對自然科學研究系列專業評審條件進行了修訂。
  • 臨床與科研:醫生評價如何「量體裁衣」—資訊—科學網
    在合理評價衛生技術人員方面,應建立分類評價體系,因為各類人才從事的工作性質不一樣,不能用一種指標評價所有人。
  • 切實推進科研評價體系建設
    對於應如何建立科學的科研評價體系,《意見》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一是要建立健全分類評價體系。不同類型的科研工作,成果的產出形式也必然有所不同,因此不能以論文發表作為評價的唯一依據。同時,不能完全拋開論文這一重要的評判標準,不能搞簡單的「一刀切」。
  • 科研評價以論文「論英雄」 為何改不動?
    從事科技政策研究的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劉雲認為,不同科研單位或項目分屬不同部門管理,比如科技部管理重大科技項目,教育部管理各直屬高校,衛計委管理各大醫院,需要完成主管部門的評價和考核;其中有關職稱、人才的考核評定還涉及人社部與組織部。「如果主管部門不能形成共識,拿不出有效的頂層設計,期望個別單位自下而上的探索來扭轉局面幾乎不可能。」
  • 教育部:對高校、教師的科研評價將實施分類評價
    其中,重數輕質、重形式輕內容、重短期輕長遠的現象依然存在;評價指標單一化、評價標準定量化、評價方法簡單化、評價結果功利化等傾向沒有得到根本扭轉;分類評價實施不到位,對科技成果轉化、科學普及等工作激勵不足;科技支撐教學和創新人才培養的導向不夠;開放評價、長效評價機制不夠健全。   這些問題將嚴重影響高校科技工作的持續健康發展,改革任務十分緊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