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英烈陳子濤誕辰100周年,家屬來南京祭掃

2020-12-18 騰訊網

現代快報訊(記者 劉靜妍/文 錢念秋/攝)他,作為報刊記者、編輯,扛筆作槍,在文化戰線為革命事業奮鬥……11月25日,「陳子濤烈士誕辰100周年紀念活動」在雨花臺烈士陵園舉行。來自廣西玉林的陳子濤烈士家屬,冒著南京的小雨,到知名烈士墓祭掃,瞻仰革命烈士紀念碑,參觀雨花臺烈士紀念館。他們一行15人,其中同家族親屬9人。

△烈士家屬瞻仰雨花臺烈士紀念碑

曾任《文萃》雜誌主編,犧牲在28歲生日前夕

△陳子濤烈士照片

1945年10月,在上海出版的《文萃》雜誌,是一份進步刊物,秘密印刷發行。1947年7月,擔任《文萃》主編的陳子濤和負責印刷出版的駱何民被捕。在尚未來得及發出的最後一期《文萃》的前言中寫道:「一百年來志士仁人奮鬥以求的新中國就要誕生了!大家快行動起來,迎接這個新的偉大事變。」

1948年12月27日,陳子濤、駱何民在雨花臺壯烈犧牲。那一天,剛好是陳子濤28歲生日的前一天,距離新中國成立不到一年。

今年是陳子濤烈士誕辰100周年,前來祭掃的一行人中,1961年出生的陳江,是陳子濤烈士的侄子。陳江告訴現代快報記者,雖然從沒見過「三叔」,但他從小就常聽家人說起。「他們兄弟性格很像,善良、老實、有正義感。他是最進步的一個。他很好學,喜歡讀進步書刊。」

陳江說,三叔犧牲後,過了一段時間,家人才得知消息,「那時候,家人都不敢告訴他母親,怕老人受刺激。」陳子濤烈士的後事,全靠一個在上海工作的堂叔打理。直到1984年,家人才第一次來到雨花臺祭掃。「那次,我的大伯、堂兄都來了。我因為在上大學,所以沒有來。1987年,我自己一個人來祭掃,獨自在這兒尋找三叔的墓。感動、驕傲,是當時最深的感受。」陳江說。

作家陳白塵回憶:他有個捨不得放下的公文包

△《陳子濤烈士事跡專輯》

陳子濤烈士家屬一行,還帶來了和烈士有關的珍貴資料,捐贈給雨花臺烈士紀念館保存。其中,兩冊由中共玉林市委黨史辦公室編印的《陳子濤烈士事跡專輯》,內頁紙張發黃,封面透出訂書針的鏽跡。書裡收錄了「追悼烈士紀念文選」,其中包括著名作家陳白塵1963年發表在《人民文學》上的《忘卻了的紀念》。

△《陳子濤烈士事跡專輯》目錄

1944年桂林淪陷後,陳子濤來到四川,曾任《華西晚報》編輯。他和陳白塵,也是那時候結識的。「他身材不高,而臉型略長;普通話不太好,顯得有些沉默,但常代之以略感靦腆的微笑;淺褐色的皮膚和那身舊西服相近似……」陳白塵在文章中回憶。

△家屬在墓前鞠躬

直到解放後,陳白塵來到雨花臺參觀,見到展陳中看到一個眼熟的公文包,不由得「全身震動」。那個質地粗劣的公文包,正是陳子濤的遺物。陳子濤總是把這個公文包夾在肋下,從不肯放下。陳白塵推測,也許是因為裡面裝著重要文稿。

陳白塵還在文章中回憶,當敵人衝進報社,編輯部組織撤離之際,陳子濤卻獨自留下,和敵人鬥智鬥勇,保護印刷機和排字房。

連結:

陳子濤,原名家禧,是廣西玉林人

1939年起先後任《廣西日報》記者、採訪主任、總編輯

1945年任《華西晚報》編輯,

1946年10月任《文萃》雜誌編輯、主編。1947年3月,陳子濤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7年7月,《文萃》雜誌社遭破壞後,他暴露身份,在上海被捕,解來南京,1948年12月犧牲。

(部分圖片由雨花臺烈士紀念館提供 編輯 王鵬)

(編輯 範文靜)

相關焦點

  • 雨花魂•清明祭,190位烈士家屬在南京雨花臺憑弔親人
    來自50多個雨花臺烈士家庭的190位家屬在雨花臺烈士紀念碑前默哀,敬獻花圈,表達對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和對親人的哀思。大家紛紛從鎮江、上海等地包車過來參加祭奠活動,「今年是我叔叔犧牲70周年,家裡能趕過來的小輩都來了。」成文回憶起家裡老人曾經跟他講過的關於叔叔的故事,「叔叔當年學習成績非常好,同時被清華大學、中央大學等三所名校錄取。我們家的家風一直都是讀書報國,今天我把我的小孫女也帶來了,對她來說,這是一堂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課,也是我們家的一堂家風課」。
  • 清明祭英烈,鄭州烈士陵園網上祭掃流程來了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蔡君彥 4月4日就是清明節了,記者從鄭州烈士陵園獲悉,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關鍵時期,按照鄭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通知要求,今年清明期間,鄭州烈士陵園將採取網上祭掃的方式來祭奠英雄、追思英烈,並將「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網上祭掃流程進行公示
  • 致敬英烈!緬懷先烈英雄事 網上祭掃寄哀思!(附祭掃流程)
    2020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也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入朝作戰70周年。在偉大的革命鬥爭中,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詮釋了忠誠和信仰,用生命構築了民族脊梁,換來了革命的成功和新中國的建立!清明節緬懷先烈、祭掃英烈是弘揚英烈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組成部分。
  • 紀念最後一位雨花英烈成貽賓,五星紅旗在母校升起
    今年是雨花臺烈士陵園建陵70周年。1949年12月8日開幕的南京市第一屆第二次各界人民代表會議,於12月12日決議在雨花臺興建烈士陵園。雨花臺烈士紀念館陳列的烈士名單裡,犧牲於1949年4月19日的成貽賓烈士是最後一位,此時距南京解放僅剩4天。烈士倒在黎明之前,未能看到五星紅旗升起。
  • 銘記英雄史詩,決勝復興之路|超500萬人參與「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
    彭梓軒同學在雲祭掃平臺觀看「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主題視頻「雲祭掃」平臺超500萬人為英烈獻花清明時節祭英烈,英雄精神勵今人。2020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入朝作戰70周年。
  • 課堂上,孩子們唱起雨花英烈寫的歌
    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李子俊) 為抓好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內容有機融入小學學科的課堂教學、德育教育之中,昨天,雨花臺烈士紀念館「紅色文化進校園」館校合作項目實踐基地掛牌儀式在南京小行小學舉行。
  • 祭掃方式變了,對英烈的尊崇不變
    「今年清明英烈祭掃,我們要換種方式表達哀思了。」又是一年清明到,全國各地開啟祭祖時間,並向英烈表達悼念之情。但由於疫情防控形勢仍要求不扎堆、不聚集,今年的清明又有些特殊。清明是節日,也是節氣。一提到清明,我們會想到春和景明,想到「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想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清明是具有鮮明特色和豐富內涵的綜合性日子,也是最容易展現家國情懷的節日之一。千百年來,人們以各種方式過清明,清明的人文精神早已熔鑄進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清明節小長假的確立,更讓人們有動力擁抱清明文化,有責任熱愛清明文化,有能力傳承清明文化。死生亦大矣!
  • 小學生在課堂上與雨花英烈隔空「對話」
    12月14日,雨花臺烈士紀念館「紅色文化進校園」館校合作項目實踐基地掛牌儀式在南京小行小學舉行。這次,孩子們在音樂課和美術課上,通過創作、歌唱、表演,走近雨花英烈的故事。 △展覽現場 參觀烈士生前文藝作品,小學生也提筆創作 雨花英烈在文學、書法、繪畫、刺繡、音樂等領域,留下了很多優秀作品。「革命烈士別樣風採——雨花英烈文學藝術作品展」走進小行小學。
  • 雨花英烈生前創作革命歌曲、2020年度12本好書推薦、「江南之路...
    4月初,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推出的「雨花英烈生前原創歌曲」 專題網頁上線,在埋葬在南京雨花臺的1519位已知姓名的雨花英烈中,首次向社會集中展示6位雨花英烈生前創作的17首歌曲,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讓人們了解到雨花英烈創作紅色歌曲的動人史實。  在戰火紛飛的革命戰爭年代,紅色音樂是號角也是精神旗幟。
  • 「江姐」誕辰100周年 母校四川大學展出「江姐」書信
    四川在線記者 李寰 攝影 向宇「2020年8月20日是四川大學校友、紅巖英烈江竹筠(江姐)誕辰100周年紀念日。四川大學圖書館開展了紀念校友江竹筠烈士誕辰100周年系列活動,正式推出紀念江姐誕辰100周年主題文獻展覽和四川大學江姐專題文獻資料庫。
  • ...革命公墓舉行清明祭英烈儀式,市民可通過「雲祭掃」平臺緬懷英烈
    廣州市銀河革命公墓舉行清明祭英烈儀式,市民可通過「雲祭掃」平臺緬懷英烈金羊網  作者:符暢 梁栩豪  2020-04-04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符暢 梁栩豪
  • 紀念江姐誕辰100周年 四川大學展出多份相關紅色文獻
    安源 攝中新網成都8月20日電 (記者 賀劭清)20日是四川大學校友、紅巖英烈江竹筠(江姐)誕辰100周年紀念日。四川大學圖書館於當日開展了紀念校友江竹筠烈士誕辰100周年系列活動,通過紀念江姐誕辰100周年主題文獻展覽和四川大學江姐專題文獻資料庫展出多份珍貴紅色文獻。
  • 銘記英烈·綠色祭掃 從兩大關鍵詞看清明節的時代主題
    清明期間,全省各地的人們懷著崇敬的心情,緬懷英勇犧牲的英烈們,祭奠那些不能忘卻的人們。  在濟寧,魯西南戰役烈士陵園內人頭攢動,各界群眾自發而來,緬懷革命先烈豐功偉績、接受紅色教育洗禮;在棗莊,臺兒莊大戰遺址公園內,97歲抗戰老兵向前來祭奠的社會各界人士講述抗日故事,緬懷抗日英烈,傳承抗戰精神;在聊城,陽穀縣烈士陵園內,前來祭掃的部隊官兵、市民絡繹不絕,獻上一朵鮮花,表達一次敬意……  「歲歲清明
  • 看點|| 100%招商、100%開業率!南京雨花吾悅廣場正式開業
    11月27日,位於南京雨花臺區南部核心板塊的南京雨花吾悅廣場正式開業。  作為新城控股落子南京的第二家吾悅廣場,雨花吾悅廣場以獨具匠心的空間設計、強勢的品牌陣容,填補了南部新城大型綜合商業的空白,承載著板橋人民日常購物、休閒娛樂等需求的同時,亦肩負著賦能雨花,全面提升區域商業消費層級,改變南京西南商業新格局的使命。
  • ...軍人事務局開展「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網上祭掃和線下祭奠...
    清明將至,緬懷、祭掃英烈是人民群眾的自發需求,也是弘揚英烈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的生動教育。在疫情防控期間,為避免現場祭掃人群聚集增加感染風險,切實保障好烈士親屬和退役軍人等祭掃人員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 清明節網上祭英烈網址+步驟順序
    又是一年春草綠,又逢清明祭掃時。今年清明時節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為進一步築牢疫情防線,深化移風易俗,弘揚文明、節儉、綠色的祭掃新風,今年大家可以選擇文明祭掃、網上祭掃等方式2020清明還能掃墓嗎?  就目前來看國務院並未發布相關通知,但是很多地區已經發布通知是暫停掃墓的。
  • 山東鄒平:清明祭英烈,他們這樣做
    4月2日,鄒平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機關黨支部全體黨員到鄒平烈士陵園開展了「我們的節日·清明——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主題活動。在活動現場,全體黨員首先對陵園衛生進行了徹底清掃,逐一擦拭烈士墓碑,清掃過道內落葉、枯枝。
  • 南京曉莊學院開展「勿忘國恥,緬懷英烈,奮發圖強,圓夢中華」
    南京曉莊學院開展「勿忘國恥,緬懷英烈,奮發圖強,圓夢中華」主題教育活動發稿時間:2020-12-10 11:12:00 來源:  南京曉莊學院環境科學學院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組織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 ...青島同安路小學開展「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網上祭掃活動
    我們無法集中前往革命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為表達復興中華的豪邁心聲和堅定信念,繼承革命先烈遺志,我們學校在清明期間組織全體學生開展『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網上祭掃活動。」青島同安路小學德育副主任王新梅介紹,通過雲端集結的形式舉行了「致敬英雄」升旗儀式,並登陸中華英烈網,進行網上祭掃,禮敬先烈。同學們在網上為英烈獻花、參觀英烈紀念館,學習英烈事跡、祭掃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