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舉行「國家憲法日」活動(圖:大公網)
在「國家憲法日」到來之際,香港舉辦系列活動宣傳推廣國家憲法和香港基本法。12月4日,主題為「國家憲法與改革開放」的大型座談會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活動由香港勵進教育中心主辦,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支持。
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和香港特區政府主要官員、法律界等各界人士與會,300餘名香港青少年學生現場與演講嘉賓互動交流。
憲法效力當然覆蓋香港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讚賞座談會是很好的宣傳教育活動,她致辭時說,憲法與基本法是香港繁榮穩定的基石,特區政府絕對有責任倡導香港市民全面認識憲法。
她說,上月習近平主席會見港澳訪京團時提出四點希望,其中一點是希望香港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國家治理實踐。她指出,香港應當按照「一國兩制」的要求,完善特區同憲法和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制度和機制,同時關心國家發展全局,維護國家政治體制,積極參與國家發展建設。我們必須加強認識憲法,理解憲法和基本法的關係,才能善用香港作為特別行政區的優勢,為國家進一步改革開放作出貢獻。
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王志民致辭表示,憲法賦予香港特殊的法律地位和優勢,是創設特別行政區制度和推動香港「一國兩制」成功實踐行穩致遠的「根」和「源」。自回歸之日起,香港同胞就生活在憲法確立的國家憲制秩序中。無論是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地,還是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香港,都統一在「一國一憲」之中。
王志民說,尊崇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是香港法治核心價值的「源頭」「根本」「核心之核心」。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是香港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一條根本經驗,繼續秉持這一法寶,就一定能鑄就新時代香港發展的新輝煌。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香港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沈春耀在演講中表示,香港回歸後,香港特區是直轄於中央政府、享有高度自治的地方行政區域,國家憲法的效力當然覆蓋香港,國家憲法是香港基本法的立法依據和效力來源。從法律位階上看,憲法是上位法,是「母法」,基本法來源於憲法;基本法是下位法,是「子法」,從屬、派生於憲法。香港特區不存在脫離國家憲法的「憲制」和「法治」。
他指出,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必須牢固樹立「一國」意識,堅守「一國」原則,絕不能含糊。同時,在「一國」基礎上,尊重「兩制」差異,善用「兩制」之利,依法實行高度自治,也是非常明確的。
推廣教育活動持續開展
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資深大律師莫樹聯向與會者分享了他的體會。他說,雖然香港基本法和國家憲法有很多不同的條文,但並無任何衝突,因為基本法是憲法框架內的特殊安排。他說,有多項國家憲法條款在港直接適用,例如國家機構包括中央人民政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國政協等的定義,「臺灣是中國神聖領土的一部分」等憲法中的原則性條款,亦適用於香港。
莫樹聯說,雖然國家憲法部分條款在港適用,但市民不用擔心香港會失去高度自治,因為執行時亦會考慮引用本地相關法律或基本法條款。
香港自去年12月4日首次舉辦「國家憲法日」活動後,社會各界更廣泛地開展相關推廣教育活動,不斷培育和增強各界特別是公職人員正確的國家觀念、憲法觀念,為憲法和基本法在港有效實施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近日在香港立法會答問時,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介紹了特區政府的做法,比如在2018至2019年度安排約1700萬港元,用於舉辦推廣活動。從今年9月起向市民派發全新的憲法和基本法合訂本。由政務司司長領導的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通過主題研討會、巡迴展覽、電子媒介宣介、安排流動資源中心到訪香港各地區和學校等,讓港人更全面深入地認識憲法和基本法。
此外,民政事務局和公民教育委員會每年撥款資助以青年為主要對象的憲法和基本法推廣活動。在2018至2019年度,民政事務局已預留約600萬港元進行相關工作。
立法會議員梁美芬建議,未來應多利用大眾傳媒作為推廣媒介,同時在學校的課程中把憲法和基本法的內容全面系統性地教授給學生。立法會議員蔣麗芸也主張從教育的基本階段開始落實憲法和基本法教育。目前有部分香港學校鼓勵學生學習有關內容,並組織問答比賽及活動,但相關教育仍不是必修課,希望未來將憲法和基本法的重要內容陸續加入教科書中,讓學生正確地認識並系統性學習。(本報記者 連錦添)
原標題:
香港:讓國家憲法深入人心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8年12月05日 第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