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民:香港——中國的世界經貿中心

2021-02-13 藍海大灣區研究院

很榮幸有機會與各位中外朋友交流對香港問題的個人看法。多年來我一直從事憲法學的教學研究,特別是香港、澳門基本法和港澳問題研究。2015年我從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任上,借調到香港中聯辦擔任法律部部長,2018年底結束工作返回北京。2019年6月以來香港局勢大變,從大治到大亂,震驚全國乃至全球,大家熟悉的東方明珠不幸蒙塵,黯然失色!

大家知道中文「問題」一詞英文有多種翻譯,包括question、problem、issue等。過去我們講香港「問題」時,英文多用question,但從去年開始英文媒體更多用problem來討論香港「問題」。香港何以從一個question變成一個problem,又怎麼解決這個problem呢?

的確,香港過去一直沒有問題(problem),「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是中國和國際社會優秀的經濟貿易夥伴,各方面表現都很好,各門功課都十分突出,尤其金融、經濟、法律幾門課在全世界一直名列前茅。所有人都喜歡香港,充滿活力,人見人愛,西方朋友到香港一點都不陌生,中國內地人到香港也不陌生,都覺得香港像家一樣親切,真是賓至如歸。本來1997年中國收回香港,完全有權實施「一國一制」,把香港變成中國一個普通城市。但是,中國通過「一國兩制」和香港基本法維持了香港國際經濟貿易中心地位不變。回歸20多年來,香港仍然是「中國的世界經貿中心」,不僅有利於中國,有利於香港,而且有利於包括美國、英國在內的世界各國。2019年香港出了狀況,要解決香港今天面臨的問題(problem),需要所有持份者共同努力。

今天有很多外國朋友,我還是花點時間先簡單介紹一下中國的「一國兩制」方針政策。

我想從中國統一的歷史談起。公元前221年中國第一個封建皇帝秦始皇通過一場場戰爭消滅了當時在這塊土地上存在的其他六個較大的國家,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大一統」,建立起強大有力的中央政權。假設當年秦始皇不是通過武力,而是通過和平談判與其他六國實現統一,也許當時就出現一個United States of China。正因為一開始就是武力統一,中國後來歷朝歷代的統一基本上是通過戰爭實現的,「武力統一,一國一制」就成為中國歷史的常態,2200多年概莫例外。在此,我們可以比較下美國是如何實現「統一」的。在1787年那個炎熱的夏季,北美大陸13個新獨立的國家(state)在費城通過和平談判,「談」成了一個新的國家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實現了美國的「統一」。要注意美國實現的是United,而不是Unified,這與中國的「統一」模式(unification)非常不同。

很多時候,美國朋友看不懂、看不慣中國的制度,例如單一制國家結構,批評我們「搞錯」了,不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我不得不告訴美國朋友,如果說我們「搞錯」了,非常抱歉我們不是今天才「搞錯」的,也不是「搞錯」一年兩年、十年二十年、一百年二百年,而是「搞錯」了2200多年!但必須知道,美國才200多年歷史,中國大一統的歷史都超過了2200年,到底是我們「搞錯」了,還是你們搞錯了?在還沒有美國的那2000多年,中國、中國人又是怎樣度過、如何處理類似問題的?

言歸正傳。1979年港督麥理浩訪問北京,試圖了解中國政府準備如何解決香港問題。鄧小平先生之後創造性地提出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其中心思想包括:

1. 中國尋求與英國通過和平談判而不是戰爭解決香港問題;

2. 1997年中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中央負責外交、國防,基本法的制定、修改、解釋,香港立法的備案審查權,行政長官和主要官員的任命,政制改革的決定等;

3. 香港成為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和獨立的司法權包括終審權,維持自由港、獨立關稅區和獨立貨幣區地位,保持資本主義制度和社會方式50年不變。另外,中央與特區要共同維護國家安全。

4. 中國關於「一國兩制」的各項承諾、中央與香港特別行政區之間的職責權限劃分由一部憲制性法律——香港基本法加以明確。1990年中國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大通過了這部法律,「一國兩制」完成了法律化、制度化,1997年7月1日開始實施。

這就是「一國兩制」的基本內容。相比實行2000多年的「一國一制」,這無疑是巨大的歷史進步。

香港回歸中國20多年,「一國兩制」成功實踐,成績有目共睹。主要體現在:

1. 「一國兩制」下中國政府對香港既不是什麼都管,也不是什麼都不管。什麼事情中央要管、什麼事情中央不管,這要看法律,即憲法和基本法。香港回歸中國20多年來,中國行使對香港的主權(全面管治權),嚴格履行承諾,按照憲法和香港基本法履行自己的職責,不幹預依法屬於香港高度自治的事情,香港國際國內地位都有很大提升。

2. 香港連續25年被美國傳統基金會評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美國排名第18位),繼續發揮國際貿易中心、金融中心、航空中心、航運中心功能,為中國、區域和世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大貢獻。香港仍然是著名的自由港,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全球第三大股票市場、第三大外國直接投資(FDI)接受地、第八大貿易體(超過新加坡和臺灣),外匯儲備全球名列前五名,香港機場貨運量全球第一,客運量全球前十名,GDP總量全球第35位,人均全球第16位。香港人均壽命全球第一,男性81.3歲,女性高達87.3歲。

3. 香港人權、自由得到充分發展和保護,其人類自由指數全球名列前茅,根據加拿大獨立機構弗雷澤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公布的2018年人類自由指數排名,香港位居全球第3名,遠遠超過排名第17的美國。香港回歸中國之前每年集會遊行示威大概有3000起左右,近十年來每年都超過10000起。根據美國國務院《2019全球投資環境報告》,「香港在政治上是穩定的,示威幾乎總是和平的」。

4. 根據世界銀行公布的全球治理指標,香港法治得分由1996年的69分提高到2017年的94高分。根據美國「世界正義工程」公布的世界法治指數排名,2018年和2019年香港法治在全球排名第16位,美國則是第20名。根據有關國際機構評估,香港司法獨立指數更是亞洲第一,全球前十名。

香港是全球犯罪率最低的幾個地方之一,正常年份每10萬人犯罪人數只有約700多人,每年謀殺案只有幾十起,差不多同等規模的國際大都會例如倫敦有100多起,紐約2019年有311起。

5. 中國政府積極推動香港民主發展,儘管2015年香港反對黨捆綁否決了政府的普選方案,但回歸後香港比回歸前更加民主,這也是公認的事實。

總之,儘管「一國兩制」實施中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只要不帶任何偏見,可以看出「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取得了很好成績。英國、美國政府過去多年也持同樣的看法。

毫無疑問,中國從香港「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當中獲得了巨大利益。我們與英國和平談判解決香港問題,不動一刀一槍收回了失去的領土。40多年來,香港為中國提供了超過一多半的境外投資,香港是人民幣國際化重要的離岸交易中心,香港市場經濟、法治和管理經驗為中國相關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鑑,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形成和完善、為全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作出了獨特的貢獻。當然還有巨大的捐贈,很多大學的很多大樓都是香港人士捐贈的,包括我們法學教育的很多進步都得益於香港的經驗。香港的很多功能、地位是中國內地任何城市短期內所無法代替的。

香港既是中國的「世界中心」,是中國內地走向世界的重要門戶,也是世界的「中國中心」,是世界進入中國腹地的重要通道。中國內地人到香港,很多時候最終目的地是走向世界,西方人到香港最終目的地往往也不是香港,而是中國內地,是為了與中國內地做生意。長期以來,香港就是中西交往交流交易的戰略要道和重要平臺。離開中國腹地,香港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離開世界網絡,香港將失去獨特優勢和特殊功能。把中國腹地和外面世界連接好,服務好,是香港發展源源不斷的活水之源和生命所系。

我們非常願意在「一國兩制」制度框架下,與世界各國共建共享香港這個獨特的國際經貿平臺,願意與各國分享這裡巨大的商機和利益。香港「一國兩制」20多年的實踐,真切演繹了這種雙贏、多贏成功的故事。香港和中國內地得益於香港「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美國和全世界各國也都從香港「一國兩制」成功實踐中獲得巨大利益。

以美國為例,2019年7月美國國務院發布《2019年全球投資環境報告(2019Investment Climate Statements)》,稱讚「香港仍然是美國投資和貿易絕佳目的地。儘管香港人口不足800萬,但它是美國第十大出口市場、第七大農產品出口市場、第五大高價值消費品和飲料出口市場。香港擁有世界一流的金融機構和監管體系,其經濟基礎是具有競爭力的金融和專業服務、貿易、物流和旅遊。2018年,香港近3650億美元的GDP中,服務業佔90%以上。香港擁有大量的地區總部和區域辦事處。1400多家美國公司設在香港,其中一半以上是區域性公司。金融和相關服務公司,如銀行、律師事務所和會計師事務所,佔據了主導地位。全球最大的100家銀行中,有70家在這裡開展業務。」

在港運營的約1400家美國公司中,其中283個是地區總部,443個是地區辦公室,香港美資企業總部數僅次於中資企業。2018年有3955家海外公司在香港註冊區域業務,美國擁有最多的724個,香港非本地初創企業創辦人約16%來自美國。

中國目前是126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夥伴,美國是56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夥伴。很多人不知道,在美國所有貿易夥伴中,自2009年以來,香港一直是美國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地,累計總額達2970億美元,超過美國所有貿易夥伴。

美國有8.5萬公民在香港定居、工作生活,是香港最大的外國人社群。每年約有120萬美國遊客到訪香港。(上述部分數據來自香港《大公報》,2019年9月28日「美國若制裁香港損失巨大」)

可見,中國內地利用香港這個經貿平臺做生意,是最大用戶,美國也在利用香港國際經貿平臺做生意,是第二大用戶。

必須指出的是,20多年來美國之所以能夠在香港繼續獲得如此重大的商業和各種利益,有賴於「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美國是中國之外「一國兩制」最大的受益者。假設中國在香港實施「一國一制」,美國在港商業和各種利益要麼大打折扣,要麼根本消失。包括香港在內整個中國固然是「一國兩制」的受益者,美國和全世界同樣是「一國兩制」極大的受益者。

我們從不隱瞞中國在香港有巨大的利益,香港的穩定繁榮符合中國國家利益。因此,中國絕對不會破壞「一國兩制」,故意搞亂香港,也不會打壓港人的自由,壓縮香港的高度自治和民主,那根本不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如果說是中國政府把香港搞亂了,這不符合事實,不符合常識和邏輯。多年來,中國還沒有搞亂過任何其他國家,怎麼會搞亂自己的香港呢?但是,現在香港確實亂了,亂得很嚴重,很離譜,損失很大。香港之亂,也絕非無緣無故、自己亂起來的,肯定有「大臺」支持。那會是誰呢?很抱歉,大家很自然想到美國!大家想想,這世界上有多少亂局是美國「貢獻」的?香港會是例外嗎?美國朋友也許不承認,其實我們也不願意相信,既然美國在香港有那麼大的利益,為什麼要搞亂香港呢?確實匪夷所思。但還是讓事實說話吧:

全世界人民都看到2019年美國在香港事務上比任何一個國家包括中國都忙碌,美方高層不斷表態支持香港「民主」運動,時不時接見香港反對派代表人物,不斷釋放錯誤信號,直接間接鼓勵了暴力的蔓延升級。美方一些說法根本就是事實性錯誤,比如有位資深政治人物說中國沒有履行承諾給香港「完全自治(full autonomy)」。這缺乏基本常識,因為無論是1984年的《中英聯合聲明》或者1990年的《香港基本法》,從來都沒有說過要給香港「完全自治」,從來都是「高度自治」。一些人既然那麼熱心幹預中國香港的事務,那就應該認真研究學習下中國香港的歷史,學習下《香港基本法》。

美國官方和媒體不斷污衊香港警察過分使用武力。面對前所未有、「宣戰式」的暴力,香港警察已經非常克制,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克制、最專業的警察,7個多月的亂局,1000多場暴力衝突,香港警察沒有開槍打死一個人,護衛香港這個國際大都會屹立不倒!美國警察能做到嗎?到底香港警察還是或者美國警察過分使用武力?根據美國執法者紀念基金(National Law Enforcement Memorial Fund)剛剛公布的數字,2019年美國警察全年直接擊斃897人之多,其中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就有12位。去年美國還有3.9萬多平民死於各種槍擊事件,其中不少是學生!

中國治理香港名正言順,但三十多年來才通過一部憲制性法律——《香港基本法》和為數不多列入《基本法》附件三的全國性法律在香港適用。大家想想美國為香港製定了幾部法律?我知道的就有三部,除了1992年《香港政策法案》,去年美國一口氣通過兩部法律,似乎直接把香港當成自己的一個州來管了!2019年美國《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制定的依據到底是什麼?了解香港真實情況嗎?這部法律有很多事實性錯誤,很不嚴肅。

這些僅僅是部分事實。當然絕不是說香港之亂完全是美國所為,責任都在美國,其發生的原因當然十分複雜,但美國以各種形式高調、深度介入幹預、渾水摸魚、火上澆油也是不爭事實。

我曾經問美國朋友,美國是否幹預太多,太過分了?他們覺得很冤枉,說美國不可能支持香港暴亂,更不可能出錢,因為川普總統非常忙,也非常吝嗇,美國國內很多事情需要花錢,他都不給,怎麼會花錢支持香港暴亂呢?的確,這樣做,美國確實不僅得不到任何好處,反而會損害自己的利益。但也有美國朋友講,這些年美國做了很多損人不利己的事情,明知對自己也不好,但還要做!

我特別注意到,香港美國商會主席葛理福(Robert Grieves)先生去年9月接受記者採訪稱,「試想一下沒有香港的世界,亞洲和全球的商業活動將如何運作?」他說,香港是商業的天堂,地位不容動搖(新加坡《聯合早報》2019年9月23日)。7個多月來,美國在港商業利益、8.5萬在港美國公民也深受香港暴亂之害,沒有任何人能夠從香港暴亂長期化、持久化中得到任何好處。

迄今為止中國政府非常克制,沒有做任何事情,就令美國一些人大為光火,他們的火來自哪裡?似乎無論美國對香港做什麼都行,怎麼幹預中國內政都很「正當」,都振振有詞。但只要中國政府做一點事情,或者即便什麼都不做,美國仍然不問青紅皂白,指責中國「幹預」香港高度自治!這正常嗎?人們要問,香港到底屬於美國還是中國?美國在香港的聲音好像比中國還大,比我們還忙,幹預力度比中國大多了!況且,中國政府依照憲法和基本法正常履行對香港的職責,那不是「幹預」,是合法的,是「一國兩制」允許的,而美國的幹預沒有任何國際法基礎。

這世界已經很亂了,人類真的不需要更多的混亂,需要的是更多的秩序、法治和進步。尤其不應該把原本治理非常好的地方例如香港搞亂,亂成那個樣子。我們都非常痛心、惋惜!那不僅侵犯他國主權,幹預別國內政,而且最終損人不利己,自己的利益也必將受到傷害。

我總結一下上述發言:第一,就像人與人之間一樣,國與國之間也應該有起碼的尊重,我們講「人權」,人權當然很重要,也要講「國權」,也就是一個主權國家、一個民族應該享有的基本尊嚴和權利。我們非常尊重偉大的美利堅合眾國,感謝你們多年來為世界和平、人類進步做出的傑出貢獻,中國人民一直以感激之情認真對待美國和美國人民,對待我們的友誼。我們也希望美國尊重中國和其他弱小國家的基本「國權」。大家都在一個地球村生活,都有與生俱來的基本權利,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家園和鄰居,大家只能和平相處,相互尊重,保護好我們的共同家園,地球經不起折騰了!這就是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含義。

第二,香港是中國的,但香港的國際經貿平臺是大家共用的,機會也是大家的。現在有人要拆臺,要把這個臺子推翻。如果得逞,中國損失當然最大,美國又能得到什麼好處呢?既然在香港問題上中美兩國和全世界都得益於「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大家就有責任共同維護好「一國兩制」大局,共同維護這個國際經貿平臺的安全。最起碼不能再對一些人發出錯誤信號,大家共同對任何暴力行為說不,讓香港不再成為一個problem,儘快恢復香港法治,恢復國際經貿平臺正常功能,恢復「明珠」、「天堂」面貌。大家都應多做積極的、建設性的事情,少做、不做負面的、破壞性的事情。其實,很多在香港的美國、英國以及其他國家居民已經堅決站出來,旗幟鮮明反對暴力。畢竟儘快止暴制亂、恢復秩序是大家共同的心聲,也是大家共同利益所在,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即便經歷如此重大變故,中國政府一再重申將繼續堅持「一國兩制」方針不動搖,繼續嚴格按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我們對「一國兩制」的決心和信心沒有任何改變。我們願意與美國、與世界各國繼續共同使用好香港平臺,分享巨大商機,繼續與美國和各國在香港開展經貿交流合作,續演「一國兩制」雙贏、多贏成功的故事。

西曆新年剛過,農曆中國新年就要來了。過去一年,大家在香港事情上都很忙,希望新的一年不再繁忙,讓香港早日安靜下來,恢復過去的美好時光;大家共同努力,也讓世界喘一口氣,稍微安靜些,想想我們面臨的共同挑戰和共同的未來,以實際行動做一個充滿正能量的世界公民。

相關焦點

  • 鹽城經貿代表團赴香港深圳開展經貿活動
    本報訊(記者韓寶貴)2月27日至3月2日,我市經貿代表團赴香港、深圳開展經貿活動,拓展對外開放合作空間,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市長曹路寶率團,分別與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宋如安,香港科技大學校董會主席廖長城、校長史維,中旅集團副總經理王斌,深圳手機行業協會會長孫文平,平安集團總經理任匯川,領益智造董事長曾芳勤等深入交流。  香港是國際金融、貿易、旅遊、人才中心。我市經貿代表團先後拜訪了香港GLOBALSWITCH、中旅、合景泰富、航天國際等企業。
  • 創新升級·香港論壇|香港貿發局中國內地總代表鍾永喜:川港經貿...
    四川在線記者 鄧翔灃11月25日,「創新升級·香港論壇」在成都舉行,30餘位川港兩地的大咖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齊聚」成都,以「創新科技 川港合作新動力」為題,討論不同科創主題,促進川港兩地經貿交流與合作。
  • 中聯辦官員王振民:梁遊案證明基本法在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觀察者網 綜合】據大公網12月18日報導,中聯辦法律部部長王振民昨天(17日)強調,香港高等法院上訴庭就兩位「青年新政」成員宣誓案的判決是一個偉大和了不起的判決,明確了基本法在香港具有最高法律約束力,超越香港的立法和司法行為。 2016年香港基本法澳門基本法研究會年會暨「基本法與國家統合」高端論壇在珠海市橫琴新區開幕。王振民出席並致辭時做出上述論斷。
  • 香港學生提問國家是否會收回香港司法權?他們這樣回答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林潔 白皓 見習記者魏晞  「香港現在發生這麼大事情,國家是否會收回香港的司法權和『高度自治』?」  「你擔心國家是否還允許香港繼續實行『一國兩制』,是嗎?」  「是的,其實我們滿意現在的『一國兩制』,所以才害怕將來突然失去。」
  • 香港基本法解釋權屬於全國人大常委會不容混淆
    新華網北京1月28日電(記者李凱)針對香港法律界一些人士對香港基本法的片面、模糊、錯誤的認識,清華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王振民教授28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指出,基本法第158條明確規定,基本法的解釋權屬於全國人大常委會,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特區法院在審理案件時對基本法關於特區自治範圍內的條款自行解釋。
  • 中國東協紀念峰會推動 邊疆省份廣西變經貿中心
    中新社南寧十一月四日電(記者蔣雪林)地處中國南疆的廣西,在中國—東協建立對話關係十五周年紀念峰會的推動下,正向經貿中心的方向轉移。  這種變化首先緣於中國—東協自貿區的建設,南寧剛好處於中國與東協板塊的地理中心位置。
  • 香港 - 香港·泛珠三角區域經貿合作洽談會
    香港概況    香港地處中國東南端,同時也位於迅速發展的東亞地區的中心地帶,位置優越。香港總面積約1,100平方公裡,由香港島、一海之隔的九龍半島及新界組成,其中郊區多集中在新界。香港的235個離島也歸入新界範圍,最廣人為知的是大嶼山。大嶼山既是香港新機場的所在地,也是香港迪士尼樂園(預計於二○○五年開幕)的選址。在中心駕車或乘搭鐵路,迅即便可直達,十分便捷。本港公司在亞洲區以至世界各地都建立了廣泛的業務聯繫,而香港的企業家亦素以業務觸覺敏銳兼具備「生意頭腦」而馳名海外。
  • 全國港澳研究會舉辦重溫鄧小平有關香港問題重要講話座談會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榮休講座教授劉兆佳表示,鄧小平先生早就預見到香港回歸後內部和外部反華勢力將聯手在香港製造動亂並以此牽制中國崛起的可能性。為應對可能出現的動亂,中央在設計香港特別行政區制度和制定香港基本法時已做了相應的安排。
  • 「今日名家」王志民:教授,博導,經貿大學全球化與中國現代化
    ,馬克思主義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學術委員會委員、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對外經貿大學青島研究院「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對外經貿大學深圳研究院研究員,對外經貿大學教育與開放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對外經貿大學「一帶一路」PPP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對外經貿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研究員,對外經貿大學經濟外交研究中心研究員,對外經貿大學來華留學生「一帶一路」創新發展中心導師,對外經貿大學中國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 首屆中非經貿博覽會:千億籤約 內外聯動 閃耀世界
    據紅網輿情中心數據顯示,截至30日18時,首屆中非經貿博覽會相關信息約17萬條,其中,微博12萬多條,新聞客戶端2萬餘條,網站新聞1.8萬餘條,微信約0.5萬條。各大輿論場在高度關注的同時,也呈現出不一樣的關注點。
  • 內地與香港經貿關係日趨緊密
    CEPA實施漸入佳境 內地與香港經貿關係日趨緊密    新華社香港12月25日電(記者 白冰)香港各專業人士協會紛紛與內地的專業機構、人才培訓機構加強合作,舉辦了愈來愈多的培訓班。    《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的成效已經日益顯現,香港的商界和專業界對此不但認同和歡迎,而且積極投身其間。目前的情況充分表明,CEPA的實施已漸入佳境,前景喜人。    今年6月29日,《<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補充協議四》(CEPA補充協議四)在香港籤署,標誌著內地與香港的經貿合作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 山東財經大學中意經貿法律研究中心揭牌
    大眾網教育·海報新聞訊12月28日,山東財經大學中意經貿法律研究中心成立揭牌儀式暨後疫情時代的中意經貿與法律學術會議在燕山校區舉行,副校長陶虎與明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黃波為研究中心揭牌
  • 新聞辦就中國與非洲國家經貿合作及首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有關...
    跨境電商合作等新業態合作也快速增長,我們正與盧安達等國商談建立電子商務合作機制,阿里巴巴與盧安達政府宣布共同建立非洲首個世界電子貿易平臺。下一步,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指導,以中非共建「一帶一路」為統領,以落實「八大行動」為主線,以支持非洲培育內生增長能力為重點,與非方攜手努力,共同推動新時代中非經貿合作向高質量發展。
  • 天泉鼎豐中國西部促進會經貿研究院戰略聯盟
    發布會上,香港天泉鼎豐集團分別與中國西部研究與發展促進會西部經濟貿易研究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並被委任為「西促會經貿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單位」、同時,香港天泉鼎豐集團創辦人吳達鎔教授被聘為西促會經貿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 深圳香港經貿活動啟幕 常州市領導拜訪固高科技高層
    原標題:深圳香港經貿活動啟幕 常州市領導拜訪固高科技高層 昨日(12日)起,常州市經貿代表團赴深圳和香港,開展為期6天的經貿招商活動,推動資本與產業深度合作。昨天下午,副市長梁一波在深圳拜訪了固高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宏。
  • 香港中華廠商會加強與內地的經貿活動
    新華網香港6月2日電(記者向劍幗)今年是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成立70周年紀念。該會將以系列工商活動、特別是與內地相關聯的活動來慶祝走過的70年。  香港中華廠商會會長楊孫西介紹說,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自1934年成立以來,一直秉承促進香港工業貿易發展的宗旨。70周年會慶的口號是「服務工商創未來」。
  • 海峽兩岸暨香港經貿論壇:探討兩岸三地創新合作
    (記者 李昌亮)近日,由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與臺灣工商協進會、香港中華總商會共同主辦,深圳工業總會承辦的「海峽兩岸暨香港經貿論壇」在深圳五洲賓館隆重舉行。近300名來自兩岸三地的商界嘉賓出席論壇,就兩岸三地經貿合作機制的創新,探討如何推動兩岸經濟合作向更寬領域、更大規模和更高層次邁進。
  • 中國金控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林裕豪出席香港「一帶一路...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黃斌 香港報導) 2016第二屆全球華人影響力盛典暨香港「一帶一路」國際投資峰會於12月20日~21日在香港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本屆峰會主題為凝聚華人力量,激揚民族精神,助力一帶一路。
  • 媽灣:打造「一帶一路」國際經貿合作先導區
    深圳市委常委、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主任田夫,招商局集團副總經理蘇新剛以及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盧中原以及政商學研各界代表200餘人出席會議。 與會專家學者認為,目前前海媽灣是國內自貿區中唯一專注和聚焦於「一帶一路」國際經貿合作的功能片區,體現了國家戰略和區域特色的較好結合。
  • 走進香港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向世界展現中國傳統文化
    封面新聞記者秦怡 香港攝影報導9月19日晚,香港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南音》、《仙姬送子》、《穆桂英招親》等粵劇曲藝及摺子劇目又一次在茶館劇場上演。記者在現場看到,觀眾席中有不少外籍面孔。今年1月開幕的戲曲中心,如今已經是粵劇及中國其他傳統表演藝術在香港表演最大的平臺,中心佔地面積約2.8萬平方米,內設大劇院、茶館劇場、演講廳等多個場地,適應不同戲種的表演需求。2019年恰逢粵劇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十周年,今年開幕的戲曲中心也藉此向中國傳統文化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