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被看作是下一年經濟發展、政策制定的風向標。據新華社消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其中,在涉及房地產方面,相比於2018、2019年更多強調「房住不炒」,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除了重申「房住不炒」外,更多筆墨體現在「租房市場」上,包括高度重視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規範發展長租房市場,土地供應要向租賃住房建設傾斜,探索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對租金水平進行合理調控。
重申「房住不炒」,「因地制宜」避免一刀切
根據新華社消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於明年重點任務中的第七條是,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其中指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並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多位分析人士表示,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一大亮點是,提出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貝殼研究院首席分析師許小樂認為,2020年在貨幣政策寬鬆背景下,資金不可避免地外溢到房地產市場,局部城市如深圳等大城市住房供需矛盾進一步激化,房價出現明顯上漲。城市住房供需矛盾大,房價過快上漲會在一定程度上對人口流入形成阻滯作用,不利於城市發展,所以將解決大城市住房問題提升到重要戰略地位上來。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今年特別提到解決大城市住房問題,預計後續大城市房地產政策會有三個重要變化,一是短期打擊各種炒房現象,諸如之前深圳的「代持炒房」;二是土地供應繼續發力,增加住宅用地供應;三是繼續發展租賃市場,多渠道解決住房問題。
關於「房住不炒」,此次繼續貫徹了過去幾年中央房地產調控的整體思路,保持調控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事實上,在2016年、2018年、2019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涉房內容中,也都提到了「房住不炒」。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連續三年明確了房住不炒,代表了未來樓市政策將繼續打擊投機行為,保護真實居住需求。
而「因地制宜、多策並舉」的提法,在張大偉看來,這避免了調控政策一刀切,未來各地房地產調控依然將以地方主導、住建部與中央指導為主。許小樂稱,總結2020年下半年以來多地房地產調控政策,政策工具不僅僅是對需求端的限制,也增加了增加住宅用地供應,建設人才房、租賃房等供給端的政策以及促進區域協同發展等政策以平抑房地產市場波動。
重點強調租賃市場 業內:爆雷二房東或面臨強監管
除了重申「房住不炒」外,在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涉房提法中,更多文字用在了租賃市場上。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要高度重視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加快完善長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規範發展長租房市場。土地供應要向租賃住房建設傾斜,單列租賃住房用地計劃,探索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和企事業單位自有閒置土地建設租賃住房,國有和民營企業都要發揮功能作用。要降低租賃住房稅費負擔,整頓租賃市場秩序,規範市場行為,對租金水平進行合理調控。」
張大偉分析,租賃市場將成為政策重點,後續會大力發展租賃租房,但是頻頻爆雷的「二房東」也有望得到強監管。
具體來看,關於「加快完善長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的提法,在許小樂看來,會加快租賃市場賦權細則落地,有利於租賃市場制度的完善,真正將租賃作為一種長期居住選擇。
許小樂分析稱,「租購不同權」是影響租賃市場發展的首要障礙,我國現有戶籍制度與社會福利及社會保障掛鈎,由於不同城市的社會福利及保障差異較大,在哪個城市落戶就成為能否充分獲取社會福利的關鍵。目前我國落戶的政策與房屋掛鈎,在實際執行過程中是以「房屋所有權」為原則,這也就意味著「租房」獲得社會福利的優先級較低,「租購歧視」現象存在,會影響城市租賃市場的發展。
關於「探索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和企事業單位自有閒置土地建設租賃住房」,許小樂解讀稱,隨著集體土地租賃住房項目的入市,大型租賃社區也會成為一種新的租住形態,一方面為租客提供更多元化的租住選擇,另一方面也會增加租賃住房的供給。
此外,關於「整頓租賃市場秩序,規範市場行為」,許小樂認為,對於租賃機構的經營監管將進一步加強,特別是對於經營風險的管控,加強事前、事中和事後監管。同時,對於租金水平進行調控,能防止租金過快上漲,影響居民的可支付能力。
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房地產相關表述
2020年
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住房問題關係民生福祉。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並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要高度重視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加快完善長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規範發展長租房市場。土地供應要向租賃住房建設傾斜,單列租賃住房用地計劃,探索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和企事業單位自有閒置土地建設租賃住房,國有和民營企業都要發揮功能作用。要降低租賃住房稅費負擔,整頓租賃市場秩序,規範市場行為,對租金水平進行合理調控。
2019年
要加大城市困難群眾住房保障工作,加強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大力發展租賃住房。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全面落實因城施策,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效管理調控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2018年
要構建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類指導,夯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
2017年
加快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要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特別是長期租賃,保護租賃利益相關方合法權益,支持專業化、機構化住房租賃企業發展。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保持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權,實行差別化調控。
2016年
要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綜合運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既抑制房地產泡沫,又防止出現大起大落。
新京報記者 段文平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