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鞭策馬,劃櫓搖舟,古人的交通工具,雖沒有現代的這樣方便,但是卻添了一份悠閒自在。
李白一生好入名山遊,所乘工具無非是馬或者舟了。他一生中雖然沒做過什麼像樣的官,跟皇家倒發生了不少故事,像貴妃磨墨、力士脫靴便都與他有關。
公元759年唐肅宗時期,李白還捲入了一件宗室案中,被流放至夜郎地區,幸運的才走到白帝城那裡,李白就收到了赦免的命令,心情頓時雨過天晴,遂乘舟去往江陵。
到達江陵後李白還下了一首名傳千古的詩——《早發白帝城》,這首詩裡的船可以日行千裡,可算得上是古詩詞中最快的船了:
早發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很多人都說絕句是詩詞中最難的,它只有20或者是28個字,一首好的絕句中,每個字都是深思熟慮後的結果。李白的這首《早發白帝城》便是此中的佼佼者。
」朝辭白帝彩雲間「早上辭別霞雲籠罩的白帝城。」「彩雲間」既寫出了白帝城高聳入雲的地勢特點,又映射題目,點明了此時的時間是早上,我們都知道晴天的雲是白色的,只有朝暉或者是夕暉的照耀下才會變成有顏色的。 而寫白帝城的高,也是為了體現長江水上下遊的落差很大,這也就為後邊的「千裡江陵一日還」提供了自然條件。詩人就是在這樣一個明媚的早晨懷著愉快的心情的出發了。
」千裡江陵一日還「,遠在千裡之外的江陵,只用了一日詩人便到了。其實江陵並不是李白的故鄉,但是此句中卻用了」還「,給人一種回家的感覺,親切非常,或許這就是所謂的」此心安處是吾鄉「吧。同時也讓人感覺到詩人的這次旅途是輕鬆、愉快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一路上猿猴不住的啼叫,小舟飛快的駛過,退卻重重疊疊的山影。猿叫的聲音在古詩詞中多作悲涼意,但是這首詩中卻是不同的,猿聲、山影、輕舟渾然一體,反映的是詩人的興奮與輕快。《札樸》曾說 「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飛越。」第四句中的「輕」字更是進一步反映了詩人的這種心態,輕的不僅是順流而下的下舟還有無罪一身輕的詩人自身。
這兩句既是寫景又是抒情,因物興感,精妙無倫。
《唐詩別裁》中評價此詩:寫出瞬息千裡,若有神助。入「猿聲」一句,文勢不傷於直。畫家布景設色,每於此處用意。
每每讀到此詩,便覺有空靈飛動之感。今出以一上聯:輕舟行綠水;請各位詩友賜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