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葉之庭》:一段看似沒結果的邂逅,卻鼓勵我們勇敢去追尋愛情

2020-12-23 動漫談談人生

序:新海誠不相信愛情

說起動畫電影中的幀幀壁紙一詞,大概許多人都會想到這部《言葉之庭》,雖然僅有短短的四十幾分鐘,導演新海誠卻誠意滿滿,拿出了當時足以驚豔眾人的精良之作,也奠定了他在動畫電影界的地位。

絕美的畫面,經常讓人分不清是動畫還是現實。

而說起新海誠的電影,除了畫面絕美之外,人們還會想起另外一個關於他的描述,那便是新海誠似乎不相信愛情。的確,從《秒速五釐米》到《言葉之庭》,甚至有人說《你的名字》,都沒有直接描述男女主角在一起的戲份。然而《言葉之庭》有著其本身的特殊性,細品之下,也並非直接看到的那個樣子。

青澀的戀情

二人在庭下的故事,既浪漫,又青澀,恰似那初戀般美好卻又稍縱即逝。

新海誠的大多數作品都是以少男少女作為主角的,講述青澀的戀情給我一種特別的味道,總讓我想起村上春樹的小說和桂正和的漫畫,但是顯然新海誠的作品更含蓄一些,也更純情一點。說起這部《言葉之庭》,其實嚴格地講並不能算是師生關係,而是一段年上戀。

有人不是特別理解,為何男主孝雄會和女主雪野相互喜歡呢。其實很簡單,在正確的時間遇到了差不多的人,就會碰撞出愛情的火花,有時候感情的產生就是如此簡單、任性又不講理。但是細究之下,其實很容易發現原因。

連為什麼都不知道的愛上,其實衝動成分很高,是少男的一種特有的情懷。

15歲的孝雄正是處於渴望愛情的年紀,而雪野身上獨特的魅力別說是少年,就是成熟的大叔也頂不住。而雪野又是一個特別需要依靠的人,作為一個已經27歲的成年人,生活中遇到了坎兒,自己卻過不去,需要人鼓勵。二人其實並非是在一朝一夕間產生的感情,隨著畫面的切換,我們可以看出,彼此相處了好幾個月,雖然僅僅是在下雨天,兩個人一開始的互動也不多,但是足以產生彼此之間的好感。

雪野是一個非常依賴別人的人,即使不是孝雄,換一個溫柔一點的人和她相遇,她大概率也會愛上那人。

為什麼說這種愛情不講理呢,作為一個少年,面對一個陌生的女子,自己什麼也不了解,就傻傻地愛上了對方。而作為一個成年人,明明知道對方不過是一個大男孩兒,還忍不住對他產生了依賴。正是這種設定,讓這段戀情在這部電影裡面註定是不能有結果的。

沒有結果的愛情

即使是日本,即使拋開師生這層面,一個15歲的少年要想和一個27歲的女人在一起,也一定會面對著巨大的壓力和質疑。而作為一部受眾偏向於年輕化的動畫電影,新海誠也知道,他不能這麼設定劇本。於是背上了「不相信愛情」這個鍋,其實他想告訴觀眾的是,愛情不能夠任憑一時的衝動,要學會負責。

這句話最能夠體現出二人當時的衝動,也正是因為熱戀期擁有這種獨特的魅力,許多人才會不斷追求新的戀情。

「你了解我什麼,你又喜歡我什麼?」這是在和戀愛有關的題材中,如果被拒絕時最常出現的一句話。無論是孝雄和雪野,他們對彼此之間的好感那就是衝動,尤其是那句「一生最幸福的時光」是不是言之過早了呢。

而能力有限的孝雄又拿什麼為自己的愛情負責呢,輟學打工嗎?而雪野要因為自己的自私而「葬送」一個年輕人的前途嗎?即使結局改寫,即使二人在一起扛過了各種艱難,將來就不會後悔嗎?而這一切,就交給了時間。故事並沒有給出一個確切的結局,然而卻給予了觀眾無限的想像。

其實這句話已經說得很清楚,結局是會在一起的。

只有時間才能沉澱一段戀情,也只有經歷了時間考驗的感情,才知道是不是真的愛,還只是一時的衝動。其實小說是有後續的,出國留學歸來的孝雄再一次和雪野在那個亭子相遇,18歲的他和30歲的她也許這一次將會真的在一起了,這難道不才是應該是愛情最美的樣子嗎。

結尾:新海誠的愛情更現實

許多人似乎很反對在虛擬的作品中以現實的價值觀來考量。然而很多時候作者本人可不是這麼想的,他所表達的恰恰是現實中感悟,只不過藉助虛擬的藝術手段來闡述。尤其是新海誠的作品,他筆下的愛情雖然浪漫但從不虛幻,是那麼的現實,就像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

一段邂逅,愛情雖然沒有結果,但是二人皆收穫了成長。

愛情雖然美好,可愛情並非不顧一切,只有能夠在現實中能夠站穩腳跟的愛情,才是更值得年輕人去追求的美好事物不是嗎。「不相信愛情「的新海誠並非不鼓勵人們去談戀愛,恰恰相反,他用一部部的作品,都在鼓勵著人們,大膽去戀愛,勇敢去追求吧。但是前提別忘記了,你要能夠對你的愛情負責任,而不是僅僅是空口承諾。

你伏案努力的樣子,才是為了今後幸福最好的選擇。

相關焦點

  • 一場名為《言葉之庭》的邂逅
    即使確實四五十分鐘篇幅很緊,但是其實裡面有不少時間是新海誠「炫技」的鏡頭時間,我是真覺得他自己也沒把時間充分利用好而反觀《天氣之子》,雖然篇幅不小但是時間利用把握還是挺不錯的。主角們面對的問題相信大家也都多多少少經歷過,那種迷茫,絕望,孤獨是多麼的無助,可見劇中的兩人在庭中彼此支撐著對方是多麼的美好的事二人的結局也不出意料,新海誠沒有在最後給我們答案,所以我更傾向把它稱為邂逅,劇情發展到最後,結局已然不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它在你我的心中留下了一個美好的記憶。
  • 《言葉之庭》:雨季庭院的一場邂逅,藏著新海誠對戀與孤獨的哲思
    對於這部電影,大部分人把它定義為一場禁忌之戀。但在我來看,影片所傳達的思想絕不局限於簡單的男女之情。為了真正看懂導演新海誠背後的情感和哲思,我將從多維度對《言葉之庭》進行分析解讀。《言葉之庭》以「愛之往昔、孤悲的物語」作為電影主題,講述了2個同處困境的年輕男女機緣巧合之下相遇相知的故事。故事靈感源於萬葉集開篇的「孤悲」之戀,在萬葉假名時代,「戀」寫作「孤悲」,彼時的戀區別於我們現在所說的「戀愛」,更多的是一種懷抱著孤獨等待愛的情愫。
  • 言葉之庭:禁斷的愛情,唯美又浪漫,結局耐人尋味
    說起新海誠,最讓人熟悉的還是《你的名字》,《天氣之子》,當年《你的名字》在國內取得的票房可以用現象級來形容。在《你的名字》之前,他所導演的作品就是今天要介紹的《言葉之庭》。《言葉之庭》是本人最早看的新海誠的作品,一前一後看了《秒速五釐米》和《言葉之庭》。
  • 《言葉之庭》|年齡,只是數字而已
    《言葉之庭》言の葉の庭(內含劇透,請酌情食用)《言葉之庭》看第一遍的時候我完全沒看懂劇情在講什麼,讓人覺得沒頭沒尾的。為了百裡香,他去打了散播謠言的女孩,儘管結果可能是他被揍了一頓;在百裡香面前,他露出了男孩才有的戀愛的羞澀和雀躍,並且勇敢的表白。15歲的男人有了男孩的一面。
  • 《言葉之庭》雪野與孝雄相戀,看似美好的愛情,實則害慘了孝雄
    《言葉之庭》中,孝雄與雪野的愛情超越了年齡,甚至可以說是超越了「職業」,一個初出茅廬,一個早已踏入職場,一個從沒談過戀愛,一個被前男友拋棄,兩人的關係在現實生活中註定了不可能產生愛情,但在這部動漫中,他們卻棄流言蜚語於一旁,不顧一切地相戀了。
  • 《言葉之庭》——愛情沒有什麼標籤,有的只是兩個人剛好相愛了!
    Hi,大家好,我是小沫,今天想來跟大家分享一部動畫電影——《言葉之庭》。《言葉之庭》上映於2013年5月31日,導演是新海誠,講述了高中生秋月孝雄在一個雨天與在亭子下的女主雪野百香裡相遇、相識、相知和相戀的故事。
  • 從秒速到言葉之庭,再到你的名字,新海誠愛情觀發生了哪些改變?
    而常以"思念、孤獨、愛,還有心的距離"為主題製作動漫的新海誠,從《秒速五釐米》到《言葉之庭》再到《你的名字》,不難看出新海誠的愛情觀在一步一步地發生變化,至於變化為何?分析馬上開始!終究明裡和貴樹像兩條交叉線,距離靠近後卻又奔向無窮遠……《言葉之庭》:禁忌之戀,挑戰不可能梅雨季節的日本,一切都顯得那麼潮溼,不過,人心也的確溼漉漉的。
  • 《言葉之庭》:即使天無雨,我亦留此地,但勇氣有時比堅持更重要
    作為新海誠繼《星之聲》、《秒速5釐米》、《追逐繁星的孩子》之後的又一部愛情作品,《言葉之庭》被認為是新海誠作品中由含蓄走向激進的轉折點。新海誠的作品無一例外,都離不開「安靜、孤獨、思念、距離」這樣的主題。這在《言葉之庭》前的幾部作品中尤為突出。而《言葉之庭》相比之前的幾部作品,更多的是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 《言葉之庭》:解讀新海誠電影東方美學意境下的情感內涵
    然而其對於碎片化的散文詩似的敘事風格的精準把控,將男女主人公之間微妙地情感一絲一縷地融化於精緻的畫面,這一特點在《言葉之庭》中體現得尤為強烈。而對雪野老師來說,這「愛情」更像是一種救贖,使她重新鼓起邁向新生活的勇氣。表面看是對愛情的褒揚,其實是對生命的救贖,觀照了對人類情感的探尋精神與生命的玄妙體驗,亦傳達了導演發自內心的思考與追尋。
  • 《言葉之庭》:愛之往昔,孤悲的物語
    《言葉之庭》:愛之往昔,孤悲的物語文/晴雨影視解說,轉載請註明來源於百家號:晴雨影視解說《言葉之庭》是「壁紙狂魔」新海誠繼《秒速五釐米》等優秀作品之後的又一力作。新海誠的作品向來以含蓄的感情聞名,無論是《星之聲》跨越時間距離的異地戀,還是《雲之彼端,約定之地》夢與現實相隔的奇幻戀,亦或是《秒速五釐米》漸漸淡漠的初戀,都是為動漫愛好者津津樂道的存在,而《言葉之庭》的愛戀又為我們帶來了怎樣的戀情呢?今天我將和大家一起走進這部動畫電影。首先,從作畫上來看,這部電影延續了「壁紙狂魔」的一貫風格,每一幀都是實景的再繪製。
  • 宅在家裡必看的動漫,言葉之庭
    《言葉之庭》的故事發生在現代東京,故事講述了以製鞋人為目標的少年秋月和神秘女子雪野的戀愛故事。故事源於萬葉集開篇的「孤悲」之戀,作品中透露出鞋、萬葉集、日本庭園、雨等因素。年方15歲的高中生秋月孝雄,專心學業的過程中不得不為了生計打工賺錢。
  • 《言葉之庭》:美的不僅僅是禁忌之戀
    言葉之庭是新海誠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篇幅短,但卻是真正意義上的,濃縮的都是精華。故事的主線是秋月和雪野的禁忌之戀,但這不是這部電影的所有元素,只是一條線索,其真正的內涵應該是「美」這一個字。畫面之美美這一意境貫穿整部作品,從剛開始的風景描繪,如果不是靚麗的色澤,幾乎可以當成實物來看待。再加上四季的變換,展現的是風景之美,歲月流逝之美,歲月變換之美。
  • 《言葉之庭》最終的結果是怎麼樣的
    《言葉之庭》(日語:言の葉の庭 -The Garden of Words-),是日本導演新海誠繼《追逐繁星的孩子》(星を追う子ども)之後製作的一部動畫電影。作品以愛情來臨前的孤獨——「孤悲」來呈現「戀愛」的主題。梅雨時節,以成為鞋匠為目標的高中生孝雄與神秘的女性百香裡,在雨中的新宿御苑中相遇。
  • 言葉之庭:秋月與雪野之間的愛情不應該被稱為「師生戀」
    《你的名字》《秒速五釐米》亦或是《言葉之庭》。自從「君名」後新海誠就在中國火了很多不看動漫的人也了解了這個人,了解了新海誠的動漫電影精緻到幾乎每一幀都可以當作壁紙,這正是吸引多數觀眾的原因。但是相比於精緻的畫面我作為一個資深動漫愛好者更關係劇情,而在以上三部作品中我最喜歡的則是《言葉之庭》的劇情。
  • 五個關鍵字眼解讀新海誠《言葉之庭》背後的悲情之旅
    不管是2007年上映的《秒速五釐米》,還是2013年上映的《言葉之庭》。《言葉之庭》是新海誠的第六部作品,於2013年在日本上映,曾獲得「神戶動畫獎」等多個獎項。影片講述的是十五歲的高中生孝雄在雨天到遠離城市的庭園遇到了二十七歲的雪野的邂逅之旅。影片不長,只有46分鐘,沒有拖拉的劇情,場景刻畫細膩。
  • 《言葉之庭》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
    以前只覺得新海誠老師是畫質狂魔,並不過多地了解,今天看完後有了重新的定義,如果按照影評來說的話,新海誠老師在這部《言葉之庭》花的心思,真的,太多了。細節決定成敗,新海誠老師之所以被敬佩也是有原因的。《言葉之庭》僅僅40多分鐘的片長卻也傳達了足夠的感動,音樂依舊抒情,畫風依舊唯美。有收很多人結局是一個悲劇,的確,男女主人公最後沒能在一起。但我仍然沒有覺得它的結局是一個悲劇,至少他們收穫了成長。對女主香野老師來說,她收穫了勇氣。
  • 跨越年齡的愛情很難得到回報,這大概就是言葉之庭想要表達的意思
    我相信這就是絕大多數人對愛情的固有認知,在我們的眼裡愛情是自由強大的,可以突破一切困難與阻礙,但現實終歸是現實。在新海誠的《言葉之庭》中就是這樣表達到,關於愛情並非不受流言蜚語的阻礙。有人說《言葉之庭》之所以不火,是輸在新海誠選取的題材上,像是類似於師生戀這種是很難被大眾普遍接受的,而新海誠卻毫無顧忌的把這種元素帶入了《言葉之庭》中,這無疑讓《言葉之庭》走向了一個窘境。
  • 《言葉之庭》這部電影,講述了在真實世界中一件微不足道的愛情
    而言葉之庭,連名字都讓人喜愛的不得了。相比於秒五,記得裡面的雪野說過,27歲的我並不比15歲的我聰明,也許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吧,似乎長大後的生活有些亂糟糟,心境也難以像從前那般乾淨,璀璨。電影的節奏一直很平淡,舒緩,風格低調,如同裡面人物的生活,簡簡單單的享受孤獨。是不要忘記,享受孤獨的時候也要將心打開,讓愛你的人走進來。
  • 言葉之庭:一小時不到的電影,卻能打動觀眾?遇見你是最美的意外
    《言葉之庭》是新海誠的一部動畫電影,於2013年上映的。今天小編就跟各位小夥伴分享一下我自己對這部電影的一些看法和感受。唯美的戀情相較於新海誠的其他電影,《言葉之庭》的時長就顯得非常短了,連一個小時都沒有。
  • 言葉之庭:下雨天也要出去走一走,萬一遇見愛情了呢?
    由此聯想到戴望舒的《雨巷》,當然,還有著名日本導演新海誠的《言葉之庭》,話說,日本也有梅雨期。所以,下雨天不要宅在家裡啦,出去走一走吧,看看這個被雨水洗刷著的世界,說不定在哪個黛瓦白牆青石板的小巷,或者在哪個隱蔽的避雨亭,你會遇見屬於自己的愛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