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雕工藝不簡單,不僅要手藝紮實,還要用「鴯鶓」的蛋殼

2020-12-23 歷史店

蛋雕工藝是我國國內一種小眾民間藝術,大多數人對於蛋雕的理解,還只是停留在觀賞的層面。然而您可能並不知道,國外從事蛋雕的匠人,卻一直被奉為大師,至於其中的原因,共有三點。它們分別是什麼?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藝術的門類有很多種,無論是音樂、美術還是雕刻,都是人類精神生活追求的升華。如果您若是問起哪種藝術形式最能「流芳千古」,答案肯定是「雕刻藝術」,因為雕刻藝術的載體,多數都是石頭與木頭,其保存年限要遠比紙張久遠。不過凡事都有例外,有一種雕刻形式便顯得較為特殊,它被譽為是「最脆弱的藝術」,該類雕刻藝術便是蛋雕。

蛋雕技藝是一種在飛禽蛋殼上刻琢成畫的藝術,蛋雕技藝融合了繪畫與雕刻技巧,並在此基礎上發展出浮雕、陰雕、陽雕、透雕、鏤空等雕刻手法,其目的是體現出繪畫效果,從而滿足大眾的審美要求。不過相比於石頭與木頭來說,蛋殼較為脆弱,所以其雕刻難度也更高。

蛋雕工藝品分為很多種,一般來說,大多數蛋雕都是以雕刻刀在蛋殼表面雕刻圖案,圖案類型豐富多樣,包括人物、山水、花鳥等圖案。除此之外,另一種雕刻手法則是鏤空雕刻,旨在展現作品的立體感,所利用的工具也以雕刻刀與電鑽為主。

我國蛋雕工藝的歷史並不悠久,大約在明清時期,民間百姓凡是在喜慶婚娶、祝福慶壽、喜得貴子時,各家親朋好友都要送上紅雞蛋,為的就是圖一個吉祥如意,以此祝福喜事之家未來可期。久而久之,一些聰明的商販們找到了商機,他們發現,紅雞蛋外殼渾厚、色彩豔麗,表面細膩光滑,十分適合作為圖案的背景色,於是一種以雞蛋殼為背景色的雞蛋殼畫便應運而生。當時的雞蛋殼繪製工藝,往往都是以中國獨有的畫派為主流,其元素包括花鳥、魚蟲、臉譜、山水等圖案。售賣的對象,也多是民間的孩童,價格上也顯得相對便宜。至改革開放後期,隨著我國文化市場高度繁榮,蛋雕技藝也同時得到了空前發展,但相對來說,藝術受眾仍佔據很小的比例。

相對於中國而言,西方人對於蛋雕的態度卻截然不同,在他們看來,從事蛋雕工藝的匠人,猶如「神」一般的存在,是相當值得敬仰的。此時一個問題接踵而至,同樣是蛋雕藝術,為何中西方的重視程度如此懸殊呢?根據專家分析,其中原因有三點:

一、服務對象不同

首先來說,中國的蛋雕藝術雖然精緻,但是所面向的受眾,社會地位處於下層,其影響力與發展空間十分有限,根本不能形成一定的規模。但是在國外,蛋雕藝術卻專門用於服務貴族階層,所謂「上有所好,下必效之」,貴族一直是引領潮流的風向標,既然蛋雕技藝能被貴族階層青睞,那麼平民也自然而然地將其視作珍寶,大大促進了該藝術的發展。

二、兩者之間用料不同

我國蛋雕技藝在發展時,著力於雕刻花紋的繁複性,主要的目的還是吸引消費者,以此打開銷路,所以,無論是從用料還是做工而言,都講求成本最小化,專以土雞蛋為主。但是西方人對蛋雕的理解卻完全不同,在沒有利益幹涉的情況下,蛋雕匠人願意將心思凝聚起來,研究蛋殼的材料好壞。西方人最喜歡雕刻的蛋殼,當屬鴯鶓蛋殼。鴯鶓是一種類似於鴕鳥的鳥類,該種鳥類的蛋蛋皮厚重,具有獨特的誘人光澤,構架也十分堅固,極其容易掛色,紅皮雞蛋殼與其比起來,簡直是天淵之別。

三、受重視的程度不同

在國人固有的傳統意識中,蛋殼雕刻藝術只能被稱為是「玩意兒」,而不能被叫做「藝術」,認為它只是博得孩童一笑的小玩具。然而西方人卻將蛋殼與復活節結合在一起,他們認為,小鳥破殼而出是生命的開始,所以蛋殼也代表著「重生」與「起源」。更重要的是,蛋殼在代表「重生」意義的基礎上,蛋雕藝術品同樣也成為復活節這一天特有的裝飾品。

正是因為以上三種原因,國內外蛋雕技藝才會形成明顯反差。不過令人欣慰的是,隨著祖國的不斷強大,我國蛋雕藝人也在不斷努力,將蛋雕工藝進行著大力的發展,小編相信,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國的蛋雕工藝品同樣也能在世界藝術舞臺上大放異彩。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相關焦點

  • 冰城蛋雕師高立峰:蛋殼上雕刻時光 留住易碎的美好
    生活報12月2日訊 在2毫米薄的蛋殼上,一刀刀雕出花鳥魚蟲、十二生肖、精美頭像……今年54歲的高立峰,是哈爾濱平房區友協第一小學的美術教師,也是我省有名的蛋雕師。蛋雕被稱為「世上最脆弱的藝術」,極為考驗雕刻師的耐力和手藝。11月28日上午,記者來到高立峰的工作室,看他如何讓薄薄的蛋殼在刀尖下「重生」。
  • 蛋雕非遺傳承人韓九新:讓蛋殼上的藝術走進千萬家
    脆弱的蛋殼,要成為一件人見人愛的藝術品,必經一番精心的雕琢。在鎮江市第六屆民俗文化周西津渡活動現場,蛋雕非遺傳承人韓九新給一位購買生肖蛋雕的顧客打包好,便又埋頭於自己的創作。「蛋雕價值體現在用的功夫上,作為裝飾品,是有不少人喜歡的,而人們看中的不僅是線條和圖案,對作品的寓意,甚至雕刻的技藝都有更多的要求,因為現在的人,生活好了,對藝術有更多需求。」
  • 文化濰州——王子敬:小小蛋殼雕出「大世界」
    小小蛋殼又薄又脆,一碰即碎,但對王子敬來說卻是一種奇妙的享受。在十笏園非遺空間蛋雕坊,憨態可掬的生肖鼠, 雕在了雞蛋上;清新素雅的「梅蘭竹菊」,雕在了鵝蛋上;傳神俊逸的八駿圖,竟雕在了鴯鶓蛋上……一套套蛋雕作品在市級非遺項目「濰坊蛋雕」傳承人王子敬手下栩栩如生,廣受蛋雕愛好者青睞。
  • 拉麵細如髮絲、蛋殼上刻飛天,非遺節甘肅展館好吃又好玩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實習生 羅紫妍還記得2017年敦煌大展的熱鬧空前嗎?一走進甘肅展館,蘭州拉麵師傅手指翻飛,將麵條拉長到細如髮絲;磚雕藝人在冰冷的青磚上勾勒線條,一幅荷塘月色圖躍然而出;蛋雕藝人小心翼翼地握著雞蛋和刻刀,哪怕只有0.1毫米的偏差,這個蛋雕作品頃刻報廢。
  • 你見過蛋殼上的東關街文昌閣五亭橋嗎?90後小夥子巧手雕刻夢想
    6年前,中央7套一檔蛋雕藝人的節目觸動了蔣義兵,他決定為自己的人生重新打一把方向,用雙手完成夢想。   「高中畢業後,我幹過3份工作,電子操作工、快餐店後廚掂鍋熱菜夥計、吊車工。」   「那時候的蛋雕都是用小刀刻出來的,有阿童木、小破孩、皮卡丘等,都是照著電視、漫畫書上雕刻的。」蔣義兵說。   看了「蛋雕大師」蒲德榮的紀錄片後,蔣義兵上網買了一些雕刻的電磨,全身心投入蛋雕創作中。「我完全自學,沒有系統性學過蛋雕技藝。」蔣義兵說,「一開始按照紀錄片、網上的技藝自己揣摩,一下子做了20幾個,感覺蠻成功的,但真要賣出去不容易呢!」
  • 融雕刻與繪畫於一體的蛋雕藝術,欣賞一下蛋文化!
    「正在默默向蛋雕大師學習的新手報到。分享,借鑑、欣賞大師的蛋雕作品。」——蛋雕吧 吧友xuhuan6826336蛋雕,是在飛禽類蛋殼上刻琢成畫,源於6世紀的復活節彩蛋,是近年來逐漸興盛起來的一種民間手工藝品。
  • 小蛋殼大世界:她把蛋雕帶進課堂
    第一次接觸到蛋雕,是在五年前,李亞萍只看了一眼,便愛上了這種「脆弱」的藝術。2015年,在一次備課、準備材料時,李亞萍偶然看到了一張蛋雕作品的圖片,很是驚訝。「從來沒見過這種藝術形式,也從來不知道在薄薄的蛋殼上竟然還可以雕刻!」驚訝,好奇,喜歡……這一切的內心湧動最終驅使她打定主意要挑戰這種藝術。
  • 東西方「蛋文化」大對決:西方復活節彩蛋VS中國蛋畫與蛋雕
    2.中國蛋畫與蛋雕:說到西方復活蛋,咱不能不提中國的蛋畫和蛋雕。小編在此為大家分享一種蛋畫製作方法:(朋友們,請留下手中的蛋殼!)1. 選光潔完整、沒有裂縫的雞或鴨蛋,用針紮上對稱的兩個孔眼2. 用注射器從一個孔中注入空氣,蛋液即從另一孔眼流出3.
  • 鴯鶓蛋炒韭菜
    鴯鶓蛋炒韭菜By 落雨無聲鴯鶓是澳大利亞的國鳥,是世界上形體第二大的鳥類,僅次於非洲鴕鳥,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鳥種之一。 鴯鶓蛋蛋殼呈墨綠色,在自然界中是獨一無二的。鴯鶓蛋有「蛋中之王」的美稱,營養豐富,無膽固醇,內含7項有益物質即油脂酸佔33.48%,其中:軟脂酸9.1%;棕櫚油酸2.96%;硬脂酸2.21%。鴯鶓蛋漿富含膠原蛋白、多種微量元素,營養價值非常高啊。原料:鴯鶓蛋、韭菜、食用油、蔥、鹽、雞精。
  • 鴯鶓養殖很簡單,你掌握養殖技術了嗎?養殖鴯鶓的注意事項告訴你
    小編覺得鴯鶓的養殖是比較簡單的,只要了解了正確的養殖技術就可以輕鬆的養殖鴯鶓。鴯鶓你是不是都沒有聽說過?阿豆先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鴯鶓,它是現存的第二大鳥類,鴯鶓算是比較特殊的鳥類了,因為在動物學科它自己單獨佔了一個鴯鶓科。因為鴯鶓這兩個字比較繞口,所以養殖戶通常管它叫澳洲鴕鳥。大家不要看鴯鶓那麼特殊,它可是比較容易養殖的呢!
  • 精彩絕倫的蛋雕,讓孩子不再迷戀手機
    蛋殼是我們那個時代,小孩子經常玩的東西,拿一個雞蛋,兩頭分別打個小孔,把蛋液吹出來,然後在雞蛋殼上畫圖案,用刻刀一點點雕刻出來。現在的孩子可以玩的東西太多了,特別是手機,佔用了孩子們太多太多的時間,很少有孩子再玩這樣的遊戲。下邊我們來欣賞一下這些美麗的蛋雕藝術作品。
  • 這幾年特種養殖興起,有農民想養殖鴯鶓,那麼養殖鴯鶓要注意哪些
    那麼鴯鶓還如何養殖呢?下面小編就帶來了鴯鶓的養殖技術,一起來看看吧!1、場地建設鴯鶓的運動能力非常強,跟鴕鳥一樣是一種比較喜歡運動的鳥類。因此在建設養殖場的時候保證有充足的空間讓鴯鶓運動,且要有良好的排灌措施,保證不會積水。在養殖場周圍種植一些樹形較大的樹木與花草,適當遮陰,提高空氣品質。
  • 1顆鳥蛋賣150元也被搶空,農民自己都不相信,鴯鶓到底是啥?
    近年來,一種澳大利亞特產——鴯鶓[ér miáo]蛋開始出現在一些高級餐廳中,由於它的營養價值豐富,味道香濃,受到了越來越多的澳大利亞人追捧。央視財經《國際財經報導》視頻截圖。但由於需求激增,供不應求,鴯鶓蛋的價格也是一漲再漲。鴯鶓[ér miáo]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鳥類,僅次於非洲鴕鳥,被稱為澳大利亞的國鳥。以擅長奔跑而著名。鴯鶓蛋殼呈天然的墨綠色,在鳥類中獨一無二。據一家位於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鴯鶓農場主史蒂芬介紹說,目前澳大利亞僅有12個鴯鶓農場。
  • 養好鴯鶓並不難,這些方法要注意,趕快一起來學習!
    其實要養殖耳苗是很簡單的,因為這種動物它的生長能力非常強,能夠適應各種不同的環境,所以非常適合中國這種農戶進行的小規模養殖。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幾種養殖鴯鶓關鍵的方法,如果說想要養鴯鶓,可以先行了解,做一些參考。一、場地搭建在搭建場地之前首先要了解鴯鶓是一種比較喜愛運動的動物,所以在搭建場地的時候要注意場地儘量寬闊。
  • 立夏,拿出鴯鶓蛋才夠666!寧波這裡有鴯鶓,長...
    說實話,披著一身灰褐色羽毛的鴯鶓,從外形上看很像鴕鳥,但身形比鴕鳥小一圈,也不像鴕鳥那樣擁有裸露的「天鵝頸」,樣貌只能用「平平無奇」來形容,並不具備成為明星動物的潛質。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可以「以貌取鳥」。鴯鶓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