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月中國民謠展演》紀念馬兆駿 好友捧場

2020-12-22 央視網

《十三月中國民謠展演》紀念馬兆駿 好友捧場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10日 11:11 來源:

  來源:北京娛樂信報

  3月8日的星光現場,有很多人在歌聲的陪伴下追憶了一遍自己逝去的年輕時光,其中也包括其實還很年輕的我。

  當晚的演出作為「《十三月中國民謠展演》音樂演唱會活動」的首場演出,主題是紀念臺灣已故著名民謠音樂人馬兆駿,網絡秀「十三月」藝人萬曉利及其中國民謠陣營中以馬條、王娟、周雲蓬為代表的新老民謠 / 搖滾唱作人將以翻唱馬兆駿生前代表作的方式紀念這位音樂奇才,此外他們每人還翻唱了一首臺灣已故音樂人梁弘志的代表作。第一個出場的是周雲蓬,從《會有那麼一天》開始,三首歌的情緒層層遞進,很快就將現場所有人的記憶帶回到了久遠的年代。隨後是王娟,馬爺的《我要的不多》和梁弘志的《讀你》被恰到好處地演繹成了搖滾版本,贏得了臺下一片叫好。《那年我們十九歲》應該算是引起共鳴最強烈的一首,馬條在歌的最後現場將歌詞改為了「那年我們十九歲,如今我已經三十七,寫這首歌的人已經離去」。同時,臺上吹口琴為他伴奏的「小不點」也用精湛的口琴技藝徵服了不少觀眾。除去民謠歌曲外,馬兆駿寫給很多歌手的情歌作品也是傳唱的經典,當晚的演出中臺下觀眾也和歌手們一起重溫了《寬容》、《心雨》、《囚鳥》等膾炙人口的歌曲。萬曉利被安排壓軸出場,唱了兩首歌的他在眾人還意猶未盡的時候,便宣布演出結束了。

  值得一提的是,來自臺灣的侯湘婷(blog),以及馬爺生前的好朋友「木吉他」合唱團也參加了當晚的演出,而據主辦方透露,當晚演出所有的票房收入都將由「木吉他」的核心成員陳永裕轉至臺灣馬兆駿先生遺孀。

責編:孫潔

相關焦點

  • 趙傳周華健難以接受馬兆駿驟逝
    馬兆駿創作才華受矚目,他的驟逝讓許多好友難以接受。馬兆駿走得突然,讓趙傳、周華健這些「老滾石人」難以接受。難捨戰友 1959-2007馬兆駿17歲開始寫歌,28歲才透過滾石唱片發行首張專輯《我要的不多》,成了趙傳的師兄。昨趙傳回憶這段同門情誼表示:「他是標準是個生在、活在民歌時代的人。只要給他1把吉他,他能連續彈唱好幾個小時不冷場,中途『哈拉(閒聊)』技巧更高,個性幽默、樂觀又樂於助人。」
  • 馬兆駿生平音樂創作匯總
    臺灣著名音樂人馬兆駿於本月23日晚病發不治身亡,親人及圈中好友均對此表示深深遺憾。馬兆駿青年時代便成為寶麗金紅極一時的製作人,曾為鄧麗君、鳳飛飛、劉文正、費玉清等多位大牌歌手製作唱片。
  • 《即墨十三月》黑膠大碟首唱 欒樹張尕慫鹿京周現場助陣
    青島新聞網10月8日訊(記者 張力偉)10月7日下午,青島原創黑膠唱片《即墨十三月》首唱會在即墨古城學宮舉行,這也是2020即墨古城民謠季的一項重要活動。著名歌手欒樹、著名DJ立波與民謠紅人張尕慫、鹿京周以及青島原創音樂新驚喜張栩宸亮相發布會,歌手老狼也發來了祝福視頻。
  • 開票推薦|南京逆行舞蹈劇場現代舞口碑佳作舞劇《十三月》
    六朝古都淚啼殤 陰霾未散祈和平現代舞口碑佳作舞劇《十三月》由南京逆行舞蹈劇場傾力呈現2020年12月8日 震撼來襲!舞劇《十三月》創作主題舞劇《十三月》選擇用現代舞的方式對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歷史進行解構和重塑表達。
  • 大同「木頭盒子」本土原創民謠音樂展演啟動
    晨報訊(記者馮建軍)近日,大同原創民謠音樂「木頭盒子」計劃啟動,作為此次活動的發起者,木頭老哥有著太深的感觸,他想讓大同本土的原創民謠音樂讓更多的人聽到。近年來,大同文化產業正在興起,音樂是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民謠音樂是體現城市內涵的有力載體。民謠音樂即為簡單的文字和音樂講述百姓身邊的故事,或唯美,或大眾,皆為生活。
  • 沈慶唱「青春」令人動容 榕樹下民謠巡演獲成功
    由文學網站榕樹下和十三月唱片共同發起的榕樹下民謠在路上全國巡演青島站的演出,於22日晚在青島實驗話劇劇場完美落幕,能容納600人的劇場內座無虛席,現場觀眾共計發了300多條簡訊參與現場的微博互動,整場演出充滿了美好的回憶、溫情和感動!
  • 馬兆駿追悼會 妻子懷抱滿月女兒悲痛欲絕(組圖)
    用莊嚴的基督教儀式,現場與會的親友跟隨著牧師哼唱著聖歌,一起為馬兆駿送行。參加的藝人除了理事工會的會長餘天,還有李明依,以及許久未見的潘越雲、楊耀東、金智娟等也都到場。  今年2月23日晚間11點多,臺灣資深音樂創作人馬兆駿在超市突然昏倒,被送醫急救,但最終宣告不治去世,疑為心臟病發。最讓人心痛的是,他的妻子上個月才剛產下小女兒正在坐月子。
  • 民謠的迴響:疫情中最火的三首歌
    他的音樂公司十三月文化在兩年前策劃了「國樂復興」計劃,前前後後和將近20個國家的音樂家合作,做了20多張專輯。中國疫情爆發以後,這些音樂家通過Twitter和他妻子聯繫,紛紛表達對他的擔心,甚至想給他打點錢。大年初三深夜,妻子突然發來了一首歌,是法國布魯斯演奏家KEPA專門為中國寫的一首歌。
  • 張嘉譯女兒百日宴 文章夫婦等好友捧場
    張嘉譯女兒百日宴 文章夫婦等好友捧場
  • 湘鄉市舉行紀念紅軍長徵勝利群眾廣場舞展演活動
    5日,由湘鄉市委宣傳部主辦的「揚長徵精神 韻紅色文化 遊魅力湘鄉」大型群眾廣場舞展演活動在人民廣場舉行。   紅網湘鄉市分站11月7日訊(分站記者 李文瓊)今年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5日,由湖南省湘鄉市委宣傳部主辦的「揚長徵精神 韻紅色文化 遊魅力湘鄉」大型群眾廣場舞展演活動在人民廣場舉行。55支代表隊千餘名群眾演員同臺競賽,用舞蹈藝術紀念長徵勝利、弘揚長徵精神、緬懷先輩業績,同時充分展示湘鄉風貌和城鄉群眾精神文化發展成果,吹響湘鄉踏上新長徵、努力開創新局面的號角。
  • 沈慶唱「青春」令人動容 民謠巡演青島站獲成功
    周雲蓬《中國孩子》。【點擊查看更多圖片】本次活動的發起人之一、十三月唱片總經理盧中強親自上陣,作為樂手參與了沈慶的演出,後又與馬條同唱了《封鎖線》。青島站的演出特意設立了「紅棉時代」的懷舊環節,主辦方特找來了當地兩位已經40多歲的「高齡」歌手,他們演唱了一些劉文正時代的臺灣經典歌曲,也獲得了現場觀眾熱烈的掌聲!
  • 你所不知道的民謠,你能想到的樣子都是它
    每次聽到一首好聽的民謠,總感受它背後好像藏著一個深情的故事,這可能是我喜歡民謠的原因之一,但你要問我什麼是民謠,我還真是說不清楚。民間流行的、賦予民族色彩的歌曲,稱為民謠或民歌。民謠的歷史悠遠,故其作者多不知名。民謠的內容豐富,有宗教的、愛情的、戰爭的、工作的,也有飲酒、舞蹈作樂、祭典等等。民謠表現一個民族的感情與習尚,因此各有其獨特的音階與情調風格。
  • 團省委舉辦紀念「九·一八」事變89周年暨愛國主義作品「雲」展演
    來源:東北網東北網9月18日訊(記者 楊帆)18日,團省委在哈爾濱音樂學院舉辦紀念「九·一八」事變89周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主題活動暨愛國主義作品「雲」展演。團省委舉辦紀念「九·一八」事變89周年暨愛國主義作品「雲」展演。
  • 成都市華陽中學紀念「一二·九」運動85周年班級合唱藝術展演
    四川行知教育網訊:勇擔復興大任唱響時代新篇——華陽中學紀念「一二·九」運動85周年班級合唱藝術展演點燃青春正能量我們的先祖把熾熱的鮮血華中美育人人參與,老師們利用業餘時間精心排練,為本次合唱藝術展演添磚加瓦。班級合唱藝術展演翻開日曆,八十五年前的十二月九日,「滿耳是大眾的嗟傷,一年年國土的淪喪」,中華民族正處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
  • 中國民謠30年的大浪潮與小浪花
    中國民謠30年的大浪潮與小浪花  閱讀提示  在樂評人郭小寒看來,隨綜藝產生的那些有關中國民謠的熱議話題終將隨流量遠去,而當初那些沙沙生長的人和他們的歌會留下來。那些歌裡的故事一直滋養著她,也告訴給每一個認真聆聽它們的人,那些最純真、動人,樸素、自然的東西,往往最珍貴,也最有力量。
  • 中國八大民謠歌手,每一位都有一首能打動你的歌
    趙雷趙雷,1986年7月20日生於北京,中國內地民謠歌手、音樂人。2004年5月,獲第4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最佳民謠藝人提名。2005年12月,籤約國內獨立廠牌「十三月」。2006年,發行專輯《這一切沒有想像的那麼糟》。2007年,獲第7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最佳民謠藝人獎。2010年1月1日,專輯《北方的北方》面世。2014年,因翻唱的《女兒情》被韓寒電影《後會無期》所用擴大了其知名度。2015年3月26日,第四張專輯《太陽看起來圓圓的》正式發行。
  • MU BAND《樂夏浪漫》北京演唱會圓滿落幕,圈內好友捧場再聚首
    12月11日晚,由國內知名唱作人劉牧組建的MU BAND2019年首場《樂夏浪漫》北京演唱會在北京MAO livehouse圓滿落幕,多首經典的作品以樂隊新穎的編排,融合了流行、中國風、R&B、搖滾、alternative rock等多種音樂風格的音樂,精彩的表演更是讓樂隊得到了盡情的釋放
  • 中國民謠音樂史:民謠從何時起變成了流行歌曲?
    九十年代的老狼(左)和高曉松(右)中國當代民謠的開端,應追溯於90年代初的校園民謠。校園民謠概念的首次出現,是在七十年代初的臺灣,隨後傳入大陸,羅大佑、劉文正等人的歌曲,給那個時代的大學生音樂上的啟蒙。
  • 董璇新餐廳開業李小璐等好友捧場,楊冪老爸或是合伙人之一?
    這次一起幹買賣不僅是對好友的幫襯,同時也是兩人友誼的一個見證。在最後慶典結束時,兩人和到訪的諸位好友一起高舉香檳,為新餐廳的的未來表達祝願。這次餐廳開業,足以見得董璇圈內的好人緣兒。除了金巧巧、張丹露、凌瀟肅、李小璐等人帶著各自的孩子一同前來捧場,無法到場的馬伊琍和張梓琳等人也是用各自的方式送上了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