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帶幼兒園小朋友,遇到很多媽媽,「媽媽」這個角色是因孩子而來,所以我個人認為「媽媽」是從孩子角度來定位的。願不願意做超人,就看自己是不是願意做孩子心中的超級英雄。
舉幾個真實例子:
❤️ 班裡有幾個留守兒童,平常都是奶奶照顧,有個女孩兒話很少,每天說「老師好」只能看到張嘴絕對聽不到聲音。突然有一天孩子跑到我面前大聲喊:「老師好!」,我愣了,抬頭一看是媽媽來了。另一個女孩兒也有這樣的反差表現,原因是一樣的,之後我跟她們說過孩子的情況,媽媽留下了,這一年時間經常在朋友圈看到媽媽和孩子玩耍的照片,每張照片裡孩子都是神採飛揚。
在我心目中,這樣的媽媽就是超人,對於農村出身的老百姓,放棄南方六、七千的工資全職陪娃,這樣的媽媽真的很偉大。
❤️ 一個古靈精怪又特別聰明的小女孩兒,也是奶奶帶,還好她的性格沒有因為父母不在身邊而影響。幼兒園活動很多,偶爾買些統一需要的用品或衣服,奶奶就犯愁,奶奶和我說的時候我說讓媽媽買吧,網購多方便,奶奶說:「她不管,所有事都讓我處理。」我很意外,網購對於年輕人來說就是幾分鐘的事,這麼小的事都不想管,媽媽這甩手掌柜當的不錯。
班裡也有類似情況,網上幾分鐘的事,奶奶愁的求這個求那個幫忙完成,但是沒有一次是爸爸媽媽完成的,這樣的媽媽自覺放棄當超人的機會。
❤️ 雙職工家庭,媽媽和孩子不在一起,偶爾跑堂陪陪孩子,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奶奶、爸爸、姑姑在身邊,但是沒有高質量陪伴,所以孩子既活潑又缺乏安全感,表現異常。
現實中有重重困難,媽媽做不到兩邊兼顧,這是很多有工作的媽媽遇到的問題。
正是這幾年的幼教工作,讓我意識到媽媽對孩子的重要性。在幼兒園經常開家長會,講家庭教育方法,講3——6歲這一階段對人生的重要性。當然,我們都知道,比這一階段更重要的是0——3歲,如果媽媽能在這一階段對孩子全力付出,那真是孩子一生的幸福。
這也是我自己很矛盾的地方,這幾年也假想過無數次,如果我有孩子,我該怎麼做?接觸過這麼多孩子,也了解媽媽對孩子的重要性,這兩年我才想明白,如果有了孩子,我想做全職媽媽。
為了孩子,我願意傾盡所有,做孩子的超人,也做自己的超人,這是我的選擇,也是我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