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這個以辨證論題為主線的綜藝自從上線以來一直受到觀眾的喜愛。因為在這,你可以聽到各種辯題,各種語言論據,思考關於人生更多的事情。在最新的一起《奇葩說》裡,一個辯題「該不該誇媽媽是超人」,就被人氣辯手詹青雲一語道破:憑什麼媽媽要做超人。
關於「媽媽是超人」這句話本身給人的感覺似乎就是讚美。讚美一個母愛的本能,母愛的偉大,母愛的無所不能!但是,人們卻看不到一句「媽媽是超人」的話語背後是一個母親犧牲掉的自己人生的多種可能來成就一個孩子和家庭的未來。這在《奇葩說》裡詹青雲就論題展開辯論:憑什麼媽媽要做超人。憑什麼?大家思考而知。
詹青雲辯論:「媽媽是超人」這句話不是在讚美任何人,是在強調和神化母愛的本能,而當你強化一個身份的本能就是在漠視所有個體的付出和犧牲。是的,詹青雲將「媽媽是超人」這句話拆解得很好。
母愛很偉大,但是「媽媽是超人」就意味著母愛要延伸到被犧牲自己才能成就嗎?現在的媽媽,不僅要背負著工作和家庭的雙重壓力,還要頂著社會上賦予她們的超乎男性的壓力。詹青雲訴說道:社會解放了女性生產力,沒有了家庭主婦的傳統,但是沒有改變家務活屬於女人這樣的觀念。
這社會不是大多數女性都如詹青雲所說的嗎?在未結婚之前,女性都是不同的個體,可是一到被套上「媽媽」之後似乎都在迎合著「媽媽是超人」這個社會給予的定義,作為媽媽,就該本能地處理好工作,照顧好小孩,承擔起家庭事務,但是有幾個人能真正體會到媽媽的苦呢?憑什麼媽媽要做超人。
那還不是社會一貫定義。男性外出工作辛苦,女性就改持家,可是現代大部分的女性除了持家也要工作啊,但是她們就是得接受這種家庭內外雙重的壓力嗎?難道男性就不能分擔點嗎?詹青雲說:憑什麼媽媽要做超人,爸爸只是人。那還不是作為一個媽媽不得不做超人,爸爸去哪兒?
不得不說這社會對女性真的很苛刻。女性似乎除了工作之外,家庭也必須是她的全部,所有的家務事都得一個媽媽來做似乎才是合理。試問誰想過媽媽本身的人生的各種可能呢?為了家庭,她不敢追求自己的夢想,不敢再輕易旅遊逛街,不敢放下身邊的工作,家庭,孩子,她們只能是超人!
詹青雲發問: 為什麼媽媽要做超人,爸爸只是人? 為什麼一個女生去找工作,要向老闆隱約的承諾,我最近不打算結婚,也不打算養小孩。 為什麼一個男性結婚是他的加分項? 為什麼結婚生子對男性的收入有正向的影響?為什麼結婚生子會使女性收入普遍降低百分之二十?這就很明顯地看出社會給女性的壓力有多大!
男性結婚生子社會似乎就能考慮到家庭負擔的承重而增加收入,相反女性結婚或許遭到社會工作機會的減少,甚至還要被逼自己不結婚,不生小孩才會得到更多的機會,為什麼會如此反差?那還不是社會給予一個「媽媽是超人」的定義。做了媽媽,意味著要兼顧家庭孩子和工作,來自多方的壓力。但是,男性似乎可以不管家務事,人們只知道男性在外工作的壓力,卻不曾想過女性的壓力不是更大嗎?
詹青雲想告訴未來的孩子和自己:「我們就做自己,不要做別人家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媽媽。如果孩子所有的成就都建立在強迫媽媽必須無所不能的基礎上,那我希望我的媽媽不是超人,她做個快樂的普通人就好。
憑什麼媽媽是超人,爸爸只是人呢?希望社會對女性能夠更多的尊重、體貼和愛。家庭的一切並不是一個女性必須承擔的所有責任,作為男性一方也須有所付出。社會講究男女平等,希望真的是能夠平等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