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是超人,真的是對媽媽的讚美嗎?」
最新一期《奇葩說》的辯題很有意思。
正反雙方也針對這個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在大多數人的觀念中,「媽媽是超人」這句話肯定是對媽媽的讚美。
因為他們覺得,媽媽付出這麼多,怎麼誇都不為過。
這也是正方的觀點,但令人意外的是,本期節目反方贏了。
即「媽媽是超人」,不是一句讚美的話。
而詹青雲也因為「憑什麼媽媽是超人?」這一「奇葩」論點上了熱搜。
一連串的「為什麼」更是道盡了無數媽媽的心聲!
當時正方是傅首爾,她從女兒與母親這兩個身份出發,以兩個「慢慢長大」的故事打動了很多人。
已經做了媽媽的傅首爾,認為超人是孩子心裡的超級英雄 ,是逆境中的依靠,是暗夜裡的光明。
只要為了孩子,她願意穿上這個鎧甲,讓他有時間慢慢長大。
而反方詹青雲卻直言「媽媽是超人」強調和神話了母愛的本能,卻漠視了所有個體的付出和犧牲。
「媽媽是超人」這句話不但不能給女性更好的榜樣作用,反而讓更多女性恐婚恐育。
因為這種話讓她們背負了太多的責任,大家只會要求媽媽犧牲自己,成全孩子。
「媽媽是超人」,其實是對女性的一種「道德綁架」。
詹青雲更是直接發問「為什麼媽媽要做超人,爸爸只是人?」
深以為然。
其實有孩子的父母都知道,一個家庭為生育付出的成本有多大。
包括時間和金錢。
而女性可能會付出的更多,尤其是事業的發展。
生育對於女人真的很不友好。
根據數據顯示,在英國,77%的懷孕女性在職場中遭遇過歧視。
每年多達54000名懷孕女性被迫辭職。
之前CBC也曾經出過這麼一條報導:
生孩子的成本——女性在生子後5年內會失去部分收入。
在第一個孩子出生後的一年,25歲至34歲女性的收入與沒有孩子的女性相比,會下降近一半。
「令人擔憂的是,女性生完孩子之後,降薪會持續5年。」
這五年內,與沒有孩子的女性相比,25歲至38歲的女性收入下降了4%。
而年輕點的女性的情況更糟,25至29歲的女性在此期間的收入,另外還下降了14%。
那麼,生孩子對於作為爸爸的男性會有什麼影響呢?
情況和當媽的完全相反。
報告顯示,當了爸之後,他們的工資反而會漲 。
生完第一個娃的職場女性,在12年以後,她的薪水落後於男性同事的33%。
「這背後的原因是否是因為僱主認為當了爸的比沒當爸的工作更努力,更上進,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和討論。
但事實就是,當爹媽所付出的成本主要都是女性承擔的。」
多麼扎心的事實!
但在現實生活中確實如此。
與男性相比,女性更多地需要進行工作和家庭之間的平衡,這也就意味著,她們在養兒育女這件事情上付出的更多。
其實不僅是普通人,明星又何嘗不是如此?
姚晨就曾在《星空演講》裡講述,生育給自己帶來的危機與困惑。
2006年,因《武林外傳》裡郭芙蓉一角爆紅;
2009年,又憑藉《潛伏》中王翠平一角成功躋身一線女星。
短短三四年的時間,姚晨就成為無人不知的大明星。
但除了那兩個極經典的角色之外,姚晨就慢慢被人遺忘了。
原因是,「姚晨懷孕了」。
於是她從演員,回歸到家庭。
為孩子,工作完全停擺。
三年後,當她準備好復出,去「大幹一場」的時候,「她又懷孕了」。
「過去五年裡,我生了兩個孩子,錯過了很多好導演的好項目,等再回到職場中,我的事業已處於十分尷尬的境地。」
再重回人們視線的姚晨,像無數中年女人一樣,在養育孩子的苦累中,漸生倦態,事業危機重重。
臉上寫滿了困惑,與無奈。
她哽咽道「家庭和事業不可兼得」,中國女性碰到的困難比男性要多得多,女性要變得三頭六臂才能去對抗這些難題。
同時她也質問「為什麼沒人問我先生同樣的問題?」。
這個時代對女人的要求很高,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職業女性,就會有人說你不顧家庭,是個糟糕的母親。
如果選擇成為全職媽媽,又會有人說,生兒育女是女人應盡的本分。
對於職場女人而言,生育是一道很難逾越的坎,代價無法預估。
事業止步,職位隨時被替代,周遭一切不會為你停留。
而全職媽媽,更是毫無安全感而言。
身材走樣,無暇打理自己,婚姻變味,價值得不到家人和社會的認可,心生抑鬱,萬劫不復。
前段時間在哺乳期被離婚的曹雲金前妻唐菀不就是最好的證明麼。
更有甚者,還很多人因為懷孕生子患上重病,甚至失去了生命。
大S就曾經說過自己是個高齡產婦,她在39歲懷二胎的時候癲癇發作,引發大出血,當時生命十分危險。
劉強東的親妹妹劉強茹生產時,疑因羊水栓塞於11月9日不幸離世,年僅43歲。
生孩子是可能死人的,這真的不是句玩笑話。
官方統計,世界每年有30萬孕婦死於生產。
這還是在醫學高度發達的現代。
倒退一百年,數字可能要翻十倍。
前幾年,一部綜藝《媽媽是超人》火了。
裡面的媽媽們都是又忙又美,一時間給了太多媽媽雞血,仿佛自己也能成為這種勵志的假象。
而在娛樂圈裡,也有很多女星為了保持曝光度,生完孩子後馬上就復出工作。
她們個個仿佛都是女超人,不用休息,其實真實的原因卻讓人心酸。
我們究竟要不要做超人媽媽?
有兩個媽媽的回答,讓我欣賞不已。
比如兩個孩子媽媽的伊能靜。
在詹青雲的言論發表後,她在微博裡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有一次物業幫忙裝跳床不成功,自己看視頻組裝完成後,兒子米粒誇她是超人。
可是她卻說「也許在一些人眼裡,我不是合格的媽媽,我真的不是超人,也沒想過當超人,但是米粒和哥哥都覺得我是超人。
你愛的人懂你就好,至於這個世界,讓它自己轉去吧。」
《超級父母時間管理術》作者邢子凱也曾說個一個事例,她說自己曾問女兒,「在你眼裡什麼樣的媽媽才是一個好的媽媽?」
她本以為女兒會用一些形容詞來回應自己,比如說:善良的、有愛的、能幹的,或者是說能給我買好吃的,能帶我出去玩。
但是她的女兒只用了四個字回答,這四個字她可能一輩子都忘不掉,女兒說的是,我的媽媽。
所以她說「我長到 30 歲之前一直都在努力的去證明自己,結果在我成為媽媽之後,女兒教給了我是,媽媽你不用去做別人,你做你自己就好了。」
沒想到,媽媽們一直在糾結和撕扯的問題,一個幾歲的小孩卻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這個世界不需要超人媽媽,也不需要完美的媽媽,世界只需要媽媽做自己。
向每一位媽媽背後的辛苦致敬。懷孕生孩子,真的就是有那麼了不起。
每一個媽媽,都是平凡世界裡的偉大英雄。
*註:本文部分圖片來自於網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