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再要求,媽媽是超人了!」
最近奇葩說裡詹青雲對「媽媽該不該是超人」的一番辯論闡述,衝上熱搜後,滿博好評。
也有一些網友不置可否或者反對:「媽媽是超人,就是一句稱讚嘛,至於小題大做嘛!」
還有人甚至說:「現在很多家庭都女人說了算,還要喊女權,男人不要活了!」
對於這些言論,樂媽只想問一句:在社會生活中,難道各界對媽媽的要求還不夠多嗎?
01
憑什麼媽媽就要是超人?
中國幾千年的男權社會下,生孩子從女人的權利早已變成是女人的義務。進而,教育孩子,照顧家庭,也從本該是夫妻共同承擔,但憑什麼變成了母親的責任?
很大部分家庭裡,都存在著「喪偶式育兒」的問題,即從懷孕、孕期到生產、撫育孩子長大,這一系列過程,孩子的營養健康、身心成長、學業教育等等,全都是母親在操持。
所以,如果孩子抵抗力差易感冒、不懂事愛吵鬧、學習不好,或者家裡有些亂糟糟等等,只要哪個方面出現問題,那麼責任就是媽媽的,還會受到來自各方面的指責。
全職媽媽有多辛苦,從醒來那一刻到孩子睡著都幾乎得不到片刻安寧,但外界對全職媽媽卻鮮少認可,而常常說她們是吃老公工資無所事事的「媽蟲」。
最讓媽媽們心累的是,她們還經常得不到丈夫的理解,一說有困難或者做的不夠好,就會被說:別人有孩子也是一樣可以去做的啊。
是啊,生活中的媽媽,最常聽到的就是:別人能做好的,為什麼你做不好?別人能兼顧家庭和孩子,為什麼你兼顧不了?別的媽媽是超人,為什麼你只是個凡人?
詹青雲說:如果『媽媽是超人』是一種讚美,那讚美是可以選擇接受或不接受的。
而現在,『媽媽是超人』這句話似乎已經變成了一種要求一個標準。如果達不到超人的標準,就要承受各種指責。
可是,憑什麼呢?
憑什麼媽媽就非要像個超人一樣,懂營養學、護理學、教育學,懂整理、家務、帶娃、做飯,而爸爸就只需要懂個工作賺錢呢?
憑什么爸爸只要做個人,去承擔了本就該承擔的照顧家庭和撫育孩子的責任,就變成了各界稱讚的好爸爸呢?
02
不是媽媽要做超人,是不得不!
人們總喜歡為「不會做飯」「不會帶娃」的爸爸找各種理由,仿佛每個女孩子都是生下來就懂怎麼做媽媽一樣。
孩子瘦了、發育晚了、長得不高,智力不夠高等等,都是媽媽沒帶好;
家裡亂了、桌上有塵、飯菜不好吃,都是媽媽不勤勞;
沒法又顧家又給家裡帶來經濟來源,是媽媽沒能力……
外界對一個媽媽的指責像吃個飯一樣容易,好像誰都站在了道德高點,俯視著、放大著看著每一位媽媽,只要有紕漏,就嘴下毫不留情。
為什麼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因為弄髒衣服、學習成績、為人做事等問題,發火的總是媽媽?是因為媽媽都脾氣不好嗎?
不,是因為爸爸根本不操心!
衣服髒了是媽媽要洗的,孩子不懂事責任是媽媽的,成績不好是媽媽沒帶好的,在所有責任的壓迫下,多少天真、豁達、溫柔的女孩最後都變成了那個暴躁的媽媽。
媽媽為什麼要做超人?
有的時候,不是媽媽想,是媽媽不得不!
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裡,伊能靜的老公秦昊因為工作很少跟女兒在一起,幾場相遇時,女兒甚至不知道爸爸是誰。
伊能靜生病了,把女兒交給秦昊帶,他完全帶不好,卻還強行說自己能力有限,只能給這麼多的愛。
晚上孩子有點響動,伊能靜像本能反應一樣去看孩子,給孩子餵奶,而秦昊在一旁照樣熟睡。
這些畫面是多少媽媽親身經歷的日日夜夜啊。
其實,媽媽們也不想當這樣聽覺靈敏的超人,可是,爸爸聽見了不去做,就只有媽媽去做。
更可怕的是,社會上還存在相當一部分人,一邊口號似的給媽媽「超人」「無私偉大」的所謂「讚美」,一邊又輕視媽媽為孩子為家庭所作的貢獻或價值,漠視媽媽為孩子為家庭所作的犧牲。
為了孩子要放棄事業,是應該的;
為了孩子,不再有自己的時間和夢想是應該的;
為了家庭,成為全家的老媽子是應該的……
說著漂亮的讚美,卻未見行動上的一點改變。
而這些漂亮的話,卻成了束縛媽媽們的一道枷鎖。
因為這些話,媽媽不敢不去做超人,不敢說自己累自己苦,不敢站出來為自己說話,因為,那都是媽媽應該做的。
03
無法企及的標準下是女人的恐懼
你問:為什麼現在的女生越來越不肯結婚/生子?
詹青雲說:
如果結婚對一個女人來說,就是要放下自我,犧牲自己,去主力承擔家庭和育兒的責任,去奮力學著做一個超人,去拼命跟上那套好像怎麼都無法企及的標準,還有什麼理由不恐懼呢?
多少女孩,或可愛俏皮、或冷靜理智、或天真、或成熟,在做了媽媽後,就統一變成了「進階的超人」。
她們的生活,越來越看不到自己,甚至連微信名都變成了xx媽媽。好像她們在成為了媽媽之後,就失掉了自己的名字。
都在說: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這本是對女子作為母親,會為了孩子變得堅強甚至能犧牲自我讚美,但是,當讚美變成了一種標準,當歌頌變成了要求,那麼這句話就變成了社會對媽媽們的語言綁架。
當一個身份長期被稱讚,就會賦予了許多額外的期望和要求。
所以,人家要求科學家就必須為了科學少在乎名利;要求老師就必須做根蠟燭去燃燒自己;要求醫生就必須救死扶傷顧什麼身體;要求媽媽就必須為母則剛不要矯情。
一個媽媽曾告訴樂媽:自己從堵奶時就想斷奶,但是一直到乳頭被咬破了,每天忍著針扎一樣疼痛上班還不敢斷奶。
因為,如果斷奶了,孩子抵抗力下降或者營養不好,所有的責任都是自己的。她說,她背不起這個責任。
她一天的時間裡,除了操心工作,還要操心孩子的吃食、健康、營養、學前教育、生活用品等等,每天都困得像幾年沒有睡覺,但依然不敢鬆懈。
因為怕別人說她不是合格的媽媽,也怕自己會怪自己沒努力給孩子最好的。
伊能靜因為自己的疏忽導致女兒摔倒,大哭著扇自己耳光。
媽媽們對孩子傾注的心血和給自己的壓力,可能比外界給的還要多出許多。
可是,媽媽真的不是超人啊!詹青雲說,讓孩子知道「媽媽不是超人」是孩子成長的過程。
樂媽認為,這也是丈夫、長輩、社會應該要具備的認知,更是媽媽們自己要有的清楚意識。
媽媽可以不是超人,也不一定要去做超人;為母也不一定就要由柔變剛。
她們也有自己的偏好,有自己的脆弱,有許多做的不好的地方,畢竟,她們真的只是一個血肉凡人。
不要再用「媽媽是超人」去給媽媽們壓力,更不要以此去作為標準要求媽媽們,而媽媽們,也請放輕鬆,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請允許自己做個不完美的媽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