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一名黨員一面旗幟,一場戰「疫」彰顯忠誠擔當。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湖南廣大黨員幹部不忘初心,勇擔使命;主動請纓,向「疫」而行;無私堅守,與死神鏖戰……他們在不同領域裡發揮著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和廣大群眾勠力同心,築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人民生命保障線。「七一」前夕,紅網特別推出「疫線黨員」系列報導,展現這場生死戰「疫」中的磅礴紅色力量。
元宵佳節當天,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第三批援鄂國家醫療隊共130人抵達武漢,鄧露臨危受命,擔任本次醫療隊副隊長、臨時黨支部副書記、護理隊長。
紅網時刻6月30日訊 (記者 王詩穎)2020年2月8日,元宵佳節當天,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第三批援鄂國家醫療隊共130人抵達武漢。這130人是在90分鐘內組建完畢,其中骨幹護士100名,平均年齡30歲,最小的才23歲,黨員佔比65%。臨床護理教研室副主任、手術室護士長、副主任護師鄧露臨危受命,擔任本次醫療隊副隊長、臨時黨支部副書記、護理隊長。
對鄧露而言,她背負著巨大的壓力。她不僅要帶領護士們協助醫生治病救人,還要把所有隊員平平安安地帶回來。同時,鄧露內心也有著自己的糾結。「在家中我們是子女、是父母、是丈夫、是妻子,我有兩個孩子,一個即將參加中考,一個還不到5歲。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湖北危機之時,我們還是立下決心,主動請纓,積極請戰!」
鄧露(左)在一線救治患者。
到達武漢第二天,醫療隊就將接管的重症病房內50張病床全部收滿。「當時有一位老大爺,進病區前還能跟我們說話交流,剛跨進病區就癱倒在地上,不省人事。」事後鄧露了解到,原來大爺一直在攢著最後一股勁,等著醫療隊進行救治,只有看到他們才能放心。
在武漢,醫療隊採取責任制護理與專科護理相結合的模式,對患者實行「一人一策」的整體護理,精益求精當好專業監護人員,拼盡全力救治患者。在一次例行的護理查房中,一名危重症患者病情急劇惡化,醫療隊立即組織人員開展搶救。肖豔超護士長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用嫻熟的操作技能為患者吸痰,鄧露以最快的速度給護士長戴上全面屏、穿上外層隔離衣,患者轉危為安,醫護人員們也都平安無恙。
病區實施戰時管理,所有患者均無陪人,護理團隊便果斷承擔起病人所有生活護理及物品供應,餵飯、擦澡、大小便護理等等。疫情期間,很多患者內心焦慮、恐懼、茫然甚至牴觸,隊員們便充當他們的「心靈天使」。為了照護好一位腦外傷術後、氣管切開的阿姨,隊員們自創了生動簡潔的基本需求漫畫與她溝通,患者十分感動。「經過53天的艱苦作戰,我們創造了病房患者零死亡、醫護人員零院感、治癒率高達94.7%的優異戰績。」包括鄧露在內的醫療隊不僅成功治癒了廣大患者,更向兄弟醫療隊傳送了「湘雅經驗」,共同推動抗疫方案的優化升級。
「有人說我們為武漢拼過命,稱讚我們是戰士、是英雄,省委、省政府更褒獎了我們很多榮譽,讓大家倍感振奮、備受激勵。其實,穿上防護服、帶上護士帽,我們就是一名普通的醫護人員;在平凡的崗位上,我們就是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我們只是做了應該做、也能做的事情。」面對感激和榮譽,鄧露始終保持著一顆共產黨員的初心。
【來源:紅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