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5 氣候類型及其變化
一.地帶性氣候類型
氣候類型
分布規律
成因
氣候特徵
熱
帶
熱帶雨林氣候
南北緯10°之間
赤道低氣壓帶控制
全年高溫多雨
熱帶草原氣候
南北緯10°—回歸線之間(雨林兩側)
赤道低壓、信風帶交替
全年高溫,乾濕季交替,年降水量<1000mm,最高月少於400mm< span="">
熱帶季風氣候
南北緯10°—回歸線大陸東岸(印度半島中南半島)
風帶氣壓帶移動及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全年高溫,旱雨兩季,降水1500-2000mm,最高月400mm以上
熱帶沙漠氣候
南北回歸線—30°大陸內部、西岸
副熱帶高氣壓帶或信風帶控制
全年高溫少雨
亞
熱
帶
亞熱帶
季風氣候
我國東部秦嶺-淮河以南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季風性溼潤氣候
北美、南美、澳大利亞東南部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但季風不明顯
地中海氣候
南北緯30°—40°大陸西岸
副熱帶高壓帶和西風帶交替
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乾燥
溫
帶
溫帶季風氣候
我國東部秦嶺—淮河以北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冬季寒冷乾燥夏季炎熱多雨
溫帶海洋氣候
南北緯40°—60°大陸西岸
全年受西風帶控制
冬季溫和,夏季涼爽,全年溼潤
溫帶大陸氣候
南北緯40°—60°大陸內部
距海洋遠,大陸氣團控制
冬季寒冷,夏季炎熱,降水較少,略集中在夏季
亞
寒
帶
亞寒帶
大陸氣候
北極圈附近
極地大陸(海洋)氣團
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暖短促,降水較少,略集中夏季
寒
帶
苔原帶氣候
北半球極地附近臨海
極地氣團控制
全年嚴寒
冰原氣候
南半球極地附近內陸
極地氣團控制
全年酷寒
高山
高原
高山高原氣候
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區
氣溫和降水隨高度變化而變化
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降水山腰最多
二.非地帶性氣候類型的分布
(1)遠離赤道的熱帶雨林氣候
馬達加斯加島的東側、澳大利亞的東北部、巴西東南部沿海和中美洲的東側等地,雖然遠離赤道,卻形成了熱帶雨林氣候。這些熱帶雨林氣候(熱帶海洋性氣候)主要出現在南北緯5°~25°信風帶大陸東岸及熱帶海洋中的島嶼上,它們均處於來自海洋的信風的迎風地帶,東側附近海域有暖流經過,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形成地形雨,因而發育成熱帶海洋性雨林氣候。
(2)赤道地區東非高原的熱帶草原氣候
大約在5°N~10°S之間、38°E以東的東非高原上,雖位於赤道附近卻為熱帶草原氣候而非熱帶雨林氣候。大部分地區全年降水量不超過1 000毫米,僅在山地高原迎風坡和維多利亞湖區等部分地區年降水量約為1 000毫米~1 500毫米。形成原因是地勢高,氣溫低,降水少。
(3)南亞的熱帶沙漠氣候
這一地區為塔爾荒漠,又稱印度荒漠,包括印度河流域的印度西部和巴基斯坦東部乾旱區。雖然處於南亞季風區並與世界降水量最多的乞拉朋齊分別在印度半島北部平原東西兩側,卻形成鮮明對比,年降水量僅為75毫米~150毫米。
(4)西風帶內的南美洲巴塔哥尼亞高原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同緯度西側太平洋沿岸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巴塔哥尼亞高原溫帶大陸性半乾旱氣候的形成原因是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脈雄踞其西側,阻擋了西部暖溼的西風氣流,成為西風帶背風雨影區。
(5)南北美洲西海岸的各種氣候
南北美洲西海岸各種氣候的分布範圍僅局限在沿岸地區的狹長地帶,形成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特點。主要原因是受到南北走向、雄踞美洲西側的科迪勒拉山系的限制,各氣候帶不能向東延伸。
(6)南半球缺失苔原氣候和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原因在於南北半球海陸分布不同。在南半球55°~65°的緯度地帶大部分是海洋,所以缺失苔原氣候和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7)大陸東岸的溫帶海洋性氣候
如澳大利亞東南部及紐西蘭南北二島、智利火地島的溫帶海洋性氣候。
三、判讀氣候類型的方法
(1)根據氣候特徵判斷:「以溫定球,以溫定帶,以水定型」
步驟
依據
因素變化
結論
以
溫
定
球
最高氣溫
的月份
最高月6、7、8
北半球
最高月12、1、2
南半球
最低氣溫
的月份
最低月12、1、2
北半球
最低月6、7、8
南半球
以
溫
定
帶
氣溫特點
最冷月均溫>15℃
熱帶
最冷月均溫0℃-15℃
亞熱帶或溫帶海洋
最冷月均溫<0℃< span="">
溫帶
最熱月均溫<5℃< span="">
寒帶
以
水
定
型
熱帶
降水均勻,年降水量2000mm以上
熱帶雨林氣候
降水均勻,年降水量250mm以下
熱帶沙漠氣候
明顯旱、雨兩季,年降水1500左右,最多月600以上
熱帶季風氣候
明顯乾濕兩季,年降水1000左右
熱帶草原氣候
亞熱帶或
溫帶海洋氣候
夏雨型
亞熱帶季風氣候
冬雨型
亞熱帶地中海氣候
溫帶
年雨型
溫帶海洋性氣候
夏雨型
溫帶季風氣候
全年少雨型
溫帶大陸性氣候
2.根據地理位置判斷
先根據緯度位置確定已知地點位於南半球還是北半球(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及苔原氣候只分布在北半球),屬於哪個溫度帶,然後看其海陸位置是位於大陸西岸(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只分布在大陸西岸)還是大陸東岸(季風氣候只分布在大陸東岸),最後將已知地點落實到氣候類型圖和氣候分布模式圖上確定其氣候類型。(見下圖)
基本氣候類型有13種,受氣壓帶和風大的季節移動影響而形成的氣候類型有3種:熱帶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地中海氣候。除南極洲外,各大洲都有分布的氣候類型只有地中海氣候。
【高考真題演練】
(2020.1浙江卷)海陸間常常存在氣溫差異。T1、T2分別為亞歐大陸東、西海岸海陸間平均氣溫差(T1、T2取絕對值)。下圖分別為1月和7月△T沿經向分布折線圖(圖中△T為T1與T2差的絕對值)。完成下面小題。
1.T1、T2在
①7月70°N,都較小②1月30°N,都較小③7月40°N,都較大④1月50°N,都較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月亞歐大陸45°N以北,△T較大的主要原因是
①亞洲低壓與大洋副熱帶高壓形成熱力差異②北大西洋暖流增加西部海岸溫度
③大陸中部高原的存在縮小了東西沿岸溫差④季風影響了東部陸地與海洋間溫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題過程】
【2018江蘇卷】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顯西行求法,遊歷三十餘國,其旅行見聞《佛國記》是現存最早關於中國與南亞陸海交通的地理文獻。圖1為「法顯求法路線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
(1)《佛國記》中有「無冬夏之異,草木常茂,田種隨人,無有時節」的記載,其描述的區域是( )
A.印度河上遊谷地 B.帕米爾高原
C.斯裡蘭卡沿海平原 D.塔裡木盆地
(2)法顯從耶婆提國乘船返回中國最適合的時間是( )
A.1月~5月 B.5月~9月 C.9月~12月 D.11月~次年3月
【解題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