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阿芷學姐,211研三在讀。
絕大多數工科研究生都感受過被組會支配的恐懼。組會是什麼?做什麼?怎麼做?
今天學姐就來和你聊一聊。
組會怎麼開?
這裡的組會一般指組內小組會,大組的學術匯報另外講。
組會的形式由所帶領的老師決定,一般是老師和小組內同學,大概6-10人,每周固定時間和老師坐在一起開會,會上學生需要做PPT演講匯報自己的進度。
有的老師課題組組會定在周五下午,這樣算是對學生非常友好的了,開完組會就能過周末了。像而我所在小組組會定在每周日晚上,就導致了你這一周需要一直工作到周日晚上匯報前都不得休息。
組會的時間視內容和人數而定,每個人講完其它學生可以提問,老師也會提問和討論,安排下一步工作。一般每個人的時間大概20-30分鐘。
有的課題組是每周安排2個人做文獻報告,有的課題組是每個人只做實驗匯報,也有的是每個人都要做文獻匯報+實驗進度匯報。當然每個人都要做文獻匯報+試驗進度匯報是最累的。
組會講什麼?
組會主要有兩類:文獻匯報和實驗進度匯報。
1.文獻匯報
對於剛研一的同學沒有實驗,一般都是做文獻匯報。
文獻匯報就是精讀一篇或者多篇與課題相關的文獻,通常是英文文獻,拆解內容做成PPT向大家講解。
文獻匯報的話,首先你需要找符合課題相關的文獻,精讀文獻的思路、實驗過程、結果分析,然後還需要做PPT向大家講解。按照我們當時研一的進度,一篇好的文獻匯報PPT,光準備時間至少得半天。效率低的話,可能兩三天才能做好。有的實在糊弄的,開組會頭天晚上才趕著做好。
2.實驗進度匯報/事務性匯報
學生整理自己一周的工作進展,整理成PPT匯報,有利於學生和導師溝通,使得老師能夠了解並幫助解決學生實驗中遇到的困難。主要是老師督促學生實驗進度,避免實驗室學生散漫,幫助學生答疑。
除了實驗進度外,還會有一些事務性報告也可以講,比如分享論文投稿寫作技巧,仿真模擬軟體教程等,來不及做PPT,把實驗設備、試樣照片放上去講也行。
組會難在哪?
1.沒有準備
研一新生課多,科研效率低,做文獻匯報可能需要兩三天的時間來準備。有時候只顧著玩了,等到開組會前一天就開始著急,一周啥都沒幹,只好通宵熬夜做PPT。
2.要擠時間
對於我們現在研三的學生來講,每天忙實驗都忙不過來。常常是做著實驗呢,一看到點了得開組會,設備還開著,實驗還進行著,開組會太耽誤實驗了。
組會有啥用?
1.交流學習
組會上你可以系統地把最近的實驗成果和老師進行匯報交流,而平時導師很少有時間討論。同學之間可以互相提問,一起解決問題。
2.了解組內最新成果
通常一個課題組內會同時做著好幾個課題,組會上你可以了解其他課題的最新進展,化為己用。比如找工作時,用人單位需要某某方向的,你自己不是做這個方向,但是組內有其他同學做,並且開組會你都認真聽了也了解該課題的實際情況,可以進一步爭取就業機會。
3.整理實驗數據
很多學生一個勁地做實驗,實驗數據、圖片都沒有處理,時間久了用的時候也記不清了。組會每周召開,可以督促你每周定期整理自己的實驗數據,做成PPT。等到期末學術匯報或者最後寫論文的時候,把每周的組會PPT整合一下就可以了。
總之,組會準備得越充分,你在組會上的收穫就越多。你越是糊弄,越學不到東西。
我是@阿芷學姐,關注我,了解更多讀研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