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6月05日 09:12 來源:環球時報
參與互動(
)
臺灣民進黨主席、「總統」參選人蔡英文於美國東部時間3日,在重量級智庫「戰略及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表其此行最重要的演講,雖然承諾「建立具有一致性、可預測且可持續的兩岸關係」,但對「九二共識」隻字不提。有島內輿論直言,蔡英文或許比「麻煩製造者」陳水扁還危險。
據臺灣「中央社」4日報導,蔡英文在美國智庫CSIS發表主題為「臺灣迎向挑戰——打造亞洲新價值的典範」的演說,稱兩岸關係發展應有長遠的考慮,推動兩岸政策必須超越政黨主張,並包容不同意見;領導人在決策時,必須考慮社會的共識,而臺灣內部已有了廣泛共識,就是「維持現狀」。她說,近來已表達並多次重申維持現狀的立場,「我堅信,這符合各方的最佳利益」,因此在當選後,「我將在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下,依循普遍民意,持續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發展」。蔡英文還稱,兩岸之間應該珍惜並維護20多年來協商和交流互動所累積的成果,她將推動完成「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立法,「建立具有一致性、可預測且可持續的兩岸關係」。
BBC中文網稱,演講後的座談會是由前美國助理國務卿坎貝爾主持的。在問答環節,蔡英文被問到三次如何解釋「維持現狀」以及對「九二共識」的看法,但她都避而不答,稱自己已在演講中響應。前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處長包道格認為,蔡英文不想回答這類問題,因為她不想疏離潛在選民。
《聯合晚報》4日稱,蔡英文3日上午還拜會了國安會,地點選在白宮旁的舊行政大樓,「她也是第一位進入這棟大樓與美國國安官員開會的臺灣總統參選人」。外傳她與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賴斯見了面,不過民進黨方面不願證實。相關人士稱,由於美臺只有非官方關係,加上顧及大陸的反應,美方選擇與臺灣政要會面的地點時十分謹慎,過去從未有「總統」參選人進入國安會官員辦公的舊行政大樓會面,蔡英文算是開了先例。報導稱,蔡英文與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麥艾文等官員會談了約一個半小時。臺灣《中國時報》進一步稱,蔡英文在美國東部時間4日下午將出席最重要一場拜會,即與副國務卿布林肯見面。
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林奕華4日表示,樂見蔡英文肯定國民黨推動兩岸關係的努力成果,並反問「如果蔡英文的兩岸政策都按國民黨既定步伐前進,是否還有政黨輪替的必要?」「總統府」發言人陳以信批評蔡英文訪美發表的演講內容「重要之處不新穎,新穎之處不重要」。不僅刻意迴避「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甚至連何謂維持現狀,如何維持現狀,連提都沒有提。陳以信說,蔡英文所謂「兩岸關係的堅實基礎」,就是美國國務院官員羅素所說的「馬政府為兩岸關系所帶來的重大進展」,因此日前與蔡英文會面後,羅素才會特別強調,美方希望兩岸關係能夠持續穩定下去,「顯然羅素提醒蔡英文『持續』馬政府兩岸政策的用意非常明顯」。
《聯合晚報》4日分析稱,蔡英文訪美利用三個場合,公開響應美國的關切,先是在洛杉磯僑宴演講時表示「盡一切力量,確保臺海局勢穩定」;接著投書《華爾街日報》,強調臺灣對外關係的「四大支柱」是提高經濟自主性、參與國際計劃、增強和美國各方面的合作、增進與中國大陸有原則性的互動;最後就是CSIS的演講,接下來就看華盛頓對這些答案滿不滿意。《中國時報》4日刊登的一篇言論認為,蔡英文的發言遠比大家所想像的還要空泛,這種「畫餅充飢」的政治手段,在選舉上可以讓她的主張隱形化,「但紙上的餅不會讓臺灣一天一天邊緣化的經濟止飢,想像的梅也不會真的讓臺灣漸漸枯竭的經濟解渴」。文章說,許多人關心蔡英文在美面試會不會過關,「我的看法是,當然會」,因為美國雖然關心東亞區域安全,在意臺海情結,但如果蔡一意孤行要玩「飢餓遊戲」,美國也拿她沒法子,「但如果這樣一個提不出方法、說不出主張的蔡英文躺著就能當選,大家真要好好想想施明德對蔡英文若當選的4字評語:毛骨悚然」。《中國時報》一篇題為「蔡英文可能比陳水扁更危險」的社評認為,在兩岸政策上「不說不做」的蔡英文,或許不會像陳水扁讓兩岸互信全毀,但其兩岸主張透明度不足,將是兩岸與美臺間建立互信的最大障礙。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林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