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至今近半年,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開出太多政治承諾,爾今一一被拿出來檢驗。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19日發表評論說,蔡英文應已感受到焦頭爛額的不安吧!不論是內政議題風波、兩岸關係停滯、「外交關係」凍結等,民眾看到的是忙亂無章、只會一味卸責的民進黨當局,與選前的信誓旦旦、意氣風發相比,簡直大相逕庭。
文章內容摘編如下:
誠如許多觀察家所言,蔡英文開出太多政治承諾,爾今一一被拿出來檢驗。選民頓時才驚覺,現在完全的民進黨,許多亮麗辭藻的背後,其實是無法兌現的空頭支票。
就拿蔡英文聲稱以「中華民國憲法」維持兩岸現狀的政見來看,選前呼攏選民,說「勝選後,中國大陸會靠攏過來,連美國都沒有話說。」換言之,蔡英文當時的盤算是,只要拿到島內政權,大陸將因現實需要而與民進黨當局對話。
結果呢?中國大陸在蔡英文宣示就任當天,就宣布中斷與馬英九當局所建立的所有官方與非官方溝通管道,等待蔡英文「完成試卷」。當前兩岸官方交流停頓不前、陸客赴臺人數遽降、海基與海協兩會接觸等同單行道,與蔡英文當初設想的兩岸發展結果南轅北轍。連帶也影響臺灣好不容易爭取到的國際空間。
倘若這不是政見跳票,什麼才是政見跳票?
為了幫蔡英文擦脂抹粉,許多綠營打手紛紛歸咎於中國大陸的強硬態度,認為蔡英文已經守住維持兩岸現狀的承諾了,且大陸不該把底線「無限上綱」到管民進黨「家務事」,要求民進黨廢除「臺獨黨綱」,就像民進黨從未要求中國大陸放棄「兩岸統一」的目標。
這些支持者也認為國民黨不該與中國大陸聯手施壓蔡英文,因為國民黨也是以「九二共識」的模糊現狀與對岸互動,所以蔡英文的戰略模糊應被各方接受。
這些綠營人士甚至還污衊國民黨與對岸維持兩岸一甲子的最和平狀態,是「犧牲」臺灣利益換來的。殊不知,這樣難得成果早已獲得國際社會多方肯定,也再三呼籲蔡英文應珍惜得之不易的兩岸和平。
這些似是而非的說法,竟然獲得部分島內民眾的諒解與認同,有高達4成7的臺灣民眾認為,兩岸互動不需「九二共識」為前提。
不過,蔡英文的詭辯終究被識破了。一位大陸涉臺事務學者近日指出,「蔡英文的『中華民國』就是臺灣」,中國大陸絕不可能接受。
至此,島內民眾應該醒悟了吧!蔡英文玩弄文字遊戲的真相,終究被中國大陸看穿,蔡英文口中所提到的「中華民國」,不是包含「大陸地區」與「臺灣地區」的「中華民國」,而是番薯狀的「中華民國」。因此,大陸當局當然不會與民進黨當局進行接觸。
試問,蔡英文當局連孫中山誕辰150周年,都置若罔聞,不願舉行任何紀念儀式,怎有心接受現行「憲法」的規範呢?或許,一些島內民眾會以不切實際或天方夜譚為由來批評國民黨的兩岸主張,但在「中華民國憲法」對兩岸關係之規範未更動前,任何民眾、政黨皆有遵循的義務。
口惠而實不至,是蔡英文當局當前所面臨的最大執政危機,也是兩岸關係遲遲無法解凍的主因。民進黨在臺灣推動一連串的「去中國化」政策,不僅淘空島內民眾對國家認同的根基,也破壞與中國大陸建立互信的機會。
蔡當局這半年來關於兩岸關係的談話,只是企圖為無法達到的「維持兩岸現狀」開脫。明明企盼著中國大陸的更多善意,卻表現出一副「你該給」的傲慢模樣,也難怪中國大陸會對臺灣方面陸委會的多次喊話無動於衷。
就像俗諺所云,「失去後,才知道擁有的可貴。」島內民眾以為兩岸和平唾手可得,也誤以為當前的兩岸僵局就是和平。卻不知道,過去8年的兩岸和平發展及外交紅利,是馬當局苦心經營的結果,絕不像外界認為如此容易。
蔡英文想東施效顰,結果卻是天差地別。倘若民進黨不願及時幡然覺悟,兩岸對撞的可能性將越來越大,而臺灣註定成為兩岸賭局的最大輸家。蔡英文不可不慎!
展開閱讀全文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廈門網的觀點。廈門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