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說「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這些毛病別嫌棄,是聰明表現

2020-12-01 育兒女神Miss劉

每一個孩子的降臨,身上都帶著父母對他們的期許,盼望著他們平安健康,盼望著他們成為棟梁之才,可帶過孩子的家長都知道,孩子幼兒時期最難帶,尤其是三歲以後的孩子,動不動就會變成把家拆了的「熊孩子」。

但老話說得好: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可這究竟是真是假呢?

「拆家」小能手讓爺爺奶奶頭疼不已,寶媽卻說:這是孩子的天賦

因為工作的原因,閨蜜芝芝和老公決定:把兒子強強送到鄉下的父母家裡,幫忙看管一陣,她本以為強強聰明伶俐,會變成兩位老人的開心果,給老人平淡的生活增加樂趣,但誰知事實卻並非如此。

到了爺爺奶奶家中,原本聰明的強強就仿佛變了個人,本來聰明懂事的孩子,突然間變成爺爺奶奶口中的「小魔王」

家裡的鬧鐘、手錶甚至電視都被強強拆過,雖然強強在拆完後總會試著拼裝回原樣,可成功的機率很小,爺爺奶奶制止了很多次,可他還是會忍不住去拆,婆婆對此十分無奈於是不停打電話和芝芝訴苦。

在了解情況後,她和老公立刻趕到父母家,立馬就發現了兒子的「傑作」——缺了分針的鬧鐘、光有聲沒有影的電視......強強爸頓時氣不打一處來,巴掌都舉了起來,卻被芝芝攔住了。

芝芝對老公說:強強雖然有點頑皮,但這也是具有創造力也是聰明的表現,得把強強接回家,對他的興趣進行培養,這次我們發現了孩子的天賦,應該高興才對。

為啥說「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這些毛病別嫌棄,是聰明表現

看到呱呱墜地的寶寶,家長們在喜愛的同時也非常好奇,寶寶將來會不會聰明過人?長大後是否能夠成就一番事業?其實很多時候,孩子的「聰明」從小時候的一些特徵就能看出。

一:對事物有探索欲,精力旺盛

有的寶媽經常埋怨,四五歲的孩子太難帶了,每天在家就像「小猴子」一樣,在房子裡上躥下跳,對什麼東西都好奇,對自己不知道的東西更是喜歡研究,每天都眼看著他又搞出了什麼新花樣。

有時孩子還會趁著家長不注意偷偷拆電視、電腦、路由器,愛拆東西不說,還把玩的東西到處丟,精力充沛得不行。

但其實這樣的孩子,智商和動手能力都會比其他的孩子更高,他們的探索欲強,對新奇的事物都好奇,以後在學習上會更加輕鬆,身體的協調性也更好

二:喜歡和大人說話,愛和家長頂嘴

這樣的孩子通常思維比較敏捷,腦子轉得快、口才好,否則每天在和父母頂嘴的時候,又怎麼能在快速的時間裡把父母說得啞口無言,如果你的孩子愛說話,愛和你頂嘴,不要總是因為這件事訓斥孩子,可以想辦法把孩子的才能轉移到其他方面。

三:令人費解的問題太多

總有一些網友吐槽,孩子總是纏著自己問一些很費解的問題,並且問的問題大多不明確,沒有意義,常常令人因為這些問題哭笑不得,卻又無能為力。

其實,孩子喜歡問一些奇怪的問題也是一個好現象,孩子的問題看似無釐頭,實則是孩子喜歡思考,喜歡探索,顯示出對事物有好奇心的表現。

這樣的孩子,他的思考能力比其它小孩更高,未來也更容易在群體中出尖。

如何讓「壞毛病」變成「好習慣」?一流父母會這樣做,方法至關重要

這三種特徵雖說是聰明寶寶「獨有」的,但不加約束改善就會成為孩子的「臭毛病」,一流的父母會做到以下幾點,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第一點:學會和孩子換位思考問題

大多數家長對愛哭、愛鬧、不懂事的孩子,總是覺得是孩子的問題,於是對孩子更加嚴厲的管教,其實父母可以和孩子換位思考。

從孩子的角度想問題,孩子愛哭可能是缺乏安全感,愛鬧可能是覺得父母不夠重視他,細心的父母會發現這些小問題,可以給孩子適當的引導,讓孩子更加地自信,擁有更好的性格。

第二點:要用正確的教育方式引導孩子

孩子的淘氣聰明雖然是一件好事,但是也需要父母要正確地引導教育,把聰明放在應該發展的地方。

比如孩子把玩具拆了,並沒有把他拼回去的意思,這時候父母就應該正確引導孩子,耐心陪伴孩子一起把玩具恢復,激發孩子的興趣,用行動來督促他,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第三點:給孩子自我創造的空間

孩子天性活潑,那家長就給孩子一個可以激發孩子創造的空間,他可以在那裡,盡情地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為他夢想中的世界添磚加瓦,激發孩子的潛能。

面對孩子的哭鬧,家長第一想到的不應該是責罵,而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考慮這件事情,只有正確地教育孩子,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激發孩子的潛能,才可以促進孩子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全面發展,把孩子的「壞習慣」變成「好習慣」!

難帶的寶寶雖然家長比較費力,但他們有思維上的優勢,沒有這三種特徵的孩子也並非一定不聰明,只要家長悉心教育,不斷地積極引導,相信每一個寶寶都會聰明非凡。

留言板話題:你家寶寶難帶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為啥說「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這些特徵別嫌棄,要正確引導
    但也有這樣一句話: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究竟是真是假呢?為啥說「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這些特徵別嫌棄,要正確引導第一點:鬧騰,精力旺盛有的寶媽埋怨,孩子特別難帶,像「小猴子」一樣,成天東竄西竄,總是坐不住,愛動手動腳的小動作特別多
  • 孩子越「難帶」,說明越聰明?這3種表現是孩子的聰明預告
    孩子越難帶說明越聰明這3種表現是孩子的聰明預告許先生的兒子從嬰幼兒階段階段開始就是一個令人愛不釋手的乖巧寶寶,但是隨著孩子長大到了五六歲的年齡,許先生和妻子每天都要被孩子「煩」個不停,因為孩子變得難帶了起來。而最顯著的一個特徵,就是兒子每天都有用不完的精力。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種「難帶」的表現,寶媽別嫌煩
    導讀: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種「難帶」的表現,寶媽別嫌煩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種「難帶」的表現,寶媽別嫌煩!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李玫瑾: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種表現,大多都很聰明
    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就曾說過「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如果孩子有這3種表現,大多都比較聰明」。這一觀點說完家長們都很不理解,李玫瑾教授為什麼會這麼說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種表現,大多都很聰明1.喜歡問問題三四歲的孩子就像一個「小話癆」,一天當中除了睡覺,基本是一刻不停地說話。
  • 孩子越聰明越難帶?別嫌棄這樣的娃,有這3種行為,將來會有出息
    除了淘氣以外,闖闖還是有優點的,他的小腦袋特別的聰明,想法也多,不過就是安靜的時候太少了。其實,像闖闖這樣的孩子,經常是父母最頭疼的孩子,不過卻是聰明的一種表現,這說明孩子的的探索欲和求知慾都很強。孩子越聰明越難帶?
  • 越難帶的孩子,就越聰明?李玫瑾:孩子有這3種表現,大多很聰明
    越難帶的孩子,就越聰明?李玫瑾:孩子有這3種表現,大多都很聰明但其實,這事兒還真就未必是一件壞事兒。在育兒界非常有威望的李玫瑾教授,就曾針對這件事,發表過觀點。她認為,孩子難帶不是一件壞事,反而是孩子聰明的體現。特別是如果孩子有這3種表現的話,家長就可以偷著樂了,因為這說明孩子非常聰明。
  • 孩子越難帶,說明孩子越聰明?李玫瑾:孩子這三種表現是聰明預告
    隨著優生優育的逐步推廣和生活質量的極大提高,現在的孩子越來越聰明,也變得越來越難帶。小傢伙們仿佛一臺臺不知疲倦的機器,不知道累是什麼滋味。他們的小腦袋中有許多家長意想不到的奇思妙想,一不留神,家長就會收穫一個個讓人哭笑不得的「作案現場」。
  • 老人常說: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從這些特徵看,老人終於對了一回
    生活中在有孩子的家庭中,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聽話,人見人愛。但是很多寶媽發現,寶寶隨著年齡的長大,會的東西越來越多變得非常聰明,但是也變得非常的難帶,這就令家長非常的頭疼。那麼這是不是就應了老一輩人所說的越聰明的孩子就越難帶,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些淘氣表現,媽媽別嫌煩偷著樂吧
    但在教育學家眼中,越是聰明的孩子本就越發難帶,父母們所厭惡的孩子淘氣的表現,也許正是他們身上「聰明特質」的體現。 95後天才少年曹原,在頂級學術雜誌連發文章,卻是父母眼中的破壞大王 一個95後為何會引發全民關注呢?
  • 「聰明的孩子都難帶」,若你家娃有以下表現,家長可別嫌棄他頑皮
    文|好孕姐有些老人常說: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因為這樣的孩子比較鬧騰,安靜不下來。以前很不贊同這個說法,因為當媽的人都知道,孩子若是難帶,家人很受罪。平時要付出一百二十分的精力應付孩子。可等到孩子越長越大,在上學之後,越覺得這話有道理。以往的調皮和話多開始體現在上課積極發言,主動幫助他人,動手能力強這些表現上。就如同剛出生的孩子,皺巴巴像個小老頭,可是越養越覺得好看,跟撿了便宜一樣。聰明的孩子也是這樣,小時候調皮得很,可長大了才知道是聰明的體現。所以說,家長們,若你家孩子有以下的表現,可別嫌棄他頑皮,其實是聰明的體現。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娃有這4種「難帶」表現,家長應該高興
    這段時間一直有一個話題很火,「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父母都想知道這是不是真的,畢竟自家寶寶是真的難帶,屬於那種「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類型,今天婷婷就帶各位父母一起看看,是不是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中國公安部門兒童心理學專家李玫瑾,就曾在一次講座中說過有關孩子難帶聰明的問題當時我有幸經朋友介紹聽過那次講座,李玫瑾教授指出,小時候難帶的孩子,確實在某些方面能力比被人更強!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娃有這4種「難帶」表現,家長應該高興
    這段時間一直有一個話題很火,「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父母都想知道這是不是真的,畢竟自家寶寶是真的難帶,屬於那種「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類型,今天婷婷就帶各位父母一起看看,是不是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中國公安部門兒童心理學專家李玫瑾,就曾在一次講座中說過有關孩子難帶聰明的問題當時我有幸經朋友介紹聽過那次講座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8種表現,大多很聰明
    自從有了小寶寶,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孩子的精力就特別旺盛,一天到晚不困也不累,到處給家長製造麻煩,你剛整理好,他就開始了勞動,剛換上的新衣服,又開始玩泥巴,坐在地上不起來,搬個凳子上上下下的亂竄,搞得家長哭笑不得,心都是七上八下的,恨不得眼睛一直覆在孩子身上。雖然吐槽的多,但也喜歡孩子圍在自己身邊的樣子,真是痛並快樂著。越活潑,越聰明的孩子,其實也是最難帶的。
  • 李玫瑾: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種表現,家長偷著樂吧
    孩子淘氣什麼都想碰什麼都想玩,根本不顧有什麼危險,家長只好跟著孩子後面時時刻刻圍著孩子轉。有的家長就想孩子要是乖點、老實點就好了。不過,你們知道嗎?這些越是難帶的孩子,往往長大後越聰明。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講座中就說過:「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李玫瑾:孩子讓所有父母偷著樂的3種表現
    兩到三歲是孩子們最調皮的一個階段,為什麼孩子們到了這個「特定的年齡」,就會變得很頑皮很淘氣呢?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大多數家長都抱怨孩子難帶,特別是2-3歲的小孩子,仿佛無限精力、永遠不知道疲倦一樣,就算家長一直看管著,也不能避免孩子弄出什麼么蛾子。
  • 孩子越聰明越難帶?李玫瑾:如果你的孩子有這3種表現,偷著樂吧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發現,現在的小孩子越來越難管了,常常是你說一句什麼,他們能找到十句反駁你的話,對於聰明的小孩兒更是。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小孩聰明伶俐,但往往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而且他們未來也不一定有所成就,如果這個聰明沒有好好加以管教的話,可能跌的更慘,所以家長們對於聰明的孩子更要好好教育。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若出現3種表現,家長偷著樂吧
    經常帶孩子的家長想必知道,孩子在2歲左右會變得特別「難帶」,不再像之前那麼聽話懂事,「小惡魔」的屬性漸漸流露出來。家長難管孩子時,又惱火又無奈,該怎麼教育孩子成了家長最頭疼的事情。孩子調皮叛逆的背後其實也說明了一個情況:孩子越聰明,越「難帶」。
  • 孩子越聰明越難帶。如果孩子特調皮,證明孩子是個聰明寶寶
    有帶娃經驗的爸媽都會發現,越難帶的孩子是越聰明的。其實,這個不是個別爸媽的說法,很多教育領域的教授也是這樣的講的。「李玫瑾教授說:越是聰明的父母,越得有個聰明的父母」。言下之意就是,聰明的孩子不好帶,一切重在引導教育。有以下行為的孩子都是智商比較高並且比較難帶的。
  • 孩子越聰明越難帶?李玫瑾:如果你的孩子有這3種表現,偷著樂吧
    相信所有的家長都希望培養出優秀的孩子,是擁有智商情商雙高的孩子。 但是家長知道嗎?孩子聰明固然是一件好事,其他家長也都會羨慕你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可是很多時候,聰明的孩子反而不好帶,小時候聰明,長大後未必有所成就,也有越聰明的孩子反而會摔的很慘的現象。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李玫瑾:孩子若有3種表現,家長偷著樂吧
    不過,家長有沒有仔細想過,你有時候嫌棄孩子的某種行為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出色的育兒專家,近幾年,李玫瑾關於教育孩子的講座,得到了不少父母的認可,而針對帶孩子的問題,李玫瑾坦言: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若有3種表現,家長偷著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