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是我國婦女生育的傳統,有這樣一句俗話:「月子坐得好,到老沒煩惱。」
女性在分娩之後,身體極度脆弱,需要30到42天的時間來恢復身體的各項機能,生產婦女的產後一個月就被人們稱之為「坐月子」,也就是科學意義上的「產褥期」。
如果產婦坐月子期間可以謹遵醫囑、注意保護自己,並且能夠得到來自家人的精心呵護,那麼她就會更快地恢復身體機能與活力。反之,產婦坐月子期間不聽勸告,恣意妄為,就會落下病根,在之後的幾十年裡都很痛苦。
小風是一個現代獨立女性,學歷高能力強,對於歐美文化極其推崇。
小風今年剛剛產下一個健健康康的寶寶,全家人都高興壞了,可是,剛剛生產完還不到一周,小風就收拾東西準備上班。
有一次趁月嫂不注意,小風穿好工作服,就出了家門,還好被買菜回來的丈夫及時發現,才把月子中的小風帶回了家裡。
回到家裡的小風並不安生,反而開始籌劃著做產後恢復運動。
丈夫知道這些之後非常生氣,覺得小風不把自己的身體當回事,於是,丈夫請來一位醫生好友來給小風看看身體情況,醫生朋友誠懇地叮囑小風要好好坐月子,不能這麼瞎折騰。
可小風卻不以為然地說道:「國外早就不流行坐月子這一套了,我何必拘泥於坐月子那些繁瑣的事情呢?」醫生聽了之後,覺得荒謬,說道:「坐月子就是國外說的產褥期,月子做不好,老了之後準後悔。你這簡直是在拿命逞強啊!」
上述案例中小風的種種舉動,已經觸犯了坐月子的三道紅線:不宜工作、不宜吹風、不宜劇烈運動。除了這三條外,坐月子還有另外兩條禁忌,其中每一條都關乎孕婦的身體健康,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不宜大補——
產婦分娩之後身體虛弱,雖然需要一定的營養補充,但是不適宜餐餐都大補。
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老人都恨不得把所有的大補食品都用在孕婦身上,殊不知,過分的大補反而會增加產婦身體負擔,也不利於產婦「惡露」的排出。
不宜同房——
雖然懷胎十月期間,妻子和丈夫都不能進行從前那樣暢快的夫妻生活,已經憋了很久,但在產婦產後6到8周內,子宮其實還沒有完全恢復,這個時候並不適宜恢復夫妻生活。
不宜劇烈運動——
愛美是女性的天性,但是產後恢復身材的運動卻不適宜過早,也不適宜過於劇烈。產婦在月子期間進行簡單的走動和活動都可以,但是劇烈的運動就要避免,如果產婦想要做恢復身材的運動,那麼不妨把其推遲到月子之後再慢慢進行。
不宜高強度工作——
雖然現在很多明星產後一周就開始「復出」,這給很多產婦帶來了一些誤導。其實,每個人的身體和經濟情況不一樣,對於普通家庭來講,好好坐月子是必須的。
明星因為其特殊的工作性質以及優越的生活和醫療條件,再加上要保持較高的曝光率,所以其不得不在生產之後,儘快回歸大眾視野,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講,明星的這些示範沒有參考價值,我們要根據自身的情況認真保養身體,好好坐月子。
不宜吹風——
在傳統觀念裡,孕婦不適宜吹風。這條極具有參考價值,現代的產婦也需要認真遵循。很多家庭都安了空調,如果家裡有正在坐月子的產婦,適當地開空調是可以的,但是千萬不要對著產婦和孩子吹。
1)惡露難排出
產婦坐月子期間,恢復身體機能的一個重要步驟就是「排出惡露」。如果給寶媽短時間內補充大量的營養,會導致血液流速加快,從而引發更多惡露的產生,這並不利於惡露的排出。
2)關節病來襲
如果產婦坐月子期間遭到了風寒,那麼很容易使得關節疼痛,然後落下關節病的病根。一旦關節出了問題,一到換季就會很痛苦。隨著年歲的增長,關節病也會日趨嚴重,最後很可能疼到不能走路。
3)增加懷孕風險
如果新生兒在出生以後一直使用配方奶粉而不是母乳,那麼產婦就會在一個月內開始排卵。
如果月子期間產婦和丈夫同房,那麼極容易增加再次懷孕的危險,剛剛生產過後的婦女身體孱弱,子宮和其它身體機能並未完全恢復,如果再次懷孕,只能給產婦帶來不利的身心影響。
中國有句老話:「坐月子可以讓一個女人重生,也可以讓一個女人下地獄。」坐月子的重要性,對於產婦來講不言而喻,其中要注意的方方面面極其繁瑣,但是也需要產婦及其照顧者注意起來。
留言板話題:寶媽們,你坐月子有留下什麼病根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