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開學季,幼兒園的「恐怖」程度就直線上升,一整天只要有人路過幼兒園就能聽到撕心裂肺的聲音。
幼兒園是孩子第一次離開父母,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生活至少8個小時,這對孩子,家長,老師來說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孩子首次上幼兒園哭鬧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不過有的孩子則是哭個三四天就能結束,就算後來還有些排斥,但老師哄一會就能適應了。
但有些孩子則是連著哭了好幾個禮拜都無法適應,弄的家長心疼不已,老師也勞累不已,畢竟每天要照顧那麼多孩子,還要時常去哄這些哭泣的孩子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關於孩子在幼兒園是否哭鬧,哭鬧的時間是否長,與孩子本身沒有太大關係,根本原因還是在家長身上。
1)如實告訴孩子,白天要上幼兒園,吃完晚飯後會來接
有些父母一送孩子上幼兒園,就開始「謊話連篇」,例如媽媽一會就來接你,實際上要等到放學才來接,或者是媽媽先去個廁所,你在幼兒園玩一會,實際上卻是偷偷溜走了。
父母這樣的謊言對孩子傷害是極大的,孩子的想法很單純,父母說什麼孩子就信什麼,如果孩子等了一會並沒有等到父母的話,就會感覺自己被拋棄了,哭的只能更加厲害。
家長倒不如就如實告訴孩子「你白天要上幼兒園,吃完晚飯後媽媽就來接你了」,讓孩子明白自己並沒有被拋棄,分離只不過是短暫的。
並且也讓孩子知道了父母大約何時能來接自己,這樣就不會一直哭鬧哄不好了。
2)與孩子聊幼兒園時用正面語言引導
很多剛送孩子上幼兒園的家長在晚上接孩子放學路上就一直問孩子「你今天哭了麼」「老師批評你了麼」「小朋友欺負你沒」。
父母用這樣這樣引導就會讓孩子下意識的回答「哭了,批評了,欺負了」,因為孩子知道這樣明天有可能就不用去了。
父母要用正面語言引導孩子,例如問孩子「今天玩得開不開心」「老師有沒有表揚你」讓孩子一回憶起幼兒園就都是美好的回憶,這樣第二天就不會哭鬧那麼嚴重了。
3)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想法堅定
在送孩子上幼兒園之前父母一定要考慮好,決定送了之後除非孩子被壞老師虐待,不然孩子再如何哭鬧反抗都要送,送孩子去幼兒園就像是斷奶一樣,長痛不如短痛。
父母千萬不要一看孩子哭就開始猶豫,孩子非常聰明,父母一猶豫孩子就明白咋回事了,不哭到父母妥協絕不停。
既然決定送了那就直接告訴孩子,只有到了周末才不會去幼兒園,其他時間無論發生什麼都要去。
4)給孩子帶熟悉的玩具去
孩子上幼兒園哭鬧一方面是因為離開了父母,另一方面就是因為環境太過陌生了,小朋友老師都是陌生的,孩子會害怕。
如果孩子能帶熟悉的玩具去這種恐懼就會減少很多,隨著時間的流逝,父母再慢慢引導孩子獨自去,不要讓孩子形成依賴,不然以後更戒不掉了。
孩子上幼兒園哭鬧,父母不必太過擔心,也不必焦慮,這是一個過程慢慢就好了,當然這是在確保孩子安全的情況下。
1)與陌生小朋友交流的社交能力
這點父母最好從小就培養孩子,多帶孩子去小朋友多的地方,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不要擔心孩子受傷,一直保護孩子,孩子就會一直依賴父母,到時候分開更難。
父母要鼓勵孩子去與其他小朋友交流,時間長了孩子就算是離開父母也不會太難過,上幼兒園也會與小朋友玩耍的很好。
2)可以自己吃飯上廁所的獨立能力
有些孩子上幼兒園適應慢是因為自己不會做的事情太多了,就連吃飯上廁所都是根本無法獨立做到,但老師並不能時時刻刻照顧到每一個孩子,這樣就會讓孩子產生焦慮。
父母要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就開始培養自己獨立做事情的能力,這樣到幼兒園之後孩子也不會感到太強烈的挫敗感,適應的就能更快了。
第一次送孩子上幼兒園,父母要給孩子開一個好頭,現在哭總比讓孩子以後哭要好的多,孩子雖然年紀小,但一些需要經歷的事情也不能躲避,這就是成長的過程,有開心,有難過,有辛酸,酸甜苦辣鹹都嘗遍,這樣的人生才精彩。
今日話題:你送孩子上幼兒園時,都給孩子做過哪些思想工作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