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湖南訊(通訊員楊柳)湘繡作為中國四大名繡之一,歷史源遠流長,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被列入我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
近日,湖南省湘繡研究所與盤子女人坊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致力於推動湘繡的研發和創新,以國風攝影起家的「盤子」將融合湘繡精妙的工藝和深厚的文化,更好地傳承和推廣中國文化中的瑰寶。
湖南省湘繡研究所所長沈文強表示,湖南省湘繡研究所作為一家湘繡研發、生產和銷售的省屬國有企業和專業機構,看好盤子女人坊發展的向好趨勢和強大驅動力,雙方強強聯合,通過非遺為新國潮賦能的形式,對探索湘繡非遺保護傳承的新模式有著積極的意義。
湖南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成新湘認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全社會獻策獻力,作為盤子女人坊藝術顧問,她將在服飾和配飾的研發設計上積極融入湘繡的工藝語言和藝術元素,促進湘繡藝術更加生活化,努力讓更多的人穿著湘繡服裝,佩戴湘繡飾品,使用湘繡周邊,讓湘繡回歸大眾生活的方方面面。
盤子女人坊創始人楊健說,目前正規劃服飾研發設計上融入湘繡,一方面讓湘繡豐富服飾元素,另一方面在產業鏈上更廣泛的推廣湘繡文化,藉此孵化出全新的湘繡非遺華服系列,帶領湘繡以及更多的非遺和優秀傳統文化走上世界T臺。
(責任編輯:田雲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