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者相同和不同點
對消費者來說:
團購和優惠券,本質上沒差別,都是為打折、優惠。
優惠券不需要預付費,只要到店消費時出示就好了;團購需要預付費,購買團購以後,團購網站會發送團購券給消費者,消費者到店消費時需要初始團購券,商家使用團購網站的系統驗券成功後才會為顧客提供服務。
優惠券折扣力度小,通常在8-9折;團購的折扣力度較大,通常是5折,不過,今年越來越多的品牌店通過團購形式售賣代金券,折扣力度在8-9折之間。
但是真心的,你細細的去剖析團購的應用場景,你就會發現,事實情況下團購的先付錢在消費並不是那麼的明顯,舉個慄子好了,我去電影院看電影的時候,我會是先到電影院,看好自己想看的電影後,打開手機,打開團購網站,點擊電影院的團購,支付,換票。那麼在這一個場景裡,先付錢在消費的現象就大大的減弱了。
還有這個問題裡面講究的也有顧客心理一方面的因素,當我們漸漸的被團購養成了一種消費習慣後,在電子優惠券還沒有那麼深入人心之前,消費習慣裡使用團購的機率則大大高於電子優惠券。
對商家來說:
a.做團購,不需要預付費給團購網站,哪怕團購上線後賣的不好,商家沒有經費方面的損失。做優惠券,需要預付費給給服務方(網站),一般是包月付費的形式,如果優惠券效果不好,沒有為商家帶來符合期望值的顧客數量,則商家有經費方面的損失。
b.做團購,商家可以知道售賣出多少份,每天有多少顧客到店(通過驗券)消費,能夠通過網站為商家提供的後臺系統用數據衡量和分析活動的效果。做優惠券,商家一般是不知道每天有多少顧客是由優惠券活動帶過來的,除非商家每天通過手工記錄,但商家通常都沒這樣做。
團購代表著支付模式所以是平臺的發展的主體,而優惠券則一般是以商家自己為主體
你通過團購進入消費 錢款會經過平臺 用戶來源非常好監控,所以平臺願意推;商家受制於平臺客流量,必然也要推。所以扣點也高。平臺只會去推對平臺發展有用的東西,團購的目的就是建立一個商家到用戶聯繫的平臺,做優惠券 平臺無利可圖 所以做不大,對平臺而言只是引流的手段,所以優惠券的主體一般是商家自己。
如何用好團購和優惠券
最後講講應該怎麼玩好團購和優惠券吧,團購就不用說了,完全帶壞了消費者的便宜心理,那麼團購的核心絕對是價格,價格上的優勢絕對讓顧客為之動心,那做電子優惠券呢?如果在打價格戰那麼完全就是一個坑,你在怎麼做都做不過團購,現在的電子優惠券走的風格更多的則是商務電子社交風,價格已經擺在哪裡的時候,你做電子優惠券唯一能夠走向光明的路就是讓消費者把券玩起來,讓券流通起來,券只不過做一個接入口,在B端,你要能夠用發券用券的形式,讓商戶能夠從這些數據中,分析出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比如他第一次來店,你發給他一張券,到他第二次來店用券,這個周期是多久,顧客大概多長時間來消費一次,顧客一般喜歡用什麼券,一般用券的高峰期是每月幾號,是周幾等等這些能夠給商戶帶來真正效益和策略調整的問題,而在C端,你要用一些小遊戲小任務的形式讓顧客把券玩起來,比如在平臺做出好友關係,你的朋友誰有這家店的券,你可以把他的券偷過來用,比如做成一個陌生人交友平臺,女方做為發起方,女方在平臺上掛出手裡有張優惠券,哪位男生能用100元把券買下來一起去吃飯等等等等一些玩的方法去吸引用戶,但是切記,電子優惠券在將來的發展中,用價格來吸引用戶,絕對會是一個坑,並且我也深深的感受到,吃過大虧了,所以,在我看來,團購拼的是價格,電子優惠券拼的則是玩起來,怎麼玩,有社交,陌生人社交也好,朋友社交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