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0個有趣的心理學知識,揭示你生活中的一些行為

2020-09-03 德誠學院

對於很多人來說,心理學給人的印象總顯得似乎有些嚴肅且深奧,涉及的知識也顯得多且雜;但是心理學又是一個有意思的學科,一些有趣的知識也讓人感覺這門學科與我們相距並不是很遠。

一、責擴效應

責擴效應,又叫做責任分散效應,是指當發生了某種緊急事件時,如果有其他人在場,那麼在場者所分擔的責任就會減小。因為每個人都認為助人的責任和助人的失敗所帶來的可能成本應由大家共同承擔,也就是說提供幫助的責任擴散到其它人身上。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其實這就是心理學上責任擴散效應的典型表現。

生活現象:當發生了某種緊急事件時,如果有其他人在場,那麼在場者所分擔的責任就會減小。因為每個人都認為助人的責任和助人的失敗所帶來的可能成本應由大家共同承擔,也就是說提供幫助的責任擴散到其它人身上。於是,就出現了「法不責眾」的現象。

二、酸葡效應

「酸葡萄心理」是因為自己真正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產生挫折感時,為了解除內心不安,編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從而做到消除緊張,減輕壓力,使自己從不滿、不安等消極心理狀態中解脫出來,保護自己免受傷害。伊索寓言《狐狸與葡萄》的故事,說的是狐狸很想吃到已經樹上熟透了的葡萄,但想吃葡萄而自己又跳得不夠高,這也算是一種&34;或&34;了,多次嘗試後,狐狸明白,若是一個勁地跳下去,就是累死也還是跳不夠那葡萄的高度。於是,那狐狸說:&39;&34;不能吃&34;心安理得&34;說你行,你就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要想使一個人發展更好,就應該給他傳遞積極的期望。人類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讚美。每個人只要能被熱情期待和肯定,就能得到希望的效果。管理者應該而且必須賞識你的下屬,要把賞識當成下屬工作中的一種需要。讚美下屬會使他們心情愉快,工作更加積極,用更好的工作成果來回報你,何樂而不為呢?

六、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又稱光環效應,當某人具有某種特徵時,就會對其他特徵作相似判斷。在日常生活中,「暈輪效應」往往在悄悄地影響著我們對別人的認知和評價。比如有的老年人對青年人的個別缺點,或衣著打扮、生活習慣看不順眼,就認為他們一定沒出息;有的青年人由於傾慕朋友的某一可愛之處,就會把他看得處處可愛,真所謂「一俊遮百醜」。

生活現象:在社會實踐中,在用人上因「暈輪效應」而造成的失誤,古今中外都不乏其例。所以,管理者既要重視第一印象,又要儘量避免因第一印象而造成認識上和用人上的錯誤。「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對人對事的看法,應該更加客觀一些,這樣才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七、投射效應

投射效應是指將自己的特點歸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傾向。在認知和對他人形成印象時,以為他人也具備與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現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並強加於人,即推己及人的認知障礙。比如,一個心地善良的人會以為別人都是善良的;一個經常算計別人的人就會覺得別人也在算計他等等。投射效應簡單來說就是在認知他人時,人們總是會不自覺的把自身的意願強加到別人身上,也就是以己度人的認知障礙。就像一個善良的人總是認為全世界都是善良的,心眼多的人則會認為全世界人人都有心機。

生活現象:「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由於評價人往往把自己的某種品質、性格、愛好投射到甚至可以說是強加到被評價者身上,以自己為標準去衡量被評價者,從而使評價的客觀性打了折扣,最終使評價結果產生誤差。這種類型的誤差,一般稱為相似誤差。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應該秉承客觀公正的原則,準確投射。投射效應是一種嚴重的認知心理偏差,辯證地、一分為二地去對待別人和對待自己,是克服投射效應的方法。

八、南風效應

南風效應(South Wind Law)也叫做「南風法則」或「溫暖法則」,它來源於法國作家拉·封丹寫的一則寓言。它告訴我們:溫暖勝於嚴寒。運用到管理實踐中,南風法則要求管理者要尊重和關心下屬,時刻以下屬為本,多點「人情味」,多注意解決下屬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困難,使下屬真正感受到管理者給予的溫暖。這樣,下屬出於感激就會更加努力積極地為企業工作,維護企業利益。

生活現象:「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夏日寒」。在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時,要特別注意講究方法。北風和南風都要使行人脫掉大衣,但由於同一目標,但方法不一樣,結果大相逕庭。比如:有些同學與大家在一起時很兇很要強,一次、兩次可能因為你很兇,要了別人強,佔了上風,但不久你就會發現你已經失去了朋友。我們可以還看到,在與別人發生矛盾,各不相讓,到最後往往是兩敗俱傷,想想如果學學「南風」兩人平心靜氣地好好談談,結果是否會好許多呢?

九、刻板效應

刻板效應,又稱刻板印象,是指對事物形成的一般看法和個人評價,認為某種事物應該具有其特定的屬性,而忽視事物的個體差異。也是由社會按性別、種族、年齡或職業等分類而形成的固定印象。刻板印象雖然可以在一定範圍內進行判斷,不用探索信息,迅速洞悉概況,節省時間與精力,但是往往可能會形成偏見,忽略個體差異性,人們往往把某個具體的人或事看作是某類人或事的典型代表,把對某類人或事的評價視為對某個人或事的評價,因而影響正確的判斷,若不及時糾正進一步發展或可扭曲為歧視。把一群人的特徵加以總結,然後把這個特徵強加到這個群體中的每一個人身上,忽略個別差異。

生活現象:「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南方人都細膩,北方人都豪爽。男人都勇敢,女人都細膩。刻板印象畢竟只是一種概括而籠統的看法,並不能代替活生生的個體,因而「以偏概全」的錯誤總是在所難免。如果不明白這一點,在與人交往時,「唯刻板印象是瞻」,如「削足適履」的鄭人,寧可相信作為「尺寸」的刻板印象,也不相信自己的切身經驗,就會出現錯誤,導致人際交往的失敗,自然也就無助於我們獲得成功。

十、星相效應

巴納姆效應又稱福勒效應,星相效應,是1948年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通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每個人都容易將一些籠統概括的詞,放到自己身上,總是會覺得這個描述特別適合自己,即使這些詞一看就很空洞普遍,仍然會被人深深信服,甚至自己根本不是這樣的性格,也會有人上當,這就是心理學上的一大著名理論巴納姆效應。著名雜技師肖曼·巴納姆在評價自己的表演時,就曾經說到:他之所以這麼受歡迎,就是節目中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而且他敢肯定每分鐘都有人上當。因此巴納姆效應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但巴納姆效應卻是在1948年被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所發現的。

生活現象:某人看著一個描述白羊座:誠實、善良、真誠,即使自己不是白羊座,也會覺得這不是描寫自己的嘛。像很多描述星座的詞語,空泛無意義、含義範圍太大,就像理性、感性、完美這幾個詞真的很空洞,適用範圍很廣泛,說白了就是,說了等於沒說。這次詞語適用於絕大多數人身上,每個人都有理性或感性的一面,不同時期因為不同的環境因素展示的面也不相同。我們該如何避免這種情況?首先要做的就是認清自己,正確面對自己。不能認為自己有缺陷就盲目的用方法遮擋自己,把一些不相干的人格特性扯到自己身上。其次,就是要搜集自身所有信息,不選擇性忽略一些信息,再運用這些信息謹慎的思考,做出恰當的決策,來判斷自己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記住:星座這種東西娛樂一下就行了,認真你就輸了!

相關焦點

  • 四個非常有趣的心理學現象,揭示人們一些怪異的行為
    作者:寶寶知道 劇星神載入生活中有許多現象和行為是非常有趣的,因為這些現象可能打破了常規或者使人和人之間產生許多匪夷所思的「化學變化」。心理學是研究人們心理現象的學科,生活中有許多有趣的心理學現象,揭示了人們的許多行為。
  • 生活中存在哪些有趣又有用的心理學知識?
    心理學貫穿在我們的生活之中,一些看似神奇或理所當然的現象背後,都蘊含著豐富而有趣的心理學小知識。看完以下的心理學冷知識後,你也許會恍然大悟!@Scarlett:心理學上有一個心理現象叫做:自我實現預言。一直反反覆覆看邁爾斯的社會心理學,這本書中反覆強調了這個現象,無論我們是對自己還是對別人,心中所想的會形成我們的行為,引導別人的行為。
  • 漲知識|你不知道的6個有趣的心理學常識
    這時候往往兩主人公會雙目對視、背景音樂也隨之響起~愛情的火花也擦了出來~ 各位也可以自行思考,看看生活中還有哪些例子可以用吊橋效應來解釋~損失厭惡(效應)丟失了10元的A君產生的痛苦情緒不會比撿到10元產生的快樂少。咋一聽,確實像這麼回事兒。
  • 行為心理學揭示遊戲令人沉迷的心理機制
    這個實驗揭示的只是一種經典的條件反射,巴普洛夫認為動物會存在兩種反射,一種是生理反射,不受控制的,比如針扎一下手指你會縮手;另一種就是條件反射,是動物作為特定經驗的結果而產生的,比如這裡的巴普洛夫實驗。這是在施加外界刺激的時候,會觸發動物進行某種行為,那有沒有辦法讓動物自發地進行某種行為呢?
  • 心理學:在日常生活中,讓很多人都深受影響的10個心理學效應
    對於心理學效應,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它是指社會生活當中較常見的心理現象和規律,是某種人物或事物的行為或作用,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深受心理學效應的影響,當然,它具有兩面性,消極和積極的意義,如果能夠真正運用好,就需要真正地去好好了解,其實這對於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工作還是其他方面,都有重要的價值
  • 8個讓你大開眼界的心理學冷知識,實用又有趣!
    心理學是很神奇的東西,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現象和行為都能通過心理學來進行解釋。下面小編和大家分享一些很有意思的心理學冷知識,喜歡大家喜歡!1、在便利店中,銷量最好的飲料總是放在商店最裡面,目的就是為了讓客戶進店逛一圈,這樣就會購買更多的東西!
  • 在日常生活中,讓很多人都深受影響的10個心理學效應
    對於心理學效應,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它是指社會生活當中較常見的心理現象和規律,是某種人物或事物的行為或作用,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深受心理學效應的影響,當然,它具有兩面性,消極和積極的意義,如果能夠真正運用好,就需要真正地去好好了解,其實這對於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工作還是其他方面,都有重要的價值,今天小編來分享一下,心理學:在日常生活中,讓很多人都深受影響的10個心理學效應!
  • 這7個心理學效應 影響著大多數的人在生活中的行為
    你有沒有想過,那些對你來說很有吸引力的人,實際上並沒有那麼的風趣和聰明?又比如說在商場購物的時候,你被商場裡提供的第三種選擇而誘導?類似這樣的影響還有很多,它被認為是認知偏見。它甚至會在你不知道的情況下,控制你的生活。
  • 心理學與生活(一)|生活中的心理學
    第一章 生活中的心理學01 實 驗 研 究種族歧視實驗心理學家(主試):肯尼斯·克拉克研究對象(被試):黑人幼兒實驗過程:克拉克將畫有黑人和白人的玩具娃娃的圖紙(除膚色以外各方面都一樣)與娃娃一起呈現給孩子們,並按順序詢問他們「指給我看你最喜歡的或者你最想玩的那個娃娃」;「指給我看那個"漂亮的」娃娃」研究結果:16名6-9歲兒童,有10人選擇了偏愛白人娃娃,11
  • 7個有趣的心理學冷知識 或許大多數人都沒有聽說過
    7個有趣的心理學冷知識 或許大多數人都沒有聽說過根據一些心理學家的推論,人在生活中,無論是洗澡還是走路,或者使用手機的等等習慣,其實就能夠判斷出一個人的性格,而這些不同的性格產生的問題也是不一樣的,那麼今天小編就來聊聊
  • 細品《心理學與生活》這本書
    歡迎來到細品經典,今天為您解讀的是《心理學與生活》。這本書是一部心理學的經典教科書,是心理學導論類教材的典範之作。自20世紀30年代出版後,就成為美國乃至全世界700多所高校的經典心理學教材。本書的作者有兩位,其中一位叫做理察·格裡格,他是紐約州立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也是美國心理學協會和心理科學協會的會員。
  • 生活中那些好用的心理學知識,分享給你
    有的時候心理學總是被傳言的神乎其神,至於那些傳言的真假我們不得而知,也許學好心理學真的有這麼大的作用,也許沒有。不管怎麼樣,這都是我們普通人無法企及的高度,但是我們可以在生活中運用一些簡單的心理學,來讓我們的生活相對成功順利一些。
  • 生活中很有用的心理學小知識
    心理學是一門非常貼近生活的學科, 比如:高三奮戰時,給自己的「積極心理暗示」談戀愛時,和男女朋友的長期相處上大學後,和寢室室友的溝通方式……我們在生活中,總會用到一些心理學小技巧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些專業的心理學小知識。
  • 《怪誕心理學》:人類行為的背後,都離不開心理學的範疇
    英國著名心理學教授理察·懷斯曼的著作《怪誕心理學》,向我們揭示隱藏在人生中,各個不同層面的秘密心理。心理學專家從心理學上分析,這是人性的缺失。探究原因可能在他的早年沒有被人善待過。犯罪是人的心理疾病,每個人的早期教育都與父母有很大的關係。父母的心理健康,才能把控好孩子人生的第一關。所以,懂點心理學知識,對自己和家人都有幫助,並且能讓我們擁有健康美好的人生。
  • 心理學研究發現:能讓你在社交中獲得「好人緣」的5個心理學效應
    原創高品質科普文|「心理學簡報」每天更新心理學專業知識無論是在職場、學校還是其他的社交場合,我們總是會發現一些人很討人喜歡,但如果要問為什麼會喜歡他們,我們可能很難準確地說出理由。人人都想在集體中獲得好人緣和認同感,但為什麼只有少部分人能得到廣泛的喜愛呢?
  • 如何把心理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分享三個實用案例
    你家裡有孩子大學選擇了心理學專業嗎?如果你家小孩想學心理學專業,你會支持他嗎?其實,心理學是20世紀中後期才正式確立的一門學科,簡單來說,這是一門研究人類行為和心理活動的學科。當然,由於現代心理學屬於科學,而科學的基本特徵是「可被證偽性」,所以,大學裡的心理學屬於「理科」,也是需要做大量實驗的。
  • 心理學:你的生日日期,可能正在默默的影響著你的行為
    又有哪些性格特徵嗎如果你知道的話,不管你信不信星座,你的行為其實就已經受到影響了。如天蠍座的高冷,可能一個原本健談的人,也會因為受到一些刺激或打擊慢慢的向這個方向靠攏。當然星座只是體現在複雜思維中的一個方面,事實上,所有的與之相關的觀念,都會對人的行為產生影響。
  • 賞罰分明,對孩子的行為也重獎重罰?大錯特錯!重要的心理學知識
    賞罰分明,在管理上十分高效,也是很多家長在孩子教育中樂意奉行的原則。但是,關於獎懲,你所理解的,可能完全是錯的!並且心理學上對於此已經給出了清楚的答案,我們從兩個獎懲對於個人態度影響的經典實驗,來看看獎懲到底是如何影響孩子的。
  • 讓生活變得更有趣,離不開這4個心理學現象
    寵物主人都普遍認為,自家寵物能聽懂自己說的話,不僅叫它的名字會有回應,還能叫它幫忙做一些小任務。從科學的角度講,寵物狗真的能聽懂自己的名字嗎?除了「貓狗會說話」,生活中其實還有很多我們無法解釋的有趣現象,比如說,我們站在樓頂會恐高,但飛機上卻不會;我們隨手扎的頭髮很好看,但到了約會那天就怎麼都梳不好;我們看到排長隊的網紅奶茶店,興致勃勃跟風排個隊卻並不好喝。
  • 10本心理學著作,助你深入了解自己
    而想要做到這一切,你需要懂點心理學。明天就是端午小長假了。湛廬君為你精心挑選了以下10本心理學相關著作,維度不同,領域各異,但它們都能幫助你認識自我,接納自我,塑造自我。在《你的幸福曲線》一書中,作者回答了所有的問題,幫你重新定義人生的下半場,剖析有關中年危機的不為人知的真相,讓你重新獲得幸福生活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