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現代年輕人圈子裡很流行養寵物,寵物貓和寵物狗自然是最受歡迎的,它們能得到大多數人的喜愛,最重要的是寵物主人覺得貓和狗比較通人性,尤其是寵物狗,只要稍加訓練,它們就能良好的和人們互動。
這樣有靈性的小動物誰會不愛呢?寵物主人都普遍認為,自家寵物能聽懂自己說的話,不僅叫它的名字會有回應,還能叫它幫忙做一些小任務。從科學的角度講,寵物狗真的能聽懂自己的名字嗎?
除了「貓狗會說話」,生活中其實還有很多我們無法解釋的有趣現象,
比如說,我們站在樓頂會恐高,但飛機上卻不會;我們隨手扎的頭髮很好看,但到了約會那天就怎麼都梳不好;我們看到排長隊的網紅奶茶店,興致勃勃跟風排個隊卻並不好喝。
這些事情是我們在生活中經常遇到的,而這些有趣的現象都和心理學有關係。
接下來,我將和大家分享生活中常見的四個心理學現象。
條件反射是重要的心理學概念,生物可以通過學習的方式獲得生存必要技能,而條件反射就是學習的一種方式,當一種刺激和一種場景關聯起來後,即使單獨呈現這些刺激,也會引起同樣的場景反應,這就是條件反射。
我們回到最開始和大家講到的話題,寵物狗能聽懂自己的名字嗎?曾經有個策劃工作者養過一隻小狗,她就敏銳地發現,小狗並不是真的知道自己叫什麼名字,因為當你用同樣的音調和語速說另外一個名字的時候,小狗也會以為你在叫它,跑過來向你搖尾巴。
我們叫喚寵物最多的時候往往是餵食的時候,它們只是把那個聲音當成是投食信號,而人類卻自以為它們知道自己的名字,錯誤地解讀了條件反射的現象。
我們訓練動物都會利用條件反射,可以在進食前教它們坐下或者打滾,做對了才給食物,久而久之,寵物就被訓練得非常配合了。
當然,條件反射除了正面刺激,還包括負面的刺激,很多人擅長把傷心的事和某些刺激關聯起來。
一個男孩失戀了跑去喝酒,喝酒時候講起自己失戀的故事,以後他每次喝醉了,都會再次講起這個重複千遍的失戀故事,久而久之,幾乎沒有人樂意和他湊酒局了。
所以,當我們遇到負面刺激,不要立刻變更生活環境,因為條件反射的存在,會讓某些新進入生活的元素變成不好的代名詞,對於任何一種挫敗,最好的化解方式就是該幹什麼幹什麼,不要為了排遣傷痛而做無所謂的掙扎。
為什麼說人類不存在不恐高的呢?人沒有從高處墜落存活的能力,所以在高處,人類都會保持謹慎,避免墜落身亡。
雖說我們是恐高的,但是這種恐懼有局限性,我們登樓向下看,很容易出現眩暈感,但是大多數人坐飛機還是沒有太大障礙的。因為我們對超過一定範圍以後的高度,實際上是沒有認知的,但是幾十米的樓依然在我們的認知範圍內,所以登樓恐懼是正常的,幾萬米的高空卻毫無感覺。
說到底,我們恐懼的未必是高度,而是恐懼「從這個高度墜落」可能給我們帶來的傷害,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只要改變認識,或者察覺到安全,也可以避免恐高帶來的副作用。
既然是意識層面的問題,那麼恐高就有可能會因為情境發生變化而產生變化。
比如,當一個人第一次面試,面試結束後,他從25樓窗戶往下看,瞬間頭暈眼花,腿肚子抽筋。
這是因為面試的緊張,加上情境轉化,導致了他沒有正確地解讀感受,因而引發了劇烈的恐高反應。
在心理學上,管這種越是集中注意力想幹好一件事,越是幹不好的現象,叫作穿針心理。這與你在給縫衣針穿線的時候,越是全神貫注,線越是穿不進去一樣。
女孩子應該大概都經歷過這樣的情況,晚上洗澡前,隨便紮起的頭髮,永遠是最美的,但是如果今天要出席一個重要場合,或者和心愛的男神出去約會,你的頭髮怎麼擺弄都覺得不滿意,甚至包括化妝,也總覺得哪裡不好。
《莊子·達生篇》裡記載了這樣的故事:
一個人如果用不值錢的瓦片去賭博,那了不得了,所有的技巧都能運用得很嫻熟,而一個人如果用自己的財物去賭博,那完了,整個人會變個樣子,執迷於輸贏,賭氣、撒潑全都跳出來了,甚至丟了錢還好面子,總覺得整個世界都是針對他的。
最后庄子得出一個結論:「凡外重者內拙。」意思就是你把這件事本身以外的事情看得越重要,如別人的評價、周圍環境等,你的表現就越笨拙。
那麼,要怎麼避免關心則亂的穿針心理呢?穿針心理的關鍵在於,我們在意別人對我們的評價,緊張感就自然出現了,所以,我們本不應該考慮別人的看法,而是先做完再說,去體驗做一件事的樂趣,而不是關注別人的看法。
羊群效應描述的是人類盲從的現象。
從網絡上我們會發現,網上的信息清一色地都是在批評羊群效應的危害性,羊群效應這個詞兒幾乎可以和不負責任、低智商社會、人類的劣根性這些詞兒畫上等號了。
我們來理性分析一下跟風現象是否合理。
就拿網紅奶茶店的現象來看,奶茶這類時尚休閒的食品,通過迅速躥紅網絡,然後引起大家跟風拔草,很多人先是忙著去排隊,買到後又覺得味道不過如此。除了嫌棄這杯奶茶外,還會覺得自己跟風愚蠢。
人們只會吐槽跟風現象,但沒有思考過另一個角度,那就是:奶茶依然是那個奶茶,但是你已經不是想喝奶茶時的你了。
羊群效應其實並不等同於低級的、錯誤的。
例如,我們在一個陌生的城市吃東西,想吃到好吃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先去點評網看看評論,去找那些人非常多的餐廳,這是一個大多數人都會用的辦法,而且確實行之有效,這是羊群效應讓我們獲益。
品牌也是因此而出現的,我們所認可的那些口碑品牌沒有一個不是通過羊群效應擴散開的,大家趨之若鶩,才有可能讓這些品牌從大眾商品中脫穎而出,如果沒有羊群效應,我們只能通過一件一件嘗試,同種產品頻繁購買是相當耗費金錢和精力的,「口碑」這個詞兒就是羊群效應的傑作。
作者:許開浩